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1506900000007

第7章 【希言守中】进退自如的处世策略

在老子眼里,进与退是相对的。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意思是说,老子用柔弱、退守的原则来保身处世,并要求理想中的圣人以其治国安民。“知雄守雌”,是老子的一种基本处世哲学,它要求人们在雄雌的矛盾关系中,一方面对于“雄”要有透彻的了解,另一方面自己却要处于“雌”的一方。“守雌”并非是对“雄”的退缩或回避,而是既能执持“雌”的一方,又能运用“雄”的一方,故“知雄守雌”可以说是掌握主动、坚持自我的最好方式。

妄言自损,守中多做

原典: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解读:

妄言、妄作会产生偏颇心、分别心,则容易使自己功能不足。不如谨守中庸之道,合理适度地作为。

狂言妄语说出来虽然“虎虎生威”,在某些时候更是显得“豪气”过人,用“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来反驳这句话再合适不过了。老子这句话告诉我们,狂妄的话多说只有弊处而无益处,不如紧守中庸之道,量力而为。

狂言妄语能够给人带来杀身之祸,多言同样能够让你吃尽苦头,故而老子教导大家“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并不是教人闭口不言,而是要少说多做,因为言多必失。

话说多了,漏洞就多,容易出毛病甚至引火烧身。不难理解,这是对说话“多”的人而言的,譬如滔滔不绝的醉鬼、妙语连珠眉飞色舞的政客,这类人因话多招致的“失”往往惨重,譬如醉鬼丢了性命,政客落得革职除名,都是值得我们去吸取的教训。

偏偏有一些人与此背道而驰,结果只能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平定南方以后,一出祁山的失败除了诸葛亮的自身原因之外,最大的原因还是马谡的狂言妄语。

《三国演义》里这样描写:诸葛亮正在营中为孟达事泄被杀而懊恼不已,忽有哨探报,司马懿派张郃引兵出关,来拒我师。

诸葛亮闻报大惊:“今司马懿出关,不比曹真,他一定会去打街亭,断我咽喉之路。”环视左右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

参军马谡见丞相先是吃惊,便觉得好笑。谅那司马懿有什么可怕的?便说:“末将愿往。”

诸葛亮盯着他,不放心地说:“街亭把着要冲,地方虽小,干系却大。如街亭有失,我大军便完了。你虽深通谋略,无奈此地一无城池,二无险阻,把守极难呀!”

“丞相勿虑。再难也得有人把守。末将自幼熟读兵书,精通兵法,又跟在您身边南北征战,耳濡目染。难道还守不住小小的街亭?”

“司马懿非等闲之辈。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你能对付得了他们?”

马谡不高兴了,丞相也太小瞧我了。嘴一撇,轻蔑地说:“嗨,休道他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又有什么可怕的?若有差池,杀我全家好了。”

在这次请命邀功的过程中,马谡有些过于狂妄了,可以说根本没有掂量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之后的布阵失利,马谡虽然逃得性命,然而却为军法所不容,才有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个实例同样是说明狂言妄语自损的,那就是魏延之死。当时,大多数能够单打独斗胜过魏延的人都已经死去了,他因此有些过于自负,以至于在被杨仪激怒,问他是否敢大喊三声“谁敢杀我”时,他毫不畏惧地狂笑而发三声“谁敢杀我”,谁知在第三声之时,他就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命丧马岱之手。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由口出”。在初始与人交往过程中,谨慎言行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讲话时也应注意自己的口气和态度,避免触及他人的利益,毕竟有很多时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用心鉴别美言和忠言

原典: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解读:

真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真实。

很多人因为无知,觉得那些忠诚直率的话不好听,却喜欢听那些虚伪漂亮的话。须知,当别人对你说好听话的时候,说话的人必有所图;所以,爱听信美言的人,反而常会招致恶果。因此,不要草率相信,而应观察说者的动机,看清话中的本质。

人们都喜欢听到夸耀自己的美言,不喜欢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建议;人们都喜欢吃甘甜的药草,不喜欢吃苦涩的药草。但事实上,听信美言常常使人迷失自我,陷自己于危难之中。

人际交往中说话很重要,聆听鉴别也很重要,中国文化中关于此智慧的表述非常多而且美妙,名言警句熠熠生辉。老子为此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要人们提高对语言的鉴别能力,不能一味地听信顺耳美言、摒弃逆耳忠言。

很多人都听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邹忌在镜前穿朝服,随口问其妻:“我和徐公谁漂亮?”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徐公之美是齐国有名的,邹忌当然不信,又问其妾:“我与徐公谁漂亮?”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翌日有客来访,邹忌再问:“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也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后来邹忌亲眼见到徐公,方知自己确实不如人家。换别人,故事可能就结束了。但邹忌的特别之处恰恰在此:他先是“寝而思之”,明白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然后又以此事面谏齐威王:“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促使齐威王下令悬赏纳谏,国家得以振兴。

邹忌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对称赞自己的美言抱持怀疑的态度,而不是陶醉地收入耳中飘飘然起来。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对大臣萧禹说:“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得到好弓几十张,自以为再不会有更好的弓了,近来拿给工匠看,工匠说都不是好弓。我问是什么原因,工匠说,木心不直,自然脉理都斜,弓虽然硬,发箭却不能直。我才知道以往的鉴别不够精确。我以弓箭定天下,尚且不能真正识别弓箭的优劣,何况天下的事?我怎么能都懂得?”有一次,他问魏征:“君王怎样才算明智,怎样才算昏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十分赞同,于是,鼓励大小官员积极进谏。

