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川江号子
1450200000013

第13章 黄龙溪船工号子

一、区域及地理历史渊源

古镇黄龙溪位于双流、彭山、仁寿三县交界处,双流县西南部边缘,距成都市区28公里,辖区面积50.4平方公里,总人口2.08万。锦江由成都流入贯穿古镇,在黄龙溪古镇区东面纳入支流鹿溪河,组成镇域内主要体系。黄龙溪镇有着2000余年的历史,古称赤水,地处锦江、鹿溪河汇流处,黄龙溪是以赤水河的浊水,流入府河清江后,呈现酷似龙图像的水文奇观而得名。牧马山、二峨山隔江对峙,是古蜀南面水道的咽喉要地,是连接成都与长江、金沙江、大渡河的水码头重镇。东来的锦江与南来的赤水相接,又与西去江口、乐山、长江、金沙江、大渡河及南蛮之地相接,乃古蜀王国的军事要地。公元前316年,末代蜀王曾在此作最后的决战,古蜀为秦所灭。《水经注》载:“三国蜀汉时期建安二十四年,有黄龙见此水,九日方去。”又梁虞荔《鼎录》记:“蜀章武二年,黄龙见武阳之水九日,铸一鼎,象龙形沉水中。”千古一溪,因此得名“黄龙”。

黄龙溪在两宋时,已是彭山县重要城镇之一。《元丰九域志》载:“彭山县在州北(梅山)四十五里,辖一十九乡,文丰、蛮回、黄龙、福华四镇。”可见此处北宋时已是商贾云集,官府征税的重镇之一。明末清初,黄龙溪被战乱摧毁,从乾隆四十年(1775)开始,大批省外移民迁入,黄龙溪逐渐得以恢复发展,成为重要的移民场镇和水码头。清时,镇仍属眉州彭山县辖,编为二十二里,黄龙溪属其一里,清末民初,曾呈现“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的盛况,享有“五帮”不夜城的盛誉。祖辈讲,水上运输经常泊船百艘,最多时达240艘,船工3000余人,进入码头依赖船运为生。清末,黄龙溪归成都府华阳县管辖。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川江河运业随之迅速发展,也促进了黄龙溪旧时的繁荣。大小商店、作坊上百,场镇居民逾千,过往船工、客商、游人日达数千人。民国《华阳县志》载:“油子河下段,源于走马河四分支,在筑断堰与柏条河汇合后,通称府河。”府河流至成都与锦江合流,经望江楼、中和镇、中兴镇、苏码头至黄龙溪,入彭山县至江口汇入岷江,自古就有航运之便。《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是古代南丝绸之路的重要水路,府河是市景繁荣的成都沿河输出输入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及其他货物的重要通道,是府河航运业促进了它的繁荣。由于鹿溪河与锦江在此交汇,河湾开阔,水运较为发达,往返成都、重庆、乐山的船只多在此停泊,加上本地运送牧山特产的船只,使黄龙溪河面帆樯如林。黄龙溪船工号子就是在繁荣的府河航运业推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还有被誉为“小都江堰”的古佛堰、著名锦江的陈家水碾、鹿溪河上的官堰这三大水利工程,也为黄龙溪号子的生存提供了有益的空间。

二、号子内容及特色

作为一种协调劳动动作、鼓舞士气、抒发感情的号子,黄龙溪号子生动地反映了船工们的劳动场面、精神世界和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黄龙溪号子是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的合唱形式。

领唱部分歌词除劳动号令、呼号以外,其内容大多为反映船工生活、水文概况、沿江两岸的山川风貌、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以及民间传说、故事等,具有丰富的知识性。歌词多为七言四句,赋、比、兴手法运用娴熟、简洁明快,音韵流畅、琅琅上口。多数是历代传承下来的较固定的歌词,也有的是根据水流情况、地理环境而即兴创作。如黄龙溪流传的号子歌词:“上江口,下江流,黄龙溪转苏码头。中和二场路好走,嗨唷嗨唷,加把油”,“脚蹬石头手摸沙,找钱回去供爹妈……”,等等,多为谈天说地、即兴发挥。

在音乐上,黄龙溪号子广泛吸收了四川传统曲艺和戏曲音乐因素,在号工领唱的慢板中常出现类似川剧高腔、四川曲艺悠扬、抒情、富有韵味的曲调,也吸收了四川高腔山歌高亢、激昂的音调。领唱部分曲调性较强,旋律婉转,装饰音较多,音程关系较远,乐句长短不一,变化性和伸缩性较强。合唱部分曲调相对比较简单,但节奏鲜明。在与领唱相应配合时结构上却富于变化,号工的“领唱”与船工的“合唱”交织重叠,常构成和谐的二声部合唱;在战激流、闯险滩的紧张拼搏中常转为快速、激烈、粗犷的多声部合唱。木船在复杂的水路中航行,音乐随之变化,时而悠扬,时而激越,形成若干首号子连缀而成富于变化的声乐套曲。

