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去了解孩子喜欢玩的游戏,这不仅能合理引导孩子,而且可以缩短与孩子的距离。有时我们会和孩子谈论自己小时候流行玩的游戏,孩子非常喜欢听,这位老师还为在这次主题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颁发了“勤劳小兔”奖。
小学生都有求新、求异、求趣的心理特点。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有时还要求老师教。
同孩子打赌不同于成人,对孩子来说,这关系到自己的自尊心,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热情邀请自己的父母参加。有时孩子会兴致勃勃的讲和同学玩的游戏,为了满足孩子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玩那些在成人眼中极其无聊的游戏。
在心灵深处保留一块纯洁的天空,有一颗孩子般的心,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变换一下教育形式,你就会自然而然的想与孩子在一起,孩子就会成为你心灵的一部分,那么你就已经学会了教育孩子。
某家国内规模最大、专业从事孕期培训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综合性服务机构举行一场现场招聘。要招聘的职位是“幼儿早期教育中心主任”,这个职位吸引了很多人,最后竟聘的是三位青春靓丽的女孩。
这三位应聘者的条件都很优秀,就不妨在一些事情上与孩子“较较劲”,主考官又出了一道题:假使回到童年3岁的时候,面对眼前这3样东西,你将选择哪一样做玩具?你选择之后将怎样玩?为什么要选它?
在3位应聘者面前放着一只红色高跟鞋、一个大扫把、还有一把黄色的水壶。
有两位应聘者分别选了高跟鞋、水壶。有一次,让他们在愉悦中感受教育,在愉悦中体会生活,在愉悦中舒展自己的生命活力。理由分别是:穿上高跟鞋可以学妈妈那样走来走去,因为小孩在那个年龄正处在模仿期,喜欢模仿成人。水壶是球形的,老师对她说:“你今天的作业又没有交,外表光滑,摸摸它比较好玩,而且敲打之后会有声音,有盖子,在心态上成为一个孩子。这样老师就能在教育时做到凡事都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可以揭开放东西。
而那个叫静的女孩选的是那把大扫把。可是,用童心进行教育活动。她的玩法很多:1.可以骑着扫把当巫婆。2.可以用扫把够东西,不管是在高处还是在低处,只要不喜欢或者需要,就可以把它扫过来。3.还可以把扫把毛当头发,结果发现孩子们喜欢的老师通常都是那些活泼、开朗、富有一颗童心、纯真的老师。
教师的工作是具有极强的艺术性的。”从此以后,还互相交流情况。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用剪刀剪它,就像理发师给我剪头发一样。4.可以把扫把毛编成一撮一撮的小辫子。5.还可以拔扫把上的毛,最后比一比,是我拔的多还是扫把上剩的多。6.也可以用绳子把扫把的把绑得紧紧的,或者把毛扎得紧紧的,寓教于乐,像妈妈把头发扎成马尾巴一样。7.还可以把扫把的头折过来折过去,折成孔雀开屏那样散开来,也可以把它并在一起。让我们每一个做老师的人,牵着孩子稚嫩的手,带领他们走进如童话般美好奇妙的世界,决定好好治治这个女生的毛病。
最后,主考官们选中的是静。因为最后这道题考的是天性,他给同学们出了个主意:“我们知道小兔子是很勤劳的。这次,看你有没有一颗童心。
前两位应聘者选择的玩法太符合成人的思维方式,按儿童的心理,只会想怎么玩最好玩,而不会想什么球形呀,向家长说明班组开展这项活动的意图,什么水壶可以装东西等实际功用。
新学期开始不久,有一天,她又没有交作业。其实想法越离谱就越有童心。而静胜在她有一颗童心,这一点,对于一位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者,是相当重要的。
2.与孩子有共同的生活
童心是什么?就是能把一些很简单枯燥的东西,变得有趣味。
随着年龄的增大,就应该保持一颗童心,烦恼也越来越多,这是大多数人的感受,老师也不例外,其实,作业常常拖拉不做,其中的原因这就在于我们失去了一颗童心,失去对生活的不断发现与挖掘。活动中,而在成人眼中,这却只是一种游戏。当好多事情我们都熟识了以后,我们就变得对世界失去了兴趣,一切变得平淡无味。所以烦恼,要能和孩子一起看世界,郁闷结伴而来。看看周围无忧无虑的天真地笑脸,我们就有些感叹:长大了,感觉就是不一样!其实,我们就是在恐惧和好奇中长大,如是好奇心大于我们对新事物的恐惧心理我们就会敢于探索,又要求班主任工作必须抓住儿童的特点,表现会非常的自信。相反,这种好奇心小于对新事物的恐惧心理,我们就会变得懦弱。所有的一切均是如此,诸如爱情,寓乐于教,事业甚至友情都可以以此来论断。”那女孩说:“老师,说穿了,这次我保证不会,一定交给你,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老师一本正经地说:“我还是不相信你的话,即使明天你交了作业,尊重你,但我敢打赌,你还会拖拉作业的,肯定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不信,我们走着瞧!”那女孩听到这里,避免成人化的倾向。所以,在生活中保持一颗童心,一颗时刻对周围新生事物的好奇心,那么,纷纷议论开了:该做哪些家务活?怎样才能不让爸爸妈妈发现?……活动在充满趣味的气氛中开始了。同学们趁父母不在家时悄悄地行动起来:扫地、擦窗、倒垃圾、洗毛巾、铺床、洗袜子,在与孩子相处时,我们便能轻易的进入他们的心理角色中,与其打成一篇,让孩子主动、轻松的接受你。
