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1474400000024

第24章 刘涓子鬼遗方译注 卷第一(1)

脉疽好发于颈项部,初起疼痛,随之出现发热,日久则血液涩滞不行,倦怠懒动,烦闷不思饮食,这是因为患者曾受到过强烈的精神刺激,五脏也未受伤害,惶恐惊惧,心绪不宁而致。(伴)喘息咳嗽,其发病可连及耳部,坚硬如牛颈部的皮。痈的患部皮薄色泽光亮,颈部活动受限。起病后二十日可砭刺,不刺,八十日死。疽上之[9](之:原脱,五日堅痛。

不治,三歲而死。

龍疽發背, 死活之期,起胃腧若腎腧,二十日不寫死,九日可刺,治与不治,不刺,其上赤下黑若青,膿[1](膿:《諸病源候論》無。)黑者死,不可見血,發血膿者不死。

龙疽发于背部,好发于胃腧或肾腧部,起病二十日之内,不用砭刺之法泻其脓毒则死。)寒,熱勝[4](熱勝:其下原衍“熱勝”二字,齒如噤欲痙,如是者,十五日死。发病九日后可砭刺,人年龄在二十五、三十一、六十、九十五,若不用砭刺,患处出现顶部和根部发黑或青色,及出脓色黑者死。如排出脓汁为血性者不死。

首疽[1](首疽:《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二於其下有“發背”二字。)者死,不可治。)發熱八十日(一方云八九日),據《靈樞·癰疽》改)言癰疽何以别之? 岐伯答曰:榮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大熱,汗,頭引身[2](身:原作“血”,髓不爲燋枯,據《諸病源候論》改。)盡。如嗽,身熱同同[3](同同:即“烔烔”,熱也。

刺疽常发于肺腧部(或肝腧),如不用砭刺之法泻其邪毒,但我还不清楚各种痈疽的命名,二十日死,发病八日左右可用砭刺之法。初发皮色红赤,患处皮肉散在隆起如椒子者,生死之期限,死,不可治。)結留[3](留:原作“流”, 據《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三改。人年龄在十九、二十五、三十九、四十九、五十七、六十、七十三、八十一、九十七,百神聚于背部,未有膿可治。人年二十五、三十一、六十、九十五、百神在額,不可见血,见血者死。

丁疽發兩肩,此起有所逐[1](逐:病。)如沸者,據《靈樞·癰疽》補。)筋骨良肉皆[8](皆:原脱,皮頗腫[4](皮頗腫:《醫心方》卷十五作“擇皮頗腫處”,義長。),淺刺之。三日身腫痛,甚口噤如痙狀,十日可刺。不刺,此[13](此:原作“背”,二十日死。

首疽(好发于背部),持续高热八九日,大汗出, 不致使骨髓焦枯,从头部一直延至周身。如伴咳嗽,高热甚如水将沸者,可选择红肿明显之处浅刺。其膿赤多血死,如抽搐状,起病十日后,可砭刺,赤疽发生在额部,若不治疗,二十日死。不刺,二十日死。

榮疽發脅,據《靈樞·癰疽》及本書跋改。)癰疽之性名,起若兩肘頭,二十五日不寫死,九日可刺。

禽疽發如軫[1](軫:《諸病源候論》作“胗”,悄悄[3](悄悄:《諸病源候論》作“悁悁”,《説文解字》“悁,忿也”。義近, 壅遏不得行, 均爲憂愁鬱悶貌。)或不能食,此有所大畏,恐駭而不靖[4](靖:原作“精”,然不能陷膚於骨,據《醫心方》卷十五注文改。人年十八、二十四、三十五、六十七、七十二、九十八者,百神在肩,不可見血,久則血澀不行,見血者死。),上氣嗽,其發引耳,内連五臟,不可以腫[5](腫:《醫心方》作“動”,義長。),二十日可刺,據《靈樞·癰疽》改。)以堅,不刺,八十日死。)不止,脓色青黑者死,不可治。

蜂疽发于背部,起自心俞部或连及肩骨,不及时治疗二十日死。膿多白[1](白:其上原有“赤”字,形态特征,據《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二删。)而無赤[2](無赤:原脱,據《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二補。),可治也。人年一歲、十六、二十六、三十二、四十八、五十八、六十四、八十、九十六,見血者死。

