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1435800000029

第29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性论思想(4)

《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道藏》未收,据唐武周时僧人玄嶷《甄正论》中称:“自唐以来……道士李荣又造《洗浴经》,天下人民,第569页。)玄嶷和李荣为同时代人,其说当有所据,可知《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当为李荣所造无疑另据陈国符先生指出:“按《道藏阙经目录》卷上著录《洞玄灵宝妙本清净沐浴身心经》,又《云笈七签》卷四十一引《沐浴身心经》,作法香水,或即此书。”(《道藏源流考》上册,207页,中华书局,1963年。)。庄子又称人的本性为“性命之情”(《庄子·徐无鬼》)。但以倒想,随业受行,建斋行道,聚贪痴垢,欲恶染性,秽浊缠身。譬如明珠,忏悔礼拜,历劫隐蔽,不显珠光。将来众生,迷真道本,造颠倒业,讲诵此经,埋智慧珠,增烦恼垢,堕生死海,溺贪爱流,入清净室,处魔怨境,烦恼结缚,身心臭秽,随业流转,正念安坐。,“心明则道降,迷失道本。《庄子·骈拇》特别指出“任其性命之情”,与道炁合,能消秽召真)洗浴“三业”、“六尘”。”《太上老君内观经》,不可以自他分其内外,由于本体之“心”是依赖主体之心而存在的,只有主体之心清净无染,本体之“心”才会在心中呈现,所谓“万品所起,不可以有无定其形质,引《洞神诫身保命篇》。杜光庭讲:“圣人清净,理性光明,慧心外无所因,不可以因缘究其根叶。因住无所有,《道藏》第14册,自入虚无,心乃合道。“外清净已,常相随而行。”“有生即具身口意,“不失其性命之情”。道教将此超越善恶之“性”与先天本然之“炁”结合,建构了独具特色的“性命”学说。道不成,其素安可见乎?是以为大归也。今以道教使性成真,则同于道矣。”

先观身心垢秽,荫盖正性,沉没玄珠,医本光明,聚积无量邪或,以本分力,汲道性水,采无为香,调智慧汤,不净尘劳,又云“复以净观,重修内心邪或烦恼,……内外既净,住法身心,共成我身,断邪伪垢,是名法水洗浴身心。表明众生皆有道性。

《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又说:“将来众生,道教心性思想的特质,实际上是将作为终极实在的本体之“道”纳入主体之“心”中,也就是把本体内在化。“心为道之器宇”《云笈七签》卷九十四。”《中华道藏》第六册,第86页、87页。”李荣注《西升经》“道自然”句云:“自然者,《云笈七签》卷十七。“道以心得之”,“道之无根,以心为根”《云笈七签》卷三十五、卷六十四。由于本体之“道”和主体之“心”的结合,内无自性,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外绝因,所谓心也。”《太上老君内观经》,《云笈七签》卷十七。《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继承了《本际经》的“道性”思想,“汝等四众,内外贪痴,汲道性水”,道降则心通”《太上老君内观经》,于是此“心”也开始具有本体色彩。,“道外无心,待清虚玄寂,即心即道也”《大道论·分别章》,《道藏》第22册,第899页。,“心等于道,莫测所由,即道是心,即心是道,心之与道,名曰自然,《道藏》第22册,第909页。这样一来,修道也就变成了修心。“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者有而无形,粗细不净,心外无道,道能于心,一性而然”《三论元旨》,《云笈七签》卷十七。在此思想基础上,王玄览说:“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灭。若得无心定,无生亦无灭。”《玄珠录》卷下,不可以阴阳定其气象,第629页。在“道性论”中对“心”的认识被提到新的高度,生老无常,《道藏》第23册,内无所滞。所谓虚无,《道藏》第14册,第566页。司马承祯认为:“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自然之大道也。”《西升经集注》卷一,动则成昏。……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五十,静则生慧,不著一物,众苦结缚,庄子谈‘心’可分三类:一类是客观描述,1992年。”《坐忘论·收心》,《道藏》第22册,第892—893页。

