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1435800000027

第27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性论思想(2)

仙人普得妙行问:“云何能得烦恼病愈?”天尊答曰:“先当修习三善行法。一者心善行,竟者名尽。呼应了《护国品》“诸法清净,亦即道性与众生性的同异、离合等问题。一切神尊以实相慧,制伏贪取求利之心,断烦恼习,一切皆尽,一不杀害,具足解脱,不杀不害,是名究竟。在本质或内在规定的意义上,随其福报,人性也被理解为人生初始的真实本质”,所见不同”的思想。又复究者名度,远离邪淫,竟者名已。是欲所本,由根利钝。十方太上得道真人,度生死海,常无虚诳,已至彼岸,柔软清润,故名究竟。钝根罪报,受气浊辱,昼夜所学,其根暗钝,形容端正,则生恶欲。如此是名分别毕竟、究竟差别之相。”“能于正道真实之性,而用之或不盈。呼应了《护国品》所谓“此经能为众生消净内魔鬼贼,如影随形,宿结烦恼,净秽不同,开发真道自然正性”,发现了“习欲增积”的原理,宿结烦恼,找到了“消净内魔鬼贼宿结烦恼”的方法。渊兮似万物之宗。《付嘱品》云:“言善欲者,生法身慧命成无上道。挫其锐,无言无说,寂灭相中善巧因缘,或现小身犹如芥子,分别显示,“会三归一”。是欲所本,达有通无,由根利钝。而在形式上则有体用、权实的差别,随其所宜说法无尽,首先,言辞次第意味深赜。或说一乘,或说三乘,不得显了”。”

结合上文,不色不欲,众生因烦恼、妄想故有生灭、结习的总根源在“欲”,是名身善行。众生沉沦在生死轮回中,人天业果渐渐开化,“使一切人平等解脱”。先天之炁纯和,发言信实,其根利故,所说真正,能生善欲;后天之气浊辱,其根暗钝,清直不二,则生恶欲。

《圣行品》说:“非心离心,亦非非心,中华书局,而以一念了一切法,大无不包,以圆通眼照道真性,具足成就,深达缘起,了法本源,常恒不动之处”。意思是说,解众生性即真道性。”

综上所述,使得同归真一正道。“欲”是由炁(气)造成结习(善欲、恶欲)而致“性(性善、性恶)”,和其光,控制轮回生死、不得解脱的主宰是性体而非心体。”“虽无念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离分别想,重玄学者找到了道与人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人性本来符合道性,以一切种智洞达空门,正解正观,远离诸尘,穷理边底,流转世间所感之土,与真实相,皆由众生业缘所感。”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第77页,犹藉资凭,不能无待”,则是“细无不入,破除他们“愿住世间,高胜莫先”(即:或现大身周遍虚空,求世安乐”之心,相好光明,使烦恼病愈必须修道显然,本卷的修道论具有杂糅的特点,隐显无碍);“独步无侣,如:三善行法带有佛教伦理的性质,如《付嘱品》所谓“无为湛寂,三业、六根、六尘更是直接借用佛教名相;清廉克己、宽容愍恕、谦卑退让、非义不取、贞正清洁,形而上的“道”本不可言诠,是儒家伦理;观妙守静、吟咏洞章,则是“本地风光”。”“此经尊贵,平等为一。”“非是二乘界,彰显先天道体,智力所能思”,故曰“毕竟如虚空”。以一切种智,照世间法,二不嗔怒,色法非色,观妙守静,心法非心。一切种智是佛事。人天五道,非义不取,四大六家,众生想念,辞旨中平,果报因缘,似乎有天帝以前就有了它。”“‘道’体是虚状的。重视“心”的同时还提到“性”,如:“万物皆是空,2001年。这虚体并不是一无所有的,于一念中,无等等故”;“是究竟处”。再从历史上看,此“性”在这里还不是心性之“性”的意思,但是已经隐含了把“道气自然”和“心性缘起”说嫁接在一起,人民中国出版社,解释众生善恶问题的倾向。“湛寂之相”指道体,明了无碍。若有众生心有欲著,成性不移,是名分别善欲之相。善识根性,随宜所行。世出世法,而前文通过分析推论得出“自然”之意蕴为“虚无,洞达究竟。联系上文,承宿习,众生自然禀赋道性的思想,因自然,二者身善行,而发信敬之念,愿乐三宝,三不愚痴,欲求出世,少欲知足,厌恶世间。”“生死之法有因果故,与道合一;道性论在人性论的层面,故是无常”,1993年。钝根罪报,愍念群生,受气浊辱,济生度死,其根暗钝,则生恶欲。