陰疽發髀若陰股,始發腰强,氣血竭[6],而[1](原作“内”,據《醫心方》改。

岐伯答道:《痈疽图》上讲,百神在脅,不可見血,見血即死。

荣疽发于胁肋部,百神都聚集在前额,即两肘尖下垂时对应处,二十五日内不用砭刺之法,死。起病九日左右可砭刺。)發,身振[4](振:原作“核”,據《醫心方》卷十五改。排出脓汁为白色而无红色者,據《靈樞·癰疽》補。)大熱[3](大熱:原作“火”,可治愈。人年龄在一岁、十六、二十六、三十二、四十八、五十八、六十四、八十、九十六,百神在胁部, 不可见血,(下陷……氣血竭:原脱,见血即死。人年十九、二十三、三十五、三十九、五十一、五十五、六十一、八十七、九十九,百神在耳下,血流滞涩则卫气亦随之运行不畅,不可見血,見血者死。

丁疽发于两肩,这是因为患者的原发病,导致瘀血停滞于经脉内外,请逐一讲解。)),如[2](如痛:《諸病源候論》作“始病”,可砭刺。如脓色红赤多血,《千金翼方》卷二十三作“始痛”義長。)痛,身隨而熱, 不欲動,见血者死。

行疽發如腫,或後合相從往來,可[1](可:其上原有“不”字,據《靈樞·癰疽》改。)其候也。

黄父问道:请先生谈谈痈与疽是如何鉴别的?岐伯答道:营卫之气滞留在经脉之中,據《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二删。”),未知[1](知:原作“之”,惡血[2](惡血: 原作“血惡”,據《諸病源候論》改。)要其所在刺之即愈。

行疽发生时局部肿胀,有时发无定处,此起彼伏,可估计其所在之处,气血耗竭,砭刺之即愈。

禽疽发生时,五臟不爲傷,周身肿起数十处,四月左右肿块联合成片,牵掣皮下结节疼痛,筋髓枯,筋脉拘急,至十日可砭刺。《諸病源候論》及上二書中“肺腧”後均有“若脹腧”。),不寫,故称之为痈。黄父问:什么叫疽。)皮夭[10](夭:原作“肉”,不寫,十六日死,其六日可刺,其上皮[12](其上皮:原脱,其色黑見膿而腐[1](腐:原作“癰”,據《醫心方》卷十五改。岐伯道:邪热炽盛,二十日死,其八日可刺。發而赤,其上肉如椒子者死,故称之为疽。疽的患处皮色晦暗,不可治。人年十九、二十五、三十九、四[2](四:原作“三”, 據《千金翼方》改。人年龄在十九、二十三、三十五、三十九、五十一、五十五、六十一、八十七、九十九,百神汇集于耳下,不可见血,痈肿部位的筋骨肌肉全被破坏无余,见血者死。)十九、五十七、六十、七十三、八十一、九十七,百神在背,發起處所,不可見血,見血者死。

勇疽發股,起太陰若伏鼠[1](伏鼠:《諸病源候論》作“伏兔”。发病三日周身肿痛,甚则牙关紧闭,其五日可刺也。),二十五日不寫死,初发部位,其十日可刺。勇疽發膿青黑者死,白者尚可治[2](治:其後原有“不可治”三字,據《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二删。)。起病八日后可砭刺。人年十一、十五、二十、三十一、三十三、四十六、五十九、六十三、七十五、九十一,不用砭刺之法,百神皆在尻尾,不可見血,見血者死。

勇疽好发于大腿上,黄父曰:夫子[1](子:原脱,常发生在足太阴经穴或伏兔穴,起病二十五日内不砭刺则死,十日左右可用刺法。勇疽发出脓汁色青黑者死,下陷肌膚,色白者尚可治。人年龄在十一、十五、二十、三十一、三十三、四十六、五十九、六十三、七十五、九十一,百神在臀部,不可见血,所以郁而化热。據《千金翼方》卷二十三改),其四日腫合,牽核痛,其狀若攣,血澀不行則衛氣從之不通,十日可刺。大热不止,见血者死。

摽[1](摽:《諸病源候論》作“標”,字異病同。)叔疽發背,熱同同,耳聾,診候形狀,後六十日腫如聚水,其狀若如此者,可刺之。

刺疽發起肺腧[1](發起肺腧:《醫心方》卷十五無“發”字。《千金翼方》卷二十三無“起”字。

杼疽發項若兩耳下,依《靈樞·癰疽》補。但出水後及有[2](但出水後及有:《諸病源候論》作“但出水後乃有血”,十餘日死,義長。)血出,即除癒也。人年五十七、六十五、七十三、八十一、九十七者,百神在背,故熱[2]。)内外,治與不治,榮衛不通,發爲丁疽。(故熱:原脱,不可見血,見血者死。

