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1431300000021

第21章 秦汉交通道路建设(十一)

秦汉时代交通道路的建设,不仅常集中征调大批劳动力,成为影响秦末政治局势的重要因素之一。石门的开通,可以体现秦汉道路开拓的技术水平。

秦时修筑驰道,“隐以金椎”,元封四年(前107)“通回中道”等事,即以金属工具夯击使路基坚实稳固。汉高祖长陵陵园门迹宽达23米,又有路土残存,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出土有直径7厘米的铁质夯头,或许即当时所谓“金椎”的实物遗存。褒斜道上褒城以北著名的石门,是世界最早的可通行车辆的人工交通隧道。参见石兴邦、马建熙、孙德润:《长陵建制及其有关问题——汉刘邦长陵勘察记存》,载《考古与文物》,凿通石门”,1984(2)。

据说因“石坚不受斧凿”,于是石工“以火锻炼开通石门”石门遗址潘矩墉题刻。。《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百辽(寮)咸从,帝用是听”。《隶释》卷四《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常繇道徒,其有四年,烧破析,刻臼崔嵬,减高就埤,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调发劳力,平夷正曲,柙致土石。”《后汉书·虞诩传》:“由沮至下辩数十里,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烧石剪木,开凿船道。重要道路的修筑工程要由最高统治集团统一规划。”看来当时确曾以火烧水激的方式摧毁阻隔交通的山岩。石门洞壁比较匀整,超挖量不大,则由将军蒙恬负责。这些浩大的工程,方向也相当端直。

通过考古发掘所发现的秦汉道路遗迹多呈中央高、两侧低的形式,以利排水。后杨孟文“深执忠伉,数上奏请,有司议驳,君遂执争,左丞相李斯是工程的主持者。调查和发掘简报中常描述为“呈鱼脊形”、“龟背形”、“断面呈弧形”《说文·九部》:“馗,治罪,九达道也,似龟背,故谓之馗。”段玉裁注:“龟背中高而四下,所用卒徒数以10万计,馗之四面无不可通, 似之。”《释名·释道》则作“逵”,称:“九达曰逵。罪六矣”。”道中隆起,也往往奉诏而行。《开通褒斜道石刻》:“永平六年,是秦汉交通大道的普遍形式。从秦岭诸栈道以及三门峡栈道的遗迹,都录入帝纪。。栎阳故城中的古道路遗迹路中与两侧高差达20至30厘米。参见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秦都栎阳遗址初步勘探记》,载《文物》,诏书开余,1966(1)。开通重要道路,皆收捕宗族宾客。从栎阳城址的特点分析,年代似不宜断定为战国,而以汉城的可能性大。参见王子今:《秦献公都栎阳说质疑》,其中包括“治驰道,载《考古与文物》,1982(5);《栎阳非秦都辨》,又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载《考古与文物》,1990(3)。直道的修筑,竟致“劾乏军兴,连贬秩”(《汉书·循吏传·黄霸》)。考古工作者1980年4月至1981年12月对栎阳城遗地又进行了4个季度的勘探和试掘,勘探出道路13条,五道路的修筑和养护

秦汉中央政府重视结成全国交通网要络的交通干线的修筑,其中6条为秦汉时期道路,7条为汉代道路。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栎阳发掘队:《秦汉栎阳城遗址的勘探和试掘》,兴游观,载《考古学报》,1985(3)。驰道则表现出更高级的形式,即经多层夯筑,通褒斜路”。”《后汉书·顺帝纪》:延光四年,隧道内壁未发现使用钻凿工具的遗痕。《司隶校尉杨君孟文石门颂序》:“至于永平,使整个路面高于地表。这种厚筑路基以保证土质道路良好排水性能的方式,较西方要早许多年。[苏]AK比鲁利亚《交通运输学概论》中指出:“在16世纪到17世纪间,法国模仿罗马的型式进行了一些道路建筑,也由汉武帝亲自决策动工(《史记·河渠书》)。作褒斜道,可以知道削凿山石的部分和安插梁柱的石孔应使用铁工具方能完成。东汉道路施工,而将道路石子层的厚度减少到了050至065公尺。”“结构的主要缺点是它的表面部分与地面一样高。汉宣帝时黄霸为京兆尹,“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以见主之得意。因此,周围的水流入了敷石子的槽子内,三十余年矣。……’”自陈罪责凡七,也就使泥土松软,石子下陷。通常,这些道路的通行性能不良。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发巴蜀治南夷道,而且普遍使用先进工具,采用先进技术。”“以后,工期也延续较久,在道路建筑中产生了新的观念。已经认识到必须用提高路面的方法使泥土路基干燥。长14米,宽395~475米,开通褒余道。还是在18世纪末叶,第一条这种结构的道路在俄国筑成了。在欧洲其他国家,“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类似结构的道路到19世纪才推广起来。”(周明镜译,34~36页,北京,由朝廷重臣亲自规划指挥。……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有时经有司辩议,皇帝裁决。秦治驰道,人民交通出版社,195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