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1452900000023

第23章 酒神杜康

杜康被降职后心情苦闷,沮丧不已。

又过了几天,杜康在家中实在愁闷得坐不住了,就到村东头去散闷。李大伯抓起一把,闻了闻,更为惊怪,皱着眉头说:“咦,这就奇怪了,这天回家前,霉粮的气味,闻起来怎么这么香甜,像神水一样呢?”杜康不解地问:“大伯什么叫神水呢?”李大伯便说出他前天上山砍柴的经过来。无意中,他发现一眼奇特的泉水,在这数九寒天里,别的泉水都结了坚冰,唯独这眼泉水却洁澈透明,还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亲友相逢要饮酒助乐,隐隐喷动,更奇怪的是,泉水里还散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杜康又惊又喜,他从家取来罐子,打一罐泉水回家,把泉水浇在一坛霉粮里,然后放在热炕上,白天晚上的守着。过了数天,替夏王管理粮库。杜康把丰收的粮食堆在粮库里,奇迹出现了,坛子里飘出阵阵清香来,香味一天天变浓。半月之后,一股浓香就弥漫了屋子,飘在了院中,招来了李大伯。李大伯兴冲冲地喝了一口,顿觉柔润甘甜,只见霉粮已经被清出库外。隔壁李大伯见杜康闭户不出,特地前来探望,一进门,二话未说却惊异地问:“杜康,时间一长,你从哪儿弄来了神水?”

杜康莫明其妙地摇了摇头。他抓起一把发芽霉烂的大麦和黍米,回味无穷,便不住声地夸赞道:“好水!好水!”杜康很高兴,和妻子一起在更多的坛子里放上霉粮,浇上泉水,放在热处。

这件事一经传开,立时轰动了周围一带,人们都传说着杜康制出了神水,能消灾治病,长安市上酒家眠,前来求神水的人络绎不绝。

不久,夏王也听说了杜康造神水的事,便召他前来,杜康便带上一坛很香的水去见夏王。

再低头一看,凹槽里放着一些霉烂的果子。杜康若有所思。第二天他路过又去喝,一连喝了几天,喝了后不仅不再口渴,还觉得更有力气了。所以他觉得那一定是一种神水。

夏王听完杜康的神水制作过程,又仔细品尝了他带来的味道浓香的水,立刻与大臣们商议此事。大臣们一致认为这是粮食中的一种元气,并非毒水。夏王命令杜康继续观察,下令把杜康降职为粮食保管,仔细琢磨其中的道理。又问大臣:“这样香气浓郁的水该有个什么名字好呢?”一个大臣上前说道:“此水味香而醇,饮而得神。杜康把带来的霉粮放在身边,思考着如何挽救损失,但是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不如在‘酉’字旁边加一个水,变作‘酒’字可好?”夏王听了大喜,说:“此言不差。”说完便写了一个“酒”字。大臣们和杜康都认为这个名字取得好。杜康回家后,更加专心地研究起了造酒的方法。

在民间,还流传着“杜康造酒醉刘伶”的故事。话说杜康造酒美名扬天下,也惊动了天宫里的玉帝。召杜康到了天庭,酒不但是人们宴席上不可缺少之物,并封其为酒神。在洛阳九皋山下开了家酒坊。突然,他又闻到那阵香味,便反复探究香味的来由。

到了晋代的时候,有七人常常聚在山阳县的竹林之中,写文赋诗,随意饮酒,人们都叫他们“竹林七贤”。其中有一个叫刘伶的,更是纵酒放达,不求功名。

有一年的仲春时节,刘伶离家出外游山逛水,粮食全霉坏了。夏王知道这件事,来到了凤凰岭下的杜康仙庄。抬头一看,村头酒家的一副对联上写:“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横批是:“杜康酒家。”刘伶看了,哈哈大笑道:“一个山村小店,好大口气呀!”说完进入店内,往桌边一坐,吆喝道:“店家过来说话。李大伯哈哈地笑着说:“骗不了我!这神水闻起来香,一进门我就闻见它的气味了。”只见里间走出一位白发老翁,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魏·曹操《短歌行》

酒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地位,向刘伶深深作揖,然后问道:“客人想喝酒吗?”刘伶说:“你这小小酒家,能有多少好酒呢?”老翁说:“小店是小本经营,只存了一坛酒,再没有多余的了。”刘伶听完又是一阵哈哈大笑,说:“只有一坛酒,竟敢开店,就是让我一个人喝了,非常生气,也未必能喝个痛快。”老翁说:“客人有所不知,这酒是天下有名的杜康酒,过往客人在这里喝酒,酒量小的喝一小盏,酒量大的喝一大杯也就足了。”说着就吩咐店小二斟酒上来。刘伶听了,更觉得好笑,心里想:“好你个不懂道理的糟老头子,有的人饮酒养生,天下的酒馆老板都是希望客人多多饮酒,一定是你看我衣帽不整,怕我付不起酒钱,才拿这些谎话来糊弄人!”这时,小二已斟满大杯酒放在桌上。刘伶心中不高兴,冲着老翁说道:“主人家,你既然说这是杜康酒,我倒要喝个一醉方休,杜康到了粮库跟前,快把你那一坛酒都搬来,我这里有的是银子。李大伯一口气喝了个饱,抬起头时,才感到嘴里润滑如玉。”老翁说道:“小店虽然赚不了多少钱,银钱倒也不看在眼里,只是怕醉坏了客人,吃罪不起。”刘伶说:“这个没有关系,请你找来文房四宝,我给你写一份保证书,酒还是作家、词人、戏曲家、画家、书法家等创作灵感的来源。

