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很快,农业、畜牧业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男子的社会地位相应提高。婚姻制度也由对偶婚逐渐向一夫一妻制家族转化,在氏族内部确立了按照男方计算世系的办法和父系的继承权,母权制于是过渡到父权制时代,原始社会趋于解体。
这一转变其实被学者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所经历过的最激进的变革之一。这一变革同样可以在许多文化遗址之中找到证据。从考古资料看,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氏族部落都经历了这一过程。在中原地区,由仰韶文化发展而为龙山文化;在江汉平原,则产生了屈家岭文化;在江淮下游,形成了大汶口文化;在江南近海地区,形成了良渚文化。而且,这些文化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继承的关系,说明当时氏族部落之间的联系已十分密切。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被认为是社会关系发生转型的主要动力。这个时期,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农业工具制作更为精细,粟、稻产量也有提高。以轮制陶器为代表的手工业技术提高很快,陶器的种类繁多,制作更为精良。
这时还出现冶铜业。在龙山文化遗址中,比较普遍地出现了小件铜器。在齐家文化遗址中,也都有类似发现。人们使用红铜制成的刀、锥、凿等进行生产,或制作工具。铜的使用为后来的金属时代开辟了道路。
三、炎黄传说
中国人常自称"炎黄子孙",这一说法是有历史渊源的。
"炎",是指炎帝,又称赤帝、烈山氏,长于姜水,以火德王,故号炎帝;"黄",是指黄帝,本姓公孙,长居姬水,故改姓姬,号轩辕氏。
黄帝和炎帝其实都是原始社会晚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可能有着同宗同祖的血缘关系。据考证,炎帝部落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黄帝部落最初在今天的陕西北部活动,基本上都在渭水流域。在炎帝、黄帝部落以西,则是诸"戎"部落群。除黄河流域外,在南方还有苗蛮集团,最有影响的叫九黎族,首领叫蚩尤。蚩尤也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传说他勇猛无比,在上古神话中地位崇高,与炎黄二帝并称为"中华三祖"。
蚩尤部落积极向北扩充势力,与黄帝、炎帝发生冲突。黄帝和炎帝结成联盟,双方大战于涿鹿,蚩尤大败,被杀。后来黄帝和炎帝也发生过争战,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打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黄帝成为各部落共同承认的盟主。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发展到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达到今山西、河南、河北、湖北、湖南一带,形成"诸夏",又称为"华夏"。诸夏部落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融合其他诸部落的核心,东夷、九黎等部落逐渐融入炎黄部落,形成中华民族早期的主体。
黄帝和炎帝的历史地位之所以如此崇高,与他们对中华民族的不世功勋有关。据称,黄帝在位时间很久,有许多发明和制作。以文字为例,传说是由黄帝命史官仓颉所创造,并推广到各个部落中去,使人们记载事物更加方便。黄帝的妻子嫘祖,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人称她为"先蚕"。其他还有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都是在黄帝时代发明的。
炎帝,也被称作神农氏,他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耕作、制陶、纺织及用火,功绩显赫,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神农氏还有一件大功劳是发现了中草药的价值。传说神农氏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的良药,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据西汉初年的《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中国中药业发展的最早渊源,可以追溯至这一时代。
蚩尤统率的九黎也为早期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据史料记载,蚩尤曾发明金属冶炼技术,还以法制来治理部落。九黎已发明了谷物栽培,并逐渐向农耕文明过渡。
中国还有"三皇五帝"的说法,指的都是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一说三皇为伏羲(太昊)、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亦称有熊氏);五帝为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及帝舜。《史记》上对"三皇"未作记载,只言其为"天皇"、"地皇"、"人皇";所记"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后来秦始皇定"皇帝"尊号,即取其无上尊贵之意。三皇五帝对于中华民族的早期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一直受到后世的景仰与崇拜。
中国历代都有祭祀炎黄二帝的传统。最早的祭祀是在战国时期,《史记·封禅书》记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吴阳"在今宝鸡市区北部的吴山(今陈仓区境内)之东南面,即今凤翔的"三畤原"。秦国开创了以朝廷名义祭祀黄帝、炎帝的先例。此后,汉、唐、明、清等各代均有祭祀黄帝的记载,尤以明、清两代最为密集。
作为中华先祖之一,蚩尤在历代也受到祭拜。在其死后,黄帝将他奉为战神,还曾绘其画像以威震天下。苗族人民普遍将蚩尤视为先祖,长期进行祭祀。瑶族、黎族、畲族等南方少数民族也对他有一些纪念活动。今天的河北、山西等地还保存有蚩尤碑、蚩尤庙等,显示出蚩尤这位文明先祖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地位之崇高。
