①义(yì):治理。②遂:成。③兄弟:指其他诸侯国。④翌州:当作“冀州”,指中国。⑤惛,通“”,古“闻”字。⑥勤:为……尽力,帮助。⑦什伍,代指军队。⑧佞不吐愚:聪明的不鄙弃愚笨的。⑨阿,曲。⑩府无藏,仓无粟:仓库里没有钱财和粮食。参乎天子:与天子比配。桓公被诸侯尊为霸主,所以说他“参乎天子”。怨,甩作使动词。菽粟:泛指粮食,菽,豆类总名。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从前我们的先君桓公,有管仲在身边帮助辅佐治理齐国,能通过武力建立功业,也能用文治来树立德政,联合诸侯,安抚中原,让吴国、越国接受命令,让楚国闻而恐惧,诸侯没有不服从的,先君桓公对周王室尽心尽力,所以周天子嘉奖先君。先君桓公建立了赫赫功业,全凭管仲的大力辅佐啊。如今我也打算把齐国的国政托付给先生,如果有先生辅佐我左右,把先君的丰功伟绩发扬光大,以便管仲的事业得以延续。”
晏子回答说:“从前我们先君桓公,善于任用贤能的人,国家有什伍的户籍编制,小民百姓都得到很好的治理。地位高的人不欺凌地位低下的人,富有的人不蔑蔑视贫穷的人,有功劳的人不讥讽没有功劳的人,有才干的人不压制无能的人,办事不徇私枉法,审理案件不偏袒营私,宫内妻妾没有铺张浪费,宫外的朝臣没有多余的俸禄,鳏夫寡妇没有饥饿的面色。先君不为了饮食的欲望而耗费百姓的钱财,不为了宫室的华丽而征召民力;有节制地向百姓收取赋税,而又广施给百姓,府库没有积存的财物,粮仓里没有积存的粮食,君主没有蛮横无理的行为,臣下没有谄媚的本性。因此管仲能使齐国免于危难,而使我们的先君可以与周天子相比。
“如今君王打算把先君的业绩发扬光大,把管仲的事业承传下去,那就不要用过多的不良政事强硬地施加给百姓,使百姓受到损害,不要用个人私欲爱好使诸侯怨恨,臣子谁敢不秉承君王的美意去全心效力,顺应君王的意愿呢?如今君王疏远贤德的人,任用善进谗言谄媚的人;役使百姓唯恐不尽,搜刮民财唯恐不得;向百姓收取的多的不计其数,而给予百姓的却少的可怜;向诸侯索取的举不胜数,而轻视他们对自己的礼敬;府库里储藏的东西朽坏虫蛀,而接待诸侯却不符合礼仪;粮食完封不动地储藏起来,而在百姓那里却积怨甚深。君臣之间相互怨恨,而政令刑律变化无常。我担心国家会陷入危险,而君王不能再享有齐国了,又怎么能说把先君的功业发扬光大,把管仲的事业继承下去呢?”
景公问莒鲁孰先亡晏子对以鲁后莒先第八
[原文]
景公问晏子:“莒与鲁孰先亡?”
对曰:“以臣观之也,莒之细人①,变而不化②,贪而好假,高勇而贱仁;士武以疾忿,急以速竭。是以上不能养其下,下不能事其上。上下不能相收③,则政之大体失矣。故以臣观之也,莒其先亡。”
公曰:“鲁何如?”对曰:“鲁之君臣,犹好为义,下之妥妥④也,奄然⑤寡闻,是以上能养其下,下能事其上。上下相收,政之大体存矣。故鲁犹可长守。然其亦有一焉。彼邹、滕,雉奔而出其地⑥,犹称公侯⑦。小之事大,弱之事强久矣。彼晋者,周之树国也。鲁近齐而亲晋,以变⑧小国,而不服于邻,以远望晋,灭国之道也。齐其有鲁与莒乎!”
公曰:“鲁与莒之事,寡人既得闻之矣。寡人之德亦薄,然后世孰践⑨有齐国者?”对曰:“田无宇之后为几。”公曰:“何故也?”对曰:“公量⑩小,私量大,以施于民。其与士交也,用财无筐箧之藏,国人负携其子而归之,若水之流下也。夫先与人利而后辞其难,不亦寡乎?若苟勿辞也,从而抚之,不亦几乎?”
