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1436600000037

第37章 第五套并战计(1)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原文

频更其阵①,抽②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③之。曳其轮也④。

按语阵有纵横,天衡为梁⑤,地轴为柱⑥。梁柱以精兵为之,故观其阵,则知其精兵之所在。共战他敌时,频更其阵,暗中抽换其精兵,或竟代其为梁柱,势成阵塌,遂兼其兵。并此敌以击他敌之首策也。

注释

①频:频繁,多次。更:更换,变化。②抽:抽调。③乘:控制,驾驭。④曳其轮也:语出《易经·既济卦·彖辞》。既济: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坎上)。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离为火。水处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之事,大告成功,故卦名为"既济"。既:已经;济:成功。本卦初九《象》辞曰:"曳其轮,义无咎也。"曳:拖住。意为拖住了车轮,应该是无害的。⑤天衡为梁:天衡,古代军阵部位名称,即首尾相对应的队列。梁,即房屋的大梁。天衡为梁,即天衡在整个军阵中的作用就好比是房屋的大梁。⑥地轴为柱:地轴:古代军阵部位名称,指处于军阵中心的队列。柱:即房屋的柱子。地轴为柱,意即地轴在整个军阵中所起的作用就如同房屋的柱子所起的作用一样。

译文

多次变动对方的阵容,暗中抽换他的主力,等待他自趋失败,然后趁机控制或吞并他。这就像拖住了大车的轮子,大车就不能运行了一样。

按语译文

阵势有东西南北方位,阵中有"天横",首尾相对,是阵的"大梁";"地轴"在阵中央,是阵的"支柱"。梁和柱的位置都是部署主力部队的地方,因此,察看敌人的阵势,就能知道他的精兵主力所在。如果与友军联合作战,应设法多次变动友军的阵容,暗中更换它的主力,或者派自己的部队去代替它的梁柱,这样就会使它的阵地无法由它自己控制,这时就立即吞并友军的部队。这就是兼并控制这一股敌人而再去攻击另一股敌人的首要良策。

历史实例

1.赵高杀扶苏

秦始皇称帝以来,自以为千秋万代基业已稳如泰山,他四处求访长生不老之药,想与江山一起,万寿无疆。因此,他一直没有立太子。宫廷内,存在两个实力强大的政治集团。一个是长子扶苏、蒙恬集团,一个是幼子胡亥、赵高集团。扶苏恭顺好仁,为人正派,在全国有很高的声誉。秦始皇本意欲立扶苏为太子,为了锻炼他,派他到著名将领蒙恬驻守的北线为监军。幼子胡亥,早被娇宠坏了,在宦官赵高教唆下,只知吃喝玩乐。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附近),突然一病不起。此时,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于是,连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传达密诏,立扶苏为太子。当时掌管玉玺和起草诏书的是宦官头儿赵高。赵高早有野心,看准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故意扣压密诏,等待时机。

几天后,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广宗县境)驾崩。李斯怕太子回来之前政局动荡,所以秘不发丧。赵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诉他,皇上赐给扶苏的信,还扣在我这里。现在,立谁为太子,我和你就可以决定。狡猾的赵高又对李斯讲明利害,说,如果扶苏做了皇帝,一定会重用蒙恬,到那个时候,宰相的位置你能坐得稳吗?一席话,说得李斯果然心动,二人合谋,制造假诏书,赐死扶苏,杀了蒙恬。赵高用偷梁换柱的阴险办法,不费吹灰之力扳倒了扶苏和蒙恬,把无能的胡亥推上了皇位。秦始皇妄想的千秋万代的秦国江山已然快走到尽头了。

2.县令断案

明朝时,有一家富豪娶媳妇,有个小偷乘乱悄悄溜进洞房,躲在床底。准备天黑后出来行窃。没料到一连三天这富家通宵燃烛,新婚夫妇窃窃私语,小偷无法下手,肚子饿得咕咕叫,瞅了个机会出房逃走,被大家合伙捉住。送到官府后,小偷竟自称是医生,为防止新娘旧病复发而跟随到了富家。

