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之后,中国进入了长时期的动荡和分裂。在东汉帝国的废墟之上,演绎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争雄的局面。魏灭蜀、吴之后,又被西晋所取代。西晋灭亡之后,南北分治,南方相继出现了东晋、宋、齐、梁、陈等五个政权,北方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则达十六个之多。后北魏统一北方,但南北对峙的局面并未改变,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南北朝时期。
但是政治、军事上的分裂动荡并没有改变民族融合的大势。在频繁的政权更迭之中,汉族和少数民族接触逐渐增多,相互学习交流,使少数民族逐渐被汉化,而汉族也汲取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在多元的政治格局下,文化也呈现出多元繁荣的景象。魏晋名士的风度,敦煌莫高窟的飞天,都是这个动荡时代留下的灿烂印迹。
一、三国鼎立与南北并峙
东汉末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各地豪强地主武装和州牧的势力大大加强,进行地方割据,使得东汉中央王朝名存实亡。其中,势力最大者是并州牧董卓,他专横跋扈,公然废黜了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激起各州牧纷纷起兵讨伐,是为"董卓之乱"。后董卓被杀,全国陷入割据混战局面。
在混战之中,曹操的势力日渐强大。曹操,字孟德,出生官宦世家,博览群书,喜好兵法与权术,被世人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和朝廷百官都迁到他的大本营许县,并把许县改称许昌,作为东汉的都城,自此,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势力不断增强,相继击杀了袁术、吕布。公元200年,曹操以少胜多,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内)之战中大败当时势力最强的袁绍,不久,消灭了袁绍余部,统一了中原。随后,曹操又消灭了韩遂、马超、张鲁等割据势力,统一了整个北方。
在南方,主要是孙策、孙权占据江东地区,刘表占据荆州,刘焉占据益州。刘备虽贵为汉室后裔,被皇帝尊为皇叔,但是势力一直很弱小。他一度依附袁绍、曹操,后又投奔刘表,依托荆州发展势力,但地盘、军队、谋臣都乏善可陈,一直寄人篱下。
刘备的命运在遇到诸葛亮后开始有了转机。诸葛亮,字孔明,少年时父母双亡,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一说为湖北襄樊),常自比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司马徽、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刘备屯兵新野时,徐庶为其幕僚,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诚心造访,前后三次,诸葛亮见其诚挚,才与其相见,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的典故。
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即天下三分大计:先据荆、益二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再图统一天下。刘备对其建议大为赞赏,任其为军师。自此之后,军政大事,计无不从,刘备势力日渐壮大。
曹操在稳定中原后,欲南下夺取荆州,消灭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公元208年,刘表病死,曹操乘机挥军南下,占领了荆州,随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号称八十万,顺江而下,企图占据江东。孙权与刘备联合,共约五万军队,在孙权的著名将领周瑜和刘备的军师诸葛亮的指挥下,采用火攻等计谋,在赤壁大败曹操,迫使曹操回师北上,不敢再南下,专注于北方的统一。赤壁之战后,孙权巩固了在江东的统治,并与刘备瓜分了荆州,而刘备势力也获得很大发展,占据了益州和汉中一带,驻守在成都,自封为"汉中王"。"赤壁之战"基本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公元216年,曹操晋封为魏王。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使汉献帝把皇位"禅让"于他,以魏为国号,是为魏文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以洛阳为都城。
翌年,以汉室继承人自居的刘备亦称帝,以汉为国号,以成都为都城,其势力范围主要在益州,辖今四川、云南、贵州北部等地,又称蜀。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以建业(今南京)为都城。至此,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它们在各自的统治范围内,都着力发展社会经济,增强势力。同时,相互之间又彼此征伐,争斗不已。
三国之中,曹魏实行屯田制,社会经济获得很大发展,同时,实行九品中正制,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唯才是举,势力最为强大。蜀国虽然有诸葛亮主政,但是长期征战,耗费甚大。在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不思进取,国力日弱。公元263年,魏灭掉了蜀。
曹魏政权此时也被司马氏家族把持。在灭蜀之后,司马昭晋封为晋王。公元265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用曹魏代汉的办法,通过"禅让"取得帝位,以晋为国号,以洛阳为都城,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吴,正式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这样,自东汉末年董卓之乱起的分裂割据局面延续九十多年之后终于结束,中国又归于统一。