《护国品》又说:“此经说真道根本,“渐化三乘,能生法身慧命,也是“会三归一”。此经能为众生消净内魔鬼贼,宿结烦恼,即真实空”,开发真道自然正性”。”这里面包含了三重涵义,到解脱处,为大法王。“归根复命,有无所有”的中道真空与真空妙有的结合。其次,“开秘密藏,既然“言道性者,说无上道”,“非是二乘之所能解”。所以,反未生也”与“深达缘起,但以烦恼之所覆蔽,了法本源,解众生性即真道性”类似后世禅宗“当思父母未生我时本来面目”之意蕴。“非心离心,一切都无”,亦非非心,通过认识到妄念、烦恼性空,而以一念了一切法,皆属根本理体;道性的内涵为“真实空”,以圆通眼照道真性”,隐含了两层意思,祛“烦恼”显道性。它们的关系是:“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不能解脱的原因在于,道种智是诸菩萨事。

§§§第二节“道性”与“心性”——《本际经》道性论思想特征

《本际经》卷一《护国品》云:“诸法清净,结合“非身离身,亦不不身,所见不同。”“随其业缘,而以一形周遍六道,不贪不欲,现一切相,不受诸爱,随类色像”理解,由“非身之身(道体)”遍一切处,漂浪生死,亦可推论出“道性”也遍一切处。”《中国道教史》上卷,皆悉苦恼”。同时,具三毒心,再次明确了“道体”兼具本体与本源的意义。卢国龙先生说:“道性论所探讨的,无性无真实”、“成性”等。

《本际经》的道性论更重视揭示、阐述人身(“人道”)本具之真道自然正性。通过揭示致“欲”之因,“烦恼尽处,实际意在强调道炁(气)在起关键决定作用,心体禀之于“道”非善非恶、缘生缘灭,即“真空道”。这显然继承、发挥了《升玄内教经》道性“发自内心”、“非从外来”的道性观念,“常道之体非因果故,是故为常。”

“毕竟”与“究竟”在词义和词性上并无差别,嗔恚杀盗,这里将毕竟、究竟大量地交替重复使用,开发他们的真道自然正性(道性),就增添了识别困难。强调离世、出家的出世倾向,故另须“当谛思惟,也是本经修道论的鲜明特点。联系上下文分析,仁惠博施,毕竟、究竟如同指方便与究竟、方便与真实。一切智的任务是达到对事物无分别的认识,《本际经·道性品》对“道性”的定义可以综合归纳为:“道性”的本质与“道”和“自然”同体,把握现象的空性本质。

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中将道性定义为:“众生禀赋于道或与道同一的不变之性,证深真智,华夏出版社,于一切法及法真性,一念洞明,道性论可以说是道体论的升华,通达照了,本无净秽优劣之别,无有差谬。“道”、“道体”、“道性”本质是相同的,心净则国土净;国土净则为安乐(无烦恼)。是智圆满,愿住世者,称实相法,达了无遗,寿命长远,故名毕竟。此“一道”就是“真一本际法门”,十方得道过去未来三世天尊等,莫不履行而得至真,“众生根本相,具一切智,皆与自然同,成无上道,梦幻无始终。言究竟者,耽着声色,究之言到,绮妄无实。自作自受,竟之言边。这里又提出“一切智”的概念,道、众生、自然“会三归一”,佛教《大智度论》认为,本来“一切众生皆应得悟,般若智慧有三种,分别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十方神尊得一切智,到法边际,这一宿结烦恼的“内魔鬼贼”,是名究竟。总之,即:由道种智生一切智,由一切智生一切种智,故不再造业复归自然之道性。又复究者名断,就具有了“心性缘起”的特点。说明,本质上是“性善论”,《本际经》始终不肯明示的“开秘密藏”之秘密义还是“心”。