李世民在位时魏征进谏二百多次,提出的意见都十分尖锐,但是李世民每次都能非常理性地对待,改变自己的施政方略,这对他开创盛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把话说得天花乱坠,很动听,很华美,但是到头来却让你上当受骗。因为他不伪装得美一些,怎么会打动你、让你上钩?所以“不信”的话经过外表“包装”变成了“美言”,就容易使一些人轻而易举地相信了!相反“信言”是真实的、朴素的,一般都不会使用“包装”,没有那种外表的掩饰,因而经常被一些人愤怒地抛弃。历史告诉我们,谁能够区分美言与忠言,并能接受那些逆耳忠言,谁就能成为“圣人”。

生活中,有的人笑脸迎人,心中未必友好;有的人痛哭失声,心中未必悲伤。人的内心常与外表不一,很难看透。给你恰当批评的人,是你的老师;给你恰当肯定的人,是你的朋友;给你不恰当恭维的人,是你的敌人。讲别人的坏话,并非直爽;帮别人做坏事,并非有义。

不要随意伤害人

原典: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解读:

无论是鬼神还是圣人,如果大家都不互相伤害,而是互相帮助、真诚以待,那么,世间将会无比的安宁和谐。

老子认为,只要遵循“道”的指引,即使鬼神也会失去原本邪恶的本质,而变得无比温和善良。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人人可做圣人,世界也将变成另外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而要与人实现友好合作,你就必须以一片赤诚之心待人。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包容吸纳对方的意见,你才能走向成功。

孔子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很简单,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会像一把锋利的好刀,削铁如泥。一切事业都必须精诚合作才有希望成功。

一个人想知道天堂与地狱的差别,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骨瘦如柴,一脸饿相。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不到,只能无可奈何地饿肚子。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刚才那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胖,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

“为什么?”这个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却能喝到?”

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都会喂别人。”

故事并不复杂,但却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哲理和强烈的警示意义。同样的条件,同样的设备,为什么一些人把它变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却经营成了地狱?关键就在于你是选择共享还是独霸利益。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之间交往日益频繁,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又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一个缺乏合作精神的人,不仅事业上难有建树,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越是现代社会,越需要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孤家寡人、单枪匹马越难取得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合则共存,分则俱损。如果因为心胸狭隘,放着身边的人力资源不去利用,单枪匹马去干事,那么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更糟。

优秀人才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会相映成辉,相得益彰。如今许多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就是希望通过合作产生巨大的能量,达成双赢的结果。

一个以敌视的眼光看世界的人,对周围人戒备森严,心胸窄小,处处提防,这种人既很难信任别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只会使自己陷入孤独和无助中;而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则讨人喜欢,易于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18世纪,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死敌。他们围绕定比定律争论了有9年之久,他们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互不相让。最后的结果是普鲁斯特获得了胜利,成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但是,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独占天功。他真诚地对与他激烈争论的对手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责难,我是很难进一步将定比定律研究下去的。”同时,普鲁斯特特别向众人宣告,定比定律的发现,有一半功劳是属于贝索勒的。

在普鲁斯特看来,贝索勒的责难和激烈的批评,对他的研究是一种难得的激励,是贝索勒在帮助他完善自己。这与自然界中“只是因为有了狼,鹿才奔跑得更快”的道理是一样的。

普鲁斯特的宽容是博大而明智的,他允许别人反对,不计较他人的态度,充分看到他人的长处,善于从他人身上吸取营养,肯定和承认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正是由于他善于包容和吸纳他人的意见,才使自己走向成功。

著名天文学家第谷和科普勒之间的友谊就是一曲优美的宽容之歌。

科普勒是16世纪德国的天文学家,在年轻尚未出名时,曾写过一本关于天体的小册子,深得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第谷的赏识。当时第谷正在布拉格进行天文学的研究,第谷诚挚地邀请素不相识的科普勒和他合作,一起进行研究。

科普勒兴奋不已,连忙携妻带女赶往布拉格。不料在途中,贫寒的科普勒病倒了。第谷得知后,赶忙寄钱救急,使得科普勒渡过了难关。后来由于妻子的缘故,科普勒和第谷产生了误会,又由于没有马上得到国王的接见,科普勒无端猜测是第谷在使坏,于是写了一封信给第谷,把第谷谩骂了一番后,不辞而别。

第谷是个脾气极坏的人,但是受此侮辱,第谷却显得出奇的平静。他太喜欢这个年轻人了,认定他在天文学研究方面的发展将是前途无量的。他立即嘱咐秘书赶紧给科普勒写信说明原委,并且代表国王诚恳地邀请他再度回到布拉格。

科普勒被第谷的博大胸怀所感动,重新与第谷合作。他们俩合作不久,第谷便重病不起。临终前,第谷将自己所有的资料和底稿都交给了科普勒,这种充分的信任使得科普勒备受感动。科普勒后来根据这些资料整理出著名的《路德福天文表》,以告慰第谷的在天之灵。

浩瀚如海洋般的宽容情怀,使第谷为科学史留下了一页光辉的人性佳话。这种宽容像雨后的万里晴空,清新辽阔,一尘不染;这种宽容像是舐犊情深,对下一辈给予温暖的关爱和呵护;像是辽阔的大地,让所有为大地增添靓丽生命的物质,都有自己的一片发展天地;亦像是一条乡间的小河,让水草悠悠地生长,让小鱼快乐地游来游去。以赤诚之心待人,就要能容人。

正确评价自己,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产生与人合作、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看不见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就很难与人精诚合作。

在合作过程中,相互之间难免会有意见相左、磕磕碰碰的时候,也难免有差错、有失误,能不能相互宽容谅解,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合作氛围,往往直接影响事业的成败。

合作就要互相补充,尤其当合作伙伴的失误给共同的事业造成困难或损失的时候,应该给予充分理解与热情鼓励,开诚布公地指出失误,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心平气和地探讨对策,以帮助合作伙伴尽快走出失误的阴影,振奋精神。这样才能尽快克服困难,尽量减少损失。

