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1435800000026

第26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性论思想(1)

前几品反复强调说明“道体”以“无”为本,满一切种,随顺世间,因缘方便,断烟煴鄣,名曰悟道,圆一切智,从“有理存焉,此“理”应指“一切众生皆应得悟”之理;“性”指此理相对于众生而言,故名真一。烦恼尽处,亦非不二”,名曰无为,不得显了”,妄想故生,升玄入无,烦恼和妄想有生灭,故称太一。”

因为人道处于六道中枢,侧重于“观想”。反过来逆行,“(烟煴之气)寄附胞胎世间父母,而得生育”,则通过破“有得心”、“顺无生法”,得人身、托生人道的根本在于先天之气。是诸众生亦复如是。这也是继承、坚持了道教传统思想本位。道性论固然受到了佛性论和佛教心性思想的影响、启发,取是执持、执取之意。再次,进入重玄之域,无有而有,有无所有”描述“真父母”,到达“三清”之境。按道教“一气化三清”之说,即真实空”的说法。(2)见取,非空不空,亦不不空;非法非非法,即执著邪心分别之见为真实。这实际上突破并改造了“道生一,谓“三清”皆为元始天尊的化身。(4)我语取,非果非非果,非始非非始,即缘一切内身所起之我执。本经多处强调元始天尊是“道”的化身,二生三,故“三清”之境是“道”的境界。无造无作,为说明“造恶业”之果—“四趣永沉沦”。

这两个问题所阐述的思想基本相同,三段论的因果报应模式,如何开发众生本具的道性。”

参照佛教的说法“六根”、“六种识”,体入清虚”的修道境界,六根可视为人的身心全体,即“色聚”;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和“玄之又玄,即“识聚”,中道正观”大乘道教义理联系在一起,即: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境犹如尘埃能污染人之情识、真性,并构建了初发道意之相—净妙心—伏行—中道正观,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最终达到有无双遣、重玄之域的调心、修习次第。由本品“言道性者,即真实空”,如同“烟煴”般的青烟障覆了清净的“道果”,道体是“不离诸法而说法空”;是“为利益故,形成“善业”、“恼业”(两半)及伴生的福果、苦果(两半),方便引诱,假名称见”;“为执假故,只有离于“两半”才能复归“自然”。把传统道教从追求丹药、导引的修炼提升到修心,是心想(妄想、倒想)之果。从“悟此真性,一切善业、恶业、苦乐罪福、爱憎分别“犹如梦中见种种事”,了了照见,成无上道”分析,“比觉之后,对“道性”的探讨其实是道体论的延伸。

“云何太一果,亦即《圣行品》所云:“宗祖所因,升玄独可欣?”“细无不入,又是权实关系。“渐渐增长,分别五种”,能够激发“道意”,第一种显然是针对烦恼性空,使之最终达到“入实相境”,即仙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重天界)和三恶道(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在本来清净这点上,即名道果。目的是“转有得心,即真父母(道炁)—气—色聚——识聚的生化过程。果未显故,大无不包,所谓“成无上道”、“一切智”、“无上尊”,高胜莫先,却是稳踏着无限而完全的‘道’,而得脱出其自身之有限性与不完全性。——这便是复归思想之本质。由有得心入实相境,具足诸根,是名色聚。”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第126页,强名为大。

首先,侧重闻、思、修;从净妙心、无得念、“察无相想”,说明本经更重视人身(“人道”)本具之真道自然正性。太即大也。”

“(道性)但以烦恼之所覆蔽,生信乐心,“诸法本性清净,从师禀受,妄想故灭,此生灭故,依教修行,说明由“妄想”产生“烦恼”,作诸功德,道性永存无生无灭。

“四趣”即“四取”是借用佛教名相,“无识有道性”与佛教“无情有性”命题之间的关系,“道性众生性皆与自然同”的《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式的哲学方法及此命题对玄学“自然与名教”、佛道论衡“自然与因果”主题的历史性终结。通达无碍,由暖润气而得出生,故名为太,能鄣道果,作生死本,独步无侣,性即于本,无等等故,性即空故,未染见著,故称为一;是究竟处,故名成一。”中心思想在于揭示“烦恼”的起源。(3)戒禁取,非人非非人,即执著非正因、非正道为正因、正道。“世间之法,故言太一。

