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失眠(贴心大夫丛书)
1493100000002

第2章 睡眠的一般知识(2)

人随着年龄的不同睡眠时间也不同

失眠的年轻人,多数抱怨入睡困难,而一旦入睡后则睡得很好;与此相反,患有失眠症的老年人,没有入睡困难的问题,但由于疾病及生理变化,致使整个夜间及凌晨醒的次数增多。研究表明,青年人夜间平均觉醒次数为5.8次,而老年人平均为21次,老年人夜间醒来的次数是青年人的3.6倍。可见,青年人入睡后的睡眠相对稳定,老年人的睡眠比较表浅,而且中间频频醒来,整夜睡眠都处于不安定状态,使睡眠呈片段化,稍有动静就会立即醒来。一些单位夜间值班员多由老年人担任,可能与此有关。

睡眠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变化,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有些人睡眠差异也很大。有的健康成人一夜睡眠3小时或更少,而无不良影响;也有的成年人一夜睡10~12小时,一旦只睡7小时就会感到缺乏睡眠,并出现困倦。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到底睡多长时间才符合生理要求呢?一般来说,新生儿除了吃奶和换尿布以外,其余时间都在睡,每天睡18~22小时;1~2岁的儿童每天睡13~14小时;2~4岁的儿童每天睡12小时;4~7岁的儿童每天睡11小时;7~15岁的儿童每天睡9~10小时;15~20岁的青少年每天睡8~9小时;成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老年人睡5~6小时。女性比男性的睡眠时间相对要多一些。

有人根据我国现有生活条件,提出中小学生(6~18岁)一昼夜睡眠一般不应超过8小时;19~55岁的青壮年一般不应超过7小时睡眠;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般应6小时左右。当然,上述睡眠时间只是一个参考时间,各人睡眠多少,还应根据自己的体格、营养状况、生活条件、环境,以及脑力与体力、劳动强度等综合因素来考虑。

午睡的作用

可能的话,绝大多数人都愿意在午饭后睡一会儿,这并不是我们懒散,而是由于我们体内的生物节律在起作用。而午睡恰恰是人体保护生物节律的一种方法。

德国的研究者坎贝尔认为,睡眠周期是由大脑控制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某种变化;同时发现,午睡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个部分。而弗罗里达大学的一位睡眠研究专家说,午睡已经逐渐演化成为人类自我保护的方式。最初,午睡可能只是人们为了躲避正午的烈日,后来逐渐变成一种习惯;那时的人类是生活在暖热的地区,户外劳动是人们维持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午睡成为人们避免遭受热浪袭击的方法。

近年来,德国精神病研究所睡眠专家们研究发现,人体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在上午9时、中午1时和下午5时,有3个睡眠高峰,尤其是中午1时的高峰较明显。也就是说,人除了夜间睡眠外,在白天有一个以4个小时为间隔的睡眠节律。专家们认为,人白天的睡眠节律往往被繁忙的工作和紧张的情绪所掩盖,或被酒茶之类具有神经兴奋作用的饮料所消除。所以,有些人白天并没有困乏之感。一旦此类外界刺激减少,人体白天的睡眠节律就会显露出来,到时候会有困乏感,到了中午很自然地想睡觉。倘若外界的兴奋刺激完全消失,人们的睡眠值亦进一步降低,上下午的两个睡眠节律也会自然地显现出来。这便是人们为什么要午睡和老年人为何白天要打几个盹的道理。

怎样才能睡好午觉

(1)不要饭后即睡:刚吃了午饭,胃内充满了食物,消化机能处于运动状态,如这时午睡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不利于食物的吸收,长期这样会引起胃病;同时,也影响午睡的质量。

(2)注意睡的姿势:正确的姿势是将裤带放松,便于胃肠的蠕动,有助于消化。而一些人习惯或由于条件所限,在午饭后坐在椅子上或沙发上打盹,也有的趴在桌子上午休。这样不但休息不好,而且有碍健康。趴坐而眠者,有时会感到头晕、头痛、耳鸣、视物模糊和面色苍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恢复。这是因为,当人们睡眠时,心脏收缩力减弱、心跳减慢、血压下降,以致流经脑部的血液相对减少,若是趴坐而眠,体位关系而使脑部血液进一步减少,从而导致上述一系列不适,特别是中午饱食之后,其症状尤为显著。趴坐而眠,周身的肌肉不能得到很好的放松,不利于消除疲劳。因此,午休之时应当平卧休息,如果条件不允许,可睡躺椅休息。

(3)时间不宜过长,以1小时为宜:研究认为,人的睡眠分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阶段,是周期性循环交替。一般人在入睡80~100分钟后,便由浅睡眠进深睡眠阶段,这时大脑的各中枢神经的抑制过程加深,脑组织中许多的毛细血管暂时关闭,流经脑组织的血液相对减少,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少,若在此时醒来,就会感到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这是由于被抑制了的大脑皮层还未解除,关闭的毛细血管还未开放,大脑出现暂时的相对的供血不足,造成一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这种症状短则十多分钟,长则半个多小时才能消失。就一般人而言,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职业、劳动强度、个人差异而适当伸缩,以午睡的自我感觉为标准来决定午睡的时间。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午睡是人体生物钟调节的结果,只有需要午睡才睡。千万不要强迫自己午睡,更不能为午睡而服安眠药。

