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1436600000036

第36章 第四套混战计(3)

原文

形禁势格①,利从近取,害以远隔②。上火下泽③。

按语混战之局,纵横捭阖之中,各自取利。远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结;近者交之,反使变生肘腋。范雎④之谋,为地理之定则,其理甚明。(《战国策·秦策》《战略考·战国》)

注释

①形禁势格:指受到地势的限制和阻碍。禁,禁止。格,阻碍。②利从近取,害以远隔:意谓攻取较近的敌人有利,攻取远隔的敌人有害。③上火下泽:语出《易经·睽卦·彖辞》。睽: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兑为泽。上离下泽,是水火相克,水火相克则又可相生,循环无穷。睽:乖离,乖异。即矛盾。本卦《象》辞:"上火下泽,《睽》。"意为兑下离上,泽下火上。火焰往上冒,池水往下淌。此计运用"上火下泽"相互乖离的道理,说明采取"远交近攻"的不同做法,使敌互相矛盾,而我正好各个击破。④范雎:一名范叔,曾化名张禄,战国时魏人,范雎入秦国游说秦昭王,驱逐专权的贵戚。公元前266年被任为秦相国,封于应(今河南省宝丰),号应侯。他主张远交近攻,由近而远地逐个歼灭敌人。

译文

当军事目标受到地理条件限制,攻取较近的敌人有利,攻取远隔的敌人有害。这就是从《睽卦》里"上火下泽"中悟出的道理。

按语译文

在混乱的局面中,各种势力也陷于联合与分裂的频繁变换之中,都是为了自己争夺利益。远处不要去进攻,可以用利益与他结交;但如果与邻近国家相交好,反而会使变乱发生在自己身边。战国时范雎的谋略,就是以地理位置的远近作为结交或攻打的准则,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战国策·秦策》《战略考·战国》)

典故探源远交近攻,语出《战国策·秦策》:范雎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这是范雎说服秦王的一句名言。远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各个击破,结交远离自己的国家而先攻打邻国的战略性谋略。当实现军事目标的企图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时,应先攻取就近的敌人,而不能越过近敌去攻打远离自己的敌人。为了防止敌方结盟,要千方百计去分化敌人,各个击破。消灭了近敌之后,"远交"的国家又成为新的攻击对象了。"远交"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树敌过多而采用的外交诱骗。

历史实例

郑国称霸

春秋时期,郑国其实算不上最强大的国家,但郑庄公乘春秋礼崩乐坏,朝纲混乱,巧妙地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取得了当时称霸的地位。当时,郑国近邻的宋国、卫国与郑国积怨很深,矛盾十分尖锐,郑国时刻都有被两国夹击的危险。郑国在外交上采取主动,接连与邾、鲁等国结盟,不久又与实力强大的齐国在石门签订盟约。

公元前719年,宋、卫联合陈、蔡两国共同攻打郑国,鲁国也派兵助战,将郑国东门围困了五天五夜。虽未攻下,郑国已感到本国与鲁国的关系还存在问题,便千方百计想与鲁国重新修好,共同对付宋、卫。

公元前717年,郑国以帮邾国雪耻为名,攻打宋国。同时,向鲁国积极发动外交攻势,主动派使臣到鲁国,商议把郑国在鲁国境内的访枋交归鲁国。果然,鲁国与郑重修旧谊。齐国当时出面调停郑国和宋国的关系,郑庄公表示尊重齐国的意见,暂时与宋国修好。齐国因此也对郑国加深了感情。

公元前714年,郑庄公以宋国不朝拜周天子为由,代周天子发令攻打宋国。郑、齐、鲁三国大军很快地攻占了宋国大片土地,宋、卫军队避开联军锋芒,乘虚攻入郑国。郑庄公把占领宋国的土地全部送与齐、鲁两国,迅速回兵,大败宋、卫大军,郑国乘胜追击,击败宋国,卫国被迫求和。郑庄公势力扩张,霸主地位形成。郑庄公巧妙用了小国外交政策,远交近攻,在春秋这样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保全了郑国,并取得了当时的霸主地位。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原文

两大之间①,敌胁以从②,我假以势③。《困》,有言不信④。

按语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其势不受-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境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战而灭之矣。如: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ɡuó)⑤,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袭虞灭之。(《左传》僖公二年、僖公五年)

