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1453700000052

第52章 啸赋

成公绥

”啸“是一种音乐化的口技,不需借助任何乐器,通过肺部发出的气流,冲击嘴唇,并通过控制嘴唇的形状、气息的强弱长短来发出各种曲调。魏晋时期,啸在名士间非常流行,成为一时的风尚。成公绥《啸赋》极力表现了啸的自然清新,啸声的美妙天成和变化无方。

逸群公子,体奇好异[1],傲世忘荣,绝弃人事。睎高慕古,长想远思[2]。将登箕山以抗节,浮沧海以游志[3]。于是延友生,集同好。精性命之至机,研道德之玄奥[4]。愍流俗之未悟,独超然而先觉。狭世路之阨僻,仰天衢而高蹈[5]。邈姱俗而遗身,乃慷慨而长啸[6]。

于时曜灵俄景,流光濛汜[7]。逍遥携手,踟跦步趾[8]。发妙声于丹唇,激哀音于皓齿。响抑扬而潜转,气冲郁而熛起[9]。协黄宫于清角,杂商羽于流徵[10]。飘游云于泰清[11],集长风乎万里。曲既终而响绝,遗馀玩而未已。良自然之至音,非丝竹之所拟。

是故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12]。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触类感物[13],因歌随吟。大而不洿,细而不沉[14]。清激切于竽笙,优润和于瑟琴[15]。玄妙足以通神悟灵,精微足以穷幽测深[16]。收《激楚》之哀荒,节《北里》之奢淫[17]。济洪灾于炎旱,反亢阳于重阴[18]。唱引万变,曲用无方[19]。和乐怡怿,悲伤摧藏[20]。时幽散而将绝,中矫厉而慨慷[21]。徐婉约而优游,纷繁骛而激扬[22]。情既思而能反[23],心虽哀而不伤。总八音之至和,固极乐而无荒[24]。

若乃登高台以临远,披文轩而骋望[25]。喟仰抃而抗首,嘈长引而憀亮[26]。或舒肆而自反,或徘徊而复放[27]。或冉弱而柔挠,或澎濞而奔壮[28]。横郁鸣而滔涸,冽飘眇而清昶[29]。逸气奋涌,缤纷交错[30]。列列飙扬[31],啾啾响作。奏胡马之长思,向寒风乎北朔。又似鸿雁之将雏[32],群鸣号乎沙漠。故能因形创声,随事造曲。应物无穷,机发响速[33]。怫郁冲流,参谭云属[34]。若离若合,将绝复续。飞廉鼓于幽隧,猛虎应于中谷[35]。南箕动于穹苍,清飙振乎乔木[36]。散滞积而播扬,荡埃蔼之溷浊[37]。变阴阳之至和,移淫风之秽俗。

若乃游崇冈,陵景山[38],临岩侧,望流川,坐盘石,漱清泉[39]。藉皋兰之猗靡,荫修竹之蝉蜎[40]。乃吟咏而发散,声骆驿而响连[41]。舒蓄思之悱愤,奋久结之缠绵[42]。心涤荡而无累,志离俗而飘然。

若夫假象金革,拟则陶匏[43]。众声繁奏,若笳若箫。磞硠震隐,訇礚嘈[44]。发徵则隆冬熙蒸,骋羽则严霜夏凋,动商则秋霖春降,奏角则谷风鸣条[45]。音均不恒[46],曲无定制。行而不流,止而不滞。随口吻而发扬,假芳气而远逝。音要妙而流响,声激嚁而清厉[47]。信自然之极丽,羌殊尤而绝世。越韶夏与咸池,何徒取异乎郑卫[48]。于时绵驹结舌而丧精,王豹杜口而失色[49]。虞公辍声而止歌,宁子检手而叹息[50]。钟期弃琴而改听,孔父忘味而不食[51]。百兽率舞而抃足,凤皇来仪而拊翼[52]。乃知长啸之奇妙,盖亦音声之至极。

(李善注《文选》卷一八,中华书局,1977年)

[1]逸群公子:赋中假设人物,取逸世脱俗之义。体奇:行为奇特。《淮南子·泛论训》:”故圣人以身体之。“高诱注:”体,行也。“

[2]睎(xī):仰慕。

[3]箕山:在河南登封县,又称崿岭、许由山。相传尧让位给许由,许由不受,逃至此山隐居。抗节:坚持节操。抗,持举。浮沧海以游志:浮游于海以隐逸避俗。《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游,行。