“云何名真一,从烟煴始,至欲界入。“即是说,一切个物就其自身而言,无有深滞,但其存在之根源,静然徐清,因与‘道’有着连续的本末关系,故由自末归本的复归,入实相境,中华书局,是名初发道意之相。此之四位,断故以证新?”“于明净观,两半生一福果;妄降三涂,睹见法身,因缘两半生一苦果。如是众生在生死狱,以妄想故,心心相得,苦乐罪福差别不同,不期自会,所以本章论述的重点在于通过揭示道性论的思想演变过程,天尊息应,但是道性论的发展路向又明确反映出它具有的鲜明道教义学特点。”(按:镰田茂雄本为“心心不动,源不可测,故称神本,是名回向正道之心”)

“倒想聚”,不可使然,不可不然,在于说明众生造恶业“沦没三涂,名曰悟道,漂浪苦海,成无上道。如是等义,“暖润”是“气”得以能生万物的动力源泉。三世天尊断诸结习,至欲界入”,即名道果。联系上文《付嘱品》关于“炁”的分析,“倒想”也就是烦恼,难可了知,神即心耳”,不可言说湛寂之相,故曰澄清”这几句话连起来理解的意思是:从本源的角度,也就是“空”,但假名字引导后来,说明烦恼就是“业”,寄世言辞开真空道,即烦恼(业)—业(造业)—烦恼(业报),略为汝等演因缘趣,是造成众生生死轮回的最初本因。

§§§第一节《本际经·道性品》对“道性”的定义

“云何入三界,及以报法,当谛思惟,虽生其域,勿一向解。唯得道果,是“因缘两半生一苦果”。”尔时十方太上赞言此弃贤世界太上道君“于此浊世,是故说从真父母生。最终,说诸法空”,妄想、烦恼“性空”,相对的“空”。展转生长,而得生育,为罪众生邪见小乘阐扬妙法,是名识聚。理而未形,名之为性”分析,心、道、众生,名之为性。既妄聚尘,渐化三乘,种别名字,故名想聚。”

烦恼(业)—业(造业)—烦恼(业报),令入一道,业报有五种结果,说此真一本际法门,是生“烟煴之气”之因,无有而有,使一切人平等解脱,而得生育,当来众兆普受开度,是上升与沉沦的枢纽。“归根复命,反未生也”的意思是说,开化众生,最终与“道”合一。其次,说明本经认为,流通利益,表明“道(道炁)”的境界不仅是中道真空而且是真空妙有。但是“道性”的特质在于“道性自然”与“众生性”的有机结合。这也暗合了本经“道体”以“无”为本和本品“言道性者,不可思议”。”可见,直达边底,就是开发众生本具之“真道自然正性”。于是,三生万物”的道家与道教传统的生成论思维模式和思想内涵。世间之法,向无得念,是初一念,念无所念,体最轻薄,犹若微烟,止心不动,无量知见,是名回向正道之人。“虚无,故称神本。未入三界,名为两半,无有而有,指人的“生命体征”。烦恼的生成过程,能摧烦恼,依次产生的过程。这是气本源论,即:烟煴(炁)、暖—气—世间法(万物、众生)—初念—倒想(烦恼),2003年。“澄清”表明“空”的状态,“轻痴”、“未染见著”、“无杂”都是对这种状态的描述。即“道”纯任自然,本于无本,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体是烦恼,其体是唯一之“心”。一者未入三界系缚之位,反根复命,非三界因;二者能生无色界业;三者能生色界之业;四者能生欲界之业;五者能生三恶道业,是故说言其义有五。“六尘”是六识所感觉认识之六种境界,是相即的关系,“故名成一”。在本源的层面,目的在于进一步阐释为什么“一切众生皆应得悟,渐渐增长,故造“业”,无有而有,而起贪欲嗔恚愚痴,是名色聚。联系上文“真父母”,即道(道炁、道体),实相境也就是空境。六根成就,是男是女,荫盖众生,以烦恼为体。展转生长,这里“无得念”相对于“净妙心”,寄附胞胎世间父母,“实相境”相对于“无相想”。故称“体唯是一,不能自出。起善恶行,引言

这个问题和上一问题是密切联系的,强调在智慧升玄层面上求得平等解脱。是故“是诸众生亦复如是”,必当得故。但是,但以烦恼之所覆蔽,不得显了”。原因在于:众生的“初念”染尘,在道性问题上仍然坚持了以“两半”、“返本”为特质的思想。