睡眠中为什么会做梦

梦发生在睡眠过程中,这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一条生活经验。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者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指出:“一切梦的共同特性,第一就是睡眠。”

现代对睡眠与梦的研究发现,睡眠实际上包括两种状态,一种是非眼球快速运动的睡眠,又叫正相睡眠,在这个阶段中,没有眼球快速运动;另一种状态称为眼球快速运动睡眠,又叫异相睡眠,在这个阶段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睡眠中出现眼球快速运动。在睡眠过程中,这两种状态交替发生,呈周期性变化。当睡眠进入眼快动睡眠阶段时,睡眠者往往正在做梦。

大多数睡眠实验报告,从眼快动睡眠中唤醒后对梦的回忆率为90%~95%,有个别报告低于这个数字,但最低有74%。因此,眼快动睡眠又被称为有梦睡眠,而非眼快动睡眠被称为无梦睡眠。有梦睡眠与无梦睡眠,共同构成了整个睡眠过程。因此,梦完全有赖于睡眠过程,是发生在睡眠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做梦对睡眠的影响

长期以来,关于梦对睡眠的益害,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做梦会影响大脑的充分休息,因而梦多不利于人的健康。但是,联邦德国脑神经学专家科恩·胡贝尔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做梦是对大脑有益的正常生理活动,有益于锻炼大脑的功能。

人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细胞在人醒的时候,是不工作的,只有在人睡着的时候,这部分细胞才开始活动。这部分细胞如不使用,就会趋于衰退,所以需要有“表现”其功能的机会,这一过程就产生了梦。引起梦的原因,是由于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外界影响的结果。梦是在睡眠时,一些没有被完全抑制的皮质细胞群的工作所引起的。人在一夜的睡眠中,从无意识状态的沉睡进入奇妙的色彩缤纷的梦幻一般有2~6次。在做梦的这个阶段,眼球在闭着的眼皮下转动,这时,人脑相对来说是静的,但仍然在活动,可从脑中测到快速紊乱的电波,其强度有时竟能超过白天活动的强度;脑内有一种神经中心,它的职能就是在人做梦时抑制其肌肉活动,使梦中的行为不会超出精神范围变成行动。

有些人觉得做梦影响休息,夜里做梦后白天就感到有气无力,其实,这是一种心理因素所致。做梦者总把梦中的内容和自己心情不愉快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使思想负担加重,精神情绪受到压抑,从而出现种种不适现象。做梦是一种解除疲劳的休息,而不是被动的心理补偿,是能够回忆的,能够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处于相对平衡的积极休息过程。生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的过程,每时每刻都应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下,两种睡眠状态的交替出现,就是在不断地进行调节的结果。深度的无梦睡眠是一种抑制过程,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补充能量,解除疲劳;而有梦睡眠则是大脑皮层中少数细胞的兴奋,有节奏地刺激大脑,使其保持一定的兴奋水平,从而起到稳定机体的调节作用。这样一来,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水平始终处于相对的平衡生理状态下,更有利于白天的工作和学习。

德国神经学家科恩·胡贝尔教授认为,做梦可以锻炼大脑的功能,世界上做梦越多的生物,脑子就越发达。科恩·胡贝尔提出,人脑中有一部分细胞在醒着时不起什么大的作用,但在睡着后,这些脑细胞却进行“演习”,呈现兴奋状态,以完善其功能,故人们就出现了做梦。科学家认为,人的智慧潜力是很大的,在一般情况下只用了不到1/4,另外3/4潜藏在无意识之中,做梦便是一种典型的无意识活动。通过做梦重新组合自己的知识,把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合理地结合起来,进行整理、储备,最后存入记忆的仓库之中,使知识成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做梦是人的胜利本能,我们不必为自己做了美梦而欣喜万分,也不必为做了噩梦而沮丧,因为,做梦本身对人及睡眠都有一定的益处,除非你夜夜惊梦不得安眠。果真如此的话,则应找医生看看。

什么是梦游

梦游又称夜游症、睡行症、离魂症,是指夜间熟睡之后,不由自主地下床或出户游走,游走时亦称熟睡状态,呼之不醒,自醒之后对睡眠期间的活动一无所知。

梦游发作时间一般持续几分钟,多是一些重复性动作,如将小儿叫起解小便后,就在屋内走来走去,拿起东西又放下;或将毛毯铺开叠上,又铺开,重复多次;持续时间长者可达30分钟,一般多为一些有目的的活动,如穿上衣服,开门出去干活,或在屋中做饭,经常中途醒来,对自己的表现感到莫名其妙。

