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1324500000041

第41章 论痺

痺者,风寒暑湿之气中於人藏府之为也(人:疑衍。宽保本无。)。入府,则病浅易治;入藏,则病深难治。而有风痺,有寒痺,有湿痺,有热痺,有气痺(风痺:病证名。现首见於《素问·痹论》,又称行痹、走注。证见肢节疼痛,痛处游走不定。寒痺:病证名。现首见於《灵枢·寿夭刚柔》,又称痛痹。证见四肢关节疼痛剧烈,遇寒加剧,得热可缓解,可兼见手足拘挛。湿痺:病证名。现首见於《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脈证治》,又名着痹、著痹、中湿。证见肢体重着,肌肉顽麻,或肢节疼痛,痛有定处。热痺:病证名。现首见於《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证见关节红肿痛热,发热,口渴。气痺:病证名。现首见於本篇。证见气留於上则胸腹闷而不能食,气注於下则腰腳重而不能行,並可伴有麻木不仁或偏瘫等。),而又有筋、骨、血、肉、气之五痺也(五痺:筋痹、骨痹、血痹、肉痹、气痹的总称。现首见於本篇。)。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於肝,则名筋痺(筋痺:病证名。现首见於《素问·痹论》。证见筋脈拘挛,关节疼痛,不能行走。);入於肾,则名骨痺(筋痺:病证名。现首见於《素问·痹论》。证见筋脈拘挛,关节疼痛,不能行走。);入於心,则名血痺(血痺:病证名。现首见於《灵枢·九鍼》。证见肢体麻木不仁,或肢节疼痛。);入於脾,则名肉痺(肉痺:病证名。现首见於《素问·痹论》,又称肌痹。证见全身肌肉疼痛。);入於肺,则名气痺。感病则同,其治乃異。

痹证是由于风、寒、暑、湿的邪气侵害到人的脏腑所形成的病证。邪气侵入六腑所致的痹证,病浅易治;邪气侵入五脏所致的痹证,病深难治。痹证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气痹的区分,又有筋痹、骨痹、血痹、肉痹、气痹这五痹的名称。大凡风寒暑湿的邪气侵入到肝所致的痹证,病名称做筋痹;邪气侵入到肾所致的痹证,病名称做骨痹;邪气侵入到心所致的痹证,病名称做血痹;邪气侵入到脾所致的痹证,病名称做肉痹;邪气侵入到肺所致的痹证,病名称做气痹。感邪受病的机理虽相同,各种痹证的治法却相异。

痺者,闭也。五藏六府感於邪气,乱於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痺(故曰:此下宽保本有“闭又痹”三字,连下读音则为“故曰闭,又痹病”。可参。)。

痹的本义,就是闭塞。五脏六腑被邪气所伤,而使真气逆乱,气机闭塞导致机体麻木不仁,所以称为痹证。

病,或痛或痒,或淋或急(淋:瓒本作“麻”。疑是。),或缓而不能收持,或拳而不能舒张,或行立艰难,或言语蹇涩,或半身不遂,或四肢拳缩,或口眼偏邪,或手足欹侧(欹:qī,音“欺”,倾斜。),或能行步而不能言语,或能言语而不能行步(而:孙本作“或”。据医统本、周本改。依上下语例亦当如此。),或左偏枯,或右壅滞,或上不通於下,或下不通於上,或大府闭塞一作小便秘涩,或左右手疼痛,或得疾而即死,或感邪而未亡,或喘满而不寐,或昏冒而不醒。种种诸证,皆出於痹也。

患痹证,有的痛,有的痒,有的小便淋沥,有的大便急迫,有的四肢弛缓不能收持,有的手足拘急不能舒展,有的行立艰难,有的语言蹇涩,有的半身不遂,有的四肢挛缩,有的口眼歪斜,有的手足偏拐,有的能行走但不能言语,有的能言语但不能行走,有的左侧偏枯,有的右侧肿胀,有的上不通于下而见下半身瘫痪,有的下不通于上而见上半身麻木,有的大小便秘塞,有的左右手疼痛,有的得病就立即死去,有的受邪却没有死亡,有的气喘满闷而不能安卧,有的昏昏沉沉而不能醒觉。形形色色的各种证候,都可出现在痹证中。

痺者,风寒暑湿之气中於人,则使之然也。其於脈候、形证、治疗之法,亦各不同焉。

痹证是人被风寒暑湿的邪气所中伤,于是就使人产生了上述的证候。至于各种痹证的脉候、形证、治疗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