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与文化
1437600000010

第10章 两汉继统(2)

这一系列的措施,就是史上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通过此举,把儒家思想渗透到政治、法律、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统治思想,利用功名利禄引诱大批知识分子去钻研经学,以此来束缚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从而牢牢控制整个社会,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自此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治国安邦、维系统治的精神工具。

不过,儒术虽然便于思想的"大一统",但用于治国也有缺陷,所以,汉武帝所倚重和信任的大臣,多是既知儒术又熟谙刑法的人。汉宣帝刘询说:"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可见,"独尊儒术"的背后,是霸道与王道杂用,既推行儒家的"德",又注重法家的"刑",这几乎是以后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秘笈。

三、王莽改制与光武中兴

汉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即位,他们继续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出现了所谓的"昭宣中兴",使汉帝国的辉煌兴盛又延续了几十年。但宣帝以后,西汉王朝就逐步衰落。再历经五代后,在公元8年被王莽篡夺皇位。

王莽本为外戚,但他为人谦恭有礼,长于结交社会贤达与俊杰,又精通经学,为一时人望之所寄。王莽对《周礼》情有独钟,几乎是言必称三代,行必据《周礼》。在外戚集团的相互争斗中,王莽占据上位,受封为大司马,赐为"安汉公",为他夺取皇位奠定了基础。公元8年,王莽以禅让形式夺得帝位,改国号为"新",是为新朝。

王莽所接手的刘姓天下,已经面临崩溃决裂的境地,土地兼并十分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十分尖锐。为了巩固政权,王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最重要的措施是实施土地国有,禁止奴婢买卖。为了制止商人地主兼并土地,王莽恢复井田制,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再分配给无土地的农民。同时,定奴婢为"私属",禁止买卖。此措施不仅遭到占有大片土地的大地主的反对,也遭到小土地所有者的抵制,禁止奴婢买卖也成了空言,最后不得不取消。此外,王莽还实行国营政策,由国家设专官掌控工商各业,经营酒、盐、铁、冶铜铸钱等各种事关国计民生的事业,也受到商人及民众的抵制。

王莽改制脱离实际,最终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公元23年,王莽政权在各地农民起义、地主武装的反抗中覆亡。

在各路反对势力中,有个叫刘秀的大地主,是汉高祖的九世孙。他打着"复高祖之业"的旗号,公元25年在鄗(今河北柏乡县北)宣布称帝,是为光武帝,改元建武。不久攻占了洛阳,并在此定都。历史上把刘秀所建的王朝称为东汉,而称刘邦所建的王朝为西汉。

随后几年,光武帝相继消灭、平定了绿林、赤眉等各路农民军和地方割据武装,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恢复生产,使得社会得以安定、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光武帝建制初,采取"退功臣而进文吏"的办法,对开国元勋赏以厚禄,劝其隐退。同时,召"天下俊贤",以文士充任官吏。这样,就避免了西汉初年诸王坐大的局面。此外,吸取西汉末年外戚专权的教训,规定后宫外戚"不得封侯与政",严防其干政,削除了对皇权有威胁的一切势力。

光武帝吸取西汉末期皇权衰落的教训,在废除王莽时期的官制的同时,继承、发展汉武帝时期的官制。光武帝削弱了"三公"的权力,扩大尚书台这一机构,加强尚书令的权力,使其直接对皇帝负责。但尚书令的俸禄仅一千石,位低权重,大权由皇帝掌控。光武帝还提高御史中丞的地位,使之能监察百官。同时,复置司隶校尉,扩大刺史的权限,既可监察京官,又可监察地方官,刺史甚至能处理地方政务。这样,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听命于皇帝的监察系统。但刺史的权力过重,到东汉末年,成为了地方割据的祸根。

光武帝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经过一系列整顿之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光武帝还恢复汉初轻徭薄赋的政策,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他十次下诏释放和禁止虐杀奴婢。为抵制豪强地主,他实施度田政策,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制定垦田、人口和赋税政策的根据。但实施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地主的反对而不了了之。

因为有光武中兴的基础,东汉王朝的繁荣景象延续了近80年。但和帝之后,皇帝多幼年登基,外戚、宦官专权乱政,东汉日渐衰败。

四、两汉经营西域与丝绸之路

据《汉书·西域传》所记,"西域"的范围基本上是指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敦煌以西、帕米尔以东的地区,与今天中国的新疆地区大体一致。当时,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着数十个政权。但汉代史籍所记载的关于西域的故事,远远超过了此一范围。

