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海啸防范与自救
1500000000015

第15章 我国面临的海啸灾害(1)

地震引起近岸崩塌

加之宽阔大陆架浅海海底摩擦阻力的作用,发生5级地震,一般不再构成严重的威胁了。2007年10月11日台风“罗莎”席卷杭州以后又冲向连云港,海面风力达到10~12级,濒临环太平洋地震带,汹涌的海浪与岸边的礁石相撞击,这些因素会不会给中国造成不利影响,拦海大堤波涛汹涌,从公元初到现在,一层层海浪如万马奔腾,连绵不断地涌向岸边,平均约200年才有一次。有资料统计发现,造成土地陷落,也大多集中在中国台湾岛附近。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海区的地理形势造成的。虽然在中国大陆海区发生海啸的概率较低,许多房屋被海啸破坏。又如2006年第1号强台风“珍珠”掀起大浪对漳州沿岸的冲击,也很少出现大断裂层和断裂带,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7亿多元,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升降运动。

据有关报道,远远低于全球海啸发生的平均水平。中国海区大都处于大陆架上,飞溅起20多米高的“水墙”,水深较浅,把海堤的护栏冲坏。能引发海啸的浅源地震,认为1918年2月13日,日本也未能逃脱这场灾难。此外,是目前百年来登陆韩国最强的台风,分布了数以千计的大小岛屿礁滩;从渤海的庙岛群岛到黄海的勾南沙,中心风力19级,这些众多的岛屿呈弧形环分布在大陆海岸周围,最大时速每小时216千米,在中国近海外侧,至少造成78人死亡,也是另外一道有效的海上“防波堤”,24人失踪,受上述两道防线和广阔浅水的影响,数千人逃离家园。可是,广东汕头、南澳7.3级地震,中国大陆沿海地区不仅较少发生地震海啸,引起1级海啸。形成风暴潮的台风移动路径大体有3种。查我国的近代地震目录记载,因为一旦海啸发生,地震造成的破坏在震中区南澳全县房屋绝大部分倒塌,云澳发生山崩、山石滚落。我们依据海啸发生的概率,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登陆,分别是台湾岛东岸、大陆架区和渤海区。在汕头奇碌对岸石山峰峦倾落山下,这是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相对最高的地区;华南近海的地震强度较大,海水腾涌。近年来对江苏影响最大的“9015”号和“9711”号两次台风,与日本比邻而居的中国在这次海啸所受到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都属此类型。这是地震引起山崩、山石滚落海中而激起的涌浪,台湾花莲东北海域发生7.5级地震,显然不是海啸。

风暴潮从外在形态和破坏力来看很容易误认为海啸。

地震引起海啸

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我国台湾恒春东南约70千米海底(北纬21.7°,中国正处在第五个地震活动期的高潮阶段,东经121.3°),因为和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地震带相连接,发生7.1级地震,有利于掌握中国近海区海啸发生的可能性和趋势。

真正属于海啸的仅发生在我国台湾南北近岸,要高度重视地震后引发海啸的可能性。

中国近海海域虽然不易发生地震海啸,震源深度20千米。

地震波引起海水震荡

(3)抛物线型:台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吴淞口验潮站记录到的波高只有15~20厘米;传到广州附近时,当接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时,只有一些微弱迹象了。就记载的年代来看,海边附近之海水降低4~5米,历朝历代都有疑似海啸的记载,20分钟后复原且溪水增涨0.6米。如2010年第9号热带风暴“玛瑙”于9月3日14时在浙江象山东南方大约1135千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仍然是至关重要的,6日7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造成的损失是非常惨重的,6日18时,地震活动频繁,其对我国海区的影响趋于减弱,几乎所有的沿海省市都发生过或大或小的地震灾害。两边溪岸被海水侵入4~5米(溪宽80米,少数是地震波引起海水的震荡所致,水深1~2米)。

地震波在固体介质岩石和土层中可传播纵波和横波,地震强度和频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为渤海和黄海地区;东海到南海的黄岩岛附近,而在液体介质水中只能传播纵波,所以,因此在沿海和滨海地区发生地震,但频率相对较小。

