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与文化
1437600000007

第7章 秦统天下(1)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留给后世无数灿烂辉煌的物质及制度文化遗产,它也是中国历史上"仁义不施,暴政而亡"的反面典型。秦始皇的失误在于不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在"奋六世之余烈"、完成统一大业后,仍将天下视为一己之私,使得百姓疲于奔命,自以为"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也"。最终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秦朝这架此前无往不胜的战争机器也顿时毁灭。

一、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是中国第一位皇帝,历史学家称其为"千古一帝"。因其有平定诸侯、统一中国之功,又多行苛政、暴虐无常,历来毁誉参半。以"始皇"自称的嬴政本想将帝国基业延续万世,不料却二世而亡;汉、唐历代君王在沿用"皇帝"称号及集权体制的同时,又将秦作为"暴政必亡"的反面典型来警醒自身。

不过,历史并不能完全以道德品性或者一时成败论英雄,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并不能以秦帝国存在时间的长短来评定,眼下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明遗产的兵马俑、长城也不能完全视为暴政的结果。对今天的中国来讲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仍然生活在由秦帝国所开创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里,当然在疆界范围等方面已有了一些变化。

嬴政的童年其实充满辛酸。嬴政之父异人(后改名子楚)于长平之战前在赵国当人质,大商人吕不韦以为奇货可居,极力游说秦昭襄王的太子安国君收子楚为嗣,并将赵姬献给子楚为妻。赵姬后生下嬴政,因在赵国出生,又称赵政。后世史家多怀疑嬴政身世的单纯性,不少人认为他是吕不韦的私生子。为确保子楚逃亡成功,吕不韦将赵姬母子留在邯郸欺敌。此时子楚尚未即位,赵姬母子在赵国仍处于危险之中。直至三年后,子楚继位为秦庄襄王,嬴政方返回秦国。这段童年流寓为质的生活可能会对嬴政的心理及性格成长有负面影响。

嬴政登上秦王宝座时,年方13岁,尊相国吕不韦为"仲父",朝政大权掌握在吕不韦及太后手中。吕不韦虽是商人,但极具政治谋略。他原是韩国人,在秦国是客籍,于是大量招徕门客,扩充自己的势力,与秦国宗室的矛盾也不断加深。早年的患难生活使秦王政显得少年老成,亦深知权力的重要性。他对吕不韦结党自重、独揽大权的作风非常不满,在亲信的支持下伺机夺回大权。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政加冕亲政。这一年,宦官嫪毐发动宫廷政变,秦王政派兵围剿嫪毐,将叛乱者一网打尽。次年,又借嫪毐事件,罢黜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连太后也遭到软禁。在掌握实权之后,秦王政开始施展他的政治抱负。

后世对秦始皇的评价历来刻薄,不过,他有一个长处是善用贤才,这也是他能够壮大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重要条件。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对秦始皇的用人之道给了很高的评价,他说:"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汉武帝),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其视孝文(汉文帝),秦皇犹贤也。"这一点在任用客卿的问题上体现得十分明显。

秦国历来有任用客卿的习惯,如商鞅、范雎都不是秦国人,但都对秦国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后来,韩国派水工郑国入秦修筑水渠以削弱秦国的阴谋被揭发,秦国宗室遂借机煽动驱逐客卿,秦王政于是颁发《逐客令》。在秦为官的楚国人李斯上书《谏逐客书》,辩驳说"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认为言之有理,又不顾反对,再度重用客卿。即将被杀的郑国进言:韩国唆使秦大兴水利,尽管目的是消耗秦国实力,但水渠建成后,"亦秦之利也"。秦王为之所动,决定免其一死,让他继续修完进行中的水利工程,这就是后来"为秦建万代之功"的郑国渠。

在秦王政任用的客卿中,李斯、韩非和尉缭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李斯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年轻时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治国之道。学业完成以后,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不足事,而六国皆弱",唯有秦国具备统一天下、创立帝业的条件,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他曾上《论统一书》,劝说秦王政抓紧"万世之一时"的良机,灭诸侯成就帝业,实现天下一统。秦王政任命他为廷尉,协助制定平天下之策。韩非的理论对于秦王政有着很大影响。尉缭是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是当时有名的军事家,著有兵书《尉缭子》。秦王政对之恭敬有加,任命他为掌管全国军队的国尉。尉缭建议秦王政以金帛利诱与武力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来分化六国,被秦王政采纳。

有了贤臣的辅佐,加上秦国不断壮大的实力,秦王政加快了兼并六国的步伐。

六国之间虽然力图连横抗秦,但相互之间并不信任,各自国内也大多君臣相忌,这给了秦国可乘之机。公元前230年-前221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秦王政挥鞭东征,消灭了韩、赵、魏、燕、楚、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千秋伟业,结束了西周末年以来诸侯长期纷争的局面。

秦王政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人根据古代三皇五帝的名称,上尊号为泰皇。李斯等人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但秦王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皇帝。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自此,历代封建君主皆称皇帝。先秦时,"朕"和"我"同义,人人均可称朕,自始皇称帝后,"朕"就成了历代皇帝的自称。

统一中国已经足可名垂青史,但对于刚刚称帝的秦始皇来说,他的"皇帝"事业才刚刚开始。

二、"天子"、"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天子"、"皇帝"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号,而是代表着君王的名分、地位与威仪,也意味着与此相应的一套完整的政治体制与思想体系。