[4]性命:本性与命运。至机:最细微的变化征兆。道德:万物变化之规律为道,道在具体过程中的体现为德。玄奥:博大深远。

[5]天衢(qú):天上的大道。高蹈:远行,或为登上更高的境界。

[6]姱俗:超越世俗。姱,通”跨“。遗身:犹自丧,超越自我,与自然混一。慷慨:激昂。啸:撮口而呼,以为声音。啸在魏晋时蔚成风气,成为名士风度的一种表现。

[7]曜(yào)灵:太阳。俄景:斜影。俄,倾斜。景,同”影“。濛汜(sì):传说中的日落之处。

[8]踟(chí)跦(chú):同”踟蹰“。

[9]潜转:声音高低在口中随意变化。李善注曰:”言声在喉中而转,故曰潜也。“冲郁:指气流猛烈。熛(biāo):迅疾。

[10]黄宫:即黄钟宫。黄钟,古代十二律之一。黄钟宫,即以黄钟确定音高的宫音(或宫调式)黄钟为十二律之首,其音宏大。清角:即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中的角音。清角之音悲。流徵(zhǐ):高妙急切之徵调乐曲,李善注引宋玉《笛赋》:”吟清商、追流徵。“

[11]泰清:天的别称。

[12]役心:用心。御气:控制气流。

[13]触类感物:人对外界事物有所感触而情动于内心。

[14]洿(wū):喧哗散乱。沉:湮沉而听不见。

[15]清激:清澈激越。切:切合。优润:优美圆润。和:和谐。

[16]通神悟灵:人通过玄妙之音乐可以致意晓谕神灵。李善注引《礼记》:”夫礼乐通乎鬼神,穷高远而测深厚。“穷幽测深:(人通过精微之音乐可以)穷尽宇宙深远之理。

[17]收:收敛。激楚:楚地乐曲名,其乐急促哀切。哀荒:哀伤过分。节:制止。北里:相传为商纣王舞曲名。李善注引《史记》:”纣使师涓作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18]”济洪灾“二句:意谓啸能消除水旱之灾。李善注:”言有洪水之灾,济之以炎旱。有亢阳之灾,反之于重阴。“又李善引《宝灵经》中神话故事:坠王女名姓音,遇神人教治灾之术。一年国中大旱,姓音仰天而啸,天降洪水十丈。亢阳:干旱。重阴:密雨浓云。

[19]唱引:指啸咏。引,乐曲体裁之一。曲用:即曲度(乐曲节度)。方:常规。

[20]摧藏(zàng):肝肠断裂。藏,通”脏“。

[21]矫厉:指啸声昂扬。矫,高举。

[22]繁骛(wù):纷繁。

[23]思:悲感。反:返转,恢复平静。

[24]八音:古代乐器根据制造材料分为八类: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称为八音。至和:和谐的最高水平。和,古人的一种哲学观念,古人认为最能体现”和“的是音乐。如《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荒:迷乱。

[25]披:推开。文轩:指雕栏上的窗户。

[26]抃(biàn):拍手。抗首:昂头。嘈:形容声音响亮。长引:指悠长的啸声。憀(liáo)亮:声音清澈响亮。

[27]舒肆:舒缓。肆,缓。反:同”返“,指返回到急促。徘徊:往返复沓,犹一咏三叹。放:声音自由奔放。

[28]冉弱:轻柔弱细。柔挠:柔和纡曲。澎濞(bì):犹”澎湃“。奔壮:勇武刚烈之声。

[29]横:气流旁迕而出。郁鸣:鸣当作”呜“,六臣本作”呜“。”郁呜“为双声连绵,与下文的”飘眇“叠韵连绵相对应,为邑郁不畅之貌。滔涸:盖与”郁呜“意相近。冽:声音清冽。飘眇(miǎo):形容声音清澈悠长。清昶(chàng):清澈和畅。

[30]逸气:啸咏时所发气流。奋涌:形容气流强烈。缤纷交错:指啸声变化多端。

[31]列列:风声。飙(biāo)扬:暴风飞扬。

[32]将雏:带着幼鸟。

[33]应物:指以啸声表现客观事物。机发:变化发声。

[34]怫(fú)郁:心情不舒畅,形容啸声沉闷郁结。冲流:气流冲口而出。参谭云属:形容啸声连续不断。

[35]飞廉:风神,此指风。鼓:吹动。幽隧:幽深的通道。《诗经·大雅·桑柔》:”大风有隧。“”猛虎“句:言虎闻啸声而回应于山谷之中。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曰:”猛虎啸,谷风起。“

