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1473200000003

第3章 大都建成以前的北京(2)

三、金代的中都

12世纪上半期,燕京屡经战乱,辽、北宋、金政权相继交替。尽管“屡经迁变”,但城市所遭破坏并不很大。①(金世宗说,燕京“屡经迁变,未尝残破”(《金史》卷八,《世宗纪下》)。)在金朝统治期间,这个城市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提高。

金朝在第一次攻取燕京及其邻近的大片农业区后,开始仿效辽代南北院制度,一面是“朝廷宰相,自用女真官号”:另一面是设置中书省、枢密院,搜罗燕京及其邻近地区汉族地主的代表人物,任以官职,管理“汉地”各种事务。“朝廷”也就是中央政权,设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中书省、枢密院原来设在广宁府,在将燕京交给北宋以后,金朝就将中书省、枢密院迁到邻近燕京的平州,显然是为再次进取燕京和对北宋作战作准备。第二次从北宋手里夺得燕京后,就将中书省、枢密院“移置燕京,凡汉地选授调发租税皆承制行之”②(《金史》卷七八,《韩企先传》。)。相继充当宰相的刘彦宗、时立爱、韩企先等,都出身于燕京及其邻近地区著名的豪族。后来,金朝改革官制,在上京建立尚书省、枢密院,燕京改设行台尚书省和元帅府,管理“汉地”军政事宜。“诸州郡军旅之事,决于帅府。民讼钱谷,行台尚书省治之”③(《金史》卷七七,《宗弼传》。)。行台尚书省和元帅府的主要负责者都由女真人充任,下面参用汉人豪族。金朝还任用女真贵族如宗弼(兀)等人领行台尚书省、都元帅,“兼总其事”,总揽大权。此外,又设有燕京留守,处理燕京事务,留守照例由女真贵族充任,副留守常由汉族官僚充任。可见,和辽代一样,金朝政权就其阶级实质而言,是女真、汉等族剥削阶级的联合统治。

1141年,南宋、金订立和约,金朝在北方的统治得到相对的稳定。1149年,女真贵族完颜亮发动宫廷政变,夺得皇位,改元天德。天德三年(1151年)三月,完颜亮下令“广燕城,建宫室”。四月,正式决定迁都燕京。他派遣张浩、卢彦伦等负责这一工作。①(有的记载说修建燕京的主要负责者是孔彦舟,不确,孔彦舟并未参与此事。见《金史》卷八三,《张浩传》:卷七五,《卢彦伦传》:卷七九,《孔彦舟传》。)营建燕京的工作,先后进行了三年左右时间。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正式迁都,并将燕京改为中都,改析津府为大兴府。从前代的陪都到金代成为首都,北京在全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又大大提高了一步。金朝将首都由上京南迁,并不是完颜亮的一时冲动,其中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原因。从政治上说,金朝与南宋以淮河和大散关为界,北方广大农业区都归于金朝的统治之下。比起辽朝来,金朝的疆域要大得多。金朝的首都上京会宁府,远在东北,对北方农业地区进行统治有很多不便之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淮水以北广大地区的控制,完全有必要将政治中心往南迁移。从经济上说,上京处于松花江流域,土地贫瘠。为了供应统治者和官僚机构的消费,必须每年从北方农业区征调大批物资。要由北方把大批物资转运到东北松花江流域,是很困难的,所以“是时上封事者,多陈言以会宁僻在一隅,官难于转输,民艰于赴诉”②(《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二,张棣《正隆事迹记》。)。完颜亮在迁都的诏书中说:“人拘道路之遥,事有岁时之滞。凡申款而待报,乃欲速而愈迟。……又以京师居在一隅,而方疆广于万里,以北则民清而事简,以南则地远而事繁。深虑州府申陈,或至半年而往复:闾阎疾苦,何由期月而周知!供馈困于转输,使命苦于驿顿。”③(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二。)诏书中关心人民“疾苦”之类,当然是骗人的鬼话。但是,迁都一则因为“方疆广于万里”,只有南迁才能加强对“地远而事繁”的南部农业区的控制:二则是为了解决“供馈困于转输”的经济问题。确是符合事实的。所以,金朝政治中心的南移,可以说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南移最合适的建都地点,自然非燕京莫属。金代有人说得好,“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崄,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可以控制南北,“盖京都之选首也”①(《金史》卷九六,《梁襄传》。)。优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长期以来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使它成了金朝的新首都。

