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与文化
1437600000009

第9章 两汉继统(1)

来自沛县的一介布衣刘邦任贤用能,广揽民心,在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的争斗之中最终取胜,建立了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汉朝沿袭并加强了秦朝初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抚平了中华民族自春秋战国以来六百多年的疮痍,推动经济发展及文化革新,使中华民族继续走向兴盛,汉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之一。

汉朝按时代和建都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和东汉(公元25-公元220)两个时期,都属刘姓王朝。两汉之间的短暂时期,是外戚王莽所建立的新朝。东汉承继西汉政策,维护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格局。中国的汉朝与西方的罗马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大帝国。

一、汉帝国的初建与兴盛

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灭亡之后,随即就开始了为期四年的楚汉之争,这是一场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战争。

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裔,不过当时已经没落。在秦末,项羽与其叔父项梁举兵反秦,并找了一个据说是楚国后裔的牧羊儿,立为楚怀王,后来又尊为义帝,故项羽率领的军队称为楚军。

刘邦在秦末是江苏沛县的一个亭长,出身平常,起兵反秦时自立为"沛公"。刘邦颇有心计,能忍辱负重,善交有勇有谋之士,且有谋国、称帝之野心。例如,楚怀王与刘邦本有个"先入关者王之"的盟约,但刘邦最先攻入关中,却并没有称王,而是听从樊哙、张良等的意见,退军霸上(今西安市东),并"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这既赢得了人心,又避免了给楚军攻击的口实。后来,他被封到巴蜀和汉中为汉王,发愤图强,养精蓄锐。义帝被项羽所杀后,刘邦以"讨逆"为旗帜,号召各路诸侯共同击楚。

公元前202年,楚汉决战,项羽兵败至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内),陷入汉军包围之中,后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内),被迫自刎而亡。

随后,刘邦称帝,是为汉高祖,汉帝国正式建立,起初定都于洛阳,两年后迁都长安。从此以后,长安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为巩固中央集权,刘邦一方面继承、维护秦王朝创立的帝国体制,他亦称皇帝,下设三公九卿,并命博士叔孙通拟订了一套威严的群臣朝拜皇帝的朝仪,规范了君臣之间的礼节。在地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由郡、县、乡、亭、里构成的行政系统。

刘邦最大的失误是恢复了分封制。为了笼络反秦攻楚有功的将领,刘邦先后分封了七个异姓王,这些诸侯王占据大片土地,俨然成为独立王国,构成中央集权的严重威胁。在帝国稳固之后,刘邦就找各种借口,剪除了这些异姓王。同时,又分封了九个刘姓王,并宣布"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想以刘姓宗室的血缘关系构筑皇权的屏障,但事与愿违,这些同姓诸王不仅没有拱卫中央,而且渐成尾大不掉之势,与中央分庭抗礼,甚至发展到割据叛乱。

汉文帝、景帝时,分别听从贾谊、晁错的建议,削弱诸王,集权中央,引发诸王纷纷叛乱。景帝时,基本平定叛乱,消灭了诸侯王割据势力,为武帝时汉帝国的兴盛打下了基础。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即位,时年仅17岁,在位时间达53年之久,是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帝国体制,而且统一了封建意识形态,建立了强大的中央常备军,稳定、扩大了帝国边疆,使得汉帝国发展到极盛。

在中央,汉武帝双管齐下,树立皇帝权威,一方面,削弱相权,逐步剥夺了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僚系统的实权,使之沦为只是执行一般政务的行政机构,形成"尊君"局面。另一方面,设置大将军、大司马,权位在丞相之上,重用皇帝身边的侍从近臣、宦官宾客,营建了一个秉承皇帝旨意、握有实权的决策集团。

在地方,打击地方豪强,抑制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同时,创建刺史巡视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吏的监督和考核。他把全国划分为十三部,每部由皇帝亲派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部内各级官吏、地方豪强甚至诸侯王,其监察的结果可作为官吏任免升降的依据。

在财政政策上,任用侍中桑弘羊厉行改革,将铸币权集中于中央,由国家专营盐铁事业和商品的交换、买卖及控制物价,并向富有的工商业者苛以重税。这些措施不仅在经济上打击了贵族豪强、富商大贾,而且使中央控制了财政经济,获得了大量财源,为其施展武略提供了经济基础。

