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1454700000001

第1章 序

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又是訓詁大師,在傳統語言文字研究中敢於創發新義,講學時釋疑答問,廣征博引,涉及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朱子語類》容量大,共記有14295條語錄,大多為問答式,既有先秦的文言,又有唐宋的古白話,充滿了各種性質和各種層次的言語成分,雅俗共存,口語成分十分豐富,從中可見朱熹和門人弟子講學討論時的具體語境和神情語態,而明清傳本的異文在某種程度上又反映了宋至明清的語言演變。因而《朱子語類》不僅堪稱研究朱熹思想和宋代社會文化的一塊璞玉,也為漢語文白演變和詞彙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語言實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反映了漢語書面語隨着社會的發展有意識地選擇白話的必然結果,體現了典雅的精英文化與通俗的平民文化相融合的價值取向。

《朱子語類》詞彙的研究是詞彙史研究中的基礎工程,也是開展系列專題、專書、斷代語言研究應該且必須做的工作。專書詞彙的研究在漢語詞彙史的研究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詞語的考釋無疑是詞彙研究中的基礎工程,而一種語言的詞彙不可能是一盤散沙或純屬不相聯繫的語言材料,而是如同語音、語法一樣有其體系性聯繫。詞彙系統是一個複雜的多層面網絡系統,我們不可能祇從一個角度就概括出整個詞彙系統的全貌,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研究詞彙這個大系統的主要和核心的層面來進一步認識其他層面,從而把握整個詞彙系統。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沒有一批重點專書詞義的窮盡性分析,沒有斷代詞彙的總體特徵的研究,個別詞語的考釋成果祇能是一盤散沙,難以理清詞義發展演變的脈絡,勾勒出漢語詞彙的體系。因而,反映各個歷史時期詞義面貌的專書詞彙的研究可以說是探求漢語詞彙在各個時期的特點和總結漢語詞彙發展規律的不可或缺的工作。漢語詞彙史的研究祇有一本書一本書地認真進行專書詞彙研究,對第一手語料進行一絲不苟的調查分析,加以科學的歸納和理論上的闡述,在此基礎上一個時代一個時代地理出詞彙歷史和邏輯統一的發展脈絡,才有可能從總體上把握漢語詞彙的本質特徵。

我自1981年即開始着手進行《朱子語類》詞彙的研究,主要考釋一些方俗口語詞和新詞新義,曾與家父一起負責收錄提供《漢語大詞典》中有關《朱子語類》的一萬多條書證,由家父幫助逐條摘錄謄抄,在此基礎上我陸續考釋了《朱子語類》中近千條詞語,撰有《宋儒語錄詞語匯釋》和《朱子語類詞語匯釋》初稿。1994年承中華書局沈錫麟先生熱誠推薦和山西古籍出版社孫安邦先生慨允,《朱子語類詞語匯釋》一書得以列入出版規劃,後因擬增補至5000條,同時在撰寫中發現今傳本《朱子語類》是在《池錄》、《饒錄》、《婺錄》、《饒後錄》、《蜀類》、《徽類》、《徽續類》、《建別錄》等基礎上彙編而成,理清《朱子語類》由語錄至語類的成書過程是確定語料確切年代必須做的前期工作,學界現有的研究多依據今通行明成化刋宋代黎靖德編140卷《朱子語類》或清代張伯行《正誼堂全書》所輯8卷本《朱子語類輯略》,往往誤把後時資料當作同時資料,且詞彙的研究還可在匯釋的基礎上進行系統性的考探,因而一直在不斷補充完善中,出版也就延捱至今。好在十多年來我們已對《朱子語類》今存各傳本作了初步校勘,尤其是在對臺北“國家”圖書館所藏宋刻《晦庵先生朱文公語錄》(即《池錄》)和日本九州大學所藏古寫朝鮮徽州本《朱子語類》(即《徽類》)與今通行本的黎靖德校訂本所作比勘基礎上,於2008年申報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朱子語類》詞彙研究”,現已基本完成,數位研究生在我指導下也已撰寫了《朱子語類異形詞研究》、《朱子語類同素換序詞研究》、《朱子語類四字格詞語研究》、《朱子語類文獻語言研究》和《朱子語類版本與語言問題考論》等一批碩博論文。

