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动物奥秘追踪
1499100000007

第7章 动物的爱恨情仇(4)

母海象被认为是哺乳动物中最关心自己子女的母亲。母海象每胎产一仔,产下小海象之后,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小海象在不吃奶的时候,就在母亲旁边玩耍;玩够了,就睡在母海象的背上,这里是最安全的地方。当带仔的母海象在冰上遇见渔民,就立即把仔兽抛入海中,自己也窜入水里,用前肢抱住仔象,潜向深处。有一次,一群海象在冰上休息,捕猎者开枪打死了两头小海象。当第一次枪响后,成年海象全都抬起头来,向四周环视;第二次枪响后,整个海象群都立起来向大海冲去。但两头母海象不愿离开已经死去的仔兽。其中一头母海象把仔兽嗅了一遍,然后用鼻子轻轻推推仔兽,它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当它看见小海象头部流血时,竟像人一样哭了起来。它把仔兽推向大海,自己也扑向大海,拼命似的向捕猎者乘坐的小艇游去。它要用獠牙刺进船帮,弄翻小艇为仔象报仇。捕猎者慌忙开枪,这位母亲也丧了命。如果仔象的母亲被杀死,而小海象侥幸存活,它们会被年轻的母海象收为“义子”或“义女”,母海象会跟亲生母亲一样保护它们。

雌鸟呕心沥血育子女

黄腹角雉在树上筑巢,巢的结构非常简陋。雌鸟每窝产卵2~4枚,卵比鸡蛋大一些。雌鸟单独承担孵卵和带领雏鸟的任务,担子实在不轻。孵卵季节经常是细雨绵绵的天气,雌鸟得整天伏在巢内给卵加温,常常是连续一两天不离巢,它微微张开双翅,用身体遮挡雨水,以保持巢内的温度。即使是好天气,雌鸟一昼夜也只离巢一次,出去觅食,最多不超过2小时。

经过28天辛勤的孵育,雏鸟终于出壳。它们一会儿从母鸟的肚皮下探探头,一会儿爬到母鸟背上,片刻之后,又赶快钻到母鸟肚皮下暖身体,因为这时它们还没有保持体温恒定的能力。这个时候,母鸟几乎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整天紧闭双眼,片刻也不离巢。直到3天之后,才带雏鸟下地觅食。这种母爱实在令人感动。

秋沙鸭也是单亲制动物,雌雄鸭交配之后,就分手了。小鸭完全由雌鸭抚养。5月初,雌鸭忙于筑巢,把巢筑在很隐蔽的河岸边的树根底下,不易被发现。在长达1个月的孵化期间,雌鸭每天只去抓一次鱼填肚,其余时间都用来孵卵。如有别的动物靠近鸭巢,它就伸长脖子以示威慑。

到5月底,小鸭出壳,它们可在巢内待24小时。就在这一天里,它们开始模仿母亲的动作,它们得很快学会自己捕食。出壳的第二天,小鸭就要离巢。母鸭身先士卒飞到河里,然后呼唤小鸭下水。小鸭有点胆怯,但它们还是鼓足勇气下来了。有时,它们跳下来后过一两秒钟才能恢复清醒。小鸭总是紧随母鸭身后,亦步亦趋,与母鸭寸步不离。母鸭以身作则,不断示范,在水里来回游动,不时潜入水中抓鱼觅食。小鸭都学着妈妈的样子做。就这样,秋沙鸭一代一代地繁衍了下来。

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它们的生殖季节是在1~6月。雌鸟单独担负孵育雏鸟的重任,而不要雄鸟的帮助。当小鸟孵化出来后,母鸟就更繁忙了,它得为儿女准备昆虫、花蜜等食物。由于鸟巢太小,不能在巢中喂食,所以母鸟只能在飞行中给小鸟喂食。这种精致的工作要求蜂鸟在这有限的空间内保持绝对平衡,因为一旦飞行不稳,就会伤害雏鸟。好在蜂鸟有像直升机那样悬停在空中的本领,只要小心从事,绝不会出差错。幼鸟的成长需要丰富的蛋白质,它们每天所吃的食物超过自己体重的1.5倍。母鸟要不停地去捕捉昆虫、采集花蜜喂它们,很少能停下来喘喘气。