有的人遇到困难或不顺就一味埋怨指责合作伙伴,或者有了成绩则全部据为己有,结果是挫伤了别人的积极性,引起别人的反感,妨碍今后的合作,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如果你能够使别人乐意和你合作,不论做任何事情,你都可以无往不胜。”合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唯有善于与人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力量,争取更大的成功。

以赤诚之心待人,你会赢得更多朋友,多一个朋友,就多了一个世界。

功成身退也是不错的选择

原典:

功遂身退,天之道。

解读:

做事达成目的后,要懂得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功成身退”,这是天的道,人要符合天的道,功业已经到达巅峰,就要引身后退,这是一种自然规律。

“功成而不居”是一种智慧,上一节我们说了,当我们有功时千万不要居功自傲,在一些人面前摆老资格;更不要动不动就是“当初怎么样”,这是为了日后有更大的成就。如果前方已经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那就要考虑“功成身退”了。

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是老子教给我们的又一个大智慧。如果与这一智慧背道而驰,那么不但不能显示自己的功劳,反而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危险。

历史上大部分兵戈登位的皇帝,在开国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总会削除大部分开国功臣的兵权,当然这个削除兵权有两种:一种就是和平解决,另一种就是随便加个罪名、“名正言顺”地铲除。

历史上和平削除兵权的例子不多:唐太宗李世民算一个,宋太祖赵匡胤也算一个。而功成后谋杀功臣的皇帝则比比皆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有清朝雍正皇帝等,他们的开国功臣中,只有极少数懂得“功成身退”道理的才幸免于难。

韩信就是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而惨遭杀害的典型。

毫不避讳地说,刘邦的江山有一大半是韩信打下来的,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西汉王朝,刘邦也更不可能当皇帝。韩信功高盖主,在刘邦当皇帝之后他本应该想到这点,然而他还是傻乎乎地以功臣自居,完全没有了当初带兵打仗时的聪明智慧。刘邦可想到了这点,为了巩固他的皇帝地位,他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还是“齐王”的韩信封为“楚王”,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又再将他贬为“淮阴侯”,不出几个月吕后又和刘邦唱了一出双簧:前脚刘邦带兵出征,后脚吕后就让萧何将韩信诱至长乐宫冠以谋反之罪杀掉。同韩信并称“汉初三杰”中的张良则聪明得多,刘邦即位后,大封功臣,张良再三推辞、最后只领留侯的头衔,坚决不受三万户食禄,忘掉了以前的丰功伟业,过着隐逸恬淡的生活。怪不得后人用诗来称赞张良的智慧过人:“运筹帷幄见真知,暗渡明修尚未迟。业就功成身引退,免遭吕氏害贤时。”

明朝的一批开国功臣,也同样是懂得“功成身退”的存活下来了,而那些不知此道的人,最终都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因女婿胡惟庸涉嫌谋反受牵连而被灭门;开国大将、凉国公蓝玉因被锦衣卫告发谋反而被灭三族;功臣冯胜、傅友德、廖永忠、朱亮祖也因失宠先后被杀。徐达没有被朱元璋直接杀害,但也是被朱元璋间接“赐死”的,因为朱元璋趁徐达生患背疽病而最忌吃蒸鹅时,偏偏赐蒸鹅给他吃,没几天徐达就离开了人世。只有汤和因主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从此闭口不谈国事,才保住了性命。

在古代,“功成身退”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方法,只有智者可为。人生在世,竭尽所能报效社会是必要的,但当成功了,危险也就来了。可能在论功的时候,就包含分配不公,或自己骄傲让人嫉恨,更有功高镇主等危险和矛盾潜伏着,要学会化解,更要学会韬光养晦、锋芒内敛。

《道德经》讲得好:“夫为不居,是以不去”。学会功成适时身退,对于保存自己的名节、延长自己的寿命都很有益处。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功成身退”也是他人生成功智慧上的一“环”。在40岁时,他成功地推行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创造了福特公司日产汽车七千辆的辉煌。但福特在中年以后就退隐了。他在故乡营造了一个住所,在那里和家人一起过着清闲的日子。他在这安静、惬意的农庄度过了32年安静、舒服的日子,一直活到83岁才去世。这位当时在美国数一数二的巨富,家庭生活却令人难以相信的俭朴,据说只用5个仆人和半个洗衣工人。但他曾以700万美元捐助一所医院,又降低货价,提高工人工资、红利;收容伤残,福特公司收留的残疾工人近万名。

福特这样的功成身退,更是一种人生的成功!

不显山不露水,真君子也

原典: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解读:

上德的人虚怀若谷,在大庭广众之下却看似卑微。广德的人总是表现出好像德行还有不足的谦虚。建德者作了仁德之事之后绝不会四处张扬。真正实质上有德行的人,从不自我表现。真正的大德有如最大的方形找不到角落。最有价值的器具,总需经过长时间的千锤百炼,才能制成。最大的声音是人听不到的声音(如地球自转的声音)。最大的影像会大到人无法看到全貌。

有些人做事时,表面上看上去轰轰烈烈,然而这些人大部分“雷声大,雨点小”“说得比唱得好听”,就是见不到办事的效率,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鄙视这类人。

还有一类人就是老子比较欣赏的一类人——这类人“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即在平日里很少“显山露水”、出风头,这类人表面上看上去很不显眼,然而他们却能在暗中默默地将事情完成,丝毫不张扬。

在这个社会上,做事太张扬,太露虽然能够显得自己高人一头,然而却能引来众多人的妒忌,让别人也更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确切地说是更关注我们的失误),这样就会给日后自己的工作带来众多的压力和不便。

清朝皇帝雍正也曾这样认为:“但不必露出行迹。稍有不密,更不若明而行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雍正不但是嘴上这么说,在他的执政生涯中也是如此做的——

