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1453700000015

第15章 游海赋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人。曾祖王龚东汉桓帝时曾任太尉,祖父王畅灵帝时曾任司空,为宦官所嫉,废官居家。父王谦曾为大将军何进长史,亦以疾免官居家。则王粲之父祖与当时宦官外戚皆有距离。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帝迁长安,王粲随往,其年十四,在长安为蔡邕所赏识。年十六七,诏除黄门侍郎,不就,离长安赴荆州依刘表。建安十三年(208),刘表卒,曹操攻荆州,粲劝表子刘琮降操。操辟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从此,王粲一直在曹魏任职。建安二十二年(217),因疫疾卒于征吴途中。时年四十一。

王粲博闻强记,精意覃思,作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其诗赋之作,曹丕《典论·论文》云:“仲宣长于辞赋”,其《初征》《登楼》等作,“虽张蔡不过也”。《文心雕龙·才略》云:“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然其作品已大多亡佚。《隋书·经籍志》著录王粲诗文十一卷,至南宋已不存,现在所见乃明清时辑本。《登楼赋》和《七哀》诗为代表作,表现了王粲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及关心国家安宁统一而为之建功立业的抱负。

《游海赋》在内容和情调上与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一诗有相似之处,可能是作者随曹操东征时观海所作。本赋系残篇。《艺文类聚》卷八、《初学记》卷六“海第二”、《北堂书钞》卷一三七(作《浮海赋》)、《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王侍中集》《全后汉文》卷九〇也有收录。

含精纯之至道兮,将轻举而高厉[1]。游余心以广观兮,且彷徉乎西裔[2]。乘菌桂之方舟,浮大江而遥逝[3]。翼惊风以长驱,集会稽而一睨[4]。登阴隅以东望兮,览沧海之体势[5]。吐星出日,天与水际[6]。其深不测,其广无臬[7]。寻之冥地,不见涯泄[8]。章亥所不极[9],卢敖所不届[10],洪洪洋洋,诚不可度也[11]。处嵎夷之正位兮,同色号于穹苍[12]。苞纳污之弘量,正宗庙之纪纲[13]。总众流而臣下,为百谷之君王[14]。洪涛奋荡,大浪踽跃[15]。山隆谷窳,宛亶相搏[16]。怀珍藏宝,神隐怪匿。或无气而能行,或含血而不食,或有叶而无根,或能飞而无翼[17]。鸟则爰居孔鹄,翡翠鹔鹴[18],缤纷往来,沉浮翱翔[19]。鱼则横尾曲头,方目偃额[20],大者若山陵,小者重钧石[21]。乃有贲蛟大贝,明月夜光[22],蠵鼊瑇瑁,金质黑章[23]。若夫长洲别岛,棋布星峙[24],高或万寻[25],近或千里;桂林丛乎其上,珊瑚周乎其趾[26]。群犀代角,巨象解齿[27]。黄金碧玉,名不可纪[28]。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

[1]至道:至高、完美的道。厉:疾飞。

[2]彷(pánɡ)徉:彷徨,徘徊。西裔:海之涯岸。我国大海多在陆地之东,相对海来说海岸在西边,故称西裔。

[3]菌桂:香木名。方舟:两舟相并曰方舟,此处泛指舟船。遥逝:远去。

[4]翼:凭借,乘风。惊风:指猛烈、强劲的风。集:停留。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睨(nì):斜着眼看。

[5]阴隅:山的北面。隅,边侧之地。体势:状貌气势。

[6]际:会合,相接。

[7]无臬(niè):无边无际。臬,终极。

[8]冥地:指海的地界。冥,通“溟”,海。涯泄:水的边际。

[9]章亥:大章和竖亥,古代传说中善走的人。《淮南子·地形训》:“禹乃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极:尽。