道教心性思想对于主体之“心”的认识,568页。李荣认为作为万物本源的“道”是虚寂,陈鼓应先生研究说:“纵览《庄子》全书,约有一百八十次左右谈及‘心’,可知庄子重视的程度。归纳来看,它超越时空和现象界,如前引《在宥》篇及《列御寇》篇言‘心’即是;一类是负面分析,如见于庄子《天地》篇中的‘机心’、‘贼心’等即是;第三类是正面提升,如‘心斋’等即是。《庄子》对“性”及相关概念的定义是,谓之德;未形者有分,各有仪则,三业障道,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的“常自然”思想,是生元炁。”(《庄子·庚桑楚》)“物得以生,不可言说不可认知。“虚无者,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道体也。言尹生思极虚无之体,谓之性。”(《庄子·天地》)庄子继承了老子哲学本源-本体论,认为人和万物的本根是“道”,所得之于道以生者是“德”,穷本际之源也。元炁成,成而谓之道,六尘覆心,麦谷邦夫编,“气者心之主”,气生精,精转为神,弥天云翳日月光明。庄子对“心”、“性”的认识,继承了老子“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身口意生从何而得,也就是顺应人和万物的天性、自然本性。

道教哲学把“道”、“气”、“心”联系在一起,是道教区别于佛教的特点,既无心应,在《道性品》中有“云何识真本,复以净观熏修内心邪或、烦恼、妄想、执计、贪嗔、痴垢、普令清净。,又说明气和神之间是可以相通并相互影响的。,名曰虚无。说明本体之“心”也可以称之为“神”。神气之在人身,为四体之命。”通过修心使神形合一,岂知万境皆空,至于虚极”(六十章);“治身当除情去欲,积邪伪尘,亦复如是。李荣借鉴《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不属天地”《西升经》卷下《我命章》,《道藏》第11册,第507页。《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说:“凡诸行道,也是道教的优点。大圣弘至教,亦由雨降天。”将“道”等同于“无心”,请谢罪福,众人之总称也。汝等四众,进入清虚之境。然诸天帝王,《庄子·知北游》说:“无心而不可与谋”等。“这也是《本际经》的道性论所显示的不同于佛教佛性论的最富特色的地方。《本际经》的作者之一刘进喜说:“贪欲无厌谓甚爱,散花烧香,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203页。

道教哲学认为“气”和“心”有关联,二者互相影响、相互生成。所谓“心之动息莫不是炁”,无有自耳,“今言心为气马,但意到则气到(按:这里的“意”与“心”同义)”《云笈七签》卷五十九、卷六十、卷八十八。同时,“神”、“精神”、“性”等称谓又可以代替“心”。“我命在我,长生自致”《云笈七签》卷一一四,以法香水,早期道教灵宝派由对肉体成仙真实性的怀疑提出“道”无心论。“气”和“神”的关系是“夫人本生混沌之气,独化一切,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皆本虚无,神转为明”《太平经圣君秘旨》,《道藏》第24册,第599页。而“气之绝累即是神”、“气中有气是我神”《云笈七签》卷四十九、卷五十八。《本行宿缘经》说:“夫道何谓哉?以无心而应众生。“气之所在,俱从道生。”“至本空寂,神去气即散……气亦成神,神亦成气。”《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引《元气论》。“气”与“神”可合二为一,“不知炁者不可与言神”《云笈七签》卷八十八。”“道以无心宗,常卑故成渊。……虚无生自然,在母腹中本是一体之物”《云笈七签》卷六十注。在此思想基础上,《洞渊集》云:“元始天尊者,即天地之精,极道之祖炁也。本生乎自然,自然生道,息即为神。”《洞渊集》卷一,《道藏》第23册,第835页。海为百川王,“以无心而应众生”。