为了营建中都,金朝几乎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从役的民夫、工匠和士兵,有的记载说达一百万人②(.参见《正隆事迹记》。),有的记载说是一百二十万人③(参见范成大:《揽辔录》)。仅以筑城而言,“筑城用涿州土,人置一筐,左右手排立定,自涿至燕传递,空筐出,实筐入,人止土一畚,不日成之”④(《日下旧闻考》卷三七,《京城总纪》引《析津志》)。史书记叙可能有夸大,但反映了当时工程的浩大和对劳动力的滥用。营建时间紧迫,官吏暴虐,“既而暑月,工役多疾疫”⑤(《金史》卷八三,《张浩传》),“死者不可胜计”⑥(范成大:《揽辔录》)。修治燕京大内(宫殿)所需的“颜色、胶漆、金翠、珠玉、布麻、铜铁”以至“鹞子、鹌鹑之类,皆出民间”⑦(《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三〇),“营造累年,殚竭民财,不可胜计”⑧(《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三三)。新的中都城,是无数劳动人民用血汗建造起来的。

中都城是以原来的燕京城为基础扩展而成的。“西南广斥千步”⑨(《元一统志》卷一,《大都路·十方万佛兴化院》),其他几个方面也都有所扩展,只有北面没有变化。扩展后的中都城,据明代测量,“周围凡五千三百二十八丈”.。据新中国成立后勘测,约合五千六百丈。两个数字是基本一致的,可知中都城周长应在三十五里至三十七里之间。.其东北城角在今宣武门内翠花街,东南城角在今永定门火车站西南,西南城角在今凤凰嘴村,西北城角在今军事博物馆南。.至今凤凰嘴村附近尚留有一段近十丈长的金代土城遗址。全城有十二门,每面三门,“正东曰宣曜、阳春、施仁,正西曰灏华、丽泽、彰义,正南曰丰宜、景风、端礼,正北曰通元(玄)、会城、崇智”①(《大金国志》卷三三,《燕京制度》。按,《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说“城门十三”,北面有四门,多一光泰门。历来研究者大都以为不可信,或以为光泰门即崇智门。但元好问记东平贾洵,“既而改内监,督燕都十三门之役”(《遗山文集》卷三四,《东平贾氏千秋录后记》),和《金史》可以相印证。这个问题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全城基本上是一个正方形,但南北较东西略长。南墙正中的丰宜门和北墙正中的通元(玄)门遥遥相对,是纵贯南北的全城中轴线的两端。现在北京西南有一个地方,叫会城门村,就是会城门旧址。民间还习惯把广安门叫做彰义门,这也是沿袭金代的旧称(实际上彰义门旧址在广安门外西南)。

中都城内规则整齐,共分六十二坊。城的东半边即东南、东北,共二十坊:城的西半边即西南、西北,共四十二坊。每坊有坊门。中都城仍设两县分治,东为大兴,西为宛平。中都建成后,金朝政府曾下令征调“四方之民”“实京师”,因此中都人口比以前增加了很多。具体数字虽不可知,但整个大兴府(包括十县一镇)共有户二十二万五千余,比起辽代来,增加了一倍以上②(金朝大兴府所属的十县一镇,在辽代人口总计不到十万户,见《辽史》卷四〇,《地理志四》),从这一事实也可以想见金代中都人口增长的情况了。

皇城在中都的中央而偏南。在兴修以前,完颜亮“遣画工写京师(指原北宋首都汴梁)宫室制度,至于阔狭修短曲画其数,授之左相张浩辈,按图以修之”③(《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四,张棣《金虏图经》)。可见,金的中都皇城宫室是模仿汴梁的宫室制度的,但是,其中也保留了辽代的一些原有的宫殿,例如仁政殿,并非完全从头来起。皇城周长九里三十步,有四门,正南是宣阳门,正东是宣华门,正西是玉华门,正北是拱宸门。宣阳门正对着丰宜门。在宣阳门内,有驰道和东西千步廊,再往北就是宫城,宫城的南门叫做应天门。在宣阳门与应天门之间,有太庙、尚书省、会同馆(接待其他政权使臣的场所)和一些官署,宣阳门、应天门和皇城北面的拱宸门,都在全城的中轴线上,说明皇城的建造和全城密切结合,有完整、周密的布局。

宫城内最主要的建筑是大安殿。它是金朝统治者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现在白纸坊西街城外段与滨河南路交叉处以北较大的一处遗址,可能就是金大安殿所在地。从大安殿往北,就是辽代的旧宫殿仁政殿,这是金朝皇帝平时上朝接见臣属的地方。宫殿内共有“殿三十六,楼阁倍之”。出宫城西边玉华门,是金朝统治者游览玩乐的园池,称为同乐园,里面有瑶池、蓬瀛、柳庄、杏村等名胜。

中都的宫殿“金碧翚飞,规模壮丽”①(《大金国志》卷三三,《燕京制度》),极尽奢侈华靡之能事。南宋的使臣也说它“穷奢极侈”②(范成大:《揽辔录》)。在建成后,有一次为了“改造殿庭诸陈设物”,即须“日用绣工一千二百人,二年毕事”③(《金史》卷八三,《张汝霖传》),仅此一项,可以想见,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到了何等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