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1454500000040

第40章 三十八写性格 写爱情 写命运的《菊花诗》——《红楼梦》

品赏要点:宝钗的凄苦倜傥,黛玉的千古高风,湘云的爱情三步曲。这一回用散品法:(一)被庸俗掩饰着的雅兴。成立诗社,湘云做东,请贾母众人赏桂花吃螃蟹宴。宴前有凤姐陪同贾母在藕香榭赏景。人坐在河中亭子上,眼观清明的河水,耳闻桂花的清香,口尝新鲜的炉茶,“偷得浮生半日闲”,真是神仙日子了。这种赏景方式,是凤姐的创造。想不到这位泼辣货也有如此的雅兴。

这又证明了我的观点:是女人,总有诗味。但好景不长。接下来是对贾母的俗不可耐的拍马屁,说贾母头上的伤痕也是一种大福大寿,庸俗立即冲掉了雅兴。(二)螃蟹宴上的情景写得生动有趣,各个人物的言语、行动、声音、笑貌,都依各人的身份、性格和特定处境而异。妙文多多。(三)这回的重点是《菊花诗》。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菊花诗,表面是吟咏菊花,实则写人,写吟诗者的性格和命运。人间最美好的东西莫如爱情,爱情的失去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呢?薛宝钗的《忆菊》所作的回答,可能会引起你的同情或共鸣。原诗:《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①(惠洪《冷斋夜话》引古诗:“芦花白兼蓼花红,一日秋江惨淡中。两个鹭鸶相对立,几人唤作水屏风?”蓼红苇白,喻秋江的寂寞萧疏。)。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荒竹林意译成白话诗②(本书作者笔名荒竹林,简作“荒”;评语中有称荒先生):秋风萧瑟中我无限惆怅;蓼花红,苇花白,更使我碎心断肠。昔日的你如今影子全无,冷月清霜,空留美梦一场;雁过伤心只为你,静夜思你心痛伤。有谁知,我为你体瘦憔悴;到来年的重阳,能否归来重温芬芳(塞:译得真妙!借她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是吗)?这是婚后不久守活寡的薛宝钗,大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之悲;其缠绵断肠,不下黛玉。再看她的《画菊》: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荒译:吟诗作画,我如痴似狂;不为逞能,只为抒发衷肠。泼墨花卉,叶瓣染霜;挥洒自如,笔底花香。谁说只有陶潜霸诗,裙钗丹青,须眉不让。这是年轻时的少女薛宝钗。其潇洒倜傥,胜过了探春、湘云。宝钗的这两首诗,我很喜欢;尤其是“诗余戏笔不知狂”句。其所体现的宝钗性格,在书中似乎是很朦胧的。(四)书中所说,这十二首《菊花诗》,最好的是林黛玉的《咏菊》、《问菊》、《菊梦》三首。是的。在林黛玉的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标傲世”“独立不羁”的志士形象。李敖说,中国知识分子缺乏一种重要的品质,就是“特立独行”,绝大多数人,包括像欧阳修、司马光这样的杰出人物,只是两眼向上(王权),是传统板眼里一板一眼的顺民③(见李敖《独白下的传统》)。