令我特別高興的是四川大學蔣宗福兄的高足程碧英女士也有意于《朱子語類》詞彙的研究,2009年12月發來她攻讀博士論文的選題計划,開題報告的內容與我們所作研究可謂不謀而合,為此我深感有志於此者其所見所識亦多相同相近。2010年11月5-9日在四川大學召開的第十四屆全國近代漢語學術研討會上,我提交了《朱子語類中的白話語料探析》論文,碧英女士提交了《朱子語類詞語札記八則》,會議期間我們多有切磋商討。今年5月碧英女士寄來博士論文《朱子語類詞彙研究》,從中可見她對《朱子語類》詞彙研究的已有成果了然於胸,嫺熟地運用“因聲求義”、“排比歸納”、“參證方言”、“推求語源”、“語義類聚”等研究方法和語義場理論,考釋了210個俗語詞和76個新詞以及56個理學與佛道詞,闡明了《朱子語類》文本語料的特色,進而從文本整理、辭書編纂和方言研究等方面論述了《朱子語類》詞彙在語言學領域的研究價值,從解讀南宋政治制度、理學文化、教育思想等方面探討了《朱子語類》詞彙研究對推進“朱子學”研究的重要性。綜觀全文,作者在《朱子語類》詞語的考釋上用力甚勤,誠為可嘉。其主要特點有如下三個方面:

其一,從俗語詞考釋着手描寫南宋的文人口語;

其二,從新詞語考釋着眼展現南宋的社會生活;

其三,從理學詞考釋出發探討宋代的理學思想。

今年6月30日至7月11日我應邀赴日本講學,有幸在靜嘉堂書庫和內閣文庫查勘了成化本,在九州大學圖書館查勘了徽州本,就《朱子語類》的傳承淵源和朝鮮古寫徽州本《朱子語類》的原本作了進一步的考察和調研。12日剛回上海,即欣接碧英女士電郵,告知她已將博士論文修改定稿,擬於近期出版,索序於我。眾所周知,當今學術環境隨着教育的產業化而日趨浮躁和功利,真正潛心治學的學人往往被調侃為不能與時俱進,然誠如魯迅所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魯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魯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雜文》)古往今來,歷史潮流淘汰了多少浮華的泡沫,積淀下來的才是厚重扎實的真金。碧英女士在高校青年教師中是一個勤勉有為的人才,也是一個埋頭苦幹的學人,治學踏實嚴謹,作為有志于《朱子語類》詞彙研究的同仁同道,我為朱子學研究領域又增此一碩果深感可喜可賀。同時我們在研讀《朱子語類》時都深感此書廣博猶如深山大海,非三五十篇碩博論文漁獵可盡,正如碧英女士文中所指出:“通過對《朱子語類》文本的詞彙研究,不但有助於推動宋代語言研究,為構建更加完備翔實的漢語詞彙史提供依據,為大型語文辭書編纂提供文本參照;同時,將有助於彌補朱子學研究中重思想文化溯源和文化闡釋而忽視文本詞彙解讀的缺陷,亦將為進一步解讀和傳承理學等傳統文化提供文本參照,從而進一步推動朱子學研究,並為文化學、歷史學、文獻學等相關學科研究提供參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經我們逐字逐詞比勘,《晦庵先生朱文公語錄》和徽州本中有不少內容不見於今通行本,還有許多內容與今通行本相異,從中可見黎靖德編訂《朱子語類》前未經刪削改易的大量原始記錄,保存了朱熹門人弟子所記講學語錄的原貌。《朱子語類》各本在編排和內容上的異同形成互補和參證,不僅可據以補正今通行本的訛失,為朱熹理學和朱子學的研究以及思想史的研究提供珍貴的原始資料,而且也為宋代用字和漢字史研究、同近義詞辨析、異形詞考辨、漢語詞義系統和詞彙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鮮活的第一手材料。因此《朱子語類》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的拓展,近年來《朱子語類》的研究正日益為學界所重,我們期待有更多的學人關注投入到這一研究領域,在此我也由衷地祝願碧英女士把此書的出版作為一個新的起點,再接再厲,在這一研究領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續有更多的開拓和更多的成果問世。

徐時儀2011年7月16日於上海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