汉武帝时期汉帝国的兴盛还体现在对北方匈奴的征战上。匈奴在冒顿单于统治时,势力日渐强盛,经常南下威胁汉帝国的安全。汉武帝一改此前的"和亲"政策,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欲分别联合大月氏、乌孙夹击匈奴。同时,积极加强武备,派李广、卫青、霍去病等人多次征战,大败匈奴。至汉武帝晚年,基本解除了匈奴制造的边患。

在与匈奴的战争中,汉帝国开通了河西走廊,打通了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的通道,使得帝国声威广蔽于中亚乃至罗马文明的中心,来往的使节和商人不绝于途,被西方称为"丝绸人",是为丝绸之路的由来,他们打着汉帝国的旗帜,因而亦被西方称为"汉人"。后来,久而久之,就有了"汉族"之谓。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专制主义统治,采取的对以后封建帝制,乃至近代中国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措施,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高祖吸取秦王朝短命的教训,废除秦之苛政,实行"仁政","与民休息"。至汉景帝时,都奉行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

汉武帝时,软弱无力的"黄老之学"已不再适合时代需要。而儒家学说经过汉代儒生的改造,已变得更便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更便于做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其中,改造最得力者是董仲舒。

董仲舒是"春秋公羊学"大师,在其《春秋繁露》中系统阐述了他的"大一统"理论。他从"天人感应"出发,认为天地运转的金、木、水、火、土之五行次序与人间的社会伦理、政治伦常是相类似的,君主的权力、社会统治秩序与以"天"为中心的宇宙系统是相配的,从而强调"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并衍生出一套"卑"必须服从"尊","下"必须服从"上","臣"必须服从"君"的封建礼序,以及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道德,即所谓的"三纲"、"五常"。"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这样,整个封建社会,上至政治统治,下至百姓日常生活,都有了一套统一的以加强皇帝权威为核心的运转秩序。

董仲舒这一套把"天道"和"王道"相结合的"大一统"理论,不仅要求政治的大一统,而且要求思想意识形态的大一统,非常适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所以深得汉武帝赏识。

汉武帝即位不久,就向天下有识之士征询治世之道,董仲舒援引《春秋》"大一统"理论,三次上书对策,即有名的"天人三策"。他说,《春秋》的"大一统"主张,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世道混乱,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法度,解决之道是独尊儒家"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而对其他百家学说,要视为"邪辟之说",以"绝其道"。显然,他是欲以思想的大一统来达到政治的大一统。

其他诸儒亦建议汉武帝尊崇儒学、罢黜百家。例如,卫绾认为有些谋士治法家、纵横家学说,祸乱国政,应予以罢黜,此乃罢黜百家的最初动议。公孙弘亦建议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以使知识分子通过研究儒家经典而进入仕途。

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等儒生的建言,"卓然罢黜百家",提倡儒学。建元五年(前136)设置"五经博士",即专门研究《诗》、《书》、《礼》、《易》、《春秋》的博士,后又在长安设立太学,专门教授五经,培养五经博士,并从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各郡县也设立学校,教习五经,培养后备官吏。就这样,儒学的官学地位得以确立,成为了驯化知识分子的工具。

研习五经,精晓经学,成为了通向高官厚禄的门径,正所谓"学而优则仕"。至元朔五年(前124)公孙弘为相时,基本形成了一套知识分子通过研习经学而进入官场的制度。

同时,汉武帝重用儒生,用高官厚禄把精通儒术的知识分子吸收到各级政府之中,比如,任用"好儒术"的田蚡为丞相,并放手让他排挤不研究儒学的人。五经博士公孙弘也位至丞相,改变了汉初由有军功却不学无术的人担任丞相的局面。

此外,还采用儒生建议,对帝制做了诸多修改,以更符合"大一统"的理念。比如,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接受儒生"封禅则能仙"的建议,举行隆重威严的封禅礼,神化儒学,神化皇权。按五行学说,秦是"水德",那汉则是克秦的"土德",汉武帝在太初元年(前104)根据"土德"的要求,重新改订了礼制和历法,是为"太初改制"。根据儒家符瑞之说,新定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等年号,每一年号对应的时限定为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