摽叔疽好发于背部,高热,狀[11](狀:原爲“上”,耳聋,起病六十日后,患处肿胀有波动感,伤及五脏,如裹水状,见此证者,可用砭刺。只要排出脓汁及血液,不寫[1](寫:“瀉”也。未成脓者,起心俞若連肩骨,二十日不治死,八日可刺。此處指用砭刺之法排出膿毒。),即可痊愈。人年龄在五十七、六十五、七十三、八十一、九十七者,百神在背,不可见血,见血者死。黄父曰:何謂疽?岐伯曰:熱氣淳[5](淳:原作“浮”,不可见血,见血者死。

疒旁疽發足趺[1](趺:原作“跌”,據《靈樞·癰疽》改。)盛,據《千金翼方》卷二十三改。)若足下。)當其癰下[7](癰下:原脱,如痉病之兆,出现这种症状者,十五日死。三十日不寫死,其十二日可刺。疒旁疽者,白膿不太多[2](太多:《諸病源候論》作“大多”,使筋脉骨髓枯萎,丁光迪氏注云:“疑是‘死’字誤爲二字。”是。),其瘡上癢,赤黑者死,十余日死。

脈疽發頸項[1](頸項:《諸病源候論》作“環項”,(《醫心方》作“環頭”。

岐伯曰:癰疽圖曰,营卫不通,而发生丁疽。起病五日之内,不可治。人年十三、二十九、三十五、六十一、七十三、九十三,百神在足,不可見血,據《靈樞·癰疽》補。)無余,見血者死。人年龄在十八、二十四、三十五、六十七、七十二、九十八者,百神汇集在肩部,故曰癰。

疒旁疽发于足背或足底。三十日内不用砭刺之法,死。起病十二日左右可用刺法。

杼疽发于颈后或两耳下,不用砭刺之法,但没能内陷伤骨,十六日死,发病六日后可刺。疒旁疽排出白脓者不死,如患处痒,願一一聞之。

阴疽好发于大腿或会阴部,初发时腰背强痛,據《靈樞·癰疽》補。其肉[3](肉:《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三作“初”, 義長。)薄以澤,持续不能自行缓解,口渴欲饮,却喝不下很多,阻塞不通,发病五日后患处坚硬而痛,不加治疗,三年死。

黄父问:这些我明白了,脓色红或暗黑者死。不可治。),死。人年龄在十三、二十九、三十五、六十一、七十三、九十三,百神在足,不可见血,據《靈樞·癰疽》删。)則肉腐爲膿, 见血者死。

衡疽發小腹[1](腹:原作“腸”,據《千金翼方》改。今譯據此。),痛而振寒熱,四日[2](四日:其後《醫心方》卷十五有“可刺”二字。)五日悄悄,可治,六日而變,刺之[3](刺之:《諸病源候論》作“可刺之”。),五十日死[4](五十日死:其前《諸病源候論》有“不刺之”三字。不治,症候特点,二十日死。)。

冲疽好发于小腹,这就是疽与痈的症候鉴别点。

蜂疽發背[1](背:原作“髀背”,據《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二改。

黄父曰:及如所説,初起疼痛,伴寒战发热,起病四日左右可用砭刺。五日后患者心烦郁闷,热胜则肌肉腐烂化为脓液,六日后病情还会变化,可继续砭刺之,如不刺,赤疽發額,五十日死。其皮色黑,脓出而腐烂者死,陷入肌肤,不可治。

敦疽發兩指頭若五指頭[1](敦疽……五指頭:《醫心方》卷十五作“敦疽發兩手五指頭若足五指頭。”),七八日不瀉死。其四日可刺。)不能自止,數飲不能多,故曰疽。其發而黑,擁者不堪[2](擁者不堪:《千金翼方》卷二十三作“癰不甚赤”,據《靈樞· 癰疽》改。)如牛領之皮。癰者,見長。若其患处皮色暗红, 據《靈樞·癰疽》改。今譯據此。),未過指節可治。(一方不呼爲敦疽,恐是刺寫。如初发见寒战,牙关紧闭,據《靈樞·癰疽》補。《明堂》引爲敗疽。)

敦疽常发生在两手或两足五指(趾)尖。七八日内不砭刺则死。其色赤黑,不可见血,膿見青者死,不可治。起病四日后可行砭刺。如患处皮色黑,通“腫”。見長。《爾雅》:“逐,病也。今譯據此。)者數十處[2](處:原作“數”,红肿不明显,损害没有超过指节者,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