学界大体一致的看法是,"皇帝"是由"王"的称号发展而来,也即秦的帝制是从商周的王制演变出来的。最初的王,并不是天下的最高统治者。一些学者认为,所谓王,起初只是氏族或部落的首领的称谓。周朝时,诸侯国最高统治者都可称"王",而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则称"天子",意为"受命于天",宣示的是君权神授的合法性,而君臣之间的等级也由此界定。王国维说:"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周初分封子弟之后,情况才发生了变化。"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不过,周室分封体制逐渐造成权倾于诸侯,"天子"并未具备对天下的实际控制力,也没有后世皇帝的无上权威。

在秦始皇定"皇帝"尊号之前,先秦诸子其实已对"天子"、"帝王"的内涵有所阐释,描述了各自理想之中的国家最高统治者应具备的条件。荀子说:"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汤武者,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天下归之。""天子也者,势至重,形至佚,心至愈,志无所诎,形无所劳,尊无上矣。"天子不仅应行仁义使天下归之,还应至高无上,大权在握。在儒家思想中,还有"圣王"的提法。秦国崇尚法家思想,为秦始皇所重用的韩非、李斯均为法家的重要代表。在法家学说中,已有"帝王"这一概念。韩非说:"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李斯上尊号固然有取悦秦始皇的动因,但也是对法家"帝王"思想的阐发。在吕不韦所著的《吕氏春秋》中,也有"得天之道者为帝"的说法。

秦始皇既称"皇帝",又为"天子",是将帝王权威与天命观念合于一体,确立了自己作为天下共主的最高统治者的地位。正如其自称的,"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天地之间,唯帝独尊,正是历代皇帝的基本心态。

秦始皇还采用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宣扬秦代周乃是水德代替火德,是天命所归。"五德终始说"来自五行,五行之说最早出自《尚书·洪范》,此说将宇宙间事务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形态,举凡世间的事物变化,均用五种物质形态去解释。齐国人邹衍将五行相生相克、循环不已的说法附会到人事上,"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他认为,天子一定要得到五行中的一德,方可得天下;但这一德到一定时期就会衰落,于是五行中另一德会应运而兴。"五德终始说"就成为历史上不断改朝换代的理论根据。秦代周,被当作"五德"循环的体现。又因黑色代表水德,以此秦朝崇尚黑,"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水德又崇尚数字"六",因此秦代"度以六为名","数以六为纪"。通过这种神秘的方式,为政权的更替寻找合法性。

为宣示受命于天,居功至伟,在统一六国仅两年之后,秦始皇就自定礼制,至泰山封禅,刻石歌颂秦的不世功业。封禅是古代帝王最高规格的祭天之礼,多在山东境内的泰山举行。一般认为,只有功德显赫的君主才有资格举行。秦始皇以后,一些君王为宣告天命,粉饰太平或祈祷长生,也多希望通过封禅来告知天下,所谓"受命然后得封禅","封禅以告太平也",正是这个意思。封禅礼节繁杂,耗资巨大。历代君主真正行过封禅礼的并不多,除秦始皇外,仅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数位封禅成功。唐太宗曾想封禅,但为大臣魏徵所阻,未能如愿。

更为重要的保障当然来自制度。为了保证皇权行使的畅达,文武百官昼夜不停地起草政令,最终制定出了中央行政组织和地方行政组织制度。秦始皇否定了丞相王绾提出的恢复分封制的主张,决定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后又增至40余郡。郡置郡守,县置县令。皇帝掌管军权、财权及官员任命之权,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协助皇帝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事务。这一政治体制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控制,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制常态,大多为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秦始皇还下令博士官参照六国礼仪,制定一套尊君抑臣的朝廷礼仪,树立皇帝的无上权威。

为防止六国遗族作乱,秦始皇下令收缴天下兵器,并将六国贵族和豪富12万户迁到咸阳附近和四川等地,以便控制。秦始皇下令拆除阻碍交通的关塞、堡垒,并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两条驰道:一条东达海滨,一条南入吴楚,既可促进交通,也便于一旦发生叛乱,迅速调动军队镇压。此外,还在咸阳向北修建"直道",在西南边疆修建"五尺道",在南方修建"新道"。同时,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车同轨","舆六尺",建立起了全国性的交通网。

秦始皇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又废止战国时代的各国货币,统一全国币制。同时,颁令天下"书同文",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统一的意义非常重大。中国文字早在6000年前即被创造出来,但经历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分裂割据,各地"文字异形",造成文化交流上的障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李斯、赵高等编写文字,诏示全国,罢"不与秦文合者"。这些都有利于破除以前各国制度、文化上的相互矛盾,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秦统一六国货币图

在思想领域,秦始皇采取的"尊法排儒"的主张。儒生淳于越等反对郡县制,主张根据古制例行分封,并对秦始皇有所议论。秦始皇认为儒生论政扰乱民心,有损皇帝权威,于是采纳李斯的主张,下令除医药、卜筮、种植(指农业)之书、秦国史书和博士官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等外,其他书籍一律烧毁;次年,又因为方士侯生、卢生违命叛逃,秦始皇下令追究方士、儒生的罪行,结果活埋四百多名儒生,史称"焚书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