[注释]
①细人:小人,平民百姓。②变而不化:虽善于变化,但不向好的方向变。③不能相收:不能互得利益。④妥妥:安居乐业。⑤奄然:暗昧不明的样子。⑥雉奔而出其地:野鸡一跑就出了国境,此喻国家很小。⑦犹称公侯:国家虽小,在国内犹称公,在国外犹称列侯。⑧变:通“褊”,狭小。⑨践:践祚,新君即位。⑩量:指称粮食的量器。筐箧(qiè):筐子和小箱子。
[译文]
景公问晏子:“莒国和鲁国哪一国会先被灭?”
晏子回答说:“依我看来,莒国的平民,善变也不仁义,贪婪而且虚伪,崇尚武力却轻视仁德。莒国的士人崇尚武力,行事鲁莽,做事易怒,但不能持久。所以在上位的不能教养在下位的,在下位的不能侍奉在上位的。上下之间不能互相配合,那么立国的根本就丧失了。所以依我看来,莒国要先灭亡。”
景公问:“鲁国怎样?”回答说:“鲁国的君臣,还喜好仁义,臣民安居乐业,民风淳朴。所以君王能教养他的百姓,百姓也能侍奉君王,上下相互配合,立国的根本原则还在。所以,鲁国还可以长期守住国家的基业。但鲁国也有一个弱点,那邹、滕两国的国土小到野鸡奔跑几步就能越出国境,还能称公侯,这是因为他们长期以来小国依附大国的缘故,弱国依附强国才能长久。晋国,只是周的一个附属国,鲁国与齐国接壤却与晋国交好,那么小的国家,却不臣服邻国,而寄希望于距离较远的晋国,这是它亡国的原因。齐国大概会拥有莒与鲁国吧?”
齐景公说:“鲁国和莒国的情况,我已经听您说了,我的道德也很浅薄,但后世谁能继承齐国的王位呢?”晏子回答说:“田无宇的后人有很大的机会。”景公说:“为什么这么说?”晏子回答说:“国定的量制小,而他家的量制大,收进用小的量器,量出用大的量器,用这样的办法来向百姓施惠。他同士人交往,使用钱财都是倾尽自己所有的积蓄,百姓背着孩子前来归附他,像水向低处流一样。先给百姓恩惠,以后又不想做百姓的领袖,这不是太少见了吗?如果不推辞做国君,又去百姓大加安抚,不就有希望吗?”
景公问治国何患晏子对以社鼠猛狗第九
[原文]
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
晏子对曰:“患夫社鼠①。”
公曰:“何谓也?”
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②,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③。此亦国之社鼠也。”
“宋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④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⑤是也。有道术之士,欲干⑥万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龁⑦之,此亦国之猛狗也。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主安得无壅⑧,国安得无患乎?”
[注释]
①社鼠:寄居于土地神坛中的老鼠。社,土神;祭祀土神的场所也叫社。此处“社”指后者。②束木:在社台周围树立木桩用绳索捆扎在一起作为墙壁。涂之:在木桩围成的墙上涂以泥灰。③腹:“覆”之假借,护翼。有:“宥”之假借,赦罪。④表:标志。此指酒家门外悬挂的幌子,亦称“酒帘”。⑤用事者:受君主宠爱而掌握权力的大臣。⑥干:求,此指求官。⑦龁(hé):咬。⑧壅:堵塞,阻隔。
[译文]
景公向晏子问道:“治理国家祸患是什么?”
晏子回答说:“祸患的是那社鼠”。
景公说:“您说的是什么意思?”
晏子回答说:“社庙那个地方,四周扎上木桩,并在上面涂抹泥土修建而成,老鼠于是就去住在那里。用烟熏它,又担心烧坏了那里的木桩;用水灌它,又恐怕毁了那里的墙。这老鼠之所以不能被逮住杀死,是因为有社庙的缘故。国家也有社鼠,君主身边的人就是。这些人在朝廷内对君主欺上瞒下,在朝廷外向百姓显示权威为虎作伥。如果不杀掉他们,他们就要祸乱朝纲;如果要杀掉他们,君主就会袒护,而且君主还厚养这些人。这些人就是国家所谓的社鼠啊。”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他用来装酒的酒器非常干净,悬挂的酒幌子也很长,可是酒却放酸了卖不出去,于是他就去问同乡人其中的缘由,同乡人说:‘您的狗太凶了,百姓拿着酒器要进去买您的酒,可狗迎上来咬他们,这就是酒放酸了卖不出去的原因。’国家也有猛狗,这些掌权的宠臣就是猛狗。有掌握治国通术的人,打算去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那里谋求官职,可是掌权的宠臣却迎上去咬他,这些人就是国家的猛狗啊。君主身边的人成为社鼠,掌权的宠臣成为猛狗,君主的耳目怎么能不被蒙蔽,国家怎么能没有祸患呢?”