县令要富家送新娘到堂上对证,富家怕小偷说出家丑就是不送新娘来。

县令对此案不能了结而发愁。这时,身边当差的老吏说:"小偷潜入洞房,又突然跑出来,未必认识新娘,如用另一妇人出庭作证,小偷就会错认新娘。这样,我们就可以断定他说的是真话还是谎话了。"于是,县令叫人找来一个妓女,打扮成新娘的模样。第二天,县令对手下人说:"把新娘带上堂来!"那妓女翩翩而至,小偷急忙上前说:"瑞姑,你叫我随你到姑爷子家来治病,他们把我当成贼抓了起来,你可要为我作证啊!"县令问:"你认识瑞姑吗?"小偷肯定地回答:"怎么不认识,从小我就认识。"众人听罢,哈哈大笑,小偷知道原委后,不得不低头认罪。

小偷在床下偷听到新娘有病,因此冒充医生,但他并没有偷瞧见新娘的模样,企图想蒙混过关,县令将计就计,偷梁换柱,揭穿了小偷的谎言。

3.曹操解白马之围

建安五年(200)二月,袁绍进军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他派大将颜良围白马,进攻驻守东郡的刘延,以掩护主力过河。谋士荀攸认为:敌强我弱,不能硬拼,只有先设法分散它的兵力,调开它的主力,才能扭转局势,取得胜利。具体方案是:曹操亲率部队直奔延津,伪装成渡河北上进攻袁绍后方的架势,引诱袁绍分兵前来迎战。然后再挥戈东向,飞奔白马,出其不意,击败袁军。曹操采纳了这一计谋,率军进至黄河渡口延津,布置士兵和民众赶造船只,制造即将渡河的假象。袁绍闻讯,急忙率主力部队向延津移动,只留下颜良继续围攻白马。曹操见调动敌人精锐、分散敌人兵力的目的已经达到,随即掉转兵锋,轻骑东袭白马,前锋张辽、关羽斩颜良,击败袁军,顺利解了白马之围。

在此战中,如果曹操直接去解白马之围,那么袁绍必将率大批主力前去增援,与颜良夹击曹军,从而使曹操腹背受敌。曹操用"偷梁换柱"之计,调开了袁绍的主力,从而各个击破形成了局部的优势,进而赢得了胜利。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原文

大凌小者①,警以诱之②。刚中而应,行险而顺③。

按语率数未服者以对敌,若策之不行,而利诱之,又反启其疑。于是故为自误,责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诱之也。此盖以刚险驱之也。或曰:此遣将之法也。

注释

①大凌小者:强大者控制弱小。凌,欺凌,欺压。②警以诱之:用警戒的办法去诱导他。诱,引诱。③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语出《易经·师卦·彖辞》。师,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坤上)。本卦下卦为坎为水,上卦为坤为地,水流地下,随势而行。这正如军旅之象,故名为"师"。本卦《彖》辞说:"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毒":"治"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说:刚健中正而上下相应,行于险地而顺利,用这样来治理天下,人们都会听从他的。以此卦象的道理督治天下,百姓就会服从。这是吉祥之象。

译文

强大者控制弱小者,用警告的办法去诱导他。主帅刚强中正,就会上下相应得到拥护,行于险地也会顺利。

按语译文

率领一个还没有顺服你的军队去对敌作战,若军队不听指挥,这时用利益来引诱他们,反而会引起他们的怀疑。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故意制造事端,借此惩罚别人发生的过错,借以暗示警告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所谓"警告",就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诱导制伏他们,这是一种以刚猛险诈的手段驱使他们服从管制的方法。也有人说:这也是一种调兵遣将的方法。

历史实例

1.优孟进谏

春秋时期,有一种专门以滑稽调笑、插科打诨方式表演的艺人。优孟就是其中一人,楚庄王非常喜欢他。

楚国贤相孙叔敖死后不久,优孟在郊外看到孙叔敖的儿子在山上砍柴。优孟这才知道此位贤相家里如此清贫。

优孟决心帮孙叔敖的儿子渡过难关。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特制了一套孙叔敖平时常穿的服装,每日细心模仿孙叔敖的一举一动。

