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1452500000003

第3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1)

§§§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受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在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以及地理环境的制约下,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理想人格、价值取向、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都鲜明地体现着有别于其他文明古国文化而独有的特点。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表征的中国文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总结其特点,这方面,各种观点论述颇多,这里仅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内在构成的特征略作分析。

一、绵延坚韧

中国文化是绵延不绝的、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文化体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只有中国文化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世界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都出现过大幅度“断层”,甚至盛极而亡,惟有中国文化,历尽沧桑,饱受磨难,于起伏跌宕中传承不辍,在数千年发展中,各代均有斐然成就(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

中国文化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独立而又复杂的地理环境,使民族分布与文化分流出现了天然的地域界限,为中国文化形成主流凸现与多元互补特征创造了自然条件。伴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大一统”历史进程,国家政权虽累有更迭,或间有盛衰,但民族间的融合从未中断,在民族的迁徙、聚合和战争冲突中,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融合和文化交流高潮,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并绵延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这特定环境中共同劳动、生活而形成的中华民族,在创造自身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思想情感、共同的精神气度和处世待人的方式,构成了完整的民族集合体。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频繁交流,相互影响,既吸收周边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中华民族文化,又使周边各族受其影响不断汉化,同时又保留各自文化固有的特点,从而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景象。

中国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是整个民族精神面貌的表现,这些精神风貌是文化传统中最富有活力的财富,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因而具有全民性。中国文化由此不仅具有坚强的“内聚性”,而且对于外来的文化具有“拒异性”,在免受外民族的心理、精神影响方面,有力地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独立性。中国自西汉以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国的宗教、乐舞、雕塑、建筑等不断输入,这些外来的文化艺术不仅没有侵蚀中国文化,反而变成中国文化的养分和血肉。中国文化这种“内聚性”与“拒异性”的结合,产生了对外来文化的强大的消化力。

二、人文传统

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天地参”等观念,将人推崇到很高的地位,这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和内在精神的基石,中国文化形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重人生、讲人世”的人文传统。

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天人之间的统一性与合理性,一方面用“人事”附会“天命”,把人的行为归依于“天道”,另一方面又把人自身的伦理、情感贯注于“天道”,“天”成了理性和道德的化身,同时也成了人们实现道德理想的手段。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文化,从儒家的诚心正意、格物致知、修齐治平到道家的修道积德,都强调以道德实践为首位,即使道家主张对现实的超越,但关注的依然是人性的自由,“出世”也是返朴归真的自然回归。宋明理学中的“存天理,去人欲”,则更是以道德理想的践履为目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无不以人为核心,乐以成德,文以载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都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特征。

在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中,道德色彩无处不在,人伦观念贯穿于天地万物之中,人的存在、人的价值,都被放在特定的伦理关系中进行考察并实现。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关系,社会生活中的朋友关系,构成五伦,每一个人都处于这五种伦常关系中,遵循着特定的行为规范,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敬妇从,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因此产生了相应的道德规范,每个人依此规范,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履行一定的义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维系着社会的正常运转,实现着各自的人生价值。

中国文化中这种道德的人本主义,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的地位,以道德修养代替宗教信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然而,这种重人伦、强调道德理性的人文传统却使中国文化的视野局限于社会历史领域,忽视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妨碍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探讨。

三、伦理本位

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社会根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意识形态。由氏族社会遗留下来,又在文明时代得到发展的守法传统,使中国一向高度重视伦常规范和道德教化,从而形成以“趋善求治”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

从社会性质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制的农业社会,由于中国社会在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时,社会变革并不彻底,走的是维新改良道路,从而使民族血缘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血缘心理得以存续,并被统治者利用,成为作为整个社会基本结构的家庭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成为人们心理沟通和感情认同的基础。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色彩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最深层。宗法制在西周已经完备,并成为社会结构的稳定因素之一,影响了此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的形成以及守法观念在社会的弥漫,创造出相应的行为规范,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必须遵循各自的行为准则,并不断加以认同,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独立的个人在群体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以内在的伦理道德修养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

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中国古代哲学,笼罩在守法氛围之中,必然以孝悌的伦理关系为依托,着眼于解决宗法伦理问题。历代哲学家对天地人的探究,始终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汉代大儒董仲舒讲天有善恶之心,宋明理学“存天理,去人欲”之说,都是将自然和社会纳入伦理范畴,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更是充满了伦理精神。以“三纲”“八目”为人生哲学的儒家思想是以对道德的自我追求和完善为宗旨,而道家不为境累、不为物役的精神境界,实质上是对人性自由的追求,向往个体价值的充分实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与“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最终成为封建社会伦理精神的核心。这些思想观点相互影响渗透,使中国哲学蕴含了浓郁的伦理色彩。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反映在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心理等方面。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问题,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中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