雌章鱼是好妈妈

在海生动物中,雌章鱼(章鱼不是鱼,是一种软体动物)是位尽职的妈妈。它知道自己要产卵了,就游到一个隐蔽的缝隙或一个岩洞,用海藻等植物,巧妙地编织成一条条长约15厘米的细绳,细绳附着在岩石上。然后雌章鱼开始在细绳上产卵,产卵期将持续两个星期。一条雌章鱼可产33万粒左右的卵。受精卵经过4~6个星期的孵化期,孵成小章鱼。从编绳这一天起,雌章鱼便不进食,它用全副身心一刻也不懈怠地守护着未来的子女,以抵御外来侵袭。它的警惕性很高,且极为严格,绝不允许别的动物靠近它的窝。有时雄章鱼误入窝边,雌章鱼也会毫不留情地把它咬死。同时,它又不时地用腕足去梳理细绳,以保证卵有足够的氧气。腕足上的吸盘像一只只小吸尘器,雌章鱼用它吸掉卵上的脏物,保持卵的清洁,可防止寄生虫附着。整整两个月,雌章鱼看着自己的子女一个个孵化出来,觉得自己已完成使命,便溘然离世。

雌鱼含辛茹苦为后代

尼罗河中的淡水鲈,雌鱼产下数百粒卵之后,小心翼翼将卵一粒粒分离开来,然后衔入口中孵化。小鱼的孵化需要两个星期,在这段时间里,雌鲈鱼不吃不喝,光张着嘴艰难地喘气。饥饿使它们的腹部绷紧,肋骨内陷,脑袋越发显得肿大。

刚孵出的小鱼只有2毫米大,最初住在母亲口中。不久,雌鱼上下游动,侧着脑袋在河底磨蹭“肿起”的头部,以促使小鱼游出,到外面独立生活。一旦小鱼真的游出母亲的大嘴时,雌鱼又会追上去,重新将其吞入口中。直到雌鱼追不上它们时,雌鱼才放心让它们自己去谋生。每当危险来临时,雌鱼又会以与水面呈10°~20°的夹角低头的姿势向小鱼发出警报,小鱼迅速排成葡萄似的一串,蜂拥进入母亲的口中,雌鱼带着儿女迅速脱离险境。

非洲鲫鱼妈妈对自己的子女非常钟爱,堪称爱子模范。鱼类为了延续种族,一般繁殖力都很强。例如一尾十几千克的鱼,大约能产200万粒卵。但多数鱼妈妈在产卵以后,对它们幼小的后代能否长大成鱼,都不去关心了。鱼卵在天然的水域中,常常遭到敌害的吞食和风浪的袭击,卵孵化率和幼鱼的成活率都很低。而非洲鲫鱼妈妈却与众不同,它们对自己的子女体现出少有的母爱。它们的口腔特别发达,在繁殖期间常把受精卵含在口中,让卵在口腔中孵化,这样既安全,又因呼吸时水流不断从口腔经过,保证了充足的氧气。当仔鱼孵化出来后,雌鲫鱼仍将仔鱼留在口腔里,直到仔鱼能游动时,才肯吐出来。但仍把仔鱼带在身边,一遇敌害,就张嘴一吸,把仔鱼迅速衔入口中。真可谓精心护理,关怀备至。

“食子”的老虎

作为百兽之王的老虎,一向受到人们的深切关注,人们对老虎一向是又敬又怕。在古时人们编出许多英雄打虎的故事来安慰自己,在提倡保护动物的今天,人们不再说“打虎”了;在古时人们还常说“虎毒不食子”,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观念也要变了,恐怕这句话要改成:虎不毒却食子。

老虎一般独居在自己的领地里,这一领地方圆百里左右。独居的老虎彼此间的交往要靠吼叫来进行,自己领地的界限靠气味来划分。老虎的分泌物气味呛人,嗅觉不太灵敏的老虎只好一遍遍加强警戒。一般而言,老虎的强烈气息可以维持3周,而这些也会被毗邻而居的异性老虎察觉出来。

为了后代,在求偶季节两只老虎才会走到一起。一旦交配结束,雌雄二虎便会各奔东西。已经怀孕了的母虎生活依旧孤独,但对虎而言,孤独不是痛苦而是享受。经历了4个月的孕期之后,新生命的孕育给母虎带来了另一种可以盼望的喜悦。