一天,楚庄王在宫中大宴群臣,优孟穿着孙叔敖的服装走了过来。

楚庄王远远一望,误以为孙叔敖复活,惊讶得差点叫出声来,及至近前,才看出是优孟所扮。

楚庄王想起孙叔敖以前的功劳,感慨地对优孟说:"你若有孙叔敖的才干,我愿意拜你为相。"

出人意料的是,优孟并未磕头谢恩,而是不以为然地回答说:"做丞相有什么好处,最后连自己的儿子的生计都保障不了!"

接着,他把孙叔敖身后萧条的状况如实地告诉了楚庄王。楚庄王听后,幡然醒悟,下令召孙叔敖的儿子入朝,加封晋爵,赐绢赏地,从此孙叔敖的儿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优孟并不是直接劝谏楚庄王,而是装扮成孙叔敖,对楚庄王进行旁敲侧击,使楚庄王明白了"人走茶凉"这一做法的危害性,从而帮助孙叔敖的儿子改善了生活条件。

2.苏轼拒"后门"

北宋中叶,苏轼和他弟弟苏辙都在朝中做官,很多有求于他们的人,经常带着礼物来找他们"走后门"。

一次,苏辙的一个朋友来到苏府,想让苏辙帮他谋个差事。苏辙躲着不见,这个人便向苏轼求助。

苏轼没有办法,就把他让进了屋里。苏轼不提找差事的问题,却给他讲起了故事:"传说有一个人穷得无以为生,便去盗墓。挖开第一个墓,只见里面光着身子的古人,嘴里还念念有词:"你没听说过汉朝杨王子孙轻财傲世,下葬时连衣服都不穿吗?我自己都光着身子,还能拿什么接济你呢?""

求职者听得津津有味,于是苏轼继续讲下去:"穷汉又凿开第二个墓,墓中是个帝王,他很和气地说:"我是汉文帝,早已立下遗诏,墓中不放金玉之物,你还是到别处去吧!""

苏轼讲到这里哈哈大笑,求职者似乎明白了苏轼讲这个故事的用意,脸上不觉有些发热。

苏轼又讲了起来:"穷汉气得没办法,又去找墓。他发现有两座连在一起的墓,便首先凿开左边的墓,只见一个羸弱的身影走了过来,对他说:"我是伯夷,早年饿死在首阳山下,我怎么能满足你的要求呢?"穷汉只得去挖右边的墓,伯夷劝道:"那里住着我的兄弟叔齐,他的状况和我差不多,我看你是白费力气。""

听到这里,求职者彻底明白了苏轼的用意,以有急事为由匆匆地离开了苏府。苏轼所讲的故事是"桑",求职者相当于"槐"。苏轼指桑骂槐,把伯夷叔齐兄弟比作他和苏辙,既暗指走后门这人不要去麻烦他弟弟,又明确表示了他们清廉状况甚比伯夷叔齐,这让求职者哑口无言。

3.孙武练兵

孙武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谋略家,他所作的《孙子兵法》得到了当世人的肯定,在那个王权旁落,诸侯称霸的时代,各国当权者都非常重视兵法人才。一天,吴王阖闾召见孙武。吴王问:"你的兵法,真是精妙绝伦。你能不能当面给我演示一下,让我开开眼界呢?"孙武说:"这个不难。您可以随便找些人来,我马上操练给您看。"

吴王一听,好生好奇。随便找些人来就可操练?吴王存心为难一下孙武,说道:"我的后宫里美女多得很,先生能不能让她们来操练操练?"孙武一笑说:"行呀!任何人都可以操练。"

于是,吴王从后宫叫来一百八十名美女。众美女一到校军场上,只见旌旗招展,战鼓排列,煞是好看。她们嘻嘻哈哈,东瞅西瞧,漫不经心。孙武下令一百八十名美女编成两队,并命令吴王的两个爱姬作为队长。两个爱姬哪里做过带兵的官儿,只是觉得好笑好玩。好不容易,才把稀稀拉拉、叫叫嚷嚷的美女们排成两列。

孙武十分耐心地、认真细致地对这些美女们讲解操练要领。交代完毕,命令在校军场上摆下刑具。然后威严地说:"练兵可不是儿戏!你们一定要听从命令,不得马马虎虎,嬉笑打闹,如果谁违犯军令,一律按军法处理!"

