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慢性支气管炎(贴心大夫丛书)
1494000000002

第2章 了解呼吸系统

什么叫呼吸?呼吸运动是怎样进行的

自从人出生后发出的第一声啼哭开始,直到生命的结束,呼吸伴随我们一生。把肺内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经呼吸道呼出来叫呼,把含有氧气的新鲜空气吸入气道叫吸,这种一呼一吸有节律的交替运动叫做呼吸。

肺的呼吸运动好比一个风箱。它是靠膈肌和肋间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得胸腔扩张和缩小,带动肺的扩张和回缩。平静呼气后,膈肌松弛呈穹隆状附着于肺的下方;吸气时,膈肌收缩变平坦,位置下降,加上肋间内肌收缩,使腹部向外鼓起,肋骨上抬,因而胸廓容积增大,带动肺膨胀,气道内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产生吸气动作。在吸气过程中,膈肌所起的作用占呼吸肌的60%~80%。而呼气时可以看到肋骨向内下方移动, 膈肌松弛,腹部回缩。在用力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腹肌也参与收缩。在某些疾病状态下,膈肌功能受限制,呼吸时腹部出现与上述相反方向的变化,医学上称为“膈肌的矛盾运动”。会明显影响呼吸功能,见于呼吸肌无力及神经肌肉疾病或大量腹水等。

呼吸方式有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一般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但实际上两种呼吸同时存在。当出现某些疾病时,就可使呼吸形式发生改变。例如当肺、胸膜与胸壁发生疾患时可使胸式呼吸减弱而腹式呼吸增强;当腹部存在疾患时,腹式呼吸减弱而胸式呼吸增强。正常人平静呼吸时,每分钟16~20次,呼吸增快可见于重体力劳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心功能不全等;呼吸变浅可见于呼吸肌麻痹、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气胸和肺气肿等。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与功能

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肺、胸廓等几大部分组成,而膈肌功能也与呼吸密切相关。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空气,排出体内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此外,还有鼻的嗅觉和喉的发音功能。习惯上常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各级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鼻是呼吸系统的门户,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组成,对吸入的气体有过滤、保湿、加温作用;咽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喉是发音的主要器官,在咳嗽中起重要作用。吞咽食物时会厌覆盖喉口,防止食物进入下呼吸道。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呈圆锥形,位于胸腔内。肺像海绵一样,有很大的弹性,分为左右两肺。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每叶肺各有一支气管,并反复分支,最后与肺泡相连接。肺泡的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网,正常肺泡壁很薄,通透性好,肺泡内的气体与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气体通过肺泡壁进行交换。人的肺脏从外观上看,年龄越小,表面越光滑且湿润有光泽。

呼吸器官还有完整的免疫防御功能,对呼吸过程中吸入的有害物质如空气中粉尘、有害气体、烟雾、细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清除与保护作用,减少有害物质对呼吸道甚至全身的危害。这些清除呼吸道异物的功能主要是呼吸道黏膜上皮有大量纤毛定向摆动,将气道表面异物向大气道输送,再经咳嗽排除。长期大量吸烟会直接损伤纤毛上皮功能,导致感染等炎症反应,体质虚弱,自身抵抗力差,就易引发各种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

胸腔与胸膜的结构与功能

由胸骨、肋骨、肋软骨、肋间肌、脊柱胸段和膈肌等所围成的空间称为胸腔。含有心脏、肺脏、气管、支气管和大血管等重要器官。胸膜是一层光滑的浆膜,覆盖在肺的表面(称为脏层胸膜)和衬在胸腔内面(为壁层胸膜)。这两层膜互相连接围成一个密闭的腔隙,称为胸膜腔,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腔内有少量的浆液,起润滑作用,以减少呼吸运动时两层胸膜的摩擦。当胸膜发生炎症时,其表面不光滑,呼吸时两层胸膜摩擦引起胸部疼痛,称为胸膜炎。胸膜腔很像一个装有少量水的暖水袋,只是肺脏、心脏等大血管容纳其中。吸气时腔内容积增大,腔内的压力低于外面的大气压,称为胸膜腔负压,带动肺脏扩张,完成吸气动作;同时,可促使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到心脏。如果因胸壁外伤或肺有病变而造成胸膜腔破坏,空气就会进入腔内,形成气胸。

支气管树如何分枝?

