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1431300000020

第20章 秦汉交通道路建设(十)

武关道上述4条道路都是由关中通向巴蜀的道路。通过秦岭的著名道路还有由关中往东南通向南阳盆地的武关道。武关道行经的丹江川道曾为秦、楚两国反复争夺。武关道作为秦、楚通道也曾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吴王阖闾和伍子胥伐楚,攻破楚都,楚大夫申包胥由武关道奔秦告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师乃出”(《左传·定公四年》)。秦师“五百乘以救楚”,败吴师(《左传·定公五年》)。秦军驰援楚国经由的道路,即武关道。秦昭襄王十二年(前295),“予楚粟五万石”(《史记·秦本纪》),大约2 000辆以上的运粮车队,也经行武关道赴楚。秦始皇曾经由武关道出巡。刘邦先项羽入关中,摧毁秦王朝的最后统治基地,也是由于经过武关道一路战事顺利。经调查,陕西蓝田蓝桥河和商县黑龙口等地都有栈道遗迹分布。前者的年代大致可以推定为战国秦汉时期。参见王子今、焦南峰:《古武关道栈道遗迹调查简报》,载《考古与文物》,1986(2);王子今:《武关道蓝桥河栈道形制及设计通行能力的推想》,见《栈道历史研究与3S技术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

秦岭地区是秦汉时代栈道比较集中的地区,由于关中是当时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于是与关中交通的秦岭栈道具有特殊的意义。当时比较著名的栈道,还有入蜀重要通路剑阁道《水经注·漾水》:“西去大剑三十里,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也。”《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下》:“剑阁道,自利州益昌县界西南十里,至大剑镇合今驿道。秦惠王使张仪、司马错从石牛道伐蜀,即此也。后诸葛亮相蜀,又凿石驾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路。”、阴平道《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载邓艾伐蜀,于阴平道“凿山通道,造作桥阁”事。《舆地纪胜》卷一八六记述阴平栈道遗迹。参见冯汉镛:《栈道考》,载《人文杂志》,1957(3)。,以及川滇栈道等《水经注·江水一》:“(汉武帝)使县令南通僰道,费功无成,唐蒙南入,斩之,乃凿石开阁,以通南中,迄于建宁二千余里,山道广丈余,深三四丈,其錾之迹犹存。”。河南三门峡也发现了秦汉时期的栈道遗迹,栈道内侧石壁保留有汉桓帝“和平元年”(150)题刻。参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门峡漕运遗迹》,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9月。山西垣曲与黄河漕运有关的栈道遗迹发现“建武十一年”(35)题刻。参见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考古专业、运城市文物工作站:《黄河漕运遗迹(山西段)》,3、177页,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

栈道这一道路形式,是我国古代为克服山险发展交通的一项伟大创造。关于秦汉栈道的具体形制,《水经注·沔水上》有如下记述:

(褒水)西北出衙岭山,东南迳大石门,历故栈道下谷,俗谓千梁无柱也。诸葛亮《与兄瑾书》云: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一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又云: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而已。后诸葛亮死于五丈原,魏延先退而焚之,谓是道也。自后案旧修路者,悉无复水中柱,迳涉者,浮梁振动,无不摇心眩目也。

考察栈道遗迹,其形式一种即所谓“千梁无柱”,一种即“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在原先路面较宽的地段,立柱往往多至数排。其形制正如《析里桥郙阁颂》中所谓“缘崖凿石,处稳定柱,临深长渊,三百余丈,接木相连,号为万柱”。四川广元明月峡等处的栈道遗迹,发现在横梁基孔的底部另外凿出小方孔,估计是特意加工的榫孔,用以固定栈道横梁,以防止其脱落。参见陆敬严:《古代栈道横梁安装方法初探》,载《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卷第4期,1984。这种极巧妙且简便而可靠的方式,体现出秦汉栈道设计与施工人员的非凡的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