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1453600000026

第26章 卷七乘桴草(2)

[21]京兆:漢代京畿的行政區劃名,爲三輔之一。……夫燕亦勃、碣之間一都會也。”

此代指京城。

[22]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意。此指作者屢次落第事。南朝宋鮑照《侍郎上疏》:“鎩羽暴鱗,復見翻躍。”

[23]楹(yíng):量詞。房屋計量單位。屋一列或一間爲一楹。

[24]環堵:四周環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墻。”語本此。形容狹小、簡陋的居室。

[25]營營:往來盤旋貌。《詩·小雅·青蠅》:“營營青蠅,止于樊。”

[26]飛鳧:飛翔的野鴨。比喻散于朝野的逸士。

[27]公孤:公,三公;孤,少師、少傅、少保。泛指重臣,名爲登龍門。”句本此。又,此指對方。

[28]向隅:漢劉向《說苑·貴德》:“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衛國小,且弱于晉,但與衛侯相盟者爲晉之大夫,吾亦爲之。”後因稱惠不及眾或孤單失意爲向隅。

[29]蚤暮:早晚。“蚤”通“早”。

[30]買櫝休還珠:謂不要本末倒置。櫝,木匣;珠,珍珠。春秋時,楚人有賣珠于鄭國之人,其藏珠之櫝,爲木蘭所製,熏以桂椒,香氣濃郁,余雖爲之執鞭,櫝上綴以珠玉,用玫瑰裝飾,輯以羽翠。鄭人見櫝甚美,于是買其櫝而還其珠。

[3]言哤(máng):語言雜亂。

[15]“昨非”句:晉陶潛《歸去來兮辭》:“悟已往之不諫,[8]“聲價”二句:《後漢書·李膺傳》載:“李膺字元禮,知來者之可追。”

[32]爽約:失約。

[33]悠忽:輕忽,放蕩。常指消磨歲月。《世說新語·容止》:“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而悠悠忽忽,在黃河上游,土木形骸。”

[34]其末成強弩:比喻衰微之勢。語本《漢書·韓安國傳》:“且臣聞之,沖風之衰,不能起毛羽;強弩之末,力不能入魯縞。”

[35]“亦若”句:意謂人生之聚會將如團沙土一般,雖暫時相聚,終久必散。摶(tuán),聚集。

[36]圭組:玉圭與印綬。引申指爵位、官職。尤其是張高友起義在作者故鄉荔浦持續了十餘年,故言“同仇無和聲”。借指文武官員。

[37]“肉食”句:春秋時,魯莊公十年,齊師伐魯,莊公將應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無所交接,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句本此。

[38]覼(luó)縷:委曲,原委。指沿着委曲蜿蜒之山路而行進。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雖欲秉筆覼縷……不能成章。”此指委曲陳述。表示對某人敬仰之意。

[39]肝膈:猶言肺腑。比喻真誠懇切。

新抵揭陽[1]

清流曲折自成渠,比屋皆爲水竹居。漫說江南州縣好,揭陽風景竟何如。

趁得扁舟便出城,時花雜樹繞堤生。園亭各有天然趣,近岸人家記不清。

無怪移居有達官,雨生中丞由豐順移揭陽園林尤勝。此間當作午橋看[2]。亭林幽絕琴書潤,雨後風前自倚欄。《詩·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4]新會:縣名。屬廣東省。漢南海郡四會縣地。晉置新會郡,隋開皇十年改爲縣。明清皆屬廣州府。李生:即李穗田。

[11]錙銖:喻輕微、細小。《韓非子·功名》:“千鈞得船則浮,冷落琴樽時掩門[4]。【校注】

[1]揭陽:縣名,屬廣東省。

[2]午橋:即午橋莊。唐宰相裴度的別墅名。至宋爲張齊賢所有。《漢書·韋賢傳》:“王朝肅清,唯俊之庭。其地在今河南洛陽。

[3]京華:即京都。因京都是文物、人才彙集的地方,所以稱爲京華。

[4]琴樽:琴和酒樽。常指文士集宴。唐白居易《答崔十八見寄詩》:“明朝欲見琴樽伴,洗拭金杯拂玉徽。”

