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章碣曾写《焚书坑》一诗来讽刺秦始皇钳制言论的暴行,"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人感叹焚书之灰烬未息,而叛乱已起,最后灭秦的刘邦和项羽也并非儒生,秦始皇空背"焚书坑儒"的罪名数千年,真是何其冤哉!如果看到汉朝"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来维护皇权统治,以后历朝也因儒家思想的支持而得以维系较长时间的话,秦始皇或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郡县制无疑是优于分封制的,这已是不易之论。既然肯定郡县制,那么"焚书坑儒"就不可单纯从"排儒"的角度看。国学大师钱穆在《秦汉史》中认为,"秦廷之焚书坑儒,古今人尽非之。然实不知焚书一案,其注重者尚不在焚书……至于坑儒,其所重亦不在坑儒,而别有在"。这里指的"别有在"当是指推行郡县制,钱先生的看法可以提醒我们对于始皇焚书坑儒动机的认识,还有待深入。
在秦始皇及其谋臣的设计下,一套精密、规范、合理的皇权体制建立起来,后世皇帝所要做的,只是如何去完善、实现这一制度了。
三、长城与北疆
长城,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也是中华文明连绵不绝的重要标志。在"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上,雄关险隘,奇特壮美,从中最能体会到中国这个五千年古国勇往无前的精神传统。
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持续修筑时间最久的建筑工程。它的修建,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辽、金及明等朝代,持续近2000年的时间。今日遗存的,主要是明代修建的长城。不过,这并不影响人们在登临长城时重温秦皇汉武的雄风。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南开五岭,北征匈奴。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中说:"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主要说的就是秦始皇南征北战、开疆拓土的业绩。
越,指中国五岭之南,主要是指今中国两广、福建,以及越南的部分地区,该地族群繁多,互不相属,故名"百越"。秦始皇总共发动三次大的战争,统一了南方,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还修凿灵渠,遣派数十万内地人民到南方戍守生产,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南方、西南的经济文化交流,"百越"也逐步融入中华民族之中。
秦朝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匈奴,长城的修建主要也是出于军事防御的目的。匈奴是居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在蒙古高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匈奴骑兵经常深入中原,对以农业为主的中原进行袭击和掠夺。在西周时期,与之相邻的秦国、赵国和燕国经常与之发生战争。为了避免袭扰,三国都曾修建长城并派军队戍守,即谓"筑长城以拒胡"。
为解除这一威胁,秦始皇于公元前218年派遣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收复河套以北地区,设置34县。还迁大量移民到河北、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屯田生产,巩固边防。为彻底防止匈奴骑兵游袭,公元前213年,又派蒙恬"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至此,东西绵延的万里长城初步奠定了格局。
长城是冷兵器时代的最佳防御工具,但长城绝不是简单的、被动的一堵墙而已,还有一整套与之相应的军事防御体系。秦长城的建筑技术和防御策略都超过前代。其墙体多以夯土砌筑或石块垒砌,但比前代高而厚。有些地方则巧妙利用山川险阻,不筑连续的长墙,而以相隔不远的烽火台构筑防御和报警系统。长城沿线附属设施很多,关城、坞堡、障城、亭燧遍布,驻扎官兵与边地郡县紧密结合,形成完备严密的军事指挥系统,屯田制度则为长城沿线驻军和边民提供后勤生活保障,避免了长途运输的巨大负担。此外,烽燧制度已建立起来,以烽火传递敌情,互相支援,共同御敌。长城修建后,其附近地区的人身安全及生活秩序得到一定保障。
秦长城现今只有遗迹残存。但依考古估计,秦长城总长约5000公里。在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秦始皇修筑长城,前后征用了约30万民众,最终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但是长城也加重了民众的负担,招致社会的反抗。在民间流传至今的"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就反映了老百姓谴责的声音。故事是说秦始皇为修长城大量征用劳役,其中就有民女孟姜女的丈夫范杞梁。孟姜女历尽千辛万苦,为丈夫送寒衣来到巍峨的长城脚下,可是她的丈夫却已累死。孟姜女放声大哭,凄惨悲怆,一霎间,长城倾倒了数百里。
有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汉朝取代秦朝后,仍继续修建长城。从汉文帝到汉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今黑龙江北岸的长城,全长近1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长城向西延伸。至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剌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6000多公里的边墙,即明长城。
长城见证了古代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剑拔弩张的激烈对抗,也见证了北方各族人民间的共存与互动。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统治者凭借长城,多次击退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为社会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相对和平的生产环境,也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定。而在战争间隙,统治者又顺应民意,实行和亲、互市政策,搭建了长城内外各民族间的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舞台,使长城成为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所谓"边城晏闭,牛马遍野",正体现了长城在防止战争、保卫和平方面的重要作用。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认为,虽然秦始皇无道,但是长城却有功于后世。