景公问欲令祝史求福晏子对以当辞罪而无求第十
[原文]
景公问于晏子曰:“寡人意气衰,身病甚,今吾欲具珪璋牺牲①,令祝宗荐之乎上帝宗庙,意者②礼可以干福乎?”
晏子对曰:“婴闻之,古者先君之干福也,政必合乎民,行必顺乎神。节宫室,不敢大斩伐,以无逼出林,节饮食,无多畋渔③,以无逼川泽。祝宗用事④,辞罪而不敢有所求也。是以神民俱顺,而山川纳禄⑤。今君政反乎民,而行悖乎神。大宫室,多斩伐,以逼山林;羡饮食,多畋渔,以逼川泽。是以民神俱怨,而山川收禄。司过荐罪⑥,而祝宗祈福,意者逆乎!”
公曰:“寡人非夫子,无所闻此,请革心易行。”
于是废公阜之游,止海食之献,斩伐者以时⑦,畋渔者有数。居处饮食,节之勿羡。祝宗用事,辞罪而不敢有所求也。故邻国忌之,百姓亲之。晏子没而后衰。
[注释]
①珪璋牺牲:珪和璋都是玉,古人祭祀用珪璧,不用璋,璋当作“璧”。②意者:心想,考虑。③畋渔:打猎捕鱼。④祝宗用事:指祝宗进行祭祀活动。祝和宗都是掌祭祀的官。⑤纳禄:献福,献出财富。⑥司过荐罪:司过,官职名。⑦以时:按照一定季节。指在秋冬时砍伐,其时树木凋零,停止生长,是砍伐的季节。
[译文]
景公向晏子问:“我觉得最近一段时间精神衰退,身体很疲惫。如今我想要准备好圭璧和牛羊猪等祭品,让祝官和宗官去敬献给上帝和祖先神灵,我认为祭祀可以求得福气降临于我吧?”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过,古代的君主求福,政事必须符合民心,行为必须顺应神灵的旨意。所以修建宫室的数量和规模都要有所节制,不敢大肆砍伐树木,以避免毁灭山林;膳食简单节俭,不频繁地打猎和捕鱼,以避免捕捞尽山川湖泊里的野兽和鱼类。祝官和宗官祭祀上帝和祖先神灵的时候,只求神灵免除自己的罪责,而不敢有太多的奢求。所以神灵和百姓都顺从君主的旨意,山林川泽都献出自己的所出。如今您的政事违背民心,行为违背神灵的旨意;修建宏大高大宏伟的宫屋,大肆砍伐树木,毁坏了山林;膳食丰盛奢侈,肆意捕杀野兽、捕捞鱼虾,枯竭了山川沼泽中的野兽和鱼类。因此神灵和百姓都生怨恨,高山和河流都收回自己的所出。司过之官祭祀的时候,向天帝历数您的过错,而祝官宗官却祈求天帝为您降福,我认为这种做法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景公说:“我要是没有您的教诲,是不会懂得这些道理的,请允许我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于是景公放弃了去公阜游玩的念头,停止进献海产品,进山砍伐树木一定要在秋冬季节进行,打猎和捕鱼一定要有数量限制。宫室的建造和饮食供应,都极尽节俭,不过分奢侈耗费。祝官和宗官祭祀的时候,只向神灵忏悔自己的过失,不敢祈求降福。这样做的好处,邻国都敬畏齐国,百姓都亲附景公。直到晏子死后,齐国的政事才衰落下去。
景公问古之盛君其行如何晏子对以问道者更正第十一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古之盛君,其行如何?”
