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述的范围上自汉高祖,下至新朝的灭亡,共约230年的历史。《汉书》仿《史记》纪传体撰写体例,分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共有100篇,但比《史记》更加严密周详,增加了不少内容,特别是10篇志,十分丰富。《汉书》虽然是一部断代史,但它很注重贯通古今,详述史实的来龙去脉。而且,它虽然注重颂扬西汉帝王的圣德,但叙事也较客观,"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后世史家誉为"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
总之,《史记》奠定了纪传体史书之根基,《汉书》是断代史史书的开山之作,以后中国近两千年的正史纂修都是仿此先例,二者代表了两汉时期史学的最高成就,在世界史学史上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三、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萌兴
先秦时期和终有秦一代,中国虽然盛行多神传说,有"敬天法祖"的传统,但没有形成有系统教义的宗教,到了西汉,虽然经学与阴阳五行学说、谶纬之学相结合,被神学化了,但也没有发展为宗教。中国出现宗教,是在西汉之后,包括外来宗教佛教和本土宗教道教。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由与孔子同时代的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他被他的信徒们尊称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或"佛"。佛教在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被定为国教,随后开始向外传播,后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向外传播,大致有南北两条路线,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阿富汗等国和中国云南少数地区,以小乘佛教为主;向北传入西域诸国,再东传至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教为主。在中国西藏盛行的佛教是大乘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佛教是从西北陆路传入中国的,属于大乘佛教,但近代大学者梁启超却认为佛教是从广东一带经海路传入中国的。
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呢?在古代,佛教徒为了提高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编造了许多神话,把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大提前,有的说是西汉,有的说是春秋战国,甚至有的编造说是黄帝时。据后来的史家考证,佛教传入中国当在两汉之际,最早不能在张骞开通西域之前,因为此前中国还不知道身毒(即印度),也就更不知道佛教了。传入的具体时间,也是众说纷纭,较公认的说法,一是西汉末年哀帝元寿元年(前2),大月氏的使臣伊存首次在中国口授浮屠经(即佛经),博士弟子景卢听了他的讲解;一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明帝遣使到印度访求佛法,从大月氏请来了两个佛教僧人,并在洛阳建立了白马寺,请他们翻译佛经。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被称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在东汉,洛阳成为了佛教中心。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在流传过程中,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与中国固有的儒学、道教既互为消长,又彼此融合,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刚传入中国时,主要在上层社会流传,信徒多为帝王贵族,他们往往把佛教与黄老道相结合,把黄老与佛陀并行祭祀。据悉,第一个信仰佛教的贵族楚王刘英"喜黄老学,为浮屠(浮屠,即佛陀)斋戒祭祀",第一个信仰佛教的皇帝汉桓帝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当时,佛教几乎被视为一种神仙方术,甚至有佛教徒为了把佛教与黄老之学牵连在一起,不惜歪曲事实,说"老子入夷狄为浮屠"。
到了东汉末年,佛教经过在上层社会近二百年的流传后,逐渐扩散至民间,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流传范围从中原地区扩展到江淮一带,直至南方的广州、交州。洛阳、徐州、豫州等地先后兴建了佛教寺院,塑造了一批佛像,特别是徐州的寺院,佛堂能容纳三千人,信徒达五千余户。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严佛调是有记载的第一个出家当僧侣的中国人。佛经的翻译事业也逐渐发达,汉译佛经越来越多。翻译佛经影响最大的是安息(波斯)人安世高和大月氏人支娄迦谶,前者主要翻译小乘佛教,重在阐述"禅数";后者主要翻译大乘佛经,重在阐述"般若"。而且,还产生了阐释佛教教义的汉文著作,即《牟子理惑论》,开始出现中国化了的佛法思想。
与佛教传入中国几乎同时,中国本土还产生了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即道教。道教的产生,与古代的鬼神崇拜、神话传说,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和秦汉时代的黄老之学有关,以先秦时期的道家为根基,杂糅了儒家、墨家、阴阳五行家和汉初的黄老思想。
道教成为有组织、有教义的正式宗教,是在东汉末年。汉顺帝年间,有个叫宫崇的人向官府献上他的老师所得到的"神书",名为《太平清领书》,共170卷,此书即后来所说的《太平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系统阐述了道教的基本教义,为道教的创建提供了理论基础。此书现存57卷。
