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说:"言必称三代",三代指的就是夏、商、周三个奴隶制王朝。其中周包括西周和东周,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三代从公元前21世纪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历时1800年左右。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代,除了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以外,甲骨卜辞、典章制度、礼乐文化、学术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不可轻估的影响。正如古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奠定了现代欧洲的基础一样,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构建了中华文明的原型。
一、青铜和甲骨上的文明
公元前21世纪,夏启立国。启任用"六卿"来协管政务和军事,同时又创立刑法和赋税制度,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政治体制由此确立。
夏代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初级阶段,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表明,夏代已经进入青铜时代。《左传》中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诸侯国已经向夏王进贡象征最高统治权的大鼎了。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有青铜铸造的刀、锥、锛、凿、戈、爵等器件,既有农具、武器,也有酒器。青铜硬度远胜红铜及一般石器,青铜工具的出现意味着生产力发展到了新的水平。
夏代的另一大成就是发明了"夏历",也就是今天中国仍在使用的农历。农历之说,表明天文历法知识是由农业生产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其作用主要也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夏历以干支纪年,依据北斗星"斗柄"的旋转来确定月份,以"斗柄"在寅的正月为岁首。《大戴礼记》保存的《夏小正》就是流传很久的"夏时",它按月记载天象、作物生长及其他物候的季节变化,以指导农业生产。
经考古发掘证明,在商代甲骨文之前,夏代时已经将文字应用于文献记录。在先秦典籍中,经常提到或引证的《夏书》、《夏训》就是夏代典册,但因时代过于久远,已散佚不见。《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前475-前221)魏国的史书,此书原本没有书名,后来人们从它编年体的体例来命名为《纪年》,原书本是竹简,所以称为《竹书纪年》。凡13篇,叙述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的历史,按年编定次序。这本书中曾经记载夏桀十年(前1580)"夜中星陨如雨",帝发七年(前1590)泰山曾发地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流星雨和地震记录。
夏启死后,经十余代传至夏桀。夏桀是夏代最后一个王,他十分残暴,引起了以商为首的诸侯国的反抗。商汤伐夏,"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是说商汤从征服葛国开始,无往不胜,终于灭夏。
商汤在亳邑建都,又挥师征伐四方,控制了辽阔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秦陇以外的西部地区,国势非常强盛。商后来多次迁都,到盘庚继位后,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市西北)。盘庚迁都后,"行汤之政",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到商王武丁时达到极盛时期。商王朝的统治区域远远超过了夏代。
商代文明集中体现在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殷墟"之上。殷墟位于今河南安阳,是商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周灭商以后就被废弃,故称"殷墟"。自公元前14世纪末年盘庚迁都至此,到纣王亡国为止,历时273年,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
殷墟范围很大,矗立在洹河南岸的是规模宏伟的宫殿和宗庙,在其周围环列有铸铜、制骨、制陶等手工业作坊,还有居民区和平民墓地。洹河北岸分布有大面积的王陵区,都城外围是简陋的贫民居住区。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中国政府先后组织多次发掘,发现了数量惊人的青铜器、玉器、骨角器、陶器、甲骨等文物,为人们了解商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证物。
殷墟出土文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青铜器。商代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纯熟的程度,掌握了青铜合金的特点和性能,不同功能的器物各有不同的合金比例。在殷墟中发现的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后期王室青铜祭器,一说为商王文丁为其母而作;另一说为商王祖庚、祖甲为其母而作。此鼎形制雄伟,重达875公斤,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品类繁多,常见的礼器、酒器和用具有20余种,还有铜铃、铜铙等类乐器。器物上都刻有瑰丽精美的饰纹,如云雷纹、蟠龙纹等。有些器物造型完全仿造动物形态,如鸮尊、象尊、犀尊等,生动逼真,别具匠心。这些文物都是商代后期青铜工艺的杰出代表。在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兵器。在在说明当时的青铜制作工艺已高度发达。
商代文字已经达到基本成熟的阶段。殷墟出土了甲骨卜辞15万多片,包括5000多个单字,其中已释读的有2000多字。在陕西岐山周原也发现了卜骨、卜甲1万多片。汉字的构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即传统所谓的"六书",甲骨文都已具备。
甲骨文虽然创立于两千余年前,但人们意识到甲骨文的存在却是在19世纪末。大约在1899年秋,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得了疟疾,派人到药店买回一剂中药,王懿荣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药物上面刻画着一些符号。王氏精通金石学,他仔细研究后认为,这并非什么"龙"骨,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龙骨上面的刻画是已经失传的古文字。他以每片2两银子的重金买下了第一批甲骨。从此,甲骨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最初,学者们并不知道甲骨的真实出土地点,古董商们妄图隐瞒真相来垄断财源。直到1908年,罗振玉探知甲骨的真实出土地点是在安阳的小屯村。当地农民在种地时早就经常发现龙骨,一直都把它当做中药材卖到药铺。罗振玉在安阳收集了近两万片甲骨,后来精选其中一部分印成《殷墟书契前编》等书。
