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与文化
1437600000011

第11章 两汉文化(1)

两汉时期,在"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之下,出现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不仅对先秦以来万象纷呈的思想学说进行了总结,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形成思想大一统的格局,而且在华夏多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融汇成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两汉文化在走向一元的过程中并没有丧失其开放性,而是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景象。在佛教传入及本土道教产生后,儒、释、道共生共存,互相影响,成为中华文化一道独特景观。此外,两汉时期的史学、文学、医学、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

一、经学、谶纬与唯物论

从汉武帝开始,与"独尊儒术"相伴而生的是,形成了一门专门注解、传习儒家经典的学问,即经学。开始只奉《诗》、《书》、《礼》、《易》、《春秋》为儒家经典,称之为"五经",后又陆续增补,有"七经"、"九经"、"十三经"之说。

两汉时期,经学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功名利禄的驱使下,儒生们纷纷研习经学。武帝设五经博士时,博士弟子(即太学生)只有五十人,但到东汉顺帝时,太学的博士弟子就增加到了三万人,还有无数的儒生在私塾里研习经学。一部数千言的儒家经典,对它的注释竟然可以达到一百多万字!

儒家典籍在秦末曾遭火灾,损毁严重。西汉官方博士所研习、传授的儒家经典都是据儒士口授,由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的,而非先秦时的原版典籍,所以称为"今文经"。而用先秦古文写成的经书,称为"古文经",大多散落民间。这些"古文经"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据说,武帝末年,鲁恭王在拆除孔子的旧宅时,在墙壁里发现了《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用先秦古文书写的数十部儒家典籍。同时,汉武帝也大开献书之路,求天下遗书,至成帝时,收集到了大量图书,这些书杂乱无章,就派刘向进行整理。哀帝时,刘向的儿子刘歆在继续整理这批图书时,发现了古文字写成的《春秋左氏传》、《尚书》、《逸礼》、《毛诗》等经书,于是,他向哀帝提出在太学设置学官研究这些古文经,遭到众多博士的反对。至此,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两派。

在两派争斗中,今文经因能在官学里讲授,是士人们升官的必由途径,所以总占据上风,而古文经却只能在民间传授。但王莽登基后,为了配合他的"托古改制",大肆推崇古文经,把刘歆发现的一批古文经都列为了官学讲授内容。

经今古文之争,开始主要是表现在经书的文字、版本和真伪的辨别上,后来又引申出学术观点的争论。今文经学着重于阐释经文背后的微言大义,强调迎合现实的需要,而古文经学着重于注释经文本义,专注学理,有复古倾向。到东汉末年,两派有了融合的趋势。两派之争推动了两汉经学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很多著名的经学大师,特别是许慎、马融、郑玄,他们既精通古文经,也研究今文经。

西汉末年,又出现了谶纬之学。谶是一种假托神灵的预言,用神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世人昭告治乱兴衰和凶吉祸福,常常附有各种神秘怪异的图,所以也称为图谶。纬是一种用宗教迷信的观点,假托神的意旨对儒家各种经书进行解释的书,是与经相对而得名。许多经书都被注有纬书,这些纬书大多用经书旧名,其内容都是以预言和神话为根据。谶和纬相结合构成了谶纬之学,其内容有的解经,有的述史,上自天文历法,下至地理风情,既有典章制度,也有政事更迭,但几乎都是以荒诞不经的神话的形式出现,它的思想渊源是阴阳五行学说。谶纬之学是两汉时期把儒学神学化的结果,是经学的一种衍生物。两汉统治者和众多博士、经师、士人,把儒家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采用神秘主义的方式解释各种经书,使得儒学被赋予了神的力量。

因此,谶纬之学与经学,特别是与今文经学相结合,得以政治化,深得统治者喜爱。王莽、刘秀都曾利用谶纬来谋划登基。特别是刘秀,对谶纬达到了痴迷的地步,深信不疑,他用人施政,决定重大问题,都以谶纬为准,不懂或不喜欢谶纬者,肯定得不到他的重用。就这样,谶纬之学在东汉非常盛行,被奉为官学。儒生们不仅要记诵儒家经书,还要修习各种谶纬之书,要精通如何按官方意志,用谶纬解释经书。这使得儒学谶纬化,变得神秘起来。

显然,谶纬之学是唯心主义的,以它诠释儒家经典,使得经学的内容更为空疏荒诞,因此,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反对谶纬之学。古文经学家许慎为了反对今文经派对经文本义穿凿附会,编了一部《说文解字》,对近万个古文字一一进行注释,郑玄还对不少荒诞的纬书依据经书本义进行了注释。