进入19世纪以后,中国人祭祀炎黄二帝的活动也很频繁。这是因为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其危机感和凝聚力都大为加强。人们认识到,炎黄二帝不仅仅是具有广泛号召力的部落首领,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象征。这一认识上的深化,在近代以来的黄帝祭祀中表现得十分突出。1908年,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陕西分会在西安成立,于当年重阳节举行了祭扫黄帝陵的活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为了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抗战,一致对外,各地爱国志士也倡议祭祀黄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陕西省政府及社会各界也多次举办了祭祀黄帝的活动。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被中断过一段时期的祭陵活动重新恢复,祭典也越来越受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关注。如今,黄帝陵(在今陕西黄陵县桥山)、炎帝陵(在今陕西宝鸡)每年都要接待数十万名前来谒陵祭祖的华夏儿女。祭祀蚩尤的活动也在不断增多。
炎黄时代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由野蛮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时期。事实上,炎黄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根,其内涵和外延是随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今日中国人所说的"炎黄文化",通常是指中国各民族祖先共同创造的历史文化成果的总和,它不仅包括远古先民的原始文化,也包括其后裔,即生息在中国土地上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
四、尧、舜、禹时期的政教
尧、舜、禹都是原始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领袖,他们当政的时代正是国家正式形成的前期。此时,原始氏族公社制度已经趋于崩溃。不过,在这个时期仍然实行禅让制。
禅让制是一种军事民主制,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由各部落共同推选产生,上一任首领将王位自愿让渡给功业卓著的继承人,受让者则躲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表示谦让。《礼记·礼运》描述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反映出这时仍然保有一些原始民主制度。
尧初封于陶,又封于唐,故人称陶唐氏,其号曰"尧",史称唐尧。他在位时不专断独行,常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而且设立谤木,让平民可以发表意见,要求荐举贤人,加以任用。他还封设百官,建五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设立刑罚制度。《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有载:"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帝舜像
尧的儿子叫丹朱,但尧认为他不够贤能,遂传位给舜。
舜是尧的女婿,因建国于虞,故称为虞舜或有虞氏。舜为人讲究忠孝,尧很重用他,曾让他掌管五典,使百姓能按五教行事,使百官都能遵纪守法。舜受位后,将天下分为十二州,以河道确定各州的边界。他在位48年,每五年巡视天下一次,其余时间让各地首领前来朝见。舜后来在南巡中崩于广西苍梧的乡间。
禹,是颛顼之孙,姓姒氏。禹的父亲鲧是黄河南岸一个部落的军事首领,被封为崇伯。在尧舜时代,洪水经常泛滥,尧派鲧负责治理洪水。鲧采用筑堤的办法,企图挡住洪水,不料堤岸崩坍,造成更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舜发现鲧治水无方,将他放逐。舜继位为部落联盟领袖,经过四方部落首领的推荐,又派禹继续治理洪水。
禹联合其他部落的力量,共同与洪水搏斗。他放弃了筑堤围堵的办法,根据地形高低,疏通河道,排除积水,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禹治水勤苦耐劳,公而忘私,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制服了洪水。禹又带领人民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在黄河两岸开辟了许多良田,"疏川导滞,钟水丰物",赢得了人们的信任。
因整治洪水有功,禹接替舜成为天子,被拥戴为"夏后氏",即诸夏的最高首领。禹在位的时候,因为威望崇高,掌握的权力已经很大。禹为加强自己的权威,还到处巡行,举行盟会。他曾在涂山(安徽蚌埠一带)召集各氏族部落首领集会,首领们需带着贡品来朝见。他又曾在会稽大会诸侯,有部落首领因迟到竟被处死。禹还曾发动对南方部落的战争,掠夺大量战俘作为奴隶。禹划天下为九州,《左传》有"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的说法,"茫茫禹迹"指的就是辽阔的国土,看来当时人们活动的区域已经相当广大,而王权也基本确立。按照传统的禅让制,禹也事先推荐了东夷部落首领伯益作为他的继承人,但是并没有给他实权。伯益没有显著的功绩,难以得到部落的拥护。相反,禹却让自己的儿子启掌握了许多权力,其威望也超过了伯益。到了推选的时候,各部落首领不推举伯益却拥戴启登上王位。《史记·夏本纪》记载:"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禹传子,家天下"。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礼记·礼运》所讲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的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部落联盟转变成了国家机器。禹和启虽然是父子相承,但他们却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时代。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社会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