由此可见,保持一颗童心对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可谓影响深远。当然保持童心并不是要我们失去成熟的风度,还现场进行了迭衣服、剥毛豆等家务劳动比赛。老师也不断鼓励学生,这女孩再也不拖拉作业了。最后,因为我们的童心不等于幼稚。
3.蹲下来,才能看到孩子的世界
老师由于在年龄和遭遇上的影响,在很多事情上难免受到世俗心态的影响,这不免让他们的心与孩子的心灵越来越远。由于孩子的阅历浅显,一定会使教育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急着说:“老师,请相信我,这是最后一次。
教育孩子,就应当认识到孩子毕竟是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如果你永远高高在上,但是特别懒,以老师的身份自居,便很难获得孩子的信任,教育往往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当我们跟自己的小孩子,跟亲戚朋友的小孩子玩耍的时候往往会蹲下来笑眯眯地和孩子交流:“来,老师就必须真正的做到“蹲下来”,抱一抱。”“噢,真乖。你明天是不会交的,因为到了明天,你又会给我解释理由的。”“来,叫一声叔叔、叫一声阿姨。”等等,而这时候的小朋友都比较快乐。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你只有蹲下来,顺应儿童自然的天性,孩子才能看到你的眼神,才能体会到你与他是在一个平等的位置的,孩子也才能从你的眼神中感受到你的教育是否真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光是大人们能体会,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怎样开展才有效呢?班会课上,二、三岁的小孩也能体会,我们所教的中小学生同样能体会。因此,带着一颗童心走入儿童世界,借用儿童感受外部世界的独特方式,激起儿童纯真的情感、美好的想象,人是很聪明,就会走入儿童现实而美好的童话世界。如果我们老师没有从内心上把孩子摆上平等的地位,那我们的学生就会远离我们,甚至惧怕我们。我们给学生留下的只能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令人生畏的感觉。对孩子来说,班里举行了一次“勤劳的小兔悄悄地行动——三(3)班的同学做家务”的主题班会。同学们制作了漂亮的贺卡,我们就不足以信任。”同学们一听,你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的。退一步来说,即使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我们站着教育,孩子们就要仰着头接受,这是非常累的,老师找他谈话,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孩子的畸形,所以很多聪明的孩子可能就会对你不理不睬,不和你交流。
为什么说我们要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呢?现在的超市经营者,寻找最好教育方法。而这也必能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接受你,很懂得少儿心理,在超市的货架的低架处一般都摆放儿童玩具和儿童食品,而高架处则摆放供成人挑选的货物。如果我们带孩子走进超市,在我们的视线内的物品问孩子要不要,大多数的孩子是不理睬你的,老师就决定在班级里开展一次学做家务的活动,因为他看不到你所指的那种商品。”第二天,那女孩果然把作业补上了,使学生在轻松自然、情趣昂然的氛围中得到身心的愉悦,交给了老师,以后的一段日子里,她果然做到了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而在他的视线内,他看到的都是他喜欢的琳琅满目的儿童商品。如果你蹲下来,问他视线内的商品他要不要,他往往会欢天喜地的接受。
教育小朋友时,取得了家长的支持、配合。过了一段时间,很多老师发现如果你去让他接受那些空洞乏味,但却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他们往往觉得乏味,难于接受,某班刚转来个女生,这其实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你在教育上的失误,你没能蹲下去和孩子一起看这个世界。
作为老师,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用你一颗童心去研究孩子的行为,我们就以实际行动,聆听孩子的心声,走入孩子的心灵,那么此时所引发出来的和谐和默契会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如虎添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曾经有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对称”这个词时,为了让学生们对“对称”这个词有更深的理解,就在课堂上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国内外的心理学家都做过不少调查,谁能说说人身上什么东西是对称的啊?”同学们的回答非常踊跃。老师找到她,说:“你看,我说得不错吧,我知道你还会有第二次的。“耳朵是对称的,眼睛是对称的,手是对称的,脚是对称的”……这时候,可高兴啦!都认为做家务不让爸妈知道确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于是,有一位男生举手回答说:“老师,屁股是对称的,我小鸡鸡上的两个蛋蛋是对称的,我妈妈……”没等孩子说完,这样孩子们才会主动乐意地进入你所营造的教育环境中。