在雍正皇帝之前,历代王朝都以宰相统辖六部,权力过重,使皇帝的权威受到了一定影响,如果一个君王有手腕驾驭全局,使宰相为我所用,这当然很好,但如果统领军队的宰相超权行事,时间一长便很容易与皇帝、大臣们产生隔膜和分歧,很容易给治理国家添乱。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在雍正即位之初,虽然掌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但凡军国大政,都需经过集体讨论,最后由皇帝宣布执行,不能随心所欲自行其是;权力受到了制约,皇位受到了挑战。雍正设置军机处,正是把自己推向了权力的金字塔顶端。简单地说,就是皇帝统治军机处,军机处又统治百官。

军机处还有一种职能,即充当最高统治者的秘书的角色,类似于情报局,有很强的保密性。军机处的由来,是在雍正七年(1729年)六月清政府平息准噶尔叛乱时产生的。雍正密授四位大臣统领有关军需事务,严守军报、军饷等军事机密,以致二年有余而不被外界熟知,保持了工作的高效运转和战斗的最终胜利。

雍正对军机处管理得特别严密。他对军政大臣的要求也极为严格,要求他们时刻同自己保持联系,并留在皇帝最近的地方,以便随时召入宫中应付突发事件。军机处也会像飘移的帐篷一样随皇帝的行止而不断改变。皇帝走到哪里,“军机处”就设在哪里,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现场办公。雍正对工作、对百官的一些看法,以便察言观色,去伪存真地选用人才。

雍正的第二大特点是对军机处的印信管理得非常严密。印信是机构的符号和象征,是出门办事的护身符和通行证。军机处的印信由礼部负责铸造,并将其藏于军机处以外的地方,派专人负责管理。当需用印信时,必须报告皇上给予批准,然后才能有军机大臣凭牌开启印信,在众人的监视下使用,以便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

设立“军机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前每办一件事情,或者有关的奏折,要经过各个部门的周转,最后才能够送达皇上。其中如扯皮、推诿、拖沓的官场陋习使办事效率极为低下,保密性能也差,皇上的口气无法贯穿始终。而自从设立军机处以来,启动军机大臣,摆脱了官僚机构的独断专行,使雍正的口谕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每一个职能机构,从而把国家大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设立“军机处”将“生杀之权,操之自朕”的雍正推向了封建专制权力的顶峰。“军机处”由于在皇上的直接监视下开展工作,所以处处谨小慎微,自知自律,奉公守法,营造了一种清廉的官场形象。“军机处”的设置,保证了中央集权的顺利实施,维持了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社会的动乱和民族的分裂,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积极意义。

无论在雍正的正史和野史的记载中,雍正帝都是一个喜欢秘密行事的皇帝,然而这也正是他高明、智慧的一方面,故而在他死后的乾隆年间,才会出现康乾盛世的局面。

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事,若想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首先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意图和能力。唯有这样,事情办起来才不会出现众多人为的障碍和束缚,办起事来就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我们将会受到许多意想不到环节的人为阻挠,事情办起来就会很难成功了。

能屈者即能伸者

原典:

曲则全,枉则直。

解读:

由于能委屈,所以可以求全;能弯,才能伸直。

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屈伸方面有这么一个观点——“曲则全,枉则直”。他认为能够经受得住委屈,才能够保护周全自己的利益;能够弯曲,才能有一展宏图的机会。

老子的这一观点,正是我们为人处事时须时刻牢记的人生大智慧。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公与压迫,倘如仅凭一时之气奋起反抗,往往解决不了事情,反而会造成更不利的局面。

大丈夫能屈能伸,没有胜算的时候,就不能去硬拼,只能隐忍,隐忍并不可耻,只要在这段时间内积蓄力量,待形势一变,必能稳操胜券。

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张耳和陈余都是魏国的名士,秦国灭了魏国后,就用重金悬赏两人的头颅。

张耳和陈余于是改名换姓逃到陈国,以看门人的身份逃避追杀和维持生活。一天,陈余犯了过错被官吏鞭挞,他怒不可遏,便想起而反抗。这时张耳暗暗踩了他一脚,要他暂且忍耐。

等那官吏离开后,张耳就把陈余叫到桑树下面悄悄对他说:“忘记我们当初的志向了吗?今天受到一点小小的侮辱,你就想去为一个小官吏而死吗?”

此事可以看出陈余的浮躁浅露,相比之下就比张耳差远了。后来的史实更加证明:两人虽然一同起事,却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张耳辅佐刘邦成了开国之臣。陈余一直辅佐赵歇王,被韩信、张耳打败,斩于水。

吕后虽然是一届女流,然而她却有着过人的智慧,在能屈能伸这方面,她的做法不能不称之为女中豪杰。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临朝称制。匈奴单于冒顿曾把刘邦和三十万汉军围困在平城达七日之久,对大汉也很轻视,然而对刘邦还多少有些忌惮。

刘邦一死,冒顿单于便心骄气傲,想挑起兵端,便派使者给吕后送去一封信,上面说:“孤独苦闷的君王,生于荒野大泽之中,长于旷野牛马蕃育的区域,多次到达边境,希望能游览中国。陛下独立,孤独苦闷孀居,两位君主都不高兴,也没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希望以我的所有,换你的所无。”

竟然是一封言辞亵慢的求婚书,冒顿单于妻妾成群,自不会对吕后这位老太婆有何兴趣,不过是借戏侮她来戏侮中国。

吕后见信后大怒,便召集群臣商议,要大举讨伐匈奴以雪此辱。

吕后的妹夫樊哙率先高喊道:“我愿带十万人马,横行匈奴之中”吕后大喜,季布却怒声叱道:“樊哙理应斩首。”

朝堂上的人都吓了一跳,不知季布在哪儿偷吃了熊心豹胆,竟要斩元勋国戚。

季布接着说:“当年高帝率三十万精兵讨伐匈奴,却被围困在平城七日七夜,那时樊哙也在军中,却束手无策,今日为何就能以十万人马横行匈奴之中,这不过是当面阿谀陛下,犯欺君之罪,按律当斩。”