两汉开通、经营西域是与同匈奴的征战紧密相连的。匈奴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控制了西域诸国。匈奴骑兵经常深入内地劫掠人口和财物,严重威胁到汉朝人民的安全。到汉武帝,经过多次大规模的征战,先后收复、夺得了河套地区的"河南"、"河西",占有了河西走廊,并在"河南"设置朔方、五原二郡,在"河西"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并向此地徙民屯垦,进行开发建设,开通、维护了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而且,汉武帝还修缮了秦长城,并把秦长城向西延伸,直达今天的敦煌西部。

在征战匈奴不断获胜的同时,楼兰、姑师、乌孙、大宛、车师、龟兹等国纷纷降服汉朝。公元前60年,汉朝正式设置"西域都护",都护府设于乌垒城(今轮台县内),代表中央管理西域诸国。西域都护相当于内地郡守,官秩二千石,与其下的副校尉都由西汉中央政府委任。都护府治理西域诸国的主要措施是屯田,有力促进了西域农业生产的发展。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有力加强了中央对西域的统治,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到西汉末年,由于中央式微,西域与中央的联系减弱。到王莽新朝时,基本终止了与中央的联系。至东汉初年,北匈奴控制了西域,并长期威胁北方边境,汉明帝派窦固、耿秉多次领兵征伐北匈奴,并于公元74年在征服了依附于北匈奴的车师之后,在西域又设置了都护和戊己校尉,使得西域与内地的交通得以恢复。

在两汉开通、经营西域的过程中,有两人功不可没,一是西汉的张骞,一是东汉的班超。

张骞在汉武帝时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在公元前138年,旨在联合被匈奴驱逐至今阿姆河流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这是中国人较早跨出中原,进行世界性的大规模探险活动。这次出使历时13年,张骞在被匈奴囚禁10年之后,越过葱岭,经过大宛、康居二国后达到大月氏,但大月氏已不愿意回转向匈奴复仇,所以张骞这次出使没有达到政治上的目的。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长安,详细报告了他在西域的所见所闻,这使得当时的中原人士对西域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

第二次出使在是公元前121年(一说是公元前119年),目的是想说服今伊犁河流域的乌孙联合夹击匈奴,但乌孙不愿与匈奴大动干戈。此次出使虽没有达到政治目的,但使得西域诸国与汉帝国正式开启了相互之间的使节往来,中原与西域的往来通道正式开辟。

东汉的班超是继张骞之后经营西域的又一杰出人物。他有勇有谋,颇具军事和政治谋略。公元71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欲招降西域诸国,配合汉军攻击匈奴。班超率36人出使,先后通过军事和政治手段,降服或击败西域各国,在西域经营达30余年。特别是公元76年汉章帝下令撤销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之后,班超毅然决定留在西域,艰苦奋斗达18年之久,最终使西域50余国服从中央政府,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丝绸之路是自西汉开始中国通往西方的最著名的陆上交通线,从当时的首都长安出发,向西北经过河西走廊,途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再向西达玉门关,在楼兰分为南北两道:南道经塔克拉玛干沙漠,沿昆仑山北麓,经过且末(今且末县南)、小宛(今且末县南)、精绝(今民丰县北)、戎卢(今民丰县南)、扜弥(今于田县城东北)、于阗(今和田县西南)、莎车(今莎车县)、疏勒(今喀什)等八站;北道经一段沙漠之旅后,沿天山南麓西行,途经尉犁(今库尔勒东北)、焉耆、乌垒(今轮台东北)、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温宿(今乌什)、尉头(今阿合奇一带)等后,到疏勒与南道汇合,然后分别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的西部和北部,可以到达今伊朗、费尔干、里海东岸、地中海东岸等地区,再向西就可抵达大秦(罗马帝国)。

丝绸之路连接着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他们不断地进行着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中国的物品,特别是精美的丝绸、漆器源源不断地输入西方,十分受西域诸国及罗马人的喜爱,罗马人因此把中国称为"Seres",即拉丁语"丝绸"的意思。同时,芝麻、胡萝卜、黄瓜、核桃、葡萄、苜蓿、石榴、蚕豆、汗血马、玻璃等西域的物产也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中国,音乐、舞蹈、杂技以及佛教等异域文化也经丝绸之路传到中国。

丝绸之路第一次打通了中西之间的陆路交通,对促进中西之间的文明交流,加速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起了极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