但统一局面只延续了二十多年。西晋内部十分腐朽,争权夺利十分厉害。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使得西晋元气大伤。同时,北方少数民族的势力日渐强大,并不断迁入中原。公元316年,西晋为匈奴所灭,中国又陷入了长达二百七十余年的分裂局面。
西晋灭亡之后,在南方,公元318年,镇守建业的司马睿称帝,是为晋元帝,以建康(此前称建业)为都城,国号仍用晋,史称东晋。东晋在南方延续了一百多年,于公元420年灭亡。随之,江南相继出现了以建康为都城的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四个王朝,史称南朝。
在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了16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长达一百二十多年,期间只有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短暂统一北方近十年。直到公元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北魏后来又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从北魏到北周,相继更替的政权,史称北朝。
二、胡汉融合
近四百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次更大规模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表面上看起来是大分裂、大动乱,但却蕴藏着统一的大趋势,各民族在交锋中相互融合,胡汉文化相互融汇,日渐趋于一体,为统一国家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在北方,主要是胡汉交会,出现胡人汉化和汉人胡化的高潮。生活在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南下,进入中原汉族农业区,这些游牧民族或半农半牧民族的"胡"文化与中原农耕民族汉族的"汉"文化相互交会,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文化汉化主要沿着三条渠道进行。一是民间潜移默化的渠道,迁入内地的胡人与汉人杂居,逐渐汉化,接受汉人的一些日常生活方式和汉文化的观念意识。比如,胡人的性观念比较开放,"女儿自言好,故入郎君怀",但受汉文化影响后,胡人女子就由大胆豪放变得比较含蓄,开始接受儒家的贞操观,遵守妇道,在婚姻上接受"父母之命"。
二是官方强力推行的渠道,胡人统治者在中原建立政权后,深知"入中国则中国之"的道理,纷纷通过自身的喜好示范和采用汉人的统治方式,强行促使胡文化向汉文化发生质变。
早在汉朝时,通过联姻的方式,不少胡人统治者具有了汉族血统,至魏晋时期,有的还改姓刘。刘渊就是匈奴的贵族,他师从著名经学家崔游,学到了很多儒学知识,在起兵反晋时,还宣称他是"汉氏之甥",把所建的国也称为"汉",自称汉王。后赵的创建者羯族人石勒,建立前秦的氐族人苻坚,后秦的羌族人姚苌、姚襄等等,都很喜欢、推崇汉学,在胡文化汉化方面做出了贡献。
贡献最大者是北魏的鲜卑拓跋氏。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启用汉族士人许谦、张兖等,重建代国(鲜卑拓跋部曾经建立过代国,但于公元376年被前秦所灭)。公元398年,接受汉人崔宏的建议,改国号"代"为"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史称北魏,表明其政权是中华正统,承曹魏统治中原,而偏安于江南的东晋是伪政权。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至献文帝拓跋弘时,都很注重启用汉族士人,其政权的儒学化程度不断加深,至冯太后临朝听政和孝文帝时达到顶峰。
献文帝把皇位传给年幼的孝文帝拓跋宏后,具有汉族血统的太皇太后冯氏临朝听政,她颁布的第一道政令就是在全国普遍建立学校,大兴儒学,开始了大规模的汉化运动,把胡人的汉化进程正式纳入政治体制。具体说来,主要是采纳汉族官员李冲、李安世的建议,实行官吏俸禄制;在地方基层用三长制代替宗主督护制,重建乡官系统,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在土地分配上颁布均田令,重新调整土地关系;在赋税制度上实行租调制,协调国家与农户的关系。因此,冯太后死后,被谥为文明太皇太后。
孝文帝自小就被汉化,汉文化修养十分深厚,他对"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常以大儒自居,深知鲜卑族必须汉化的重要性。他在公元490年亲政后,全面推行汉化政策。
在官制上,废除鲜卑旧制,沿用魏晋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和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掌政务,在地方设刺史、太守、县令,官员被分为九品四十二阶。公元493年,他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汉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洛阳,移民达108万人。
他还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消除鲜卑族和汉族在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甚至身份血统上的差异,包括推行汉族语言,禁止三十岁以下的官员说鲜卑话;按汉族习惯,把118个鲜卑复姓改为单音汉姓,如:"拓跋"、"勿忸于"、"独孤"、"丘穆陵"、"步六孤"、"纥奚"、"土难"分别改为"元"、"于"、"刘"、"穆"、"陆"、"嵇"、"山";规定所有鲜卑人必须改着汉族服装;促使鲜卑人与汉族人通婚,他自己就娶了五个汉族人女子,并强令他的六个兄弟都娶汉族人为妻;推崇汉族人宗庙祭祀与纪元习惯,尊奉孔子为"素王",大兴孔子祭祀活动,改建太庙,重新议定北魏的祖宗庙号;等等。
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鲜卑和其他胡人的汉化,逐渐消除了汉人和胡人之间的差别,使二者之间的差别转化为汉族原有的士族和庶族之间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