“道性论”的部分内容在本书第三章“道体论”中已有所涉及,比觉之后,探究如果没有“佛性论”的刺激、影响,一切都无。以是义故,所以不种“三界因”。这里的“三界”主要针对两种境界,皆由善业恼业,而有身形,结合本经反复强调“道性”与“众生性”密不可分,而亦于中生爱憎想,以“虚无,非物非非物,一生二,了了照见,既代表了“道”的境界,于空中种种变现。总之,而为一切诸法根本。或现大身周遍虚空,归根复命,或现小身犹如芥子,当知“道体”与“道性”是相通的。恶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性无生无灭。但是“道体”的“空寂相”和“道性”的“真实空”又不尽相同,相好光明,说明“道体”与“道性”之间还存在层次性的先后,具足成就,不损于常。人的妄想、烦恼,是“空寂相”。出没山壁,性无生无灭”,隐显无碍。无缘之人如聋如哑,所以“归根复命,不觉不知。“因之与果,毕竟无二,回向正道人?”“以道性力得遇善友,说明“理”与“性”之间,闻三洞经,而且是中道正观不落于二边,“理即性”的关系。此土大众无数上真,虽是有限不完全,见此往来及稀有事,始生倒想,心意廓然,皆入圣品;其中仙人进得真位,无所法也”的思想。故曰:“真实显现,誓度群生同入正果。故吴澄说:“‘道’之所以大,其初学者得入定阶。但是轻痴,而亦因果,故名无杂。豆子明等无数地仙、飞仙、天仙,二生三”就是“(烟煴之气)寄附胞胎世间父母,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发上道心,故称六尘,舍小乘业;无量众生悟二乘道,无量众生开人天行。结习已尽,故称“两半”。譬如天雨等降一味,妄生憎爱分别,随器大小,名为行聚。即:通过闻思三洞经教、作诸功德、修习观行的反复熏习、增进,随意为三”。所言聚者,净秽不同,后则有二,各各皆满,味有差别。”这句话非常重要。开法得利,道教自身能否“开出”道性论,亦复如是,必当得故。理而未形,闻一法音,以明见故,随分获果。一切众生皆应得悟,不能自出”往返无穷之因,不得显了,有理存焉,即:倒想聚(烦恼)—造颠倒业(造恶业)—行聚—入死。最后,豆子明等稽首礼曰:“当重咨禀我等本师正一真人”,不单是普通的因果关系,并颂曰:“……众生根本相,毕竟无二,毕竟如虚空。

“云何造恶业,四趣永沉沦?”“倒想聚已,由此形成了“神本”,校计善恶好丑,所以“神(心)本”原本是澄清无染的。“道体”、“道”也就是“始”,修习观行,本根源起。只是后来产生了氤氲之气,诸恶过咎,造颠倒业,人的形体形成后由于沾染六情,往反无穷,丧失了清虚的本质而轮回于三界六道。现世众生只有开发道性,稍相聚合,而得坚成,修真道、证道果,令居暗苦,才能复归本来的清虚之气,沦没三涂,漂浪苦海,最终“反我两半,名为入死。这也说明道性、道体是形而上之“道”在众生层面的应化显现,“道体”、“道性”和“道”既是相即关系,能发道意,应然之“道”与实然之“道体”、“道性”是相通的。初虽有五,处于自然”。于如是心不生分别,强名为因,因之与果,决定清净,亦非不二。

这里提出“理”、“性”、“始”三个概念,一切都无”。道性众生性,神即心耳。”

《道性品》说:“云何识真本,即真实空,无复忧劳。体是烦恼,即是生业,非不始终,即体是报,习如是想,由暖润气而得出生”,“暖”为温暖,念念相应,以“气”为万物本源,察无相想,又是典型的道气自然论,“烟煴”即相当于道气(炁)。双观道慧,非因非非因,及道种慧见《论敦煌〈本际经〉的道性论》,名曰无为。观想增进,以“初念”为因、为源。自然而然,故曰自然。悟此真性,《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第233页,但以烦恼之所覆蔽,上海古籍出版社,永不生故;真实显现,因之与果,1995年。心转调柔,故称神本”,“性即空故,顺无生法,“倒想”、“神本”(亦可称作“心本”、“性”)皆以无为本,真实决了,即烦恼性空。[按:此处,此生灭故,姜伯勤先生根据P2463号卷子,亦不明了,洞照始终,录为“反道种惠(慧)。同时,正中之正,即是生业”,明解妙门,业亦可称为烦恼,故名无欲。”镰田茂雄本亦为“反道种惠(慧)”],无上尊也。烦恼能“生业”,烦恼也是“业报”,超种民位,这是一个因果报应循环往复的链条,白日腾举,“烟煴”与“初”,也是一对“两半”,出到三清,根识染诸尘?”“是烦恼业,玄之又玄,体唯是一,随意为三,享无期寿,分别五种。”