晏子对曰:“薄于身而厚于民,约①于身而广于世。其处上也,足以明政行教,不以威天下;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不淫于乐,不遁②于哀;尽智导民而不伐③焉,劳力岁事而不责焉④;政尚相利,故下不以相害为行;教尚相爱,故民不以相恶为名;刑罚中于法,废罪顺于民。是以贤者处上而不华,不肖者处下而不怨。四海之内,社稷之中,粒食之民,一意同欲⑤,若夫私家之政。生有厚利,死有遗教。此盛君之行也。”
公不图。晏子曰:“臣闻问道者更正,闻道者更容。今君税敛重,故民心离;市买悖,故商旅绝;玩好充,故家货殚。积邪在于上,蓄怨藏于民。嗜欲备于侧,毁非满于国。而公不图。”公曰:“善。”于是令玩好不御⑥,公市不豫⑦,宫室不饰,业土不成⑧,止役轻税。上下行之,而百姓相亲。
[注释]
①约:少。②遁:通“循”。③伐:自夸。④劳力岁事而不责焉:治理民事尽心尽力,但不要求人民报答自己。⑤一意同欲:同心同德的意思。⑥不御:不进奉。⑦不豫:不诳骗。豫,诳。⑧业土不成:已经动土的工程不再完成。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古代有大德的君主,他们的道德行为是怎么样的?”
晏子回答说:“他们对自己供养微薄,对百姓供养丰厚;对自己节俭,对世人宽厚;他们身居君位,足可以使政事清明,教化得以推行,不以权势威逼天下人;他们敛取钱财,权衡有无,均衡贫富,从不用敛取的钱财满足自己的贪欲;诛罚不回避地位尊贵的人,赏赐不遗漏地位卑下的人;不过分享乐,不过度悲伤;用尽才智引导百姓向善,但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勤劳于民事,但不苛求于百姓;治国崇尚互相有利,所以百姓不把互相损害当成好品行;施行教化崇尚互相爱护,所以百姓不把互相厌恶当成好名声;量刑处罚符合法度,官吏升降顺应民心。因此,贤德的人虽然身居尊位但不浮华,没有贤德的人虽然地位卑贱但不怨恨。普天之下,四海之内,百姓都同心同德,对待国事就像对待家事一样。他们活着的时候,对百姓有厚利,死后有遗教垂于后世。这就是大德的君主的德行。”
景公没有听取这些话。晏子又说:“我听说寻求治国之道的人,首先就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懂得治国之道的人就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如今您的赋税沉重,民心涣散;买卖混乱,商人绝迹;君主的玩赏之物应有尽有,所以百姓都倾家荡产。君主那里聚积了很多邪僻的事情,百姓那里埋藏了很多的怨恨。您喜好的东西应有尽有,诅咒责难您的言论遍布全国。可是您却不听取这些。”景公说:“您说得好。”于是下令玩赏的东西不再供奉,市场上买卖不许欺诈,宫室不再大肆装潢,已经动土的工程即刻停工,停止徭役,减轻赋税。在上位的与在下位的都照此去做,所以百姓们都亲附景公。
景公问谋必得事必成何术晏子对以度义因民第十二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谋必得,事必成,有术乎?”。晏子对曰:“有”。公曰:“其术如何?”晏子曰:“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公曰:“奚谓①也?”对曰:“其谋也,左右元所系,上下无所縻②,其声不悖,其实不逆,谋于上,不违天,谋于下,不违民,以此谋者必得矣”。
“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称事之大小,权利之轻重,国有义劳,民有如利,以此举事者必成矣。夫逃人而谟③,虽成不安,傲民举事,虽成不荣④。故臣闻义谋之法以民事之本也⑤,故及义而谋,信民而动,未闻不存者也。昔三代之兴也,谋必度其义,事必因于民。及其衰也,建谋不及义,兴事伤民。故度义因民,谋事之术也。”
公曰:“寡人不敏,闻善不行,其危如何?”
对曰:“上君全善⑥,其次出入焉,其次结邪而羞问⑦。全善之君能制。出入之君时问,虽日危,尚可以没身⑧。羞问之君,不能保其身。今君虽危,尚可没其身也。”
[注释]
①奚谓:何谓,为什么这样说呢?②縻:系缚、牵连。③谟:同谋。④“傲民”二句:谓轻视臣民百姓的利益去兴办事情,即使办成了也不荣耀。⑤“故臣闻”句:办事要考虑德义,这是根本的方法,德义的标准是把百姓的事情视为根本。⑥上君全善:最高明的君主尽善尽美。⑦结邪而羞问:邪僻集结于身,以问善为耻。⑧没身:终其一生。指保全自身一直到死。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