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1324500000040

第40章 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三元之气:人的元气可分为上、中、下三元,三焦主持诸气,所以称其为人的三元之气。亦有释为宗气、荣气、卫气。),号曰中清之府(中清之府:现首见於本篇。《灵枢·本输》称“中精之府”;《素问·五臟别论》称“中渎之府”;《难经·三十五难》称“清淨之府”。三焦具有总领经络、臟腑的作用,且通调内外、左右、上下,周流清淨之津液而灌溉全身,所以称为“中清之府”。),总领五藏六府、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於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於此者也。

三焦是人的三元之气,号称中清之府,总领人的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全身之气。三焦通调,就使内外、左右、上下都通。至于周流全身,灌溉机体,对内安和脏腑,对外调适营卫,营养左右肢体,宣导上下气机等,没有比三焦更大的了。

又名玉海、水道。上则曰三管,中则名霍乱,下则曰走哺(三管、霍乱、走哺:用病证名借代作上焦、中焦、下焦。三管,是胃气未定、汗出、食先吐、短气不续、语声不出等上焦病证;霍乱,是上下隔绝、腹痛、洞泄、呕逆等中焦病证;走哺,是大小便不通等下焦病证。),名虽三而归一,有其名而无形者也(无:瓒本此下有“其”字。疑是。),亦号曰孤独之府(孤独之府:现首见於《灵枢·本输》。因三焦所具有的功能甚广,而且与五臟不相配属,所以称三焦为“孤独之府”,简称“孤府”。)。而卫出於上,荣出於中(中:此下疑有脱文。)。上者,络脈之繫也;中者,经脈之系也;下者,水道之繫也,亦又属膀胱之宗始。主通阴阳,调虚实。呼吸有病,则苦腹胀气满,小腹坚,溺而不得,便而窘迫也。溢则作水,留则为胀。足太阳是其经也(足太阳:当作“手少阳”。)

三焦又称做玉海、水道。上焦也可称作三管,中焦也可称作霍乱,下焦也可称作走哺,名称虽然分为三种,但归总是一府,人身只有三焦的名称却没有它实际形体,所以也称作孤独之腑。而卫气出自上焦,营气出自中焦。上焦,与络脉系连;中焦,与经脉系连;下焦,与水道系连,因此也是膀胱之气的本源。三焦主通阴阳,可以调虚实。如上焦主司呼吸的肺有病,既可使中焦腹胀气满,又可使下焦小腹坚实,有尿意而又无尿排出,有便意而又排便窘迫。于是,体内的水液外溢就发作为水肿,滞留在体内就成为胀满。足太阳经是它所属的经脉。

又,上焦实热则额汗出而身无汗,能食而气不利,舌乾口焦咽闭之类,腹胀、时时脇肋痛也。寒则不入食,吐酸水(吐:瓒本此下有“呕”字。),胸背引痛,嗌乾,津不纳也。实则食已还出(食已:宽保本此下有“虚虚”二字。可参。),膨膨然不乐。虚则不能制下,遗便溺而头面肿也。

另外,上焦实热可见额上出汗但身上无汗,能食但感到气胀脘闷不舒,舌干口焦,咽中闭塞等,还有腹胀、胁肋时时疼痛。上焦寒可见不能进食,吐酸水,胸与背相互牵引作痛,咽干,这是由于津液不能收藏的缘故。上焦实可见进食以后随即吐出,腹部鼓鼓胀胀不舒适。上焦虚就不能制约下焦,出现大小便自遗而又头面发肿的证状。

中焦实热,则上下不通,腹胀而喘咳,下气不上(上:孙本作“止”,形近致误。据瓒本改。依下文语例亦当如此。),上气不下,关格而不通也。寒则下痢不止,食饮不消而中满也(饮:瓒本有小注云:“一作物”。)。虚则肠鸣鼓胀也。

中焦实热,上下气机就不能通调,腹胀而又喘咳,这是下气不能上,上气不能下,上下闭阻格拒而致气机不相通调了。中焦寒可见下痢不止,饮食不能消化而致中满。中焦虚就见肠鸣,腹部鼓胀。

下焦实热,则小便不通,而大便难,苦重痛也。虚寒则大小便泄下而不止。

下焦实热,可见小便不通,而且大便困难,又感便时后重而且疼痛。下焦虚寒可见大小便泄利而又难止。

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故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宜修养矣。

三焦之气和调就使内外和调,三焦之气逆乱就导致内外逆乱。所以说:三焦是人身的三元之气,应当修治滋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