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1325100000031

第31章 作战篇(2)

吴楚之乱是西汉前期发生的一次大规模武装叛乱。这次叛乱以吴国为首谋,先后有楚、赵、胶东、胶西等七个诸侯国参与,史称“七国之乱”。

西汉王朝平定七国之乱,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这样一次大规模的武装叛乱,能够如此迅速地被平定,主要得益于周亚夫的正确指挥与充分准备。

因粮于敌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孙子兵法·作战篇》

后勤保障是军队战斗力得以保持的重要条件。孙武在《作战篇》中精辟地概括为“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其意是,善于用兵的将帅,指挥作战时从不第二次征集士兵,从不多次运送给养和装备。武器装备从国内取用,而粮草在敌国就地解决。这样我方给养能得到充分补充,又不增加百姓负担,减少国家财政支出,比后方长途运输,“千里馈粮”,不知要优越多少倍。孙子对此还作了两个1∶20的效益数量计算:“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从而有力地论证了“因粮于敌”是达到“军食可足”的基本方法。

孙子提出的“因粮于敌”以战养战的谋略,历来被兵家所重视和运用。如古代蒙古军队在成吉思汗指挥下,连续征战20多年,驰骋欧亚,横扫万里,始终保持很强的战斗力,很少因物力不济而失利,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因粮于敌”,以战养战的谋略取得的。

自然,任何一种谋略都不是万全之策,对于“因粮于敌”也应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诸如在荒漠草原作战或遇敌方坚壁清野,便会因无粮可因或可因之粮不多。如拿破仑攻打俄国,本想“因粮于敌”,但遇俄坚壁清野,又逢严冬,结果饥寒交迫,终于败退而返。所以清朝的《兵法百言》云:“因粮于敌,间可救一时,非可常恃也。”而要解决好后勤供应,就必须把“因粮于敌”与因粮于己结合起来。

唐代安史之乱后,张巡出守雍丘,仅有兵吏1000余人。时令狐潮率四万余叛军攻打雍丘。雍丘城内人心惶惶,盐、食紧张。令狐潮为叛军筹集的大米、食盐,用几百艘船装载到雍丘附近。夜间张巡在城南派精兵防守,令狐潮集中所有部队来战。张巡便暗地里派勇士潜入河边,抢夺叛军食盐、大米一千斛,还把运不回来的全部用火烧了,弄得叛军心慌意乱。令狐潮不甘心,加紧对雍丘城的攻打,使城中的箭镞都消耗殆尽。张巡令部下扎了一千多只草人,穿上黑衣,夜晚用绳子坠于城下。叛军心急慌张,以为唐军突围,便放箭施射,箭如雨下,很久才发现上当。张巡把草人收回,得箭数十万,叛军军心更加动摇。张巡见时机已到,挑出500人组成敢死队,乘夜杀入令狐潮军营。叛军大乱。唐军一把火烧了其兵营,追杀10余里。张巡在兵力少、给养缺乏的不利条件下,运用因粮于敌的计谋,最终取得了胜利,而叛军围城长达四个多月,伤亡12万人。

在实施“因粮于敌”的谋略时,还要想方设法“断敌之粮”。秦朝末年,巨鹿之战时,项羽针对秦军兵多粮足的情况,先派兵切断秦军运粮的通道,然后与之交战,终于获胜。所以前人云:“用兵制胜以粮为先,转饷给军,以通为利也”(辛弃疾)。“行军以粮饷为第一要务”(曾国藩)。

两军交战,粮路重要,保证粮食来源就更重要。尤其是现代战争,比过去更复杂,消耗量巨大,不可能单纯依赖取之于敌,就地补给。因此,在运用“因粮于敌”时,还要依靠自己的保障能力,即“因粮于己”。我军自1927年诞生,到抗美援朝战争的20余年里,解决战争所需物资来源的基本方针是“因粮于敌”。正如《游击队员之歌》唱的:“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就是当时后勤补给的形象描述。但在战争中,我既注重“因粮于敌”,也不忘“因粮于己”。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日、伪对解放区的封锁,我党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生产自救。解放战争中,为了保证前线士兵打胜仗,后方各地区都组成了各级支前机构,统一筹划和领导本地区的支前工作。据统计,支前的民工达160万人,由后方运送到前线的粮食3500万公斤;淮海战役中,支前民工120万人,运粮115亿公斤。事实证明,没有人民支持,没有“因粮于己”的保证,就没有解放战争的胜利。

“因粮于敌”的精髓是取之于敌,以战养战。这种兵家克敌制胜的妙法,也可运用到商业活动中。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企业竞争者如能将“因粮于敌”的谋略作为指导,师人之长、取人之优,为己所用,就能在竞争中保持不败。日本在战后经济获得高速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采用了“因粮于敌”的经济谋略。