美女们以为大家是来做做游戏的,不想碰见这么个一脸正经的人!这时,孙武命令擂起战鼓,开始操练。孙武发令:"全体向右转!"美女们一个也没有动,反而哄然大笑。孙武并不生气,说道:"将军没有把动作要领交代清楚,这是我的错!"于是他又一次详细讲述了动作要领,并问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众美女齐声回答:"听明白了!"

鼓声再起,孙武发令:"全体向左转!"美女们还是一个未动,笑得比上次更加厉害了。吴王见此情景,也觉得有趣,心想:你孙武再大的本领,也无法让这些美女们听你的调动。

孙武沉下脸来,说道:"动作要领没有交代清楚,是将军的过错,交代清楚了,而士兵不服从命令,就是士兵的过错了。按军法,违犯军令者斩,队长带队不力,应先受罚。来人,将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一听,慌了手脚,急忙派人对孙武说:"将军确实善于用兵,军令严明,吴王十分佩服。这次,请放过寡人的两个爱姬。"孙武回答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吴王既然要我演习兵阵,我一定要按军法规定操练。"于是,将两名爱姬斩首示众,吓得众美女魂飞魄散。孙武命令继续操练,并且命令排头两名美女继任队长。全场鸦雀无声。

鼓声第三次响起,众美女精神集中,处处按规定动作,一丝不苟,顺利地完成了操练任务。

孙武斩了吴王爱姬,"杀鸡给猴看",把众美女训练得服服帖帖。吴王不悦,但也无可奈何,心中明白国家需要孙武这样的良将。吴王任孙武为将,为日后夺取霸主地位奠定了人才的基础。

4.东方朔救汉武帝奶娘

汉武帝从小是被他的奶娘带大的,当武帝长大后,开始嫌弃她,觉得他奶娘啰唆又管闲事,想把她搬到宫外去。

奶娘在皇宫生活了几十年,不愿意离开熟悉安逸的环境。为了继续留在皇宫,她找到汉武帝面前的红人东方朔。东方朔安慰她说:"当你向皇上辞行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皇上两次,我就自有办法了。"

这天,奶娘前来向汉武帝告别,只见她满眼泪水,出宫时频频地回头去看汉武帝。这时,在一旁的东方朔大声说道:"奶娘,你快走吧!皇上现在不用你喂奶了,你还留在宫里干什么?"

武帝听了,回想起自己小时候被奶娘关怀呵护的情境,不觉感动,于是马上收回了成命,把奶娘留在了宫里。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原文

宁伪作不知不为①,不伪作假知妄为②。静不露机,云雷屯也③。

按语假作不知而实知,假作不为而实不可为,或将有所为。司马懿之假病昏以诛曹爽④,受巾帼,假请命以老蜀兵,所以成功;姜维九伐中原,明知不可为而妄为之,则似痴矣,所以破灭。兵书曰:"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孙子·形篇》)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癫,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癫者败。或曰:"假痴可以对敌,并可以用兵。"宋代,南俗尚鬼。狄青征侬智高时⑤,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钱尽钱面也"。左右谏止:"倘不如意,恐沮师。"青不听。万众方耸视,已而挥手一掷,百钱皆面。于是举兵欢呼,声震林野,青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贴钉之,加以青纱笼护,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酬神取钱。"其后平邕州还师,如言取钱,幕府士大夫共祝视,乃两面钱也。(《战略考·宋》)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