注释

①两大之间:这里指介于两个大国之间。②胁:胁迫。从:屈服。③假:凭借。势:态势。④《困》,有言不信:语出《易经·困卦》。困: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兑上),上卦为兑为泽,为阴;下卦为坎为水,为阳。卦象表明,本该容纳于泽中的水,现在离开泽而向下渗透,以致泽无水而受困,水离开泽流散无归也自困,故名为"困"。困:困乏。卦辞曰:"《困》,有言不信。"《周易姚氏学》解释为:"处困之不见信于人,故有言不信。"意思是:"处于困难的境地,不肯轻易听信别人的空话。"此计应用此卦理,是说处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面临着受人胁迫的境地时,我若说援救他,他在困顿中会相信吗?⑤晋侯:即晋国的国君,此处指晋献公(前676-前651年在位)。虞:周文王时建立的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平陆北,公元前655年晋国假道伐虢时,被晋突袭所灭。虢:春秋时代诸侯国名。有东虢、西虢、北虢之分。姬姓。此处指北虢,建都上阳(今河南陕县东南),占有今河南三门峡和山西平陆一带。公元前655年为晋所灭。

译文

处于敌我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当受到敌人用武力胁迫小国屈从于他时,我方应以援助的姿态,借机把力量渗透进去。对于处在困顿中的国家,只有口头许诺,是难以取得他的信任的。

按语译文

借别的国家的道路去打仗,不是仅靠花言巧语所能蒙骗取得的,必须是这个中间势力处于不受一方势力的威胁,而是处于双发势力的夹击中。在这种情况下,敌方必然会用武力逼迫他屈服,我方则用不使他受害为诱饵,利用他侥幸图存的心理,迅速控制局势。他势必不能守住阵地,这样不用经过实战就能把他消灭了。例如:春秋时晋国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晋国消灭了虢国以后,虢公丑逃奔到周朝的京师洛阳。晋军灭了虢国后在回师的途中,再度借道虞国,趁其失去戒心而最后又消灭了虞国。

典故探源假道伐虢,假道,是借路的意思。语出《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历史实例

1.楚文王灭蔡

东周开始,周王朝由强盛转弱,诸侯国之间互相争伐。小的诸侯国纷纷被优胜劣汰地吞并,较大的诸侯国也乘王权衰落,扩张自己的势力。楚文王时期,楚国势力日益强大,汉江以东小国,纷纷向楚国称臣纳贡。当时有个小国叫蔡国,仗着和楚国联姻,认为有个靠山,就不买楚国的账,楚文王怀恨在心,一直在寻找灭蔡的时机。

蔡国和另一小国息国关系很好,经常往来。但是,有一次息侯的夫人路过蔡国,蔡侯没有以上宾之礼款待,气得息侯夫人回国之后,大骂蔡侯,息侯对蔡侯有一肚子怨气。

楚文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认为灭蔡的时机已到。他派人与息侯联系,息侯想借刀杀人,向楚文王献上一计:让楚国假意伐息,他就向蔡侯求救,蔡侯肯定会发兵救息。这样,楚、息合兵,蔡国必败。楚文王一听,何乐而不为?他立即调兵,假意攻息。蔡侯得到息国求援的请求,马上发兵救息。可是兵到息国城下,息侯竟紧闭城门,蔡侯急欲退兵,楚军已借道息国,把蔡国围困起来,终于俘虏了蔡侯。

蔡侯被俘之后,痛恨息侯,对楚文王说:息侯的夫人息妫是一个绝代佳人。他这话是刺激好色的楚文王。楚文王击败蔡国之后,以巡视为名率兵到了息国都城。息侯亲自迎接,设盛宴为楚王庆功。楚文王在宴会上,趁着酒兴说:"我帮你击败了蔡国,你怎么不让夫人敬我一杯酒呀?"息侯只得让夫人息妫出来向楚文王敬酒。楚文王一见息妫,果然天姿国色,马上魂不附体,决定要据为己有。第二天,他举行答谢宴会,早已布置好伏兵,席间将息侯绑架,轻而易举地灭了息国。

息侯以一己之私怨,置息国疆土与人民于不顾,一心想楚国给他报仇,没想到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不亦悲乎!

2.诸葛亮三气周瑜

荆州牧刘表的长子刘琦病故后,把荆州民众托付给了刘备。为了离间孙、刘两家的关系,曹操表奏汉献帝封周瑜为总领南郡的太守。这个总领南郡太守不过是个虚职,因为荆州到今还被刘备占着。周瑜果然中了曹操的奸计,命鲁肃去见刘备索回荆州。

刘备听说鲁肃来索要荆州,很是慌张。诸葛亮对刘备说:"主公不必忧虑,我自有良策,到时候鲁肃一提荆州之事,您就大哭,然后我与他周旋。"

鲁肃到来后果然开口便索要荆州,刘备听罢放声大哭。这一哭,反而把鲁肃弄糊涂了。诸葛亮在旁开了腔:"当初我主向吴侯借荆州时,答应取得西川便还。但仔细一想,益州刘璋是我主之弟,乃同胞骨肉,若兴兵取他的城池,恐被外人唾骂;如果不取,归还荆州,又何处安身?假如不还荆州,于吴侯的面上又不好看。我主进退两难,所以大哭。"鲁肃本是个宽仁的长者,见刘备如此哀痛,便答应了诸葛亮提出的延期归还荆州的请求。