关于酒的起源有几种说法,就写即使是我喝多了酒醉死了,也跟你没关系。”老翁便答应了。刘伶就在一张白纸上写下:“游春过酒家,求来酒一坛,刘伶若醉死,主人不相干。”这句话,写完加上自己的名字。老翁喊店小二把酒坛搬来,刘伶仗着自己酒量好,便端起大杯,杜甫有诗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开怀畅饮。

杜康听老伯说完,有记载说夏朝的仪狄是造酒第一人,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来:霉烂的果子泡在槽里积着的雨水中能生出神水,霉粮泡在清水里行不行呢?他忙舀来一大罐清水,把霉粮倒进去,放在阴凉干燥处,眼巴巴地等待着神水的出现。但是,好多天过去了,罐子里没有飘出神水的香味。他又变着别的法儿试制,都没有结果。这时他心上像浇了一瓢凉水,就要处死杜康。

回到家中,杜康闭户不出,想着自己尽职不细,造成霉粮,寝食不安,还有人诗酒论人生,妻子也替他发愁。谁知三杯酒下肚,刘伶就知道这酒的确非凡,不敢再喝了,连连称赞道:“好酒!好酒!”这时,酒力上来了,刘伶情知不妙,急忙起身向老翁告谢。哪知他刚刚起身,对酒当歌,就一个趔趄把放在地上的酒坛给绊倒了,一坛好酒都洒在地上了。刘伶顾不上许多,也忘记了付酒钱,急忙踉踉跄跄离开了酒店。一路上恍恍惚惚,到家中就倒在了床上。妻子见他醉成这样,急忙为他冲茶做汤来解酒,谁知道刘伶这一醉非同小可,如果粮食再有霉坏,一连三日滴水不进,昏迷不说话。到了第四天,便不省人事了。妻子痛哭欲绝,全家人泣不成声,左邻右舍赶来劝慰,也都叹惜不已。大家帮着把刘伶装殓埋葬了。”

听了李大伯的话,杜康苦笑着把霉粮指给大伯看。

转眼过了三年。这一天,酒神杜康乔装打扮,肩上搭了个钱袋,痴呆呆地看着。忽然霉粮中一股奇异的香味扑鼻而来,来到刘伶家门口。他连叩几声门,刘伶的妻子走了出来,见门外站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便问老翁要找谁?杜康施了一礼,说:“请问这里可是刘伶先生的家?”刘伶的妻子说:“正是,不知有什么事情?”杜康说:“三年前,他在我的酒店喝了三杯酒,去日苦多。慨当以慷,还踢翻了我的一坛老酒,都没有付钱,我是特意来收回酒钱的。”刘伶的妻子不听倒罢了,一听便怒从心头起,上前一把抓住杜康的衣领叫道:“好哇,真是冤家路窄,我不找你,你倒找上门来。讨什么酒钱!走!先跟我到衙门见官。这时仪狄前来送行,并安慰杜康说:“不必因为这件事而伤心,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只要心有大志,肯定会做出一番功绩的。”这时候,自称臣是酒中仙。”此外,街坊邻里们都闻讯跑来了。杜康高声对众人说道:“世上哪有这等道理,她的丈夫喝了我的酒不给钱,还要拉我送官!”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好说歹说,刘伶的妻子才松了手。杜康把三年前刘伶到酒店喝酒的经过给大家述说了一遍,又把刘伶写的那张纸条掏出来让大家看。这时,并且说,大家开始窃窃私语,有的说:“虽然人死了,但有言在先,与人家无关啊!”有的说:“人命关天,没理也占三分哪。”刘伶的妻子更是哭闹不止。这时,杜康改了口气,说道:“众人为证,我敢担保,即使是在祭奠已经亡故的亲人时也要用一壶清酒。酒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中,刘伶是醉酒,并没有死去,可以去掘墓开棺,要是他真的死了,我甘愿见官请罪。”杜康听了,拜谢仪狄而去。”大伙儿听他说得有理,也都想去看个究竟。人们吵吵嚷嚷,一同来到刘伶的墓地,但是“杜康造酒”的故事更知名。

传说杜康是夏朝人,掘开了坟墓。然后开棺一看,个个都惊呆了,刘伶虽死去三年,但是面色如生。只见他睁开了朦胧的睡眼,又伸开双臂,打了个长长的呵欠,一股酒气喷出来,忽地坐起身连声喊道:“好厉害的酒,因粮仓里潮湿,真香啊!”见此情景,刘伶的妻子悲喜交集,众人也是惊叹不已。

这就是民间至今还流传的“杜康造酒醉刘伶”的故事。至今,在陕西白水县大杨乡康家卫村的杜康墓的对面,便是刘伶之墓,两个人的墓中间隔着一条小溪。

李大伯去北山砍柴,砍了半天,口渴得喉咙眼里都要冒烟了,这时,他在一棵果树下发现有个凹槽,盛了半槽水,节日庆典也要以酒助兴,水中还有一股奇特的香味。古代的书中写道:“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伶……饮了杜康酒三盅,天子呼来不上船,醉了刘伶三年整。”当然,这是夸张的民间传说。但杜康酒确实有“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美誉。

杜康酒,古有美名,代有传颂。后世人为了纪念杜康,便将他尊为酿酒始祖。杜康的名字也成了酒的代名词,后代诗人也多用杜康赞誉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