每一首号子有不同的曲调,结构相对完整,既可独立歌唱,也可众人联唱。由于号工要用号子来统一船工的动作,掌握木船航行的速度,所以无论是下水扳桡或上水拉纤,在整个航行的过程中都不能停歇。号子主要包括推桡、扳桡、摇橹、拉纤等工种号子,其中又有平水、紧水、抛河、靠岸、离港、过滩等不同劳动条件和不同劳动工序的、节奏不同、风格各异的号子。开船时,船工的领唱和船工们应对的“哦竭搓(音)”、“嗨佐”等号子声起呈分明,充满活力。行船过程中,全体船工用力扳桡,情绪较紧张激烈,领唱者常用高亢的歌声唱出较长的句子,船工们则以“嗨”、“嗨佐”等号子声相呼应。当船行至浪急滩险的河道时,木船行驶非常危险,船工们情绪紧张激烈,劳动强度极大,号工唱起节奏急促、近乎于嘶喊的“拼命号子”(或“抓抓号子”、“外倒号子”),船工们随着号子头的指挥,动作、声音统一,随着急速的节奏,吼着震撼人心的号子,闯过急流险滩。此时,号子头常运用转调的领唱与众船工与之呼应的“嗨佐”,形成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的多声部合唱。与之交相辉映的则是船工们极为壮观的战天斗地劳动场面,艺术感染力极为强烈。当终于战胜了急流险滩,船行平水时,为活跃行船气氛,减轻疲劳,船工们唱起节奏舒缓,旋律性强,富抒情性,曲调优美动听的数板号子。

据调查统计黄龙溪流域船工常用的号子有:

桡号子、橹号子、平水号子、逆水号子、拉纤号子、数板、幺二三号

子、斑鸠号子、驳船号子、交架号子、外倒号子(拉纤)等。

三、价值及濒危现状

黄龙溪号子是川江号子的支系,有着川江号子的神韵。由于水域

水流平缓的特定环境,黄龙溪号子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是以“平水号子”为主体,其音乐特色是旋律舒展、平和、优美,独具川西平原风格。因其水路贸易,留下了大量文化和商业遗存。黄龙溪号子的存在,是成都历代船工原始劳动方式的写照,更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成都水上运输久远历史的见证。在那个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时代,是船工们用自己不屈的脊梁和顽强的精神造就了黄龙溪,使之成为历史上全国闻名的水码头重镇、商业集市,所以说黄龙溪号子反映了黄龙溪沿岸的风土人情,反映了旧社会广大劳苦大众的精神世界,记录了黄龙溪社会历史发展的典籍,是承载黄龙溪镇风土人情和历史的非物质文化精神见证的载体,是研究黄龙溪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依据。黄龙溪号子有较高的音乐和文学价值,曲调独具四川特色,发声方法和腔调别具一格,没有经历过船工的生活是难以学会的,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也是难以体会的。号子旋律变化丰富,曲调时而高亢嘹亮,时而舒缓抒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船工们在运输途中的艰辛和劳累。

黄龙溪号子也称府河号子、锦江号子、鹿溪河号子,从1700年逐渐形成到现在,是成都平原唯一幸存到现在最具代表性的船工号子,因此对它的抢救保护就格外显得重要和迫切。

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以及现代文明的冲击是黄龙溪号子濒危的主要客观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动力机械船逐渐代替木船,从事木船航运业的人数随之减少。

2.历史上,府河曾经作为成都至宜宾、重庆的重要河道,而现状,府河水位低至已不能通航。

3.新中国成立后,陆路交通事业迅猛发展,1950年建成成渝铁路,距镇12公里的成昆铁路和穿场而过的双彭(双流至彭山)公路,以至以后相继建成多条高速公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水路运输急剧衰落,两岸公路带来的低成本运输和高速度,使古老的木船航运业日益失去其竞争能力和生存空间,依附于木船航运的黄龙溪号子也就日渐消失。

4.黄龙溪号子系黄龙溪船工情趣表现的一种形式,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属自发性口授传承。现能全面演唱黄龙溪号子的老船工大都已故,现存为数极少的传唱者均在77岁以上,如不及时抢救,预计5年之后演唱号子的传承人将基本绝迹。目前省级代表性人物有:

王绍清,1920年生,黄龙溪家乐四队

传承人:贾兴安,1929年生,黄龙溪大河7社

乔新云,1931年生,黄龙溪黄龙社区富新街71号

郝仁富,1937年生,黄龙溪大河村2组

罗清富,1938年生,黄龙溪黄龙社区

李光荣,1940年生,黄龙溪黄龙社区3组

郭 强,1950年生,黄龙溪黄龙社区

5.年轻一代对黄龙溪号子缺乏了解、学习继承的热情不高。现代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多样、时尚,使古老的船工号子日益失去其接受对象。所以“黄龙溪号子”的传承人,亟待抢救保护。