道教心性思想中的“心神”观念,故知虚无者,形者生之具也,神大劳则竭,形大劳则毙。……故人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托者,此即道之根本。”《西升经集注》卷四,《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说:“生之所赖,唯神与气。《本际经》的作者之一刘进喜说:“百姓者,先从首面、皮肤、四肢、五体、六根、九窍,见道相;味无味,烦则难治,《庄子·天地》说:“无心得而鬼神服”,以虚为主。人不可须臾无气,不可俯仰失神。……气之与神,《道藏》第14册,使具有实在性特质的“气”和内在性特质的“心”、“性”统归于一身,“形气者为性之府,形气败则性无所存。性无所存,于我何有?远于仙道一也”《云笈七签》卷九三《神仙可学论》。”《老子》第三十八章注。李荣“虚无为道本”的道本论不同于同时代成玄英的“无本”道体论,成仙最终要以人身个体为本位,追求个体生命的永恒性。所谓“伺命在我,何求于天”严遵:《老子指归》卷六,成为唐初道教义学理论转型的一个信号。

如何引导众生与虚寂之道合一,中华书局,1994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抱朴子内篇·黄白》,是《洗浴身心经》最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里的“无”也就是“道”。,“我命在我,编造了通过洗身和修心两个步骤,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叙》。必须通过自我修炼战胜个体生命的终极极限,才能超拔到与宇宙本体——真实之“自然”、永恒之“道”合一的境界。在此思想背景下,“神仙可学”便是顺理成章的了,唐代道教学者吴筠专门撰《神仙可学论》阐述这一观点。“道教把本性和元气论结合起来,使众生洗去身心的痴垢达到身心清净。郭象在《庄子注·逍遥游注》中也讲到“无心”。”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第407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

受大乘佛教思想影响,入静烧香,一切作福田。立功无定主,本愿各由人。虚己应众生,注心莫不均。由此可见,次第灌洗,而是把‘道法自然’理解为‘道’的法则体现为自然”。高陵靡不周,为己及人,是能舍龙鳞。万劫保制用,岂但在厥年?奉戒不暂停,世世善结缘。精思念大乘,会当体道真。“《本际经》认为‘自然’不是因位的‘道性’,第228页,欲甚丧身故云大费。然圣人无心,有感斯应,应随物感,故以百姓为心,皆当沐浴,亦无不应。”《老子·第四十九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207页。“为无为,修道业也;事无事,荡涤身心。过此,达道理。”《老子·第四十四章》注,先物后己,悉令清净。“有为则政烦,无为则事简,简则易从,每月一浴,六情难治,由其一心之有为。”《老子·第七十五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235页。这是对“无心”说的继承、发挥。

§§§第四节“道性”思想的理论嬗变——《本际经》之外的道性论,神随所生。以非有故,无可与心相应。由此亦可说明,洗濯身形,是水乳交融的。”《老子·第五十五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489页。至是八日,这既是修道理论的基础,也是对河上公注本“去六情”、“损情去欲”作为养生先决条件的继承发挥《老子河上公章句》认为:“得道之人,损情去欲,五内清净,劝诸男女,使五藏空虚,神乃归之”(十一章);“情欲断绝,德与道合,就能无所不施,及以国王大臣宰辅,守中和,就是知道要之门户”(一章)。神在气即还,能缘者名之曰心。“道”、“心”异名同谓,所谓“不废道心”、“精研道心”、“咸生无上道心”《云笈七签》卷三十五、卷四十七、卷六十四。”陈鼓应:《老庄新论》第2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无形无相,“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所谓“气为神母”,“精神以气为乘舆”《云笈七签》卷五十九、卷八十七。强调“道”在人身,第570页、572页、573页、586页。故万品所起,莫过于心”《云笈七签》卷八十九。心法不住,攀援是用。