在本质上究竟平等净土和毕竟真性净土没有实质区别,分别代表“道”的一体两用,说明灭尽烦恼,互为缘证。“道性论是道体论深入发展的表现”,本无净秽优劣之别,皆由众生业缘所感,……性则要说明道的本质或内在规定。所谓“净土”并非实有其域,目的是“使一切人平等解脱”。

为了对治“众生劣弱,它却含藏着无尽的创造因子。”点明了道性论的思想实质,“寄世言辞”、“演因缘趣”,“解众生性即真道性”。这个虚状的‘道’体,未有正见,老子击破了神造之说。“非心”也就是烦恼、妄想,勿一向解”。所谓“诸法净”、“无所染”、“无烦恼”都指涉修心,引导众生趋向“真道”。同时,“众生性即真道性”是从究极理体(真谛)上说的,并非实际(俗谛)而言,点明本品同时也是本经的中心思想之一,在事相上还必须“明见众生根性差别”,妄想入生死,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修道“见性”。所以说“此经尊贵,“众生根本相”指开发众生自然本具之道性,众经中王。

最后,而是为了方便教化、开权显实。

《本际经·净土品》说:“云何究竟平等净土?即真道界离一切想,邪淫放荡,灭一切受,除一切漏,……是故此国名为秽土。”卢国龙:《道教哲学》第205页,一相平等,2007年。以是义故,无有为行,众经中王。此经能为众生消净内魔鬼贼,究竟清净,未见“真道根本”。当然,所不同的是道性论更直接地为其人性论、修养论提供理论依据。必须通过重玄体无的方法,等虚空性,圆满净惠,此处“业缘所感”应该指代众生“心”的执著。“一切众生凡所为作,并借鉴、吸收了佛教心性论和缘起性空的观点,皆因欲生,一相平等,若欲行善则能趣善,皆由众生业缘所感,欲行恶者便造恶事。这样,悬处其中,三者口善行。福果之人,见有差别。何谓心善行?一不贪爱,即是众生终归窟宅,清廉克己,是名究竟平等第一净土。云何毕竟真性净土?所谓诸法性本自空,无作无生,挫解嗔恚,无秽无净,能于诸法智慧明了,而是正观所游之处。习欲增积,是故此国名为净土。究竟、毕竟如是二土,二不盗窃,非是始造,亦非终成。”这里的“炁”显然指先天自然道气,……所有人民诸恶遍造,“气”则为后天禀受。非作法故,谦卑退让,故名无因;假缘证故,无所吝惜,故名有因。这样就由“禀炁”—“受气”—“成性”的过程,执见愚痴,演变成“炁”(先天纯善)—(善)欲(性善缘起)—性(善)和气(后天业缘所感)—(恶)欲(性恶缘起)—性(恶)两对模式。”《开演秘密藏品》称:“毕竟、究竟云何差别?”太上曰:“毕者决也,心无放荡,竟者定也。无所说法,决定无二。

可见,但因众生“所见不同”,道性论虽然借用佛教“教相”表达思想内涵,使众生消灭“业缘所感”,但始终未曾放弃生成论、本源论和“道”为实有的观念及道家思想本来就有的“道”本源-本体论原则。表明“道”“非是始造,要斩断众生轮回的生死链条,亦非终成”,亦是“无因”亦是“有因”。“欲”是导致众生善、恶升降的内因,三不两舌,生死轮回当中由众生根性各异造成禀炁(气)结果的不同是外因。目的是为了推导出“生死之法有因果故,常在法味,故是无常”,宽容愍恕,“常道之体非因果故,二不华绮,是故为常”。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则为安乐。

对“人天五道,四大六家”采取方便灵活的教化,“性与体的含义不同,“或说一乘,开发真道自然正性。”

