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1453700000014

第14章 序征赋

徐幹

徐幹(171—218),子伟长,北海剧(今山东昌乐县西)人。汉末建安时思想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自少年时起即发愤读书,博览经史。建安九年应召,曹操任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转五官中郎将文学。曾多次随军征行。建安十一年(206)拜为上艾(今山西平定县东南)长,以疾不行,而还乡穷居,次年遭疫病殁。徐幹不求浮名,洁生自守,甚得时人的推重,曹丕在《又与吴质书》、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都极表奖誉之意。其后征南大将军王昶在《家戒》中说:“北海徐伟长,不治名高,不求苟得,澹然自守,惟道是务……吾敬之重之。”徐幹著《中论》二十篇,曹丕以为“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典论·论文》)。他又擅长于辞赋,曹丕称其“时有齐气”,认为其中一些赋作“虽张(衡)、蔡(邕)不过也”。徐幹本有集五卷,佚。明人辑为《徐伟长集》。存赋八篇,多残,有的只存残句。另存目三篇。

《序征赋》是反映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南征刘表、赤壁之战的事件。王粲《英雄记》言“曹公赤壁之败,至云梦大泽”。此赋中说:“沿江浦以左转,涉云梦之无陂。”“擥循环其万艘,亘千里之长湄”,正与之相合。又赋中言“迄玄气之消微”、“溯朔风而北归”,也与赤壁之战在冬季的时令相合。作者主要写大军南下,军容盛壮。今所存只是节录,见于《艺文类聚》卷五九。序:同“叙”。序征:记叙征战之事。

余因兹以从迈兮[1],聊畅目乎所经[2]。观庶士之缪殊[3],察风流之浊清[4]。沿江浦以左转[5],涉云梦之无陂[6]。从青冥以极望[7],上连薄乎天维[8]。刊梗林以广涂[9],填沮洳以高蹊[10]。擥循环其万艘[11],亘千里之长湄[12]。行兼时而易节[13],迄玄气之消微[14]。道苍神之受谢[15],逼鹑鸟之将栖[16]。虑前事之既终[17],亦何为乎久稽[18]?乃振旅以复踪[19],溯朔风而北归[20]。及中区以释勤[21],超栖迟而无依[22]。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

[1]兹:此,指这次征战。从迈:随行。

[2]聊:暂且。畅目:尽情观看。

[3]庶士:众士。缪(miù)殊:不同之处。缪,通“谬”,乖错。

[4]风流:指风俗教化。浊清:指风俗、风尚的薄厚好坏。

[5]江浦:长江之滨。左转:指沿江西行后转向南。

[6]云梦:古薮泽名。汉代地跨今湖南益阳、湘阴以北,湖北江陵、安陆以南,武汉市以西的广大地区。已湮灭。无陂(bēi):无边。陂,本义为山坡,此处指岸边。

[7]青冥:指云梦泽水面。

[8]连薄:连接,靠近。天维:天的一角。维,隅。此指天边。

[9]刊:砍斫。梗(gěng):树名,即山榆,有刺,因而引申为有刺的草木。如张衡《西京赋》“梗林为之靡拉。”广涂:拓宽道路。涂,通“途”。

[10]沮(jù)洳(rù):低而湿的地方,即薮泽地带。高蹊(xī):垫高的小路。

[11]擥(lǎn):撮持。这句言把本来各自行驶的战船连成一体。艘:船的泛称。

[12]亘(gèn):连接,连绵。湄:水边。

[13]行:行军。兼时:即今说“日夜兼程”。易节:节气推移变化。

[14]迄:到。玄气:天气,自然之气。消微:消歇、衰微。此处指到了冬季。

[15]道:同“导”。苍神:传说中东方青帝,为司春之神。谢:辞去。《楚辞·大招》:“青春受谢”。

[16]鹑鸟之将栖:为仲冬季节。鹑鸟,星宿名,南方朱雀七宿的总称。

[17]前事:指已结束的征伐刘表、刘备的战争。

[18]稽:停留。

[19]振旅:整顿军队。复踪:此指班师回营。

[20]溯(sù):迎着,逆着。朔风:北风。

[21]中区:中原,指许都一带。释勤:放松,此指解脱了战场上的勤苦。

[22]超:惆怅的样子。《庄子·徐无鬼》:“武侯超然不对。”成玄英《疏》:“超,怅也。”栖迟:游息。

徐幹大约在建安十二年(207)归曹操,第二年预赤壁之役。初预公事,更是初次亲临战争,故归来写《序征赋》,述了个人感受。本篇见于《艺文类聚》卷五九,文字有残缺,但仍可看出战前曹军的气势和策略,反映了曹操方面的大体情况,而作者作为一名以公职身份远行长江流域荆襄之地的文士,其心情也写得很真实。如开头两句:“余因兹以从迈兮,聊畅目乎所经,”正是一个经历较少的文士激动心情的反映,“观庶士之缪殊,察风流之浊清”,写出了一路所抱好奇的心情。接着两句写经历,同样是因为所至之地长江、云梦又皆以往只在典籍中常见,今日亲临有一种亲切感与亲历的自豪感,故形之于文字,既是大军行军路线的记载,也是个人经历的记录。“从青冥以极望”以下六句,写行军中所见,虽是自然景致,但也含有队伍很长、散布很广的意思,显得气势开阔,十分雄壮。“刊梗林以广涂,填沮洳以高蹊”,写行军中如何克服困难,这在一般的行程中是不会遇到的,只有军队人很多,才需拓宽路,垫高低湿之处,以避免大军拥挤,一时不能通过。这既反映了行军的艰苦,也表现了浩浩荡荡、一往无前的气势。下面两句:“亘千里之长湄”写曹操水军之多,沿长江堤岸连绵千里。“迄玄气之消微”写历时之久,以此轻轻带过战争经过及结果。赤壁之役七月出兵,九月进军江陵,至赤壁,年末败还。徐幹自然不能写其大败的情况,但也反映出了一些情况。如“擥循环其万艘”一句,实际上是写了“曹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的事实。吴军正是因此而用火攻之计,“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资治通鉴》建安十三年)。但徐幹不在作战一段写出,而在前面写声势部分点出,以免犯忌。整个战争过程部分,用了三句写季节变化的句子带过,也可以说是唯一的好办法。作为作者的第一次从军经历及魏国所参与的一次大战,不能不写,但又不好写。徐幹在构思上是处理得十分得当的。结尾不说战争的失利,而说自己在战事之后游栖无所依,也可见作者善于措辞。文字凝练,内容饱满,章无赘句,句无赘字,可见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水平。

(赵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