[36]南箕:天空南方的箕星。箕,二十八宿之一。《尚书·洪范》传云:”箕星好风,毕星好雨。“清飙:大风。此二句言大自然感啸声而风动于天空和山林之中。

[37]荡:荡除。埃蔼:飘浮空中的灰尘。溷(hùn):浊:汙浊。

[38]崇岗:高岗。陵:升,登上。景山:大山。

[39]漱清泉:饮清泉之水。

[40]藉:坐卧某物上。皋兰:水泽岸边所生的兰草。猗(yī)靡:随风摇动貌。荫:遮荫。修:长。蝉蜎(xuān):同”婵娟“,姿态美好。

[41]骆驿:同”络绎“,连续不断。

[42]舒:抒发。蓄思:蓄积的情思。悱愤:忧思郁结。奋:振起,指抒发。久结:郁结已久。缠绵:盘纡不去的忧思。

[43]假象:仿效。金:八音之一,钟镈类乐器。革:革制的鼓类乐器。拟则:模拟。陶:埙类乐器。匏(páo):笙竽类乐器。

[44]磞(pēng)硠(láng):震隐。訇(hōng)礚(kē)、(láo)嘈:都是形容巨大声响的象声词。

[45]”发徵则隆冬熙蒸“四句:据《吕氏春秋》中”月纪“及《礼记·月令》所载,五音与四季存在着对应关系。三春,其音角;三夏,其音徵;三秋,其音商;三冬,其音羽。如果五音与四季不合,则将发生异常现象。李善注引《列子》中郑师文学琴于师襄的故事有云:”于是当春而叩商弦,以召南吕,凉风总至,草木成实。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夹钟,温风徐回,草木发荣。当夏而叩羽弦,以召黄钟,霜雪交下,川池暴沍。及冬而叩徵弦,以激蕤宾,阳光炽烈,坚冰立散。“”发徵则隆冬熙蒸“四句,意同《列子》中故事。熙蒸:暖热。谷风:春风。鸣条:风吹树枝发声。

[46]均:通”韵“。

[47]要妙:精要微妙。激嚁(dí):形容声音急速。

[48]殊尤:特异。越:超越。韶:舜乐名。夏:禹乐名。咸池:古乐名,相传为黄帝所作,尧曾修改。韶夏与咸池皆为雅乐。郑卫:淫乐。

[49]绵驹:春秋时歌唱家,曾在齐国高唐(今山东禹县西南)唱歌,当地人受到感化都善歌。王豹:春秋时歌唱家,他常在卫国淇地(今河南新乡市一带)唱歌,淇地人也都善歌。事见《孟子·告子》。

[50]虞公:《晏子春秋》载为春秋齐景公的歌唱家。又《艺文类聚》卷四三引刘向《别录》,汉初鲁人虞公善歌,”发声清哀动盖梁尘。“宁子:即宁戚,春秋时齐国大夫。《吕氏春秋》载,宁戚穷困时,曾路遇齐桓公。当时宁戚正在车下喂牛,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以为”非常人也“,于是任他为官。检手:敛手。指宁戚不再用手敲牛角唱歌。检,通”敛“,收起。

[51]钟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国人,善解伯牙琴声。孔父:指孔子。《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里是说孔子听了啸声也会不知肉味的。

[52]百兽率舞、凤皇来仪:语出《尚书·皋陶谟》,原意盖为演奏《韶》乐时扮演鸟兽的舞蹈动态。后来理解为美妙的音乐能感动鸟兽起舞。抃足:顿足而舞。拊翼:搧起翅膀而舞。

啸这种吟咏形式进入文学领域,来源甚为久远,《诗经·召南·江有汜》中有”其啸也歌“,《小雅·白华》中又有”啸歌伤怀“的诗句。但它发展成为一种时尚,则在魏晋时期,而以正始阶段为盛。据史籍记载,嵇康、阮籍曾先后与隐士孙登游于汲郡苏门。尝不言而啸,”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为后世称为”苏门啸“。盖因当时名士多擅长音律,社会又不容人们说话,唱歌有歌词,也会惹来麻烦,作诗更会招祸,以致阮籍的诗旨多含糊不清。所以用啸来表情达意,算是最合适而方便的办法了。这种风气的形式,还与崇尚自然和任性的哲学盛行有密切关系,因为啸是不需假借任何人工制作的乐器或其他外物的纯粹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并具有随心所欲的特点。成公绥的《啸赋》正是这种时代精神孕育的结晶,何况作者本人又是吟啸的高手,《晋书·文苑传》中说他”雅好音律,尝当暑承风而啸,泠然成曲,因为《啸赋》“。

《啸赋》的托言”逸群公子“含有自我表现的成分,因为成公绥的性格就有遗俗逸世、不求闻达的一面。而他在音乐赋的领域中,选择前人不曾涉及的描绘对象,别开生面,又体现了”体奇好异“的爱好。正如他作《天地赋》的动机一样,要选”古人未之有“的题材。于是《啸赋》的创作,就体现了一定的开拓精神,这在习惯模拟的赋的创作发展史上是难能可贵的。《啸赋》的精彩之处专在于对啸的音乐本身的描绘,使之达到变化无方和惟妙惟肖的境界,并将情理自然熔于声态描写之中,文辞壮丽而流畅。张溥在《成公子安集题词》中说:”激扬啴缓,仿佛有声然。“就是对《啸赋》描写艺术的确切评价。

(汤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