这一时期唯物论的代表者是东汉思想家王充。王充自幼家庭贫穷,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写成了《论衡》一书。该书"违儒家之说,合黄老之义",宣传唯物论、无神论,反对儒家的天人感应说,否认"天"有意志,认为"天"只是一种自然存在,各种凶吉祸福都是自然现象,与人事无关。"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认为"六经之文,圣人之语,动言天者",是"惧愚者之言"。同时,也批驳各种鬼神妖异之说,反对人死为鬼之说,"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

立场鲜明的唯物论不仅有力抨击了谶纬之学,还批判了经学的唯心主义思想。在谶纬之学盛行的东汉,王充的这些观点被视为"异端邪说",《论衡》一书被埋没了上百年之后,在东汉末年才逐渐流传开来。

二、《史记》与《汉书》

两汉时期,中国的史学获得了巨大发展。在汉朝之前,虽然产生了《春秋》、《尚书》、《战国策》等具有文献价值的书,但这些书所记载的史实都较零散,很不系统。直到西汉,中国才产生了第一部系统化的史学巨著,即司马迁的《史记》。

司马迁,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出生于史学世家,其父司马谈曾做过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迁早年出外游学数年,足迹踏遍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各地,还曾出使巴蜀之地,随汉武帝多次巡幸各地,这为他以后"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提供了实践素材。司马迁受其父影响,精习了道家学术,后又师从著名经学家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公羊春秋》和《古文尚书》,精研儒术,博采众家之长。

元封三年(前108),他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负责修史工作,后来因受李陵败降匈奴的牵连,被汉武帝处以腐刑(阉割之刑)。司马迁不丧其志,忍辱负重,发愤专心修史,穷毕生之心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了千古不朽的史学巨著《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意即太史令司马迁所著之书,共有130卷,其中本纪12卷、表10卷、书8卷、世家30卷、列传70卷,洋洋洒洒52万余言。司马迁遵循孔子所说的"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的写作原则,采用纪传体,分本纪(即以帝王为主轴的大事记)、表(即帝王将相年表)、书(即典章制度等的汇编)、世家(即各诸侯国历史和诸侯将相及其他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列传(即各少数民族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等五种体例撰写而成,开创了一种以人物传记为主的史书撰写体例,为以后中国近两千年的王朝历史编纂提供了一种典范。

《史记》也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通史性巨著,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时期,从远古写到当代,上下三四千年,结构完整,内容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社会风貌、科技等各个方面,既写了历史上的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帝王将相等方面的制度和大事,也写了少数民族和处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游侠、商贾等的生活,尽量全面勾勒社会的全貌,俨然当时的百科全书,所以,有人也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更难能可贵的是,《史记》在颂扬帝王将相之功德的时候,"不虚美,不隐恶",叙事时讲求实事求是,褒贬有度,不但敢于斥责历史上的暴君,还敢于揭露汉朝皇帝的短处,甚至斥责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不仅敢于揭露酷吏的残暴行为,还敢于颂扬游侠之士的侠义行为,把农民起义领袖与诸侯同列于"世家",树以专传,故被后人称为"实录"。

《史记》的文笔也非常优美,描写人物栩栩如生,叙述事件惊心动魄,可以说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文学著作,所以被世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中国史学史上享有开风气之先的地位。

在司马迁和《史记》之后,汉代也出现了一些有名的历史学家和史学著作,其中最出名的是班固及其代表作《汉书》。

班固(32-92),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出生于官僚世家,家学渊源深厚,其祖父官至广平相,其父班彪是东汉初年有名的一代大儒和史学家,撰写了《史记后传》数十篇,把《史记》所记述的历史延续至西汉末年,其弟班超乃东汉有名的经营西域的干将,其妹班昭亦精通史学。

班固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加之聪明好学,16岁时就入太学读书,求学达八年之久。他众观博览,善采百家之言,据史书记载,他"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因其学识渊博,被汉明帝召入朝中,担任兰台令史,负责史书纂修工作。他继承父亲遗志,花20多年完成了《汉书》的绝大部分。永元四年(92),在宫廷斗争中,因与外戚窦宪关系亲密而受牵连,被捕后死于狱中。他死后,其妹班昭续写了《汉书》中的8篇表,一个叫马续的士人又补写了《天文志》。《汉书》这本史学巨著,历经波折,终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