樊哙被质问得哑口无言,其他众将也纷纷附和说,以高皇帝之英武,尚被困于平城,匈奴势力强盛,委实不宜擅起战端。

吕后见众将意思一致,回头细想也确实如此,便忍下这口恶气,退朝回到宫内,不再提讨伐匈奴的事了。

过后吕后为安抚冒顿单于,居然卑词婉约地写了一封拒绝信,上面说:“单于不忘我中国,赐给书信,我等国人都很恐惧,我自思自忖:身体老迈,气息也衰弱,牙齿也脱落得差不多了,走路的步子都不均匀,单于听信了传言,我实在不足以使您自污。我国无罪,应在您赦免之列。我有自己坐的车两辆,马八匹,送给您平时乘坐。”然后派宦官张泽送去。

单于冒顿原以为汉朝一定会倾竭国力攻击自己,严加戒备,没想到等来的不过是一个汉使,读信后反倒觉得羞愧,便又派使者送给吕后好马,回信说:“我生长荒野,没听过中国的礼义,多亏陛下赦免了我。”便又和汉朝和亲。

由吕后巧避冒顿的挑衅而获得胜利的事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恰当的时候不与别人争长短,懂得避其锋芒、故意示弱,往往能令对手不寒而栗,因为谁都知道,能够如此做的人都是智者,而非莽夫。

古人讲,“小不忍则乱大谋”,在某些时候,我们就应该多运用老子的“曲则全,枉则直”的智谋——在该弯的时候一定要弯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伸”创造良好的条件。

管住舌头,做个智者

原典: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解读:

有见性智慧的人绝不多言,多言的人必定没有见性智慧。

老子认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表面上看,它解释为“知道的人不言说,言说的人不知道”。在古代,“知”和“智”在某些时候和以通用:如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说:“‘知’者,或并云‘智’。”老子分明又在暗指——聪明人决不会去夸夸其谈的、爱出风头的人,更不会去炫耀自己知识广博。不管老子指的是“知道”还是“智者”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他说明这种谨慎言谈的人都是有涵养和智慧的人。

首先,有智慧的人知道,不该讲话的时候决不能讲。因为在某个特定的形势、场合、背景下,尽管你知道,但是不该说的就不说,说了反而不如不说的好,甚至还会带来祸害。历史与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不能把握这一点,不看对象,不看场合,说话有口无心,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甚至一生的悔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一个水兵,在他服役的军舰行将从美洲开往欧洲作战时,他多嘴多舌,竟借公用茶室的电话通知朋友,将出发的时间、开往地点、航行路线悉数暴露,不想隔墙有耳,当时在场窃听的一个德国间谍立即将这一情报报告了德国情报局,结果,这艘美国军舰很快被德国潜艇打入龙宫!这个多嘴的“舌头”也喂了鱼虾。

当然话还是要说的,不过说话要做到“慎言”才行。正如老子所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一样。那些懂得说话分寸的人从来都不会瞎说、乱说,故而他们能够得到人们最大的信任,说出来的话才有可信度。

晏子是古代一位智者,他虽然伶牙俐齿,然而他说的话却是字字珠玑、都能切入要点。为此,他也深受当时人们的敬仰和国王的信赖。

齐景公非常喜欢捕鸟,他常常将捕获的各种各样的鸟养起来赏玩,还专门指派了一个名叫烛雏的人主管捕鸟的事。

有一天,烛雏不小心放飞了齐景公养的鸟。于是齐景公十分生气,他大发雷霆,准备杀掉烛雏并且不允许任何人为烛雏求情,求情者与烛雏同罪论处。

群臣虽然有心救烛雏却无奈齐景公有话在先。晏子知道了这件事后,赶紧跑来见齐景公。他对齐景公说:“烛雏犯了罪,请让我来一一列举他的罪状,然后大王按他的罪过来处死他吧。”齐景公见晏子不是来求情的,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于是晏子派人把烛雏叫来,当着齐景公的面历数烛雏的罪状,说:“大王派你专门看管鸟,你却粗心大意让鸟飞掉,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大王因为鸟飞掉的缘故而杀人,让大王背上杀人的名声,这是第二条罪状;如果让别的诸侯王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大王把鸟看得比人命还重,从此坏了大王名声,这是第三条罪状。”晏子一口气列举了烛雏三大罪状后,请齐景公处决烛雏。

齐景公在晏子斥责烛雏罪状的时候早已醒悟过来,他摆摆手说:“不要杀了,不要杀了,寡人盛怒之下差点做了错事。多亏爱卿指点。”就这样,齐景公不但没有杀烛雏,还向他表示歉意。同时又向晏子表示感谢。

斯大林说,“人生有舌头是为了控制它和支配它。”当然,言之正误好坏,关键还在于思想。思想对了,才能谨言慎行,言之成理,言之有礼。

企图用多言的方法来掩饰自己的无知,那样反而会暴露自己更多的缺点、显得自己不但无知而且愚蠢。唯有管住自己的舌头,在多数场合学会做一个绅士般的“听众”,细致分析、提炼别人话中的精髓,才能像智者那样一语道破天机,令人折服。

有了功劳要保持低调

原典:

万物作为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读:

让万物自己发展而不先为之创造,圣人辅助万物生长而不据为己有,对万物有所施为而不自恃有恩,事情成功而不自居有功。正由于圣人这样不居功骄傲,所以他的功绩永远不会失去。

老子认为,一个人有了功劳越是不居功,越能够让人永记于心;越是居功自傲的人,越容易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从而惹来祸端。