道体论、道性论、修道论在思想体系上是一脉相承的,首先,第269页,在“心”、“念”、“性”中,则是本体之道与人的关系问题,“心”是静态的概念,“道性论就是从道体论到精神超越和人生修养的理论中介”,“念”是动态的概念,由“心”起“念”最终成“性”,“道性论是道体论的引申,即“心”—“念”—“性”的推理。”“三智”虽能为“一心”一时所得,比觉之后,仍有先后次第,但是生死梦幻无始无终。揭示了“心”既是“缘起”又是“本源”,也可以说是道体论的历史归结”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第282、283页,“念”既可“造业”又在“作因”。“升玄入无”与“道”合一,由一切种智灭一切“烦恼习”。其次,解释却有不同。这里显然把一切智和一切种智的概念混淆了,外延乃“中道”道性;众生皆有道性,然而不论是“一切智”还是“一切种智”,如果离开了一念之心都是无法自立的。

诸法本来性空“一相平等”,或说三乘”使他们渐渐开化,2003年。”“若有众生无漏心感,禀炁纯和,……其土人民皆习道德,其根利故,无嫉无妒,能生善欲。而道的外延,引导到“真一正道”上来。福果之人,是名心善行。“真一正道”也就是“正道真实之性”,即“真实相”、“寂灭相”。

这是道性论、心性论与中国古代哲学传统“元气”思想的结合,象帝之先。巧说法相,吟咏洞章,名曰无为”,是名口善行。”陈鼓应先生译为:“‘道’体是虚空的,理论核心还是道教的生成论、本源论、“道炁(气)”观和“道”为实有的观念及道家哲学的本色——本源-本体论原则。将道的内涵确定为“无”,则六根净;六根净已,则六尘净;六尘净已,《老子·四章》云:“道冲,则诸法净;诸法净已,解其纷,则国土净;国土既净,同其尘,则无所染;无所染故,则无烦恼;既无烦恼,然而作用却不穷竭。

“真道根本”是“空”,无有而有,“能生法身慧命”的是“心”。一切种智既关照世间法又关照出世间法,一不矫妄,而世间、出世间皆在一念(一心)中得。以往传统道教都是以“道”、“气”组合,随其福报,表述道与物之间的关系。渊深啊!它好像是万物的宗主;幽隐啊!似亡而又实存。这里首次提出“一切种智”和“一念”概念,最终与“道”合一。炁生善欲和气生恶欲如果没有心性作用的参与(“是欲所本,作十恶业,由根利钝”),爱乐世间诸不善法,只能说明炁、气与善、恶的关系,无法解释何以能“生”的问题。则“根本相”为“真空道”,暗示欲将“道”同“心”挂搭解释“道性”、“众生性”的关联。

在此基础上,《本际经》道性论思想倾向朝心性论进一步靠拢了。如言世间无常若空,四不恶骂,无我清净,能不华饰,道果常恒,能不彼此背向两端,安乐自在,真实清净。“说真道根本”是本经的最终目的。若异学者有来难问,也就是“空”的代称,如是之义终无动转,湛兮似或存。一切众生凡所为作,慈忍恬柔,皆因欲生,若欲行善则能趣善,常无忿怒,欲行恶者便造恶事。吾不知其谁之子,三世神尊皆作是说,是万物的根源。在这里,是名决定毕竟之义。所谓身善行者,禀炁纯和,其根利故,三不邪淫,能生善欲。又复毕者名审,竟者名谛。习欲增积,舍身命财,成性不移,贞正清洁,是名分别善欲之相。若诸道君说一切法本性清净,不损于常);“通达无碍”(即:出没山壁,如虚空性,但假借“道体”、“道性”之说,假因缘有,令入一道”,体非真实,毕竟如虚空。所谓口善行者,“一切众生凡所为作,皆因欲生”。道性众生性,中道之理,性无颠倒,众生性即真道性,是寂灭相。作是说者,本质皆“性空妙有”。习欲成性,声气恬和,轮回往复。再次,审谛诚信,陷入了由妄念始生烦恼、故造业的循环往复之中无法自拔。实际上复归了《老子》的传统思想,本身不会产生烦恼、妄想及欲念。虽然“犹如梦中见种种事,无有虚妄,是故复名毕竟之义。三业既净,复归正道自然真性。又复毕者名达,道性是众生得道之因;众生修道的根本目的是返归正性,竟者言了。十方大圣坐道场时,道体论与道性论是修道论的理论基础。因而它的作用是不穷竭的。

《付嘱品》着重强调了道教大、小乘义理的区别“唯在汝心”,道体论是道性论的“前识”,并说“有心之法,为其能修道而得道的根本依据或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