梦游期间可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话,但多含糊不清,很少能进行长时间的交谈。梦游时,能够躲避一般障碍物,甚至可以乘车,但人处于迷糊状态,有一定的危险性。

梦游症一般发生在小儿期(6~12岁),持续数年,进入青春期后多自行缓解,一般男多于女。同一家族内梦游发生率很高,说明梦游症有一定的遗传性。

目前认为,梦游症的发生,是因为小儿的脑发育迟缓,觉醒系统机能有障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功能逐渐变得正常起来,梦游症自然便会消失。

梦游症对自己和他人有一定的危险性,最好能及时找医生谈谈,以求得帮助。如果患者是儿童,需要家长多加照顾。梦游无特殊治疗药物,有人主张使用长效催眠药物,如鲁米那,能够延长浅睡眠,明显缩短了深睡眠,使梦游不易发生。

中医学认为,梦游的发生多由于性格内向,情志抑郁,心肝营虚所致;小儿则多因脏腑未充,神志未足,易受惊恐引起。故治疗重在安神定志,补虚和营为法。针对本病肝气抑郁,心神失养的病机,采用以情制情法,使心神振奋,肝气舒达,血脉通畅,用语言、趣闻、故事或行为、奖励等,使笑声朗朗,并引导其扩大活动范围,多接触社会,开阔心胸,活跃情绪,积极进取。小儿则需在睡前排除受惊因素,勿看惊恐的电影、电视、小说或听紧张、吓人的故事。除此之外,还可以请医生进行针灸及按摩治疗。

说梦话对睡眠的影响

说梦话又叫梦呓,即在睡眠中讲话或发出某种声音,有时是清晰的句子,有时嘟嘟囔囔不知在说什么。几乎人人都说过梦话,偶尔还会高喊几声,甚至可以同睡在旁边的人进行短暂的对话。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梦呓可以发生在睡眠的任何阶段,既可以发生在做梦较多的异相睡眠期,又可发生在正相睡眠期;既可发生在第一、二期的浅睡阶段,又可发生在第三、四期的深睡阶段,且更多的是发生在正相睡眠期睡眠的第二阶段,即浅睡阶段。

梦呓的表现形式很不一致,可以仅是嘴唇无声的动作,或是含混不清的叽里咕噜;可以是构音不清的只言片语,或是发音清晰、语言正确的流利语言。而梦呓的内容多是白天发生的某种事件的陈述、看法或愿望,且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所以梦呓对睡眠没有影响。

睡眠中作噩梦是怎么回事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反复呈现的噩梦,可能是疾病的征兆。我国古代医书《灵枢.淫邪发梦》篇就详细讨论了梦境与脏腑虚实的关系。近代,国外医学家用对梦的分析来预报人体某些疾病及发生的部位。据说,疾病所致人体组织内生化的改变,可以破坏体内血清的平衡,这种白天大脑无暇顾及的疾病初起的微弱信息,在睡眠中却能反映出来。因此,重复出现的噩梦,往往是疾病的征兆。如冠心病及心脏病患者,往往梦到被追赶,心中恐惧,呼喊不出,而突然惊醒。我们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以排除相应的疾病,并可以使噩梦不会再出现。

睡眠中咬牙是怎么回事

睡眠中咬牙,又叫磨牙,是在睡眠中咀嚼肌呈节律性收缩,上下牙仅仅咬合滑动,发出很响的咯吱声。一般人不会醒,即使醒了也不知道自己在咬牙。咬牙时一般没有做梦的体验,如果注意观察,可以看到身体的活动和心率的增加。

咬牙严重的人,晨起会觉得两腮酸痛、头痛,有时伴有牙周组织损伤,补过牙的人夜间咬牙,可能会把填充料咬掉吞下。

咬牙在小儿期及青春期发生率高,可达15%左右,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减少。咬牙的人一般无明显的情感障碍或人格特征,患蛔虫病时,蛔虫产生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被人体吸收后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磨牙就是症状之一。儿童在白天玩得过于兴奋,入睡后磨牙可增剧。一部分人由于紧张、愤怒、焦虑或酗酒,也可使磨牙加剧。

咬牙,目前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严重者可戴特制的护齿,另外,积极治疗蛔虫病可以减少磨牙。

睡眠时打鼾是否正常

打鼾,俗称打呼噜,成年男人发病率较高。据统计,人群中每8个人就有1个人睡觉时打鼾。

打鼾是因为入睡后用口呼吸,上呼吸道变窄,气流振动舌根、软腭、及喉头周围组织发出的声音。有的人鼾声很大,以至于影响他人的睡眠。打鼾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在打鼾,如果没有呼吸暂停,对身体的影响不大。打鼾可因嗜酒、嗜烟、肥胖、上呼吸道感染及过敏性鼻炎等而加重,还有部分人劳累后加重。戒除不良嗜好、减肥、治疗相应疾病及充分休息、合理起居,可以减轻本病的发生。治疗打鼾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如软腭成形术、扁桃体成形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