50年代初美国花费了20多年时间,研制出了数控机床。对新技术十分敏感的日本人千方百计搜集此项技术的情报,结果只花了几年时间就掌握了数控机床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出了优于美国产品的数控机床,顺利地打入了美国市场。据报道,20世纪世界29项重大发明中,美国占据了19项。但是美国的这些发明成果,大部分被日本人利用生产出新成品。日本还建立了庞大的工业间谍网,收集竞争对手的最新科技情报,供国内选择、消化并转化为产品。就这样,日本从美国引进技术,加以自己的创新,以更加质优价廉的产品重新打入美国市场,从而使美国在对日本贸易中连年出现巨额赤字。这是日本运用“因粮于敌”,取之于美国而又战胜美国的典型事例。兵贵胜,不贵久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

故兵贵胜,不贵久。

《孙子兵法·作战篇》

“兵贵胜,不贵久”是孙子在《作战篇》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谋略思想,也是对战争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在《作战篇》开篇,孙子以十万之师出征为例,首先言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日费千金,十万之师举矣”。而军队一旦出动之后,如长期在敌国作战,屯兵坚城之下,就会使军队疲惫而锐气受挫:“久则钝兵挫锐”;又会使国家财政困难,费用不足:“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军队锐气受到挫伤,财物枯竭,军力耗尽,诸侯就会趁火打劫,此时就是有足智多谋之士,也无法挽救危局了:“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由此,孙子得出结论:在用兵作战中,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的,却没见过求巧而久拖的,战争旷日持久而利于国家的事,是闻所未闻的。所以用兵作战,贵在速胜,不宜旷日持久。

俄国著名军事家苏沃洛夫把军队快速机动和闪电冲击,比喻成战争的灵魂:“一分钟决定战斗结局,一小时决定战局胜负,一天决定帝国的命运。”拿破仑充满激情地对士兵说:“前进吧,奔驰吧!不要忘记,六天就创造了世界。”孙武的“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理论,之所以被古今中外兵家推崇,是由于速战速决能发现和捕捉战机,能主动冲击,达成进攻的突然性;能先发制人,占据战场的主动。因此,快速用兵也就成了兵家克敌制胜的法宝,因快速用兵而取胜的战例也数不胜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发生的近200次局部战争和边境冲突,多数是以闪击战的突然进攻展开的。

历史上,善用“兵贵胜,不贵久”的谋略取胜的战例很多,仅举数例:公元前270年,秦国攻打韩国并围攻阏与。赵惠文王以赵奢为将率军救援。赵奢受命后制造了种种假象:先是率5万大军在离开都城邯郸的30里路程后安营扎寨,驻步不前一连逗留了28天。秦派间谍前去赵营打探消息,被捉后,赵奢置宴待如上宾,并礼送出营,使秦误以为赵奢怯战,不会尽力救赴。等秦军间谍走后,赵奢下令开拔,一昼夜内赶到阏与,突然出现在战场上,使秦军猝不及防,从而一举解救了阏与之围。

三国时期,魏国新城太守孟达,秘密结交蜀汉谋反。当时,屯兵于宛城的司马懿得知消息后,决意平叛。按规定,他应先上报魏王,待准奏后才能发兵。但这样一来,前后需一个多月。为了争取时间,司马懿先斩后奏,临机处置,他一面派人给孟达去信,假作劝慰稳住对方,一面火速派人向魏王禀报;同时发兵日夜兼程,8天赶了1000多里。当司马懿大军兵临新城时,孟达大惊失色。因疏于戒备,很快失城易地,孟达兵败身亡。司马懿仅用了16天就平定了叛乱。

相反,因持久用兵而失败的例子也不少。战国中期,秦王打算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准备任命白起为主将。白起说:“邯郸城坚不易攻下,况且还可能有诸侯来救援。那些诸侯国长期来怨恨我们秦国。现在我们虽攻破长平,但是军士死伤过半,国力衰弱,如果再远离崤山黄河之天险去强攻邯郸,那么,赵军在内应战,诸侯国在外救援,打败秦军是必然的,所以,秦国决不能出兵。”对于白起这一番劝告,秦王不听,强令出兵。于是白起不肯出任将军,秦王只好改命他人为将,挥兵出征。结果秦军围困邯郸城达九个月而未攻下。楚和魏见秦国内衰弱,有机可乘,出兵数十万,在邯郸城外大败秦军。这一仗,印证了孙武的判断:“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

“兵贵胜,不贵久”的谋略,在军事上就是用兵要抢时间,争速度,速战速决。这一谋略同样也适用于企业经营与竞争活动。在战场上时间就是胜利;在市场上时间就是效益。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胜,都会不遗余力地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谁先研究成功,先把它投放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谁就能占据市场,夺得主动。因此,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谁赢得了时间,谁就赢得了空间,赢得了胜利。“兵贵胜”速战速决谋略的指导原则,可以作用于企业活动全过程:在经营决策阶段,情报获得要快而准;在生产管理阶段,资金投入要快而有效,新产品投产要快;在市场竞争阶段,产品投入市场要快。速度往往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亚默尔肉食加工公司,根据报载一则消息,打了一场抢时间争速度的漂亮仗。