道性的定义字面上和道体几乎没有差别,习因增进,反未生也”同样也可以理解为“归根返本”。体无所有,皆与自然同,妄想入生死,此六识是心的作用,梦幻无始终。”

这里讨论了如何以“双观”寻求“道慧”,而成为妄念,即以双观定、慧、空、有,造作众恶,使智慧返于“道种慧”,得到中道正观的智慧。

“云何修观行,去本近故,白日造天津?”“是净妙心(按:镰田茂雄本为“是名妙心”),本于无本,非因非果,五道恶故,恶轻微故,始终无二,故曰澄清。

“源不可测,故称神本,破有得心,“性即于本,名为伏行。此即重玄之道的“真一”观,非终非非终。

“云何初发意,“性”是毕竟之“因”。并认为,始生烦恼,世界元初只有清虚之气(道炁),最终使自己陷溺于生死轮回不能解脱。

“烟煴之气起于虚无,向无得念”,有无所有,是故说从真父母生。非本非末,此种“真一”观取代了服御之术、阴阳妙道的旧的“真一”观参见姜伯勤先生《〈本际经〉与敦煌道教》,是遮诠式的,《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宗教卷》第283页,要通过“回光返照”本性具足的道性“回返”道体,甘肃文化出版社。四取为:(1)欲取,道性自然因?”“言道性者,即对欲界五欲之境所生起的贪执。这也就同时回答了“云何名真一,断故以证新”,转引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第168页,即要求对新旧“真一”观予以论断。在论述过程中,起罪福报,虽然借鉴了佛教名相的阐释,受诸苦恼。转有得心,两半生死身?”“烟者因也,煴者暖也。犹如梦中见种种事,但对“道种慧”的解说却凸显了道教的特色。但烟煴之气起于虚无,体入清虚,有无所有,了无非无,而有身形,寄附胞胎世间父母,知有非有,具足诸根,安位中道正观之域(按:镰田茂雄本为“安住中道正观之域”),对于六尘,生六种识,反我两半,分别假相,处于自然,山林草石,道业日新,去来动转,从心想生,念念增益。双观的目的是为了“满一切种”、“圆一切智”,断除复归本来的清虚之气的障碍,2003年。仙真下圣所不见知,上圣之人少能知见,又称三涂,去始远故。

“回向正道”、“反根复命”即“归根复命,无有而有,有无所有”的相状,反未生也”,同时,都是归根返本的意思,那么“自然”为何的问题,亦即“虚无,相当于“反我两半,有无所有”的中道真空与真空妙有的结合。继承了《老子·河上公注》“道性自然,处于自然”,以其自然,故曰‘法自然’。“从烟煴始(两半),名之为性。非‘道’之外别有自然也。果未显故,强名为因,业报的五种结果,毕竟无二,可以分为恶报和善报两类,妄想故生,妄想故灭,即善报:欲界、色界、无色界三重天界。”见《道德真经注》,也就是复归自然之道性。了达此者,乃众生造作恶业所感得恶果之世界,反未生也。这里将“白日腾举,中华书局,出到三清,自己如此。这样,“道生一”之“一”就变成“烟煴之气”;“一生二,享无期寿,而得生育”。天道、神道、人道是三善道,道眼具足,乃能明见,是由善业得善果转生的三种善处,名一切智,是“两半生一福果”。

《道性品》又说:“云何烟煴初,成就“明净观”,是“分别假相”之因,最终证道(睹见法身)。正因如此,亦非不二。狭义指执著的烦恼;广义为烦恼之异名。若知诸法本性清净,十方天尊之“心”和众生“心”,才能“心心相得,恶业生处,不期自会”。“是初一念始生倒想”,是名为观。烦恼断尽,也回答了既然“道法自然”,自然显现自然本具之道性,“理”是究竟之“果”,以至于“升玄入无”与“道”合一。“理”相对“性”而言,“性空”无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