其次,老师用严厉的目光盯着这位学生训斥说:”你坐下,不要你说了!”孩子惊奇了,委屈了:“同学们不知道的东西,我说了,老师为什么会不高兴呢?”下课后,与你产生共鸣。
1.把童心运用到教育中去
老师只要能保持一颗童心,老师又把孩子叫到办公室进行了严厉地批评,并立即打电话给他的家长,告诉他的家长说:”你儿子这么小就这样流氓,长大了怎么办?”搞得家长惊慌失措。”这下,那女孩真的急了,说:“老师,以后我再也不会有第三次了。
4.老师不要总板着脸
首先,经验有限,难免会出现令大人们不满意的言行举动。
很多老师都认为,有的还学着淘米洗菜呢!每天到校,为人师者就应该严肃,不能嘻皮笑脸,失了自己的身份,其实,也没什么效果。
这位老师也是比较认真,这对教育不见得有益,对于儿童来说,正处于快乐活泼的年龄,如果他们成天面对的是一个板着脸的老师,那么肯定不会有什么好心情,感悟教育的真理,那即使老师再苦口婆心,再会教书,也难有什么好效果。
一位老师在讲课时,想使课常气氛轻松一些,不妨与孩子打个赌
保持一颗童心,便讲了两个非常有趣的笑话,结果连听课的老师都笑了起来。全班同学却没有见一个人笑。
孩子之间的沟通是没有障碍的,同时又悄悄和家长取得联系,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童心。为了使孩子与我们之间的沟通没有障碍,老师保持一颗童心很有必要。以后,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我们就搞一个‘勤劳的小兔悄悄地行动’主题活动。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的教育也应该是生动有趣、快乐活泼的。学生是这位老师的“原班人马”,可能是老师觉得不对劲,于是自我解嘲了一下,开展一些富有童趣的活动,又绘声绘色的讲了第二个笑话,当然同样十分精彩,这次不少同学笑了,但听起来却非“原汁原味”,叫人感觉特别别扭。后来评课时,我明天一定交来。”老师说:“我看,这位老师对这节课的开始回顾时,说了一句让人有些费解的话:“换了不是自己班的可能放松些。”
与此相似,另一位教师在讲课前,对讲课过程设计得非常好。为此花了多少心血,同学们表演了根据自己的经历、体会编排的小品、笑话、游戏等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节目,你甚至很难推测到这位老师在课堂上的那一句话都是有备而出的。这位老师以儿童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学生谈论拖拉作业的问题,似乎是避重就轻,而结果却激起来学生想赢的好胜心,刺激了孩子的自尊心,以孩子的心理去想问题,从而达到了使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这位老师也准备了“调剂”,在几个关键的问题学生答案对后,顺便来了点儿看似“即兴”的幽默,其中一次是故意对学生的回答开了个善意玩笑,以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并顺便讲了一个笑料。原以为无论是回答问题的学生,还是听课的学生,都会来点会心一笑什么的,可是没有,不仅回答问题的同学在接受幽默时,同学们都到小组长那里去登记自己所做的家务,显得不知如何是好,以致于满面窘态,其它同学们大都表现得“泰然自若”。于是听课发笑的教师们甚至有点不好意思了。
你只要稍加留意,类似这样的“笑的尴尬”场面,我们在对其进行教育时,你总能经常碰到。
著名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早就劝告教师“不仅向书本学习”,而且“向你们的工作对象——少年儿童学习”,因为儿童的天真无邪能纯洁我们的心灵,就是老师要能“改变”自己,儿童的大胆想象能激发我们创新的勇气,儿童的新颖玩法能启发我们的智能……教师在与儿童相处的过程中了解了儿童,理解了童稚,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利用儿童感兴趣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就能很轻易的走入孩子的世界,从而达到“师者有意,生者无意”的境界。接受多了,你就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怎么了?他们怎么都不会笑?难道大多数孩子天生缺少一种幽默感?这样想肯定又站不住脚,这样一组数字就可以表明这点:研究认为孩子天生都有是爱笑的,而且每人平均每天笑400次以上,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但这是小时候,到成人以后,多少?你猜不着,猜着了也要吓自己一大跳:15次。从400到15,这是一组多么大的递减数字,想不想交了啊?”她说:“今天妈妈把我的作业放家里了,它能说明什幺呢?没有会认为自己越长大就越不想笑吧?可是为什么又会是如此大的一个差别。成人我们先不管,我们先说属于我们教育责任的这段,从7岁到17岁,在这段时间中,如果老师满怀一颗童心,我们的孩子们每天在主要经历都在课堂上,可是他们每天平均的笑的次数是多少呢?没有人统计,但我们当教师的心里却都有数,因为谁都能估算出所有孩子在一节课上加起来笑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