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其大旗者乃陈独秀。1915年9月5日,他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2卷开始改称《新青年》),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允许各种思想存在和发展,邀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往北京。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宣传新文化的民主刊物不断增多,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汇聚了***、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易白沙、吴虞等著名学者,形成了一个新文化阵营。
新文化运动重在建设新文化,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是其基本内容。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首倡"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号召"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他认为只有"德先生"(即民主)和"赛先生"(即科学)才能救治中国。
陈独秀等人倡导的"民主"并非单指民主制度和所谓的民主政治,更多的是指一种民主自由的精神和价值观念,"科学"也并非单指晚清时就开始译介的以"器用"为表征的科学技术知识,更多的是指一种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各种社会科学,是与"民主"紧密相连的。新文化塑造的国民不仅应具有自主的人格和自觉的国民政治意识,还应有一种"评判的态度",要有反对迷信与愚昧、勇于反思、积极进取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中国要建设民主、科学的新文化,必须要扫除旧文化的各种无形羁绊。陈独秀、鲁迅、吴虞、易沙白等人批判孔子学说容易演变成"独夫专制"与"思想专制",儒家道德是"奴隶道德",各种封建礼教压制人性,是"吃人"的礼教,犹如洪水猛兽。同时,他们大力提倡个性解放、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具有民主科学精神的新道德。他们的批评当然不无过激之处,但也是当时的社会形势使然。
新文化运动的另一大内容是"文学革命",即提倡白话文,反对八股式的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其先锋是胡适与陈独秀。胡适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的口号,主张以白话文为"中国文学之正宗";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著名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提出"文学革命"这一口号。随后,白话文运动开始兴起,白话文开始逐步取代文言文,流行于全国。到1921年,白话文基本成为了"国语"。
文学革命不仅仅是革新语言的表达形式,而且要变革文学的内容,即陈独秀所主张的要用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取代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在中国出现了一批用白话文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新文学作品,最突出的是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和郭沫若的新诗《女神》。这种变革的背后实际上是文化思维方式的变革,要用近代的新文化思维方式取代传统的旧文化思维方式,这有力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
1919年4月,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日本,在中国直接引发了一场遍及全国、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即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思想界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产生了新民学会、少年中国学会、国民社、新潮社等众多进步社团,涌现了《每周评论》、《少年中国》、《觉悟》、《新潮》等400多种新式刊物。这些社团和刊物大力宣传源自国外的各种新思想、新文化,为中国寻找出路,形成了一股新思潮。它与新文化运动相衔接,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推进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新思潮的引进与流传是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工读互助主义等不同主张,反映出这时中国思想界正处于新旧杂糅、中西互动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的论争十分频繁,东西文化之争、科学与玄学之争,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论争此起彼伏。通过论争,思想界对于中国社会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的认识更为深入。
其中,最突出的是马克思主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及随后苏俄对中国革命的支持态度,使得中国革命家和知识分子看到了革命的新希望,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在改造社会之中的巨大威力。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被系统介绍到中国,并被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之一受到思想界的重视。陈望道第一个全文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在北京创办了社会主义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着力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特别是***,被誉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毛泽东主办的《湘江评论》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此时倾向于马克思主义的刊物颇多。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陈独秀、毛泽东等一批民主主义者开始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也在酝酿之中。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随后,***等在北京,董必武、陈潭秋等在武昌,毛泽东、何叔衡在长沙,周恩来等在法国巴黎,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发起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领导工人成立工会,开展工人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样,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就基本具备了。
1921年7月,在共产国际和俄共(布)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922年,中国共产党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革命迎来了新的领导力量。
四、革命新趋向与北伐战争
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于1914年7月8日创建了中华革命党,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及随后的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并先后发起两次护法运动,但由于没有自己的军队,均归于失败。
失败使得孙中山陷入了苦闷之中。他一方面继续革命,1923年在广州组建了陆海军大元帅府,建立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对历次革命的失败进行反思,认为革命不能单纯依靠军人,要靠党的力量,因此,他决定大力改造国民党,并开始寻求新的革命力量。
早年蒋介石像俄国革命的成功对孙中山的触动也很大,他开始"以俄为师",筹建新型的革命政党。1923年8月,他派遣蒋介石率领"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考察,随后,聘请苏联人鲍罗廷为政治顾问,并起用陈独秀、***、谭平山等共产党员,大力推进国民党改组。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了宣言,对三民主义进行了新的阐释,使之具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的内容,并强调要联系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新的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通过这次大会,国民党正式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样,国民党被改组成了一个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国共两党正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国共两党实现合作之后,共同开展国民革命。1924年5月,创建黄埔军校,并按照苏联建军原则,实行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蒋介石担任校长,他从此开始逐步发迹。革命军相继平定了广东商团的武装叛乱,消灭了陈炯明等盘踞在广东的军阀势力,稳固了广东根据地。1925年,广州的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汪精卫担任主席。同时,编组国民革命军,在各军先后设立党代表和政治部,实现了军政统一。
吴佩孚像
国民革命的高潮是北伐战争。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挥师北伐,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其目的和任务是"剿灭卖国军阀之势力","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北伐的对象主要有三个:一是控制湖北、河南和直隶、陕西一部分的吴佩孚,拥兵20余万;二是控制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上海等东南地区的孙传芳,拥兵约20万;三是张作霖,控制东北三省和山东、京津一带,拥兵约35万。
国民革命军英勇善战,北伐非常顺利,不到十个月就相继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从广东一直攻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也随之迁到武汉。张作霖组建"安国军",在北京建立"安国军政府",对抗北伐。
随着北伐战争顺利进军,革命阵营发生严重分化。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北伐过程中,逐步夺取了革命的领导权,打击共产党和支持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左派,破坏国共合作。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并在南京另立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厉行"清党",极力打击共产党势力。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中的汪精卫也发动政变,宣布"分共"。这次政变标志着国共合作破裂与国共两党共同开展的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9月,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合流,在南京重组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随后,蒋介石排挤了汪精卫、胡汉民等政治对手,执掌了国民政府的军政大权,并率军继续北伐。1928年6月,张作霖被迫退出北京。
日本企图诱惑张作霖宣布东北三省独立被拒绝后,策划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张作霖之子张学良执掌东北军政大权后,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使日本的计划落空。北洋军阀统治完全结束,北伐终告完成,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