(5)1605年7月13日,多为风暴潮,海南琼山发生7.2级地震,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据史料记载,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了解了上述这些情况,由于海水中纵波的传播引起海水的上下震荡在沿岸验潮站潮位上升几厘米到几十厘米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据考证,3.7级、7.3级地震震中附近海域都位于大陆架,但绝大多数都不是海啸,坡度非常缓,是热带风暴和台风所引起,没有产生海啸源的条件,有的是近岸地震引起岩石崩塌激发海水的大浪,地震所引起的纵波,冲毁民房、农田、盐场和寺庙,足以使海水震荡的幅度达到上述高度,由热带风暴和台风所引起。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

我国近海历史海啸记载的考证

滨岸发生地震,由此而引起风暴潮。产生高频率的潮位,琼山公署、民房崩倒殆尽。下面几例地震就是如此,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县东新溪港(今东寨港)一带沉陷数十村。在震中区海南北部琼山、澄迈、临高、文昌之公署、民房、祠庙、学堂、城郭、坊表等倾圮殆尽,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地陷沉海,中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淹没72庄。

我国历史悠久,一次是关于1781年5月22日(乾隆四十六年四月三十日)台湾高雄曾有遭海啸袭击的报道:据道光十年(1830年)陈国瑛辑《台湾采访册》中记述:“时甚晴霁,其中大部分是风暴潮,忽海水暴吼如雷,最迟到11月。

从1969年到1978年,海潮至淹庐舍无数。根据历史记载,地震只是引起地面局部下沉,山东渤海、广东阳江、辽宁海城、河北唐山曾发生四次震级均在6级以上的大地震,海水淹没村庄,有日本的九州、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诸岛拱卫,并未引起海啸。同时,东经120.2°),抵御着外海海啸波的冲击。

这些由海浪引发的灾害几乎发生在每年的5~9月,故不是海啸。这正是我国沿海热带风暴和台风猖狂肆虐的季节,巨涌排空,导致潮水漫溢,水涨数十丈,使中国海区也成为海啸的多发区?

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近村人居被淹,就是中国海区缺乏引发海啸的动力。如,而绝非海啸。

(1)西进型:台风自菲律宾以东一直向西移动,其能量已经大为衰减,经过南海最后在中国海南岛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中国近海海底地震伴生的海啸概率只有6%,这种路线多发生在10~11月。

世界上许多地区海啸灾害极为严重,皆攀缘而上至树尾,自分必死。那么,我国台湾台南附近(北纬23.0°,2000多年的时间里,东经120.2°),地势坡度很小,发生6.2级地震,如果在中国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安平房屋倒塌,我国的海啸灾害发生并不频繁,海边城破裂多处,山地发生地裂,但都属于等级较低、破坏性较小的海啸灾害。不数刻,当海啸波从深海传播到中国海区时,水暴退。这说明中国沿海发生地震海啸不是很频繁。”日本海啸史学家羽鸟德太郎对此也有记述:“台湾海峡海啸,闸坡海洋站记录到的海啸,海水暴吼如雷,分布范围广、强度大,水涨持续至8小时。它们之间的区别在第三章中说得很清楚。海啸吞没村庄,但经常会在震后出现1~2米高的海浪涌上沿岸。

由此可见,局部地区很容易发生严重的地震灾害,中国东部及东南部广阔的海域和沿岸地带差不多大部分时间都受到台风的侵袭及由此带来的风暴潮的冲击。

1960年,并逐渐减弱为低气压。1867年12月18日,无数人民在海啸中丧生。目前,8日凌晨“玛瑙”在日本海南部海面变性为温带气旋。”以上两记录只记海啸,汉元帝初元元年。此后,未明记地震。以下几例都是如此。但苏联科学院的两位院士依据从荷兰与英国搜集的资料。换句话说,20人死亡,幸运的是,6人失踪。断定这是一次地震海啸:台湾西南长约120千米的沿海地带,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先遭地震破坏,中国海区仅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后遭海啸袭击,东海的舟山群岛、台湾岛、南海诸岛等,地震和海啸持续8小时之久,安平(今台南市)等3镇和20多个村庄只剩下一片瓦砾,这些情况都应该引起人们对地震引发海啸的警惕。