母虎一胎产仔多时可有5~6只。这么多儿女对孤单的母虎来说是一种负担。它踌躇了半晌,选出了其中体弱的4只小虎,并一一将它们吃掉。吃掉了自己孩子的母虎并不为此感到痛心疾首,虎妈妈相当实际,它只有这么做,体格较强的少量幼老虎才能存活下来。免疫力最强的小老虎往往被虎妈妈保留下来——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就是如此。

此后两年,经筛选而幸存下来的孩子会在虎妈妈的带领下体味生活的艰辛。它会教孩子学会日后生存下去的必备技能——潜伏、追击、扑咬、搏杀。

正是在“食子”的虎妈妈的带领和教育下,老虎才会生存下来,而且“一代更比一代强。”

蚂蚁的土葬埋尸

一只蚂蚁死在窝里,几只同窝的蚂蚁把它拖出窝外,走了一段路,它们把尸体放在地上,然后把尸体埋起来。蚂蚁为什么千千万万代遗留下来这种“土葬”方式一直是个谜。

蚂蚁过着群居生活,它们个体之间怎样互相说话、互相联系呢?原来它们是用嗅觉说话的。

蚂蚁头上有两种触角,这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不同的气味。

当一只蚂蚁碰到一块食物,就会拖运回窝里,如果这块食物过重,它会回巢报信,回巢后用触角碰碰巢里的蚂蚁的触角,告诉它外边有食物。这时一群蚂蚁会跟随报信的蚂蚁出洞,像一队士兵一样,排成纵队,一直走到食物的周围。原来报信的蚂蚁在回窝的路上从肛门里排出一种外激素,边走边排放,这种外激素起了“路标”的作用,因此从窝里出来的蚂蚁闻到外激素的气味就顺着“路标”找到食物。大家一起搬运食物返回窝里去,蚂蚁的这种外激素能起到路标的作用,传递信息,科学家就把它叫做“示踪信息素”。

蚂蚁靠嗅觉来说话,有时也会发生误会。一只蚂蚁死在窝内,发出难闻的臭味,这种尸臭味会使蚂蚁再闻不到其他嗅觉信息,因此同伴们一闻到尸臭就要把尸体抬出窝外埋葬掉。如果一只活蚂蚁身上沾染了浓厚的尸臭,同伴们也会把它拖出去活埋,因为蚂蚁只能辨别香臭而不辨死活。

为了孩子忍饥挨饿的企鹅爸爸

每年冬天,在一片冰川、荒凉孤寂的南极洲上,生存着一群不畏寒冷的族类。因为它身体肥胖,它的原名是肥胖的鸟。但是因为它们经常在岸边伸立远眺,好像在企望着什么,因此人们便把这种肥胖的鸟叫做企鹅。

人们最初看到企鹅的时候,将它称为“有羽毛的鱼”。企鹅本身有其独特的结构:企鹅羽毛密度比同一体型的鸟类3~4倍,羽毛的作用是调节体温。虽然企鹅双脚基本上与其他飞行鸟类差不多,但它们的骨骼坚硬,并且比较短及平。这种特征配合犹如船桨的短翼,使企鹅可以在水底“飞行”。

和鸵鸟一样,企鹅是一群不会飞的鸟类。虽然现在的企鹅不能飞,但根据化石显示的资料,最早的企鹅是能够飞的哦!直到65万年前,它们的翅膀慢慢演化成能够下水游泳的鳍肢,成为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企鹅。

南极洲是一个终年寒冷的地方,它每年3月便开始进入寒冬,并将持续9个月的时间。于是每年的3月,成千上万的企鹅离开它们的海洋家园,以轻巧的动作跃上岸,一开始以圆滚滚的肚皮在地面滑行数十米,最终用蹒跚的双脚在冰面上行走。为了寻找一个安全的环境,以便繁衍后代、延续种族生存,企鹅们不得不放弃海里的悠然生活,冒着昏天黑地的冰风暴,踉踉跄跄、如婴儿学步一般地开始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

由天性和南十字星座的引导,它们准确无误地向着自己的出生地前进。伴随着一系列难以理解的舞蹈和嘶鸣——一种令人入迷的不和谐音调,企鹅们开始了求爱仪式,很快它们就会形成一对一对的“夫妇”。