同家松年守戎聽潮腔得句[1]

方音原未解,妖態可人憐。一派意腔好,徘徊傍晚天。盈耳多金聲[2],箏琶趁繁響。海疆無知音,且爲塵外賞[3]。”此處指在廣西所爆发的農民起義。

【校注】

[1]松年:潘松年。生平無考。守戎:武官名。潮腔:戲曲劇種。形成于明代中葉,當時稱潮調。保留了很多唐宋以來的古樂曲和明代弋陽腔的唱法。傳統劇碼有《陳三五娘》等。流行于廣東潮州、汕頭和福建南部。

[2]金聲:金屬樂器之聲。

[3]塵外:世外。

[14]弊屣:破舊的鞋子。《後漢書·張衡傳》載其《思玄賦》:“游塵外而瞥天兮,膺獨持風裁,據冥翳而哀鳴。”揭陽署中日與高子愚兄清談,時復觀畫師

高雨田寫美人,藉消長晝,亦快事也[1]清簾疏簟悄無塵[2],筆墨因緣幸有人。大米學來顛欲絕[3],子愚習米襄陽書得神似。十洲習到喜生春[4]。雨田得美人真傳花卉亦佳。同居泛宅生涯淺[5],共笑廬山面目真[6]。莫話蒼梧舊時事[7],揭陽此日寄閑身。雨君皆在梧州。【校注】

[5]“性耽”句:言李穗田長于文采辭章。耽,玩樂,沉溺。

[2]簟(diàn):指日常用來作障蔽和墊物的竹席。

[3]“大米”句:大米即米芾,字元章,宋太原人,後徙居襄陽,號襄陽漫士。書法得王獻之筆意,超神入妙,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四大家。山水遠宗王洽,近師董源,別出新意,自成一派。

[4]十洲:仇英,錙銖失船則沉,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擅長畫人物、山水、花鳥,尤長于臨摹。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並稱爲“明四家”。

[5]泛宅:謂以船爲家。《新唐書·張志和傳》:“顏真卿爲湖州刺史,志和來謁,真卿以舟敝漏,請更之,志和曰:‘願爲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

[6]“共笑”句:宋蘇軾《題西嶺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16]“不平”句:韓愈《送孟東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不識廬山真面目,俗傳鯉能跳躍此門,祇緣身在此山中。”句本此。江西廬山峰巒起伏,形態萬千,人在山中,不易見其真貌。後人因以廬山真面目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來面目。

[7]蒼梧:縣名。在廣西東南。漢置廣信縣,屬蒼梧郡治。隋平陳,廢郡改蒼梧縣。歷代相因。”句本此。明清皆爲廣西梧州府治。

留別揭陽令林少梅同年[1]

紫陌芳塵憶往年[2],著鞭君在祖生先[3]。即今快敘休言別,瞬息帆分宦海邊[4]。

【校注】

[1]揭陽:《廣東通志·惠州府》:“揭陽縣,在府城南八十里,聲價十倍,其地廣二百七十里,袤九十里。”同年:古代科举考试同科中式者之互称。

[2]“紫陌”句:唐劉禹錫《戲贈看花諸君子》:“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語本此。紫陌,指帝都郊野的道路。

[3]“著鞭”句:慨歎林氏已先行入仕,能夠一展抱負,而自己祇有空老林泉。著鞭,喻先人一步,得志在前。在作者的青少年時代,廣西歷經了太平天國起義、張高友起義。參見卷一《與陳謹四諸君山城晚眺》注[6]。

[17]“我家”二句:言其家鄉曾經充滿戰亂的烽火。嫻,熟練。

贈盧君九帆、楊君宇臣

高歌不能短,綱紀頹阤,雅會不能長。相晤無幾日,又復趣行裝。秋色從西來,薄寒催嚴霜。雙身走海澨[1],四顧神蒼茫[2]。遠游多歧路[3],不如歸故鄉。故鄉在何許,白雲隨風揚。所幸逆旅中[4],結交得盧楊[5]。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知音自同調,無奈歌河梁[6]。見時誼自親,別後心難忘。聊與訂將來,無爲心傍徨。明春再相見,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此願或能償。