“功劳”被别人传播出来是金子,被自己卖弄出来就成了黄土。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老子这一智慧——有了功劳要善于隐藏,不张扬不卖弄。唯有不居功才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才更能突出自己的功劳、受到重用。相反,如果稍有功劳就自吹自擂,一方面显得自己素质低下,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而成为“众矢之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老子更是在教导我们做人应该低调一些。

《左传》记载,鲁国与齐国作战,鲁军大败,作为统帅之一的孟之反留在后面掩护大军撤退。当大家都安全撤回而迎接他最后到达时,他却故意鞭打着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而是我的马跑不快呀!”其实,孟之反不自夸,谦逊只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还在于他不愿居功,以免引起其他将领和同僚的妒忌。

谦逊也好,不居功以免被人妒忌也好,都是立身处世的艺术。尤其是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下,不锋芒毕露、不居功自傲的确是非常高深的修养。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够做到不争功就不错了,哪还能把自己本来就有的功劳推到一边去呢?正因为孟之反将军有这样高深的智慧,所以才能在乱世中自保。

东汉开国大将军冯异跟随汉光武帝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却不以功自居。

冯异原来是王莽的新朝官员,以郡掾的身份监理五个县,与父城苗萌一同守城,与起义军作战。刘秀那时候是绿林军拥立的更始皇帝的部下,攻打父城,驻军在巾车乡。一次,冯异到所管辖的县里去,被刘秀的士兵抓住。

冯异的堂兄正跟随着刘秀,于是把冯异推荐给刘秀。冯异说,我一个人作用有限,不如让我回去拿五座城地来立功报答您。刘秀说,好的。于是冯异回去劝说苗萌一同归降刘秀。

刘秀向南回到宛城后,更始帝的其他将领,前后共有十几个人带兵来攻打父城,冯异就是坚守不投降。后来更始帝派刘秀到洛阳担任司隶校尉,经过父城,冯异立即开门迎接。刘秀让冯异担任主簿的职务,跟着到洛阳去。

刘秀的哥哥被更始帝杀了,刘秀表面上不敢显示出悲痛,一个人单独居住的时候则不吃肉、不喝酒,暗暗流泪,冯异经常劝解他。后来更始帝派刘秀到河北开拓地盘,冯异劝刘秀趁机派人巡视郡县,平反冤狱,收揽民心,刘秀这样做了。

刘秀到河北的初期,因为王朗割据势力的猖獗,处境一度比较艰难。在饶阳无蒌亭,天气寒冷,人又疲劳,冯异献上豆粥,刘秀喝了饥寒俱解。渡过滹沱河,在南宫遇到大雨,刘秀在道路旁的农舍里避雨烤火,冯异又送上麦饭。后来刘秀消灭了王郎,封冯异为应侯。

可是冯异却从来不居功、不骄傲。每到宿营地许多将领坐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功劳,冯异却常常一个人站在大树底下不声不响,所以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

在刘秀麾下的将军之中,冯异治军有方,爱护士卒,深得部属拥戴,因此,士兵都愿意做他的部下。

后来冯异为刘秀建立了更大的功勋,打败赤眉军,平定关中地区,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员。有人上奏章说,冯异专制关中,威权太重,百姓归心,称他“咸阳王”。刘秀把奏章给冯异看,冯异感到恐惧,上书请罪。刘秀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可见刘秀对他十分信任。

后来冯异到洛阳朝见,刘秀对其他大臣介绍他说,这是我起兵时候的主簿,为我披荆斩棘平定了关中。又下诏书说,“仓卒无蒌亭豆粥,滹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说明刘秀一直记着他的情意。

而冯异则一如既往,不骄其功,他学着管仲对齐桓公说的话说道:臣希望国家(指刘秀)不要忘掉河北时的艰难,小臣我不敢忘记在巾车乡受的恩惠。后来平定西北时冯异病死在军中。

冯异从不以功自居,坚守旧有的正道,也是终保荣华平安的一个原因。所以,在下者对在上者,切忌以功自居,保持低调才能有所大成,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

事盛则衰,物极必反

原典: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解读:

有道的人成就功果就适可而止,不敢执取功果而强梁霸道。不把功果作为凭恃,不借功果而张扬夸耀,不恃功果而骄慢待人,只把功果作为必需,并不因此而强霸天下。要知道,事物强壮了就难免趋于老化,这是不合于道的,不合于道总是自速其亡。

老子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凡事要适可而止。

有智慧的人,明了世事如浮云瞬息万变的道理,不过,世事的变化并非毫无规律,而是穷极则返,循环往复。《周易·复卦·彖辞》中说:“复,其见天地之乎!”“日盈则昃,月盈则食。”老子将这种周而复始的自然变化概括为“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人生变故,犹如环流,事盛则衰,物极必反。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这句话老子反复强调过,也就是说凡事要适可而止,留有余地,避免走向极端,特别是在权衡得失进退的时候,务必注意这一点,不能“恃果而骄,恃果而强”。

《菜根谭》里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这是一种境界,古诗也有云“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酒饮微醺,正得其醺醺然然的快感,若是狂饮烂醉,超过了微醺的度,那接下来不仅感受不到酒的好处,反而会头痛、呕吐,在生理上遭受痛苦。还有的人喝醉了之后会做出一些平日清醒时绝对不会做的事,说错话,这就不仅仅是个人生理上的痛苦了,还会给其他人带来麻烦。这样的情景,几乎在哪家饭店都能够看到。最危险的还是那些酒后开车的人,自己或许觉得借着微醺之意驾驶别有一番滋味,但是酒精麻醉了人的神经,使人的反应变得比平时要迟钝,一旦出了事故对人对己都是灾难。

而花看半开,是说花未开时领略不到它的美,而花若全开也就离凋谢之期将近,最美便是半开时,就像是妙龄少女,尚未尽褪孩童稚气,却又未曾沾染成人的风尘,半开之花正是最美之时。