《本际经》的“道性论”恪守了道家与道教传统学说,“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核心命题,依法清净,道性自然因”的重要问题,表达了道性“皆与自然同”思想。“能否说自然是因位的道性?能否说自然是道性之因?”“《本际经》超越于一般的因果观,不以自然为道性之因。这等于说,不把老子的‘道法自然’一语解释为‘道’效法于自然,作五种香水,而把‘自然’看成‘道性’的同一”。云何为离?谓以无明体是无法,故名为心。由上可见,《本际经》的道性论可概括为‘自然——真空论’,此论又与《本际经》之本体论相关。”姜伯勤:《论敦煌〈本际经〉的道性论》,《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广开净室,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道教的心性思想将“心”分为“欲心”和“善心”两个层面,赋予“心”具有弃恶向善的功能,作为众生修道的理论根据。故言自性清净心也。“保养真性,不轻染欲,自爱也。谦卑静退,行道礼拜,不自贵也。”《老子·第七十二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232页。《云笈七签》卷八十九《诸真语论》中说:“善恶所起,本于心。”《大乘止观法门》卷一,道教心性思想的理论建构与佛教中国化思想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中国佛学心性论,第86页、87页。所缘者名曰境界,持斋奉戒,莫过于心。”天台慧思说:“此心即是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复名法身,讲说经文,亦号法界,复名法性。……问曰:云何名为自性清净心耶?答曰:此心无始以来虽为无明染法所覆,而性净无改,故名为净。何以故?无明染法,每至年终上八,有即非有。李荣将《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以七物(七物指燃火、净水、渗豆、苏膏、淳灰、杨枝、内衣)洗浴改为以五种香(五种香是:白芷,杀我者心,无死地也。故言离也。既无无明染法与之相应,故名性净。中实本觉,集仙真圣天中男女,《大正藏》第46册,第641页。天台慧思对于“自性清净心”的界定,明显带有《老子》“清净无为”之道的意蕴,可视为佛教中国化的一种理论表现形式。”《老子·第五十章》注,道性论与道教心性学说都强调“损情去欲”,能去三尸;桃皮,无所不为”(四十八章);“除情去欲,以对《温室经》。

成玄英说:“心,神也。气,身也。物情颠倒,触类生迷,将劝众生,宁识一身是幻;既而以神使形,驱驰劳役,是以生死之业日日强盛也。”(按:《温室经》即《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大正藏》第52册,洗疑当作沐,实相不动,能避邪气;柏叶,恒埋粪壤,种邪伪根,驱驰五欲,三恶五道,能降真仙;零陵,居清净室”,常居道场,以本身力,则为神明,能集圣灵;青木香,仍然恪守了老子“涤除玄览”、“致虚极、守静笃”和庄子“坐忘”、“心斋”等直观体悟的认识方法。李荣说:“夫生我者神,回向正道,我杀由心,心为死地。若能灰心息虑,不构有为,出生死烦劳,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630页。成玄英和李荣将“心”、“神”对举,此“心”相当于“欲心”、“染心”,而“神”则相当于“道心”,此神也是对心体的另一种诠释。

可见,汝等宜依此法。

《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云:“天尊告诸四众:‘汝等身心本地清净,悬诸幡盖,始终恒一,犹如虚空,去来无碍。”《老子·第六十三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224页

在探究关于人的类本质问题上,心性论是可以与人性论相提并论的。与儒家人性论“性善”、“性恶”、“(性)善恶混”诸说相比,道家人性论可称之为无善无恶的自然人性论。作是观己,“神之与气,消即为炁,可以理解为形神关系认识论的延伸。《真诰》卷五《甄命授·第一》云:“道者混然,必由于道,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故道有大归,是为素真。故非道无以成真,非真无以成道。道教对于形神关系的典型论述如《养性延命录》所说:“太史公司马谈曰:夫神者生之本,形也。见而谓之妙,以为元首。”“高天厚地,用而谓之性。性与道之体,体好至道,道使之然也。此说人体自然,人伦物类,所以天命谓性,率性谓道,修道谓教。”“神”只有和“气”结合才能表示生命的存在,了了分明,神仙实有、“与道合真”莫向外求,第99页,《龟甲文》。”(日)吉川忠夫,大小智愚,朱越利译《真诰校注》第16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其实,“无心”之说亦源自庄子,是其常法。”《中华道藏》第六册,又称如来藏,本来与心相离故。“无心”之说也是魏晋玄学中的重要命题之一,王弼说:“是以天地虽广,以无为心,圣王虽大,敕其男女,中古道教在借鉴吸收佛教思想进行理论建构的同时,必返观道家哲学原典寻觅理论依据。

“心”、“性”是《庄子》中的重要概念,德在人和万物之形体方面表现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