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成语故事(利)
1431000000006

第6章 F

方寸已乱

[释义]方寸:心绪。心情已经大乱。形容心绪不安,思维混乱。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同义]心烦意乱 六神无主

[反义]心如止水 安之若素

[例句]当得知儿子被绑架的消息后,他方寸已乱,不知如何是好。

[故事]三国时期,刘备因兵败依附于荆州的刘表,而驻扎在新野这个地方。当时,有位名叫徐庶的人,因其仰慕刘备的为人,便自荐于刘备。由于徐庶才智过人,他被刘备拜为军师。

不久,曹操派几十万大军攻打新野这个地方。面对浩浩荡荡的曹军,刘备顿感惊慌,可是军师徐庶却稳如泰山。终于,在徐庶的策划密谋之下,曹军大败。曹操见他辅助刘备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便一心想收买徐庶,可是被徐庶拒绝了。

曹操一心想得到徐庶这个人才,便采用门下谋士程昱的计谋,将徐庶的母亲骗到营中,请徐母写信叫她的儿子来投靠自己。可是,徐母却是个深明大义的女人,她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存心不良,有篡夺汉朝天下的野心,所以不肯写信。

程昱没办法,只好模仿徐母的笔迹,写了一封假信给徐庶,要求他为曹操效力。因为徐庶是个孝子,当徐庶接到这封信后,知道母亲被曹操骗去作为要挟,心中非常慌乱焦急,指着自己的心对刘备说:“我本来想凭着这方寸之心,助你共图兴汉除暴的大业:可是现在我的母亲被曹操俘去,我的方寸已乱,现在请让我离开,去看看我的老母吧!”

徐庶在临走之前,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尽管刘备心中十分不舍,但还是同意了。

徐庶告辞刘备,前往徐昌;到徐昌后,才知道自己受了骗。

飞黄腾达

[释义]飞黄:传说中的飞马;腾达:上升。比喻官职或士眭位很快地上升。

[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同义]平步青云 青云直上

[反义]每况愈下日暮途穷

[例句]王强不务正业,总是梦想一下子就飞黄腾达,这是极不现实的。

[故事]韩愈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少年时期的韩愈,就十分努力刻苦,因此,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年后,他凭借自己的所学,不断努力,终于考中了进士,被朝廷重用,官至监察御史、吏部侍郎等职。

韩愈有一个儿子在城南读书,为了激励儿子能努力、刻苦地学习,长大后能成为有用之才,他特地饱含深情地做了一首诗《符读书城南》,来勉励自己的儿子。

在《符读书城南》这首诗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邻居,他们各自生了一个孩子。幼年的时候,他们一样的聪明活泼,非常招人喜爱;小的时候,这两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耍,两个人没有什么分别;可是,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由于受家庭环境的深刻影响,这两个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了不同的差异。这种不同环境的影响一直存在着,到二十多岁的时候,他们的差异已经非常明显了,他们一个就像是水沟里的污泥,另一个像是晶莹清澈的河水;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两个孩子,一个像猪一样卑微、肮脏,另一个像天龙一样发达。

韩愈用这两个差异明显的对比,来勉励自己的儿子,要努力、刻苦地学习,希望他能飞黄腾达,能像那个如同晶莹清澈河水般孩子那样,有朝一日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用之才。

分庭抗礼

[释义]庭:庭院;抗:对等,相当。古代宾客相见,分别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而立,互相致礼比嗡平起平坐、相互抗衡或闹独立、搞分裂。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渔父》

[同义]平起平坐 平分秋色

[反义]自甘雌伏

[例句]在篮球界,乔丹的地位如日中天,无人可以与他分庭抗礼。

[故事]有一天,孔子带领他的学生赶路,累了,便在树林中歇息。有的学生读书,有的学生闭目养神,孔子雅兴大发,拿出琴来弹奏。

有时,有一位须眉皆白的老渔人坐在树柿的另一头,侧耳倾听孔子弹奏的琴声,听了一会,他便问子贡、子路:“这位弹琴的先生是谁啊?”

子贡、子路骄傲地答道:“这是我们的先生,鲁国的君子,主张仁爱的孔子!”

“哦,是这样啊!”渔夫微微一笑,“恐怕是劳累身心,危害纯真天性,偏行仁爱吧……”没等说完,老渔夫便起身朝河岸走去。

子贡赶忙把老渔夫的话报告给孔子,孔子听了,急忙放下琴,猛然站起,惊喜地说:“能有此高论,必是高人啊!快给我追上他!”

孔子赶到河边,远远地便恭敬地向老渔夫行礼.说道:“我从小读书求学,如今已经年近七十,还末曾听过高深的教导。请老先生不吝赐教!”

老渔夫谦虚地一笑,答道:“真者,精诚之所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衷,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末发而威,真亲末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孔子听得入了神,谦卑地对渔夫说:“遇见先生,听此高论,实属幸事。我愿做您的学生随您回家,服侍于您。”老渔夫听了,莞尔一笑没有回答,驾舟而去。孔子惆怅地回到了树林。

子路问孔子道:“我跟随你这么久了,还没见到像老渔夫这样傲慢的人,就是天子、诸侯、大夫王公同您见面,也都是分庭抗礼、平起平坐的,而您都是不卑不亢的;而今天,你这样谦逊地对待老渔夫,真让我不理解。”

孔子说:“子路呀,你真是不可教导的人,遇年长的人不敬是失礼,遇贤人不尊是不仁,不仁不爱是造祸的根本。今天这位老渔夫,是个深明大义的贤人,我怎么能不尊敬他呢?”