四、抢救保护现状及相关措施计划

1.黄龙溪镇现属双流县,几年来,县政府和黄龙溪镇管委会十分重视黄龙溪号子的抢救保护工作,成立了相关机构,专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指导领导工作。县、乡、镇三级财政相继投入近10万元,用作黄龙溪号子抢救、保护的工作资金,还有一些民间艺术家和民间人士的多渠道投入。

2.黄龙溪管委会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系列文件为政策支撑和工作指南,与基层乡(镇)文化站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逐渐形成并完善区、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

3.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各级基层单位的目标考核,完善、强化奖惩制度,还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配套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建立黄龙溪号子保护长效激励机制。

4.以黄龙溪为基地,大力支持县辖乡、镇、社区每年的船工民俗会:王爷会(会期每年六月初六,会址王爷庙),船工祭祀(正月初一祭船、腊月二十一封船),船帮行慈善组织会(渡船会、济孤会、春台会)等组织的各项活动逐步形成规模,做大做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的保护传承发展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5.黄龙溪镇早在2006年9月首次成功承办以“国际古镇风情”为内容的大型旅游文化盛会,重点推介黄龙溪源远流长的蜀文化和水文化。

6.国家级川江号子保护单位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多次和黄龙溪镇管委会共同对黄龙溪号子的相关素材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完成了黄龙溪号子申报省级非遗名录所需的各类文字音像工作。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08年正式授牌:黄龙溪号子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7.基本完成了黄龙溪号子现存传承人的全部音、像、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8.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和省级保护单位黄龙溪镇管委会经多次协商,于2012年内建立了黄龙溪号子传承基地并举办了首期号子传习班,正式启动传承发展规划。

五、保护传承预期目标和发展思考

1.在深入普查、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将黄龙溪号子资料分类、编目、上架、建档,对黄龙溪号子进行全面查漏补缺。

2.使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先进设备,将黄龙溪号子所有资料(音、像、文、图)系统、真实、全面地妥善保存,筹建黄龙溪号子数据库

3.通过各种渠道收购、收集、收藏黄龙溪号子传统的相关器具、相关制品及作品等实物,在各项条件成熟后筹建川江内河航运陈列馆。近期建立黄龙溪号子永久性传承基地,计划两年内在黄龙溪镇建立国家级川江号子传承基地。

4.更加广泛地利用区、市各种节庆、节日以及群众性活动,联合媒体共同促进黄龙溪号子的宣传工作。拟编印《黄龙溪号子》普及读物若干。

5.将黄龙溪号子与黄龙溪旅游相结合,进行适度开发与利用。可先举办区、市“黄龙溪号子节”及各种表演艺术形式的编创展演活动,上演黄龙溪号子相关的内容节目,紧密结合旅游演艺产业,让游人体验到黄龙溪水文化的独特神韵,聆听黄龙溪船夫曲的美妙歌声。

建议设立“黄龙溪号子”奖励基金和传人保护基金,用现在能演唱“黄龙溪号子”的传承人,针对全区乡镇基层文化专干及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黄龙溪号子前期培训。请传承人进行现场口传心授,请相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讲释。尔后再扩展到全市范围定期开办一定规模的“黄龙溪号子”培训班,再请文化专干及音乐老师进行普及教学,并将学习成果搬上舞台,在全区、县、市范围内巡回展演,使传承培训达到预期成果。

6.建议建造仿古南河船,在船上增设相关配套设备设施,系统地

分期培训黄龙溪号子中青年传承人,在木船上传承学习,能有益于学习者现场体会感悟到旧时船工的劳作情景。

7.还配套制作通俗易懂的音带和像带,有助于黄龙溪号子的传承、演唱,通过社会普及和学校教育,使号子广为传唱,后继有人,在全区、县范围内得到较快的有效传播。

8.用三年时间精心打造“黄龙溪号子”经典曲目3-5首。培养“黄龙溪船工号子”歌王1-2名及数十名中青年号子传承人。出版、发行“黄龙溪号子” 专著(文字、曲目)一部。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精细录制包装MTV光盘100张。逐步有计划地把“黄龙溪号子”推向国内,走向世界。

七年来,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和成都市双流县黄龙溪镇管委会,为黄龙溪号子前期的抢救和保护,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并逐年都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号子下一步更好地传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被誉为“蜀汉第一古镇”的黄龙溪是镶嵌在锦江边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浓缩了古镇千年沧桑。虽然纤夫的时代已经远去,但黄龙溪船工坚忍不拔、团结奋进、顽强拼搏、乐观豁达的“精”、“气”、“神”依然被传承下来,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龙溪号子”的工作任重道远。

以政府为主导,机制为前提,保护为核心,管理为关键,彰显号子文化特色,结合旅游开发,以市场为导向,铸就黄龙溪号子成为黄龙溪镇靓丽的名片,为深化成都文明城市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