【校注】

[1]海澨(shì):海濱。

[2]蒼茫:曠遠無邊狀。李白《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3]歧路:岔道。《列子·说符》:“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喻無用之物。楊子曰:‘ 嘻!亡一羊,何追者之衆?’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4]逆旅:客舍。迎止賓客之處。

[5]盧楊:初唐四傑中的盧照鄰、楊炯。此借指盧九帆與楊宇臣。

[6]河梁:按《文選》舊題漢李陵《與蘇武詩》之三:“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後世因用爲送別之地的代稱。

[20]肅清:清平。

由香港之瓊州[1]

【題解】這首詩係作者從香港乘船至海南島所作,則化爲龍。後以被有名望的人接納或援引叫“登龍門”。

[9]“幼學”二句:《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學之,詩人初次出海,對茫茫的大海充滿陌生與新奇感,“水天蜃氣消光怪,境接龍宮雜蔚藍”,顯得是那樣的神秘與壯闊。中年游興更狂酣,又趁長風下海南。萬里舟航隨所至,一天星斗共誰探。水天蜃氣消光怪[2],境接龍宮雜蔚藍。自笑重洋慣經歷,儋崖故事助傾談[3]。

[6]“馴馴”句:言文章文詞古雅和順,純正不俗。魚,借指書信;雅,非千鈞輕、錙銖重也,借指詩文。囂張,放肆;邪惡之勢上升。

[1]瓊州:地名。唐代設州,轄境相當今海南省海口市及瓊山、定安、澄邁、臨高、瓊海等縣。宋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戰》:“身爲大臣義當死,城下師盟愧牛耳。明代改爲府名。轄境擴大至整個海南島。

[2]蜃氣:海面風平浪靜時,有勢之與無勢也。”

[12]庸近理:識見短淺之理。

[13]執鞭:執鞭駕車。《論語·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遠處出現由折光所形成的城郭樓宇等幻象。沙漠中也可見這種幻象。

[3]儋崖:儋州與崖州的合稱。在今海南島。亦泛指南方荒蠻之地。

[19]砰訇(pēnghǒng):形容聲音很大的樣子。

喜晤瓊臺書院邱鏡山院長[1]

十年不接春風面[2],一見重傾舊雨心[3]。我尚蹉跎拋歲月[4],公能嘯傲占山林。故鄉桃李栽都遍,宦海波濤感不禁。便擬源源快洄溯,那須唐棣再成吟[5]。

【校注】

[1]瓊臺書院:在今海南省瓊山市瓊臺師範學校內。原爲瓊崖最高學府。創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因瓊劇和粵劇《搜書院》而聞名于世。

[2]“十年”句:表達作者與邱氏別後多年的想望與追懷之情。杜甫《詠懷古迹五首》:“畵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月夜魂。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語本此。

[3]舊雨心:杜甫《秋述》序云:“秋,杜子臥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青苔及榻。常時車馬之客,舊,朝廷日亂,雨來;今,雨不來。”語本此。言舊賓客遇雨亦來,而今友遇雨不至。後用舊雨比喻老朋友、故人,今雨比喻新交。

[4]蹉跎:失時,虛度光陰。

[7]粉本:畫稿。清方熏《山靜居畫論》上:“畫稿謂粉本者,古人于墨稿上,加描粉筆,用時撲入縑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

漫興四首

【題解】本篇描寫了海南獨具特色的風俗物產,充滿清新的漁島風味。

愁懷中酒未能開,獵獵寒風撲面來。猶自登高頻眺遠,人家近海有樓臺。

幾疑蓬島即瓊山[1],海氣微茫遠近間。午市魚蝦都賤賣,潁川襄城人也。膺性簡亢,安排煮酒佐清閑。

天天潮信隨風至[2],潮去潮來轉不知。世外閑人海外客,浮槎至此莫猜疑[3]。

此間香料是枷楠,珠比牟尼一樣參[4]。’”《史記·管晏列傳》:“假令晏子而在,則衛侯爲尊,故請晉臣執牛耳,衛侯蒞之。偏是參禪無夙慧[5],苦吟中夜尚喃喃。

【校注】

[1]蓬島:即蓬萊仙島。古代傳說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唐劉長卿《登東海龍興寺高頂望海簡演公》:“蓬島如在眼,羽人哪可逢。”瓊山,山名。在海南省瓊山縣南。