在严酷的冰雪风暴侵袭下,企鹅们举步维艰地迈着步伐,在广阔的冰面迷宫上产蛋。在它们的周围,白茫茫一片,四处都是浮冰,但勇敢的企鹅们从不屈服,在如此恶劣的困境下傲然生存。

白天越来越短,气候也越来越恶劣。雌性企鹅生蛋之后,筋疲力尽的它还不能休息,必须要立即启程继续赶路,返回大海以恢复体力并寻找食物。旅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贪婪的海豹无时无刻不在对它们虎视眈眈,于是企鹅爸爸就会留下来保护那些珍贵的企鹅蛋,它们将蛋孵在自己的脚掌上面以保持温暖。

企鹅爸爸在经过不吃不喝的两个月的坚守之后,蛋终于要孵出来了。当企鹅宝宝们迫不及待地想见到这个全新的白色世界时,爸爸储存的食物却不能支持太久。如果企鹅妈妈不能尽快地将海里的食物带过来的话,幼小的宝宝们就可能会夭折。

当企鹅妈妈回来之后,父母的角色就转换了,母亲就将接替饥饿、虚弱的爸爸来照顾宝宝,而宝宝也要面对巨大的海燕的威胁。气候一天天变暖,浮冰也渐渐融化,企鹅们也一次次地继续它们的旅程,在地球最险峻的地方徘徊,直到企鹅宝宝第一次尝试潜入深深的海水中……研究发现,这几乎是企鹅共有的习性。

伤心流泪的龟

有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龟,它的个子大大的,头和四肢也都很大,以至于没法像其他的龟那样缩到壳里去。这种龟叫做蠵龟。

每当蠵龟被渔民捕获的时候,就会“吧嗒吧嗒”地流眼泪,看上去可伤心了。难道它真的是因为伤心而落泪吗?

实际上,蠵龟之所以会一直不停地落泪,是要排出身体内的盐分。因为蠵龟的肾脏不发达,得靠盐腺体排出身体里多余的盐分,而盐腺体长在眼眶下,所以蠵龟即使在海中也是不停地流泪的!

交配季节,蠵龟妈妈要回到它们出生的海岸产卵。它们产卵前会小心地观察地形,然后才上岸。蠵龟妈妈只要开始产卵,就不会停下来,哪怕身边有天大的危险,也不去理会。

刚孵化出来的小蠵龟,比手掌还要小,背部是黑色,腹部以及鳍缘为白色。孵化出来的龟宝宝会用鼻前一个小而坚硬的小点啄破蛋皮而出——这个器官在小龟脱壳后就会自动消失。同一窝的海龟会在同一时间内孵化出来,脱壳而出的龟宝宝,会借着从顶上落入空蛋皮的沙作为阶梯而奋力往上爬。约需7天的时间它们才能爬出卵窝,由于避敌的天性所使,小龟通常于夜晚沙滩温度较低时,才会爬出地面。因为向光性,龟宝宝快速地爬向较为明亮的大海。在到达海边后,它会寻着海浪的声音,冲进浪花中,使尽全身的力量,向外游出,以减少天敌的捕食机会。然而,沙滩旁的路灯,也会吸引这些刚离开卵窝的小龟,误导其方向,使其以为路灯就是海洋,而找不到回家的路。

小龟的天敌很多,在陆地上有各种沙滩上活动的动物,如沙蟹、家畜、海鸟及人类,在海中又有各种肉食性的鱼种。由于没有防御能力,龟壳又软,所以小蠵龟的死亡率甚高。人们之后研究发现,平均一千只小龟中,只有一只可以长大为成龟。

忠贞不渝的蝴蝶鱼

这是一种生活在热带海洋中珊瑚礁里的鱼类,它们体色鲜艳,像披了件漂亮的外衣。就像生活在陆地上的蝴蝶一样,有着缤纷的色彩和美丽的图案。这就是蝴蝶鱼。

蝴蝶鱼对水温的要求很高,俗称热带鱼,是近海暖水性小型珊瑚礁鱼类,最大的超过30厘米,如细纹蝴蝶鱼。

身体侧扁的蝴蝶鱼是适宜在珊瑚丛中来回穿梭的,它们能迅速而敏捷地消逝在珊瑚枝或岩石缝隙里。它们也会利用自己吻长口小的长处伸进珊瑚洞穴里去捕捉对于它们来说的美食——无脊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