无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居险要的关隘,在世人的眼中都不仅仅是代表建筑水平的城墙,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坚强毅力和悠久历史的文化象征。正因如此,万里长城才与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等古文明遗址一起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曾有词云:"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其中"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更为众多来华的外国旅游者所熟知。看来长城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代言者,也俨然成为检验世人毅力的试金石。
四、千古兴亡从何说
公元前210年秋,秦始皇正在广袤的国土上进行他的第五次巡游。行至沙丘(今河北平乡县东北)途中,因病驾崩。宦官赵高、丞相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公子扶苏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久,就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在陈胜、吴广去世之后,项羽、刘邦继续率领义军与秦军作战。公元前207年10月,秦王子婴乘着素车白马,捧着秦始皇传下来的玉玺符节,向刘邦投降。秦朝宣告灭亡,此时距离秦始皇称帝仅仅15年。
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开辟的统一王朝,一个拥有百万甲胄之士的王朝,一个披荆斩棘、充满创造精神的王朝,竟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历史影响之大与生存时间之短,其间的巨大反差令后世史家惋惜不已,对于秦始皇及秦朝功过的评议也从未停止过。
西汉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仁义不施,暴政亡秦,是后代对秦朝之所以灭亡最为普遍的诠释,也是对秦始皇最大的批评。
但秦朝的灭亡并不能归结为一人之过,危机也并非一时所造成的。在秦朝以一个诸侯国的身份挑起统一天下的大任之后,秦国将耕战结合的战略发展到极致,既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生产的发展,也维持了一支庞大的军队。但是,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实际上是建立在民众的苦难之上的。为了支撑秦军的南征北讨及秦始皇的奢华喜好,民众承担着极为沉重的赋役。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战争过后应该休养生息,恢复民生。秦始皇的问题在于,在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之后,仍陶醉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荣耀里,让天下苍生为他的皇帝伟业疲于奔命。
田租、口赋是秦朝财政的重要来源,但也是压在老百姓头上的沉重负担。田租是按土地数量征收的土地税,而征收的根据并非按照实耕土地,而是不论耕种与否,都要照亩纳税。《汉书·食货志》记载:"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泰半之赋",即所征收的赋达到了百姓收入的三分之二。这实际上加重了失地农民或无力耕作的农民的负担,而大地主则逃避了国家的租税。口赋是按人头征收的人口税。《汉书·食货志》载董仲舒曰:"(秦)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七国考·秦食货》引《咸阳大事记》曰:"秦赋户口,百姓贺死而吊生。故秦谣曰:"渭水不洗口赋起。""可见,当时的民众自幼就要缴纳口赋,且负担很重。
大兴土木和庞大的军队则需要老百姓提供徭役和兵役。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大兴土木,兴建宫殿和陵墓。他派人将六国宫殿都描绘下来,动用大批劳力在咸阳照样修建。相传共有宫室145处,著名的有信宫、甘泉宫、兴乐宫等。秦始皇曾征发刑徒70余万人伐运四川、湖北等地的木材,开凿北山的石料,在渭河南上林苑中开始兴建更大规模的宫殿---朝宫。朝宫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阿房宫。《史记》中说,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当然有些文学的夸张,但可见规模之宏阔。
秦始皇为自己修建的骊山陵墓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更是惊人。陵墓位于今临潼县骊山主峰北麓原地上,在统一六国之前就已开始修建,至秦始皇死时还没有完工。陵高50余丈,周围五里多长,内以明珠作日日星辰,以水银作成江湖河海,"奇器珍贵,徒藏满之"。可见陵墓规模之大,工程之繁和陈设之豪华。修建骊山陵墓征用的刑徒和奴隶达到70万人。由于考虑到发掘技术及保护尚不完善的问题,秦始皇陵尚未揭开它的真正面目。
现在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其实只是骊山陵墓的一部分,是守卫皇陵的陪葬坑。兵马俑于1974年由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共发掘出3座兵马俑坑。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共出土陶制兵马俑7000余件,还有战车和大量青铜兵器。秦兵马俑模拟军事序列,象征着当年守卫秦始皇陵的卫戍部队,再现了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兵马俑形体高大,比例匀称,形象生动,神态逼真,可谓千人千面,栩栩如生。历史遗产既需要由当时的人们奉献智慧,也需要付出代价。对于修建陵墓的民众来说,则是他们的艰辛劳动甚至生命。
在修建宫殿陵墓之外,再加上防备匈奴的30万人,防守五岭的50万人,修长城的30万人,如再加上修驰道、运物资的,全国服力役、兵役者计有两百万人左右。"丁男被甲,丁女转输",劳役之苦已经影响到社会生产和民众的生存。秦二世更加残暴无度,他取消了秦始皇关于"闾左"服役的限制,无限制地发"闾左"之戍,更激起了人们的反抗。陈胜、吴广即是在征发闾左戍边的途中起事的。
秦始皇奉行法家以法治国的主张,以法为"万物之纪"。据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的秦简记载,除商鞅沿袭李悝《法经》制定的6篇刑律外,秦还颁布了大量单行法规,仅律名就有31种之多。以法治国并没有错,但是过于苛刻的严刑峻法则使人们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连坐"、"株连"之刑更是祸害无边。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罪人、刑徒多至数十万、上百万。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对于遗留给后世灿烂历史遗产的秦朝来说,民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的回答就是揭竿而起,推翻了秦朝的统治;而对秦朝的统治者来说,则是迅速丧失了梦想延续万年的统治权。不过,这都不能掩盖秦朝在中国文明史及世界文明史中的影响力。就世界范围内来看,秦朝是诞生较早而与罗马帝国并列的东方大国。如果将秦朝的历史上溯至诸侯时代的秦国,她的历史也并不短暂。秦国崛起于诸侯争霸、列强竞争的动荡时代,崇尚法制、果断变革、征战无数,经过160余年坚定不移的努力追求,才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秦帝国创造的一整套国家体制,奠定了中国国家形态的根基;也正是秦朝,拓展了一个全新的农耕文明时代,使中国古代文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