风声鹤唳

[释义]鹤唳:鹤的鸣叫声。把风的呼啸声、鹤的鸣叫声都当做人的呼喊声。形容惊慌失措,神经高度紧张。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谢玄传》

[同义]疑神疑鬼 草市皆兵

[例句]在人民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国民党军队风声鹤唳,四处逃窜。

[故事]魏晋南北朝时期,群雄逐鹿,争战不止。公元383年,占据北部地区的前秦王苻坚,强征各族百姓,组织百万大军进攻东晋。东晋则派出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八万精兵迎战。

苻坚狂妄自大,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他把先锋部队集结在寿阳东的淝水边,等后续大军到齐,再向晋军发动进攻。双方在淝水两岸形成对峙的局面。

为了以少胜多,谢玄施出计谋,他派使者到前秦营帐,对苻坚说:“贵军在淝水边安营扎寨,显然是为了打持久战,而不是速战速决。不如贵军先向后退,让我们渡过淝水,来个速战速决,不是更好吗?”零军将领都认为,应坚守淝水,不能让晋军过河。等后续大军抵达,即可彻底击败晋军。但苻坚求胜心切,不顾众将的反对,一意孤行,命令部队后撤。

苻坚没有想到,自己的百万大军都是强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百姓,他们并不愿为苻坚卖命,所以战斗力并不强;而且,这些临时拼凑的部队,没有良好的军事训练与组织纪律,指挥也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就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晋军顺利渡过了淝水,乘势追杀,杀得秦军溃不成军。

仓皇逃命的秦军听到风声、鹤鸣叫,都惊慌失措,以为晋军赶来了,就没日没夜地奔逃,再加上受冻挨饿,死伤无数。淝水一战,苻坚全军覆没。不久,前秦政市又就垮台了。

负荆请罪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指背着荆条向别人认罪。表示真心感到自己有错,请求对方原谅。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反义]拒谏饰非

[例句]小王认识到与同学吵絮部是自己的错,便向同学负荆请罪,请求原谅。

[故事]战国时,赵惠文王有一文一武两个大臣,文官蔺相如才能出众,胆识过人;武将廉颇忠勇爱国,战功赫赫。

蔺相如因出使秦国时,临危不惧,战胜了骄横的秦王,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拜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觉得自己功劳卓著,而蔺相如只不过会耍点嘴皮子而已,官位居然在自己之上,就扬言要当面侮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就处处躲开廉颇,避免和他见面。

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就叫手下人把车赶进小巷里避开。蔺相如的手下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都十分不平。蔺相如语重心长地说:“秦国如此强大,我都不怕,又怎么会害怕廉将军呢?我是想,秦国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轻易用兵,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如果我和廉颇将军不能和睦相处,而互相攻击,像老虎一样相斗,结果必定有一虎受伤,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我之所以对廉将军避让,是因为我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前头,不计较私人的怨恨。”

蔺相如的手下都被他的这番话深深感动了,从此,蔺相如手下的人也对廉颇的手下处处谦让。

廉颇听说此事后,十分惭愧。于是他脱掉上农,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到蔺相如家去谢罪,并沉痛地说:“我是个粗陋浅薄之人,真想不到将军对我如此宽容,请将军宽恕我的罪过吧!”

蔺相如见廉颇态度真诚,便亲自解下他背上的荆杖,请他上座。从此,两人成了莫逆之交,而别的国家也更不敢轻易侵犯赵国了。

赴汤蹈火

[释义]赴:去:汤:开水:蹈:踩。走向开水,踩着烈火。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出处]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同义]出生入死 奋不顾身

[反义]贪生怕死 苟且偷安

[例句]为了党的事业,无数革命前辈,粉身碎骨、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故事]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文学家。他才华出众,性情耿直,与山巨源等七人一起游于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

司马氏专市又后,嵇康不满司马氏的统治,便隐居山林。而山巨源则在司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因此看不起他。后来,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至散骑常侍。这时,他想说服嵇康来代理他原来的吏部侍即之职,于是给嵇康写了一封信。

不久,山巨源就收到了嵇康的一封绝交信。信中嵇康列举了老子、庄子、柳下惠、东方朔、孔子等先圣,声称自己以先圣为榜样,志气可托而不可夺;接着,又写到自己倾慕尚子平、台孝威等隐士,不问政事,淡泊名利。信中,他还表示了自己对虚伪礼教的蔑视,公然对抗腐败的朝廷。他以鹿作比,说鹿很少有被驯服的,如果羁绊、束缚它,那它一定是狂躁不安,拼命挣脱,即使赴汤蹈火,也毫不在乎;哪怕用金的马嚼子来装饰它,天天给它吃美味佳肴,它还是思念山林、向往草地的。嵇康借此表示,如果司马氏请他作官,他就会像野性难驯的鹿一样“狂顾顿缨,赴汤蹈火”,表达了嵇康坚决不在司马氏政权中任职的决心。

嵇康不出来做官,却经常抨击朝政,发表了许多讥讽官员和世俗的言论,从而激怒了司马昭。公元262年,司马昭以诽谤朝廷的罪名逮捕了嵇康,不久就把他杀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