气管和支气管就像一棵枝杈繁密的、倒立的大树。气管和主支气管是连接喉和两肺的管道。位于两肺之间的较粗且垂直的部分是气管,成年人气管全长11厘米,在颈部和胸部各占一半,由16~20个“C”形环状软骨、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相当于树干。气管向下通向肺内的稍细一点的管道是左、右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较粗短,是主气管的直接延续,分支较为陡直,是气管异物好发部位;左主支气管较细长,略呈水平走向。支气管进入两肺后逐次分支为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囊及肺泡,到达肺泡共有24级分支,管径小于2毫米的支气管分支被称为“小气道”,它的特点是气流阻力小,而又极易阻塞。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首先是这个级别的小支气管受累及。随着支气管树向肺的外周逐渐延伸并分成许多细小的分支,而管径的总截面积大大增加,因此吸入的空气就可以分散,气流速度下降并均匀的进入两侧的肺泡。如果空气污染严重或者经常吸烟,那么吸入的气体中掺杂的各种颗粒、烟雾或细菌等,就有可能因为吸入的气流速度下降,而逐渐沉积在气管、支气管壁上。一般情况下,直径较大的颗粒(≥10微米)多沉积在鼻咽部,而直径较小的颗粒则可吸入到下呼吸道,沿气管—支气管分布。颗粒直径越小,越可能进入远端。直径小于2微米的颗粒则可进入肺泡。

支气管结构与功能

1.结构特点与基本防御功能

气管、支气管就像输送天燃气的管道一样,中间是空腔的。它的管壁由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组成。管腔内表面的黏膜由假复层纤毛上皮和杯状细胞组成。假复层纤毛上皮细胞顶端伸出许多很细的一排排的纤毛和微绒毛,每个细胞有250~300根纤毛伸向管腔。纤毛经常做有规则的波浪运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就像春天里一望无际、随风起伏的麦田。杯状细胞及气管、支气管黏膜下腺体则分泌黏液,并覆盖在管腔的表面,与纤毛一起形成黏膜层,类似一层薄薄的毯子,通常称为黏液毯。当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如灰尘、细菌等被吸入气管—支气管后就沉积在黏液毯上。黏液中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补体和酶等,具有免疫防御作用。由于纤毛经常做规则的波浪状的运动,把分泌物和异物逐渐推向咽部,等送到喉咙口,喉咙就觉得发痒了,便引起咳嗽,咳出的掺有异物的黏液就是痰。痰液中可能有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也同时受到破坏和清除。

长期大量有害气体及烟雾的刺激、反复呼吸道感染以及寒冷、干燥等气候条件的影响,都会引起气管—支气管组织结构的破坏,包括纤毛倒伏、脱落,上皮细胞缺失导致免疫防御功能的障碍,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这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是非常重要的病理变化。对反复呼吸道感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吞噬异物作用

在没有纤毛上皮细胞的细支气管以下的部位,主要靠吞噬细胞来清除异物,如肺泡有巨噬细胞,经常吞噬细菌和粉尘颗粒;组织细胞、多核白细胞、单核细胞等也有吞噬功能。呼吸道黏膜上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散布着许多淋巴小结,它们含有丰富的网状细胞,能把进入淋巴小结的细菌等吞噬消灭,起到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3.特殊免疫功能

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如SIgA、IgG)、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具有溶菌、杀菌、中和毒素和病毒的作用,对保护呼吸道黏膜,防止病菌和其他抗原物质侵入机体有着重要作用。气道黏膜合成并分泌一种局部抗体,这种抗体被称为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它分布于黏膜表面分泌物中,具有干扰和限制微生物在黏膜表面黏附,以及在局部中和某些细菌、病毒毒性的功能。

4.保护性反射作用

如咳嗽、喷嚏和支气管收缩反射。它们是在呼吸道的鼻腔、喉支气管等处的黏膜受到刺激时引起的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呼吸反射。咳嗽反射能排除呼吸道内过多的分泌物和异物,有保护清洁和维护呼吸道通畅的作用。但长期频繁的咳嗽对身体是不利的。当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时气道组织受到严重损伤,咳嗽反射受到抑制,使分泌物向其他部位或对侧肺播散。喷嚏反射可以清除鼻腔中的刺激物。支气管收缩时,它的管径迅速缩小,气道阻力显著增加,使刺激物难于深入肺组织,起到保护肺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