约与《太平经》问世同时,张陵到四川鹤鸣山学道,据《太平经》制作道书24篇,据说是太上老君口授,并据此布道,同时结合巴蜀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创立了道教,尊奉老子为教主,设立"治",作为传教点,并以符水咒语治病,广收教徒,参加道教要交纳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因张陵自称天师,所以又称为"天师道"。张陵死后,其子张衡、其孙张鲁继续传道,在巴蜀汉中一带势力十分强大,张鲁因此据汉中20多年。张鲁败亡开始于向曹全操国之传后播,。道教徒流向北方和江南,使得道教道教的另外一支是太平道,由张角在汉灵帝时所创,直接以《太平经》为教义,教人"叩头思过",以符水咒语治病的法术布教收徒,倡导天下"大公平",故在民间很受欢迎,教徒达几十万。太平道是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的组织者,起义失败后,太平道也基本上消逝了。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指一种有灵性的"神异之物",道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得道成仙",使得肉体永生,灵魂常在。道教追求养生之道,对中医的发展很有促进作用。道教还富有哲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诸多影响,鲁迅曾经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道教不仅广布于中国,还远播到东南亚、日本、印度甚至欧美,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神医张仲景、华佗与中医理论的发展
两汉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获得很大发展。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前者能观测天象,后者能在短时间内测出地震的时间、方位和强度,比欧洲发明类似仪器要早一千七百多年。西汉初期中国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蔡伦又对造纸术进行了很大革新,他发明的技术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这一时期,中国还发明了指南针,东汉时的王充详细叙述了指南针的制作方法、结构和功能,此为世界上关于指南针的最早记述。
两汉是中医学集大成时期,不仅产生了淳于意、张仲景、华佗等大医学家,还产生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著作,使得中医理论得到很大发展,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淳于意,西汉初年著名医学家,他每次看病后,都会详细记录病人的姓名、住址、脉象,以及所患病的病名、病因、治疗方法、药方、愈后等详细情况,汇集成《诊籍》,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病历,对了解当时许多病的病理及治疗方法很有帮助。
张仲景,名机,东汉著名医学家,被尊为"医圣"。他从小就精心研究医学,十分注重吸取前人的医学经验,诊断态度十分严谨,医德非常高尚,创造了一套根据病变的表、里、阴、阳、虚、实、寒、热等不同情况,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的临床诊断理论。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著有《伤寒杂病论》,共有16卷,此书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是一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临床诊疗专著,内容十分丰富。可惜,此书已经失传,目前能看到的是经过后世名医改编过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华佗,名旉,东汉著名外科医生,他一生淡泊名利,行医足迹遍及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许多地区,深受人民尊敬,被尊为"神医"。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医病救人的故事,比如,为三国时著名将领关羽"刮骨疗毒",剜掉肌肉,刮去骨头里的毒,挽救了关羽的性命。在为河内太守一个20岁的女儿治病时,在她的腿骨里取出了一条蛇一样的死骨,治愈了她长达八年的痼疾,至今,民间还把死骨称为骨蛇。公元208年,华佗因不愿做曹操的侍医而被杀害,后来,曹操的孩子生病,因无名医医治而死,他才后悔不已,认识到不该杀了华佗。华佗最精湛的是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把麻醉剂运用到医学手术上,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他还擅长于针灸,提倡用体育锻炼防治疾病,自编了一套"五禽戏",即按照虎、鹿、熊、猿、鸟的运动姿势编导的一套体操,据说当时有个叫吴普的人按照此法锻炼,到九十多岁了,还"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黄帝内经》从战国时开始编纂,西汉正式成书,是中国第一部医学著作。该书分为《素问》和《灵枢》(或称《针经》)两部分,《素问》采用与黄帝对话的形式,阐述了许多生理病理现象及其成因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石。《灵柩》主要记述了许多针刺之法。《黄帝内经》虽然带有神秘色彩,但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中的科学成分,也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成分,两千多年的实践证明,该书所记述的不少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还是有效的。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西汉,也有人认为成书于东汉初年,不是出于一人一时之手,而是中医药物学长期发展、积累的结果。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和植物分类学著作,第一次较全面、系统地对中医药物进行了分类、说明。它共收录了365种药物,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并把这些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对每种药物的性质、产地、主治辅治何种疾病、异名等都进行了详细记载。该书还论述了药物理论,包括医方中的主药和辅药的关系、药物相配的制剂原则,以及药物的药性和制作方法。该书奠定了中国药物学的基础,它所记述的许多药物的药效,经过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都是正确的。
总而言之,两汉时期中医文化获得了长足发展,把临床实践和医学理论相结合,既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又注重病理的探讨,在治疗方法上,以方治病成为主要手段,方剂开始流行。实行药方和药物相结合,对药物的认识也更系统,针灸技术也更成熟。此一时期基本形成了中医的完整体系。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人类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至今都与西医并称为世界医学的两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