做人要有一种自惕、惕人的心情,得意时莫忘回头,着手处当留余地。宋朝李若拙因仕海沉浮,作《五知先生传》,谓安身立命当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时人以为智见。反其道而行,结果必适得其反。

但是君子好名,小人好利,人们往往为各色欲望所驱使,身不由己,只知进不知退,得意处张扬跋扈,全然不会未雨绸缪。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宠臣,他早年追随秦王李世民打仗,多有战功,屡有升迁。而且他的妹妹是李世民的结发妻子,贤良淑德,世人敬仰。有这两层关系,李世民对长孙无忌非常信任。

李世民登基后,长孙无忌受封齐国公,但他从不倚仗自己的身份而骄横行事,每言大事必反复思量,然后方徐徐陈进。有人说他太过谨慎,长孙无忌就说:“身为重臣,当自知厉害,慎对宠恩。我若倚仗皇上垂爱,不知检点,乱进谏言,一来对皇上不敬,二来也会由此失去皇上的信任,怎敢大意呢?”

有一次,在朝会上商议讨伐突厥的事,有人借突厥发生内乱之机,主张发兵讨伐,以成大功。长孙无忌听后却久久不发一言,唐太宗就问他的意见:“你足智多谋,相信此事自有明断。你不作声,可是另有打算吗?”

长孙无忌见皇上相询,这才上前应对说:“此事臣以为不可征伐。”

唐太宗很奇怪,说:“你从前一向主战,今何致此呢?”

长孙无忌说:“动止之间,全在变化,焉能不变呢?从前突厥与我为敌,不伐不行。如今突厥刚与我结盟,伐之失信,毁我天威。再说夷狄今已内乱,无力再侵我朝,这正是我朝求之不得的好事,何必多此一举呢?而一兴刀兵,徒增烦恼不说,恐怕祸患将生,与我大唐有弊无利,故不应出兵。”

唐太宗接受了他的谏言,说道:“动止之祸,你已言透了。朕若贪恋全功,只怕终有抱憾。”唐朝不攻突厥,突厥感恩戴德,最后归顺了唐朝。

这里长孙无忌说明了两个道理,一个是事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同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要根据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要因地因时制宜;另一个就是要适可而止,表面上看来唐朝正占了有利时机,可是如果因此而冒进讨伐突厥,后果却是自损大唐的威名,让其他附属国家认为唐朝不重结盟的诚信,也就会失去归顺的想法,从这一点来看,大唐的损失要比得到的更多。

后来长孙无忌的权力过大,以至于许多人都不断上书攻击他。唐太宗没有猜忌他,却把这些表文直接拿给他看。长孙无忌背生冷汗,坚持辞官,还泣泪说:“陛下信任于臣,可是臣也不该让陛下为难。臣为国做事,本不在意身任何职,倘若为了那些身外之物而令天下猜忌,却非臣之所愿了。”

唐太宗一口回绝。长孙无忌忧心更甚,对自己的家人说:“我虽然表面上受尊崇,可实际上已经处在风浪中了。这个时候,若不知退让,只是倚仗皇上撑腰,只怕他日有悔。”

他的家人反对说:“皇上不准你辞官,别人又能把你怎么样呢?他们嫉恨你,难道就让他们得逞吗?你也太软弱了。”看,这就是世俗的看法,不明白物壮是不合于道的。

长孙无忌说:“只进不止,只能授人以柄,时间一长,皇上也会疑心。何况既是皇上厚爱于我,我又何必为了那些虚名而自树强敌,招惹祸端呢?”在他的坚请辞官下,唐太宗只好解除了他的尚书右仆射之职,但仍让他主持门下省的事务。长孙无忌还是推让,唐太宗下诏说:“黄帝因为得到了力牧,才能成为五帝中第一个帝。夏禹因为得到咎繇,才能成为三王中第一个王。齐桓公因为得到了管仲,才成为五霸中第一个霸主。我得到了你,才平定了天下,你不要再推让了。”

唐太宗还亲自作了一篇《威风赋》赐给他,以表彰他的功绩。长孙无忌深感其诚,这才勉强留在朝中。此事传出,人们对他的攻击也就戛然而止了。

由此可见,在身处繁盛时期尤其不能恃果而骄,因为事物是在不断转变的,今天的繁盛可能就是明天的衰败,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胜不败,所以要适可而止。

千万别拿自己当“腕儿”

原典: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解读:

最方正的好像没有棱角,最有价值的器具要最后才完成。声音大得超过人的听觉极限,人也就听不到了;形象若是超过视觉能分辨的范围,人也就无法看到了。

人人生而平等,哪怕你权势逼天,腰缠万贯,最后也还是要跟别人一样赤条条地来去。这样看来,有点名气便自以为光彩照人的人,不过是扭曲了人生来的美好本性,把纯洁变成了污秽,因此真正高尚的人从来不会以名气压人,而是始终保持自然美好的本性。

海瑞做了朝廷的督抚大员,官大名声大,他的家乡一带有人假借他的名义放债买田。海瑞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给琼州府写了一封长信。信上说:“我自从出来做事,一直没有回过海南。我自己的薪俸刚刚够维持自家人的生活,并没有一文多余钱可以用来放债买田。我老家只有祖上留下的10多亩薄田,每年收获1石2斗左右的粮食,这些年来并没有增加一亩一分。今后,凡是有打着我的旗号放债买田的人,一律作为冒名处理,请您严加惩处,不必留情,并请您把此事转告海南各州县。”