1975年的一天,美国一家报纸登了一则小消息:在墨西哥发现了一种疑似瘟疫的病例。这条消息没有引起世人注意,因为墨西哥是异国他乡,那里发生的事对美国影响不大。

美国亚默尔公司老板见了这消息后认为机会来临:墨西哥真的发生瘟疫,一定会从加利福尼亚州或得克萨斯州边境传染到美国,而这两个州是美肉食供应的主要基地。到时肉食供应一紧张,肉价就飞涨,这正是自己大做肉食生意的良机。

于是,老板先是派出私人医生赶往墨西哥实地考察,证实了那里确实发生了瘟疫。然后果断作出决策,集中了公司所有资金,派人去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采购了大量牛肉和生猪,并迅速运到美国东部,储藏起来,使公司掌握了大量的冻类食品。这一举动在旁人眼里不可思议,因为一旦失败,公司将造成巨额亏损。

但正如亚默尔公司老板预料的那样,墨西哥的瘟疫很快便蔓延到美国西部边境。为了防止瘟疫扩散,美国政府下令禁止从这几个州外运食品,包括可制成食品的猪、牛、禽类。于是,美国国内肉类奇缺,价格上涨。亚默尔公司由于事先加工储备了大量肉食,短短几个月内就净赚900多万美元。

这一事例说明,在商业竞争中,谁能抓住良机,争取时间,先发制人,谁就赢得了主动。亚默尔的决策者,善于应用“兵贵胜”的谋略,以超人胆识,抓住即将出现的市场需求新动向,果断行动,抢先夺得市场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孙武“兵贵胜,不贵久”的谋略,也是引导商家走向成功的阶梯。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孙子兵法·作战篇》

孙武说:熟谙军事、懂得用兵的将帅,实际掌握着军民的生杀大权,是国家安危的主宰。司命:主管生命,握有生杀大权。主:主宰。

孙武在《作战篇》中的这句结语,指出了将帅在军队和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是系天下安危于一身。事实也确实如此。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许多败北与失利,与将帅的指挥失误与统帅部的用人失策相关。赵王错用赵括,导致长平之败;孔明误用马谡,才有街亭之失。反之,正确选用将领,往往能创造奇迹。萧何月下追韩信,方有楚霸王四面楚歌自刎乌江;孙权慧眼识陆逊,才有江陵、彝陵之战的胜利。“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选将任人上,决不可草率。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首先要求主帅在选将任人上能择人而用,让智慧超群的将领担任重任。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手下的一个叫韩信的治粟部尉私自离开军营,当时谁都不在意,萧何知道后,策马去追韩信。

韩信原先在项羽军中当个郎中的小官,因项羽不重用他,他投奔到刘邦营里。萧何对韩信的军事才能十分了解,多次向刘邦推荐要重用韩信,正在这时,韩信偷偷逃离了汉军。

两天后,萧何把韩信劝回军营。刘邦见萧何回来,嗔怪道:“一个小小的治粟都尉,值得你去追回来吗?”

萧何说:“大王如果要与项羽争夺天下,非得要重用韩信不可,他是国内的奇才。”

刘邦听萧何这么说,动了心:“我就封他个将军吗!”

萧何说:“这还不够。”

“那就拜韩信为大将,把他叫来,当场拜他。”

“拜大将是件庄重的事。大王应挑选吉日良辰,斋戒沐浴,搭设拜将台,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韩信才能行使大将职权,为大王的帝王之业效命。”

刘邦照萧何说的去做了。

韩信拜将后,统率大军,独当一面。在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中,作为刘邦的主要军事谋划者和指挥者,他以智勇双全、多谋善战的军事才能,创造了许多著名的战争范例,为建立西汉政权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其次,“知兵之将,民之司命”的思想,要求身负重任的将帅,能对国家安危负责,对士兵和百姓负责,切不可为一己功名轻启战端。

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正月,朝廷派人劝说范仲淹配合主帅韩琦向西夏发动进攻。范仲淹认为时机不够成熟,条件不具备,虽战必败,因而坚决拒绝。韩琦说:“大凡用兵,当置胜败于度外。”范仲淹驳斥道:“大军一动,关系到万人性命,怎么可以置胜败于度外?”后来韩琦突然出兵,在好水川口遭西夏伏击,宋军大败,士卒伤亡6000余人。死者家属拦住韩琦的马头大哭,声震荒野。以后范仲淹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与西夏修好关系,使边境迅速安定了下来。西夏人称他“胸中有十万甲兵”。这“胸中有十万甲兵”就是范仲淹对于兵法的深刻理解与合理运用。

韩琦与范仲淹同为主帅,但一个贪功,为一己私利,不惜断送士兵生命;一个既能安定边境,又尽量减少人员伤亡。所以,范仲淹是真正知兵的将帅。

杀敌以怒

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孙子兵法·作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