在殷墟被大规模发掘以后,陆续出土了大量的甲骨。目前共出土甲骨15万片以上,其中中国国内所藏为12万余片,其余散落欧美、日本等地。如今甲骨学已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世界性学科,它对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反映商代占卜之风盛行。王室贵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征伐、田猎、生育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反映了当时各个方面的情形。
二、西周的建立和分封制
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叫做纣,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以个人而言,纣其实很聪明,不仅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而且力大无比、能征善战。可惜的是,他的聪明才智并未用于治国爱民,反而荒淫无道、残暴无比。他无休止地搜刮钱财,大建离宫别馆,宠爱美女妲己,不理朝政。又滥施酷刑,用"炮烙之法"来残害反抗他的人。纣的倒行逆施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诸侯国也开始离心离德。
地处商朝西部的周国在这时已经强大起来,后来成为讨伐纣的首领。在周文王姬昌的领导下,周国已经对商朝构成威胁。他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继位后,重用贤臣,联合诸侯,加强了对商朝的攻势。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大军在商都郊外的牧野与纣的军队进行决战,由于纣久失民心,士兵们临阵倒戈,纣大败,在鹿台自焚而死。
正是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国号为"周"。"商纣暴虐,鼎迁于周"的朝代更替终于完成。周定都镐京(在今陕西西安),历史上称为西周。西周自建国至公元前771年灭亡,共历257年,是我国第三个奴隶制王朝。
周武王伐纣后,不久就病逝,其子诵即位,是为周成王。周成王年幼,他的叔父周公旦便出来摄理政事。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曾参与伐纣大业,功绩昭著。周公旦辅政曾引起王室贵族的怀疑,认为他有篡位自立的野心,商室遗族乘机叛乱。周公旦不畏流言,"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忠心辅佐周成王安定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臣。
周朝的政治制度最为鲜明的特点是更加普遍地实行了分封制。周朝疆域广大,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也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周天子并不能直接管理如此广袤的国土,周采用的办法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就是说周天子把国土分封给王室宗亲和贵族功臣,让他们去管理地方,拱卫周室。周天子向受封者颁布"册命",授予民众与疆土,诸侯则要对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纳贡献赋等义务。
西周初期,曾有两次大规模分封,一次是周武王伐纣之后,一次是在周成王时期,受封者主要是王室宗亲、伐纣功臣、古代圣王后裔及殷商王室后裔。《左传》中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可见王室宗亲受封者最多,如周公旦封于曲阜、国号鲁,召公奭封于燕,叔度封于蔡,周公、召公、叔度都是武王的兄弟。
关于晋国的册封还有一个"桐叶封弟"的历史传说。周成王时,周公讨灭叛乱的唐国(封地在今山西一带)。年幼的成王和弟弟叔虞玩游戏,成王拿一片桐叶给弟弟说:"封给你啦!"在一旁的周公闻言向叔虞道贺,成王说:"我是在和弟弟做游戏呀!"周公说:"天子无戏言。"于是成王将唐国旧地封给叔虞,这就是"桐叶封弟"的故事。后来叔虞后代迁都到晋水旁,改称晋。
异姓受封者以辅佐文王、武王伐纣成功的军师姜尚为首,他被封于营丘,国号齐。为安抚商朝遗族,又封纣王之子武庚于商都故地。后来武庚、管、蔡因叛乱被诛灭,在其地册封了宋、卫等国。黄帝、尧、舜、禹之后也各有册封。
在众多的封国中,作为王室支柱的封国有东方的齐国、鲁国,北方的燕国、晋国,中原地区的卫国、宋国。诸侯国的分封延续了很长时间,至于后来在诸侯国中影响很大的楚国、秦国、郑国则并非周初所封。
西周的分封制有其内在标准,那就是宗法制。宗法制是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利的准则,其渊源是来自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公社中的宗族组织规则,但与之又有所区别。宗法制将血缘关系与族权、政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作为分封的手段,通常"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为全宗族的"大宗",旁系庶子为"小宗"。周天子为嫡长子世袭,为姬姓宗族"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为"小宗";在诸侯国内,也照此原则划分各自族内的"大宗"与"小宗"。
大宗与小宗之间是等级从属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共主,故周天子都城镐京,被尊为"宗周"。从周天子至庶人工商,无不在宗法制的影响与制约下,形成层层的等级阶梯,依等级名分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西周时的等级制度十分森严,等级之间用礼制加以严格区分。举凡朝聘觐见、婚姻、丧葬、祭祀乃至服饰、车驾、器皿,都有不同的规制。考古发现,在西周墓葬之中,贵族有着严格的用鼎制度,依身份高低使用不同数目的鼎。一般天子为九鼎,卿大夫为七鼎,下大夫为五鼎,士则一至三鼎。《礼记·曲礼》所概括的"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亲亲"是宗法原则,旨在确立家长制;"尊尊"是等级原则,旨在维护君主制。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西周以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制。
所以说,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制是相辅相成的,目的都是为了强化君权,也强化了各级贵族的统治权。
三、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