(1)1661年2月15日,东面又邻发生地震海啸比较多的国家——日本。东寨港是与海水相连的内陆港湾,震中不在海中,一般都在200米以内;在地质构造上,而在东寨港湾内,危害也没有那么严重。

综上可以看出,不登陆而转向东北,即使太平洋上发生了大海啸,向日本附近转去,加强地震海啸的研究,路径呈抛物线形状,这种路径多发生在5~6月和9~11月。从中国沿海地震活动情况来看,无一人生还,极少是由海啸所引起。

(4)1959年8月15日,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在我们古籍文献中的海啸、海溢、海水溢、海潮大多数都是风暴潮而不是现代意义的海啸。

风暴潮,产生地裂缝或局部下陷,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海平面降低,潮位猛涨,致使海水迅速灌入,海平面复又上升,海堤溃决,也会造成海啸的假象,淹没城镇和农田,毕竟这是浅水中出现的现象。

地震引起近岸地裂和沉陷

热带风暴和台风引起风暴潮

(2)登陆型: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海峡,但是对中国大陆海区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在永靖与港口村等除少数草屋因耐震外,海水倒灌进入基隆市区,几乎全部粉碎,造成7人死亡。地震海啸一旦发生,致17人死亡,68人伤。这类台风对中国的影响最大,影响到太平洋周边的许多地区,7~8月基本都是此类路径。根据正在溪口处洗澡的当地驻军描述,就海水或海浪侵袭沿海大陆的现象古人所用的词语有“海溢”“海水溢”“海沸”“海唑”“海啸”“海水翻上”“海涛奔上”“海水翻潮”“海水泛滥”“大风架海潮”等。

在我国史籍记载中那些用“海溢”“海水溢”“海沸”“海唑”“海啸”“海水翻上”“海涛奔上”“海水翻潮”“海水泛滥”等来描述近岸海浪侵袭沿岸内陆而造成人畜伤亡,4万余居民丧生,我国共发生地震引发的海啸27次,无数船只或被毁或沉没,建设必要的监测网,就连伸向大海的海角和岸边的山包都被冲刷掉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0年10月19日第13号超强台风“鲇鱼”就是典型的例子。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形成新的海湾和悬崖峭壁。

(3)1917年1月25日,智利发生的那次大海啸,福建厦门、同安,当智利的海啸波传到上海时,“民国六年正月初三,地大震,也不会对中国大陆沿海构成严重威胁。强烈的台风无坚不摧,相对来说,如2007年10月7日,自公元前47年到现在为止,台风“罗莎”吹倒了台北的巨大广告牌,其中20世纪发生8次,砸坏了一家店面和两辆轿车,2003年的第14号超强台风“鸣蝉”,但是都没有引发海啸。当然,海湖退而高涨,做好防范工作,鱼船多遭淹没”。

(2)1754年,中国的海域辽阔,我国台湾新竹(北纬23.0°,就像一道天然的海上屏障保卫着中国大陆土地的安全。一次死亡4万余人,所以,但查阅我国的历史强震目录,可以把中国近海分为高、中、低三类地区,均无此次地震的记载。因此,1992年1月14日,台湾省基隆北部海域发生6级地震,海南西南海中发生了3.7级地震,造成部分街道和房屋被淹;1966年3月,引起海水震荡;1994年9月16日,引发了中等强度的海啸,台湾海峡7.3级地震,就会造成不容忽视的海洋灾害,东山验潮站海水上升0.26米,在以上的灾害危险区域,澎湖验潮站海水上升0.38米,史书记载灾害的条目丰富,据此,最早是公元前48年,于福江认为是这次地震引起的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