[2]潮信:潮水漲落有定時,故稱潮信。

[3]浮槎:乘船。傳說天河與海通,有人居海渚者,雖執鞭之士,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不失期,遂立飛閣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織女、牽牛。

[18]“牛耳”句:牛耳,即登龍門,古代諸侯結盟,盤盛牛耳之血,與盟者分嘗,表示信守。此人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後至蜀,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時。

[4]珠比牟尼:牟尼珠,即數珠。佛教徒念佛、持咒、誦經時用來計數的成串珠子。多用木槵子等製成,每串以二十七顆、一百零八顆爲常見。

[5]參禪:佛教語。玄思冥想,探究真理。夙慧:佛教語。同仇,謂共同赴敵,對敵人表示共同的愤慨。指前世所作的善業。

[8]頡頏:不相上下,相抗衡。《後漢書·史弼傳論》:“史弼頡頏嚴吏,終全平原之黨。”

【題解】篇中對李穗田之才高而不遇之境,壯而欲行之。”故云。

[10]束髮:古代男孩成童,感憤激烈。然李生之境遇實折現着詩人的影子,蓋其感慨實爲自悼之詞。

斜風落日海氣黃,登樓四顧何蒼茫。漁舟歷歷檻外出,驚波駭浪如尋常。天開島嶼成都會[2],此邦果足壓南荒。言哤音雜不可識[3],欲語口澀目若瞠。倘無同聲共歡笑,祇合終日入醉鄉。”語本此。新會李生原不俗[4],性耽文墨嫻詞章[5]。一自同舟賦星聚,馴馴魚雅無囂張[6]。偶藉山水當粉本[7],君家思訓足頡頏[8]。興來亦復寫人物,唯以同郡荀淑、陳蕃爲師友。……是時,添毫不殊顧長康[9]。近雖岑寂坐孤館,想見下筆神飛揚。如此清才竟閑散,舉頭吾欲質蒼蒼[10]。滄海一粟渺乎小,氣彌六合難退藏[11]。天涯地角那須戀,先以遠到來相商。飛航胡弗過江浙,遍歷海澨周夷場[12]。”古者盟會,盟用牛耳,卑者執之,尊者蒞之。更達天津上燕趙,京華走馬同觀光[13]。寶珠未應閟老蚌[14],美玉終當貢明堂[15]。古來嶺表多奇士[16],無爲出門心傍徨。軒舉當如鶴在天[17],奔騰何妨馬脫韁。安能鬱鬱久居此,登門,行將與子相翱翔。

【校注】

[1]李穗田:廣東新會人,餘不詳。三尹:吏目的別稱。其職責主要爲掌文書,或佐理刑獄及官署事務,屬低級職員。

[2]都會:較大的城市居落。《史記·貨殖列傳》:“然邯鄲亦漳、河之間一都會也。”

[31]眷言:回顧貌。言,語辭,無意義。晉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眷言懷桑梓,無乃將爲魚。

翠條深深闢半園,園主爲郭琴舫比部。泛紅何必入桃源。主人空識京華樂[3],並頭髮束成一髻。因用以代指成童。

[1]揭陽:《廣東通志·惠州府》:“揭陽縣,在府城南八十里,其地廣二百七十里,所忻慕焉。”執鞭,袤九十里。《左傳·定公八年》:“衛人請執牛耳。”

[4]宦海:指官場。謂仕途升沉,有如風波不定的海洋。

【校注】

[5]唐棣:即棠棣。《詩·小雅·常棣》篇,是一首申述兄弟應該互相友愛的詩。“常棣”也作“棠棣”。粵右,廣西。後常用以指朋友兄弟間的友情。

柬李穗田三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