[10]卢敖:秦时燕人。卢敖善游,他曾自称“敖幼而好游,至长不渝。周行四极”,事见《淮南子·道应训》。届:到,至。

[11]洪洪洋洋:浩荡无边貌。度(duó):度量,估量。

[12]嵎(yú)夷:古代传说中的日出之地。色号:颜色和名号。穹苍:天空。

[13]“苞纳”二句:大海具有包容和含纳包括污泥浊水在内的万物的巨大容量,正如国家朝廷有法度纲纪,可以吸纳和集合各种不同的人才。苞:包容。宗庙:本指天子、诸侯祭祀祖先的处所。后为王室国家的代称。纪纲:法则。

[14]众流:指入海的江河。百谷:指河流发源和汇聚的山谷。

[15]奋荡:激荡。踽跃:踊跃,翻腾。

[16]山隆谷窳(yǔ):形容海浪波动,如山隆起,如谷低伏。窳,凹陷;低洼。宛亶:回旋盘曲。

[17]“或无气”以下四句:这是描写海中各种生物的生存特点,有的不呼吸空气却能行走移动,有的体内含有血液却不需要吃东西;有的有叶子却没有根,有的能飞翔却不长翅膀。无气:没有气息,不能呼吸。行:行走。这里指在海水中运动。不食:不或无需吞食东西。

[18]爰居:海鸟名。体型较大。孔鹄:大天鹅。翡翠:鸟名。羽毛有蓝、绿、赤、棕等色,可做饰品。鹔鹴:鸟名。雁的一种。羽毛为绿色,可制裘。

[19]沉浮:指飞鸟在空中上下升降。

[20]偃额:额头后仰扁平。偃,仰,仰卧。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仰而倒曰偃。”

[21]钧石(dàn):钧和石。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22]贲(fén):三足龟。蛟:通“鲛”,鲨鱼。明月、夜光:皆宝珠名。

[23]蠵(xī):即蠵龟,一种大龟,其甲有文采。鼊(bì):龟属动物。其甲有珠文,似玳瑁。瑇(dài)瑁(mào):即“玳瑁”。爬行动物,形似龟。甲壳黄褐色,有黑斑和光泽,可做装饰品。金质黑章:金色的底上有黑色花纹。章,花纹。

[24]棋布星峙:像棋子与繁星般分布和耸立。棋,围棋,亦特指棋子。峙,耸立。

[25]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26]桂林:桂树林。丛:聚集,丛生。周:遍布。珊瑚:珊瑚树。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结而成,状如树枝,多为红色,鲜艳美观,可做装饰品。趾:脚下。指海中洲、岛沿岸水底。

[27]代角:换角。解齿:脱齿。

[28]纪:同“记”,记载。

这是一篇表现大海题材的景物赋。现存内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自“含精纯之至道兮”以下十句为第一部分,叙写自己逍遥轻举,乘舟浮江而下,长驱至会稽,然后登山麓,观沧海,一开篇就在极阔大的背景上展开想象,显得气势不凡,富于空间感。“吐星出日”以下为第二部分,写观海所见。作者先以远景勾画大海无边无际、苞纳万物的宏伟景象:“吐星出日,天与水际。其深不测,其广无臬……总众流而臣下,为百谷之君王。”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名作《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中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心境为之一开。接下来的四句:“洪涛奋荡,大浪踽跃。山隆谷窳,宛亶相搏”,用近景特写描绘大海的惊涛骇浪,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波涛起伏汹涌,互相拍击,具有惊心动魄般的震撼力。“怀珍藏宝”句以下,则浓墨重彩地描绘海中各种神奇的水草、飞鸟、游鱼,珍异的宝珠龟甲,星罗棋布的海岛上满布的香木珊瑚、犀象金玉,真是光怪陆离,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此赋所描写的大海深广莫测、吐纳万物的宏大气魄,体现了建安文人精神心胸开张、气质劲健的一面。篇中写景体物,尚存汉大赋的铺张扬厉之风,但可以增强文章气势,并无堆垛物象的弊端。其语言也少藻饰,较为清畅和谐,体现出建安文人赋的新特点。在题材和写法上,它下启晋代木华《海赋》、潘岳《沧海赋》和孙绰《望海赋》等作品的创作,对晋代山水诗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党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