李敖认为,像屈原、司马迁、班固、陶潜、李贽等人,才是“特立独行”的志士,但他们在中国的王权专制下很难生存。有学者说,林黛玉并非她自己,而是一个精灵,是古今所有不得志者的魂灵、精神聚合成的一个典型。她代表了一类人,如屈原、曹植、贾谊等人,因为她是这一类人的综合④。是的,林黛玉这一形象之所以“千古高风说到今”,原因在此。笔者在上文曾说林黛玉是诗,理由也在此。这在三首《菊花诗》中表现得很明显。(塞:老师经你这样一说,我懂了。为什么有相当多的读者不喜欢林黛玉,而喜欢薛宝钗,是否他们亦如李敖所说的,是顺民呢?)(五)史湘云的三首《菊花诗》也颇堪咏哦,可以当作“爱情三步曲”来看。且看第一首《对菊》: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荒译:你的人品贵超黄金,你的才志浅中寓深。在你身畔,我对你有无限的爱慕,为爱你,我倾情苦吟。你傲世独立,唯我知音。良辰难得,秋光胜春;举杯对酌,共惜寸阴。在对恋人的无限爱慕和崇拜中求爱。她的这位“傲世贵比金”的恋人,究竟是谁呢?第五回曲词《乐中悲》说“厮配得才貌仙郎”,据脂评,是卫若兰吗?看来不是。“数去更无君傲世”,这样重要的人物,在八十回中作者未曾提及,这是不可能的。是贾宝玉吧?有点像。但湘云和宝玉的一段姻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未见曹氏的八十回后原作,续书后四十回则是一片空白,尽管有的学者说得天花乱坠,这只能是个谜。《供菊》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荒译:耳听琴声,口品佳酿;美人丽景,赐我芬芳。远离诗书,近尔身旁;美丽恋情,梦在清帐。花园冷落,西下夕阳;逝去旧忆,无限惆怅。满园鲜花,我不欣赏;傲味相投,非你莫当。在对恋人的无限爱慕和崇拜中恋爱。半是对两人欢爱情景的贪恋,半是对逝去的欢爱的回忆。(塞:我好喜欢这译诗啊!妙极了!经老师这样一译一解释,诗味出矣!)《菊影》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荒译:秋光疏灯,映照你的影身;重重叠叠,多彩多姿,醉人迷人。秋凉留芳,你的英魂犹在;梦里寻觅,空有秋霜传神。朦胧月下,我在你走过的小径逡巡。人去香留,这逝去的美啊,使我心醉神晕。在对恋人的无限爱慕和崇拜中忆旧。这简直是《芙蓉女儿诔》的雏形了。多么缠绵!多么哀伤!啊,爱情,你来临时是怎样的欢畅!你逝去时是怎样的伤痛(塞:有体验者来哭)!爱的追求——爱的贪恋——爱的凭吊。这就是湘云的爱情三步曲(塞:从这也证明了湘云的婚姻爱情决无什么“白首双星”之说)。

贾探春的《簪菊》和《残菊》,表现了她的两种相反的性格:潇洒豪爽和缠绵离愁,暗示她的治理才能和远嫁的悲哀。贾宝玉的《访菊》,反映了这位女性崇拜狂对女人的泛爱意识,和对意中人的钟情这样矛盾的爱情观:对于女人,我都情意绵绵,你如怜我,就请赐爱(洁清女士:宝玉是大众情人)。《种菊》似是对林黛玉的情有独钟:我爱你,我呵护你,我处处培植我们的爱,有了你的爱,我诗如泉涌,有了你的爱,我尽情酒醉。总之,《菊花诗》是写人的,写性格,写爱情,写命运,写得入木三分,写得可歌可泣。慢慢地品赏吧(北京王小英女士评:几首菊花诗的释意,既浅显明了,又意味深长,又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令人耳目一新,心情激荡。诗中对人的性格、命运的理解也非常的到位,用自己的经验和联想填补了其中的空白,更显诗的美)。注:④参见因特网“红楼品茗”:佚名《林黛玉:“莫怨东风当自嗟”》。三十九我见了女儿便清爽三十九我见了女儿便清爽——《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品赏原著回目:村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品赏要点:在我们现代人的正人君子中,贾宝玉式的男士也不少啊!村姥姥即刘姥姥。村,义双关:农村是本义;村,蠢也(其实不蠢),与“情哥哥”的“情”相对。信口开河,说明刘姥姥会应付场面。情哥哥,指宝玉。贾宝玉这个女人崇拜狂,只要一看到女人,甚至一听到女人的故事,便有了兴趣,便有了精神(当然是有条件的)。他对刘姥姥讲的雪地女孩的故事,听得如此津津有味,还要寻根究底。 读至此,使我想起以往的一件趣事。上世纪60年代,在某农村搞“四清”(农村干部整风),一天,“四清”工作团某大员来我们的工作队了解情况。队长和组长们准备了一大沓材料,很认真、很辛苦、很恭敬地向他汇报。哪知这位大员坐在趟椅上闭目养神,爱听不听。大家很着急。有人写条子给我,要我这个“谋士”出主意挽救这个尴尬局面。我是工作队的秘书,便来发言(汇报)。我发言的内容是某村一个漂亮的女人勾引党支部书记的事。当我说出了第一句“这个女人很漂亮,很风流”的话时,那位大员当即从椅子上端坐起来,睁开了大眼,不但聚精会神听我的汇报,而且用眉飞色舞的表情对着我,不时插话。会场顿时活跃起来。嘻!在我们现代人的正人君子中,贾宝玉式的人物也不少啊(塞:好笑!忽然插入这么一段趣话,刻薄。缺德。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