周瑜听完鲁肃的汇报,便大发雷霆,周瑜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要鲁肃再去荆州。鲁肃依照周瑜的吩咐对刘备说:"吴侯十分同情您的处境,与众将商量后决定起兵替您取西川。取了西川,再换回荆州,这样西川只当是东吴给您的一份嫁妆。军马过路时,希望提供些粮草,别无他求。"

刘备有些犹豫不决,诸葛亮在一旁连忙点头说:"难得吴侯的一片好心!雄师来到后,一定远接犒劳。"鲁肃听后,暗自高兴。等鲁肃走后,刘备向诸葛亮询问东吴的真正用意。诸葛亮答道:"此乃周瑜小儿的"假途灭虢"之计。名为收西川,实则取荆州。不过,周瑜骗得了别人,骗不了我。周瑜此次前来,我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周瑜起兵五万人,浩浩荡荡开向荆州。来到荆州城下,周瑜本以为刘备等会打开城门,箪食壶浆迎接他,然后他乘机掩杀过去。没想到一声梆子响过后,城上无数士兵一齐竖起刀枪,严阵以待。吴军背后也杀声四起,皆言要活捉周瑜。周瑜知道上了诸葛亮的当,怒气填胸,箭疮复发,坠于马下,倒地而亡。

荆州地理位置、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刘备一借荆州永不归还,不惜毁掉与东吴的联盟关系。周瑜妄想"假途伐虢"夺回荆州,却瞒不过诸葛孔明,计谋一旦败露,尚不能全身而退,岂不悲乎!

3.安禄山造反

唐朝的安禄山表面上装得呆头呆脑,内心却非常狡猾,随着他谋逆之心日炽,却被杨国忠察觉了。杨国忠立即上奏折说明安禄山包藏祸心,唐玄宗也有些不放心,便派中官辅理林前往探查。

安禄山知道辅理林的来意后极力贿赂他。因此,辅理林回禀情况时列举一些事件说安禄山一贯忠于朝廷。

杨国忠对唐玄宗说:"造反者最善于掩饰,辅理林定是收受了安禄山的好处,才讲安禄山的好话。若要试探安禄山对大唐是否忠诚,有一个办法可行。"唐玄宗忙追问是什么办法,杨国忠又说:"现在出旨召安禄山进京,他若要造反,必不敢来,这叫"做贼心虚"。他若肯来,证明心里没鬼。"唐玄宗从其言,下了圣旨召安禄山进京。

安禄山猜出了唐玄宗和杨国忠的用心,为了不让人怀疑,他毅然冒着风险进京。在酒席宴上,安禄山跪倒在唐玄宗面前痛哭不止:"臣是蕃人,受人歧视,但皇上圣明,总是不嫌弃我。我今生今世难报皇恩。臣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杨国忠,他一直想杀掉我,请皇上为我做主啊!"唐玄宗听了这一番哭诉,更加同情和信任安禄山了,授予他左仆射的官职。

安禄山匆匆返回老窝范阳后,庆幸自己逢凶化吉。他认为造反宜早不宜迟,否则坐失良机,后悔莫及。775年十一月,安禄山打着讨伐逆贼杨国忠的旗号起兵反叛,他的十五万人马以每天六十里的速度向唐朝都城长安进发。"安史之乱"终于爆发了。

"安史之乱"是唐朝走向没落的标志,从此唐朝便一蹶不振。安禄山造反之所以连连得手,与他的假途灭虢的计策有密切关系--安禄山名义是讨伐杨国忠,这一点使当时许多人受到蒙骗。

4.苻坚灭燕

公元369年,东晋桓温举兵讨伐前燕。前燕王摹容派使臣到前秦,提出用虎牢关以西地区送给前秦为条件,请求前秦出兵援助。

前秦苻坚与群臣商议此事。大多数人不同意发兵救燕,因为当初桓温攻打前秦时,前燕袖手旁观。但是,大臣王猛的意见与众不同,他说:"如果桓温占领了燕国,力量会更加强大,这对秦国是不利的。如果我们与燕国合兵一处攻打桓温,桓温将不是对手。经过交战,燕国的力量会大大削弱,到那时我们可以就地占领燕国。"苻坚听从了王猛的计谋,派兵两万去救燕。

在燕秦联合抵抗下,桓温被迫退出前燕。秦军在前燕撤退之前,便向前燕王索要虎牢关以西地区。前燕王支支吾吾,有意抵赖。这样正中苻坚的下怀,前秦终于吞并了前燕。

苻坚救燕本来就抱着假途灭虢的想法,前燕王食其诺言,正好为前秦军灭燕提供了口实,遭受兵灾的前燕犹如案板上鱼肉,任前秦随便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