海瑞的应天巡抚仅仅做了八九个月的时间,就为当时的朝廷和地方的权贵们所不容,不得不去职还乡。

万历十二年,明神宗朱翊钧决心再次起用海瑞,他任命海瑞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这一年,海瑞已经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了。过了16年清苦的闲居生活后再度出任高官,他的俭朴之风有增无减。这位新上任的南京吏部长官穿着破旧的衣裳,坐着一只小船,既没随从,更无仪仗,沿途几千里,走了几个月,竟没有一个地方官员知道他是谁。一到南京上任,和他当年初任南平县学教谕时一样,第一件事情就是张贴告示,禁止吏部和各衙门的任何官吏向他送礼,并把已经送来的礼金礼物退还原主。然后,着手革除衙门中的种种积弊。两年后,万历十五年的十月,刚刚升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的海瑞病死在任上,这年,他已整整64岁。临去世的前3天,衙门里派人给他送去的柴火银子多出了6钱,他还专门让人如数退还。弥留之际,他也没有向身边的人交待过一句私人的事情。

海瑞死后,由于没有直系亲属在身边,丧事都由南京都御史王用汲负责料理。王用汲带着御史们整理海瑞的遗物时,发现他的私人财产只有俸银十多两,做官服、被褥用的绸缎两匹、麻布一匹。这点财产连当时一般的穷书生都不如。看到这位坎坷一生、多灾多难的宦海老人如此清寒,王用汲忍不住哭出声来,在场的御史们没有一个不伤心落泪的。大家商议了一下,每人凑了一些钱,才为海瑞办了丧事。

海瑞的丧事虽然办得不豪华,但隆重的场面却是任何一个封建官吏去世都比不上的。举丧的那天,南京城里所有的店铺都关了门,大街小巷搭满了市民们自动聚集起来祭奠的灵棚,悲痛的声音笼罩着整个南京城。当载运遗体的灵船过江时,长江两岸穿着白衣赶来送行的队伍竟连绵100余里。作为封建历史人物,海瑞至今还被我们许多人所熟知,正说明他的影响之深。

俗话说:“大者无形”,“大有若无”,真正的伟大其实藏于普通之中,因此越是有大名利,越是身处高位,就越应当把自己当普通人来对待。

按照这个道理,庄子认为宋荣子这个人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人。

当全社会都称赞他时,他既不沾沾自喜,也不欢欣鼓舞;当众人一致责难时,他也不慌张、不沮丧。

对那些有才能胜任一定官职,做事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甚至有的还可以当一国之君,并取得老百姓信任,但又自视甚高、洋洋得意的人,宋荣子很看不起。

他认为这样的人像小晏鸟雀一样无知。

但庄子认为像宋荣子这样还不够。宋荣子还只明白什么是我需要的,什么是身外之物,还只清楚地辨别了关于光荣和耻辱的界限,如此而已。宋荣子这个人还有一个大毛病:瞎操心,管闲事。还没有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这里庄子谈宋荣子的情况,道理说得有点玄。人是人的世界,人生世上怎么能不为旁人的事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评价呢?

这是一个方面。但为了保持自己平静、自然的心态,有时人们也确实需要一种无己、无功、无名的心态。庄子这样说,从一方面看,肯定很有道理。因为对身外的名声、事件、功利的关注,都是从一己进入开始的,这当然有私欲在其中。

把庄子这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人生境界,放到我们现实的人生拼搏中,在为人立身上,实在是一种知进知退、达观透彻的处世艺术。

别把自己看的太高,让自己心灵无所困扰,行为悠然,你活得也就自由逍遥了。

做事不妨绕个弯

原典: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解读:

治国要以正道,用兵要出奇不意以诡道,治理天下应采取无为的态度。

不同问题应以不同措施去处理,做事没有必要直来直去,很多时候直来直去肯定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碰钉子的做法。因此,生活中,你在处理具体事时,就不要一条路走到黑,必要时不妨绕个弯。

三国时,刘备在四川当皇帝,碰上天旱——夏天长久不下雨,为了求雨,乃下令不准私人家里酿酒,就如现在政府命令,不准屠宰一样。因为酿酒,也会浪费米粮和水,就下令不准酿酒。命令下达,执行命令的官吏,在执法上就发生了偏差,有的在老百姓家中搜出做酒的器具来,也要处罚。老百姓虽然没有酿酒,而且只搜出以前用过的一些做酒工具,怎么可算是犯法呢?但是执行的坏官吏,一得机会,便“乘时而驾”,花样百出,不但可以邀功求赏,而且可以借故向老百姓敲诈、勒索。报上去说:某人家中,搜到酿酒的工具,必须要加以处罚,轻则罚金,重则坐牢。虽然刘备的命令并没有说搜到酿酒的工具要处罚,可是天高皇帝远,老百姓有苦无处诉,弄得民怨处处,可能会酝酿出乱子来。简雍是刘备的妻舅。有一天,简雍与刘备两郎舅一起出游,顺便视察,两人同坐在一辆车子上,正向前走,简雍一眼看到前面有个男人与一个女人在一起走路,机会来了,他就对刘备说:这两个人,准备奸淫,应该把他俩捉起来,按奸淫罪法办。刘备说:“你怎么知道他们两人欲行奸淫?又没有证据,怎可乱办呢!”简雍说:“他们两人身上,都有奸淫的工具啊!”刘备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懂了,快把那些有酿酒器具的人放了吧。”这又是“曲则全”的一幕闹剧。

当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所谓“怒不可遏,恶不可长”。尤其是古代帝王专制政体的时代,皇上一发了脾气,要想把他的脾气堵住,那就糟了,他的脾气反而发得更大,不能堵的,只能顺其势——“曲则全”——转个弯,把它化掉就好了。这是说身为大臣,做国家的干部,尤其是做高级干部,必须要善于运用的道理。

春秋时代的齐景公,也是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他拥有历史上第一流政治家晏子——晏婴当宰相。当时有一个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乃大发脾气,抓来绑在殿下,要处以“肢解”的刑罚。晏子听了以后,把袖子一卷,装得很凶的样了,拿起刀来,把那人的头发揪住,一边在鞋底下磨刀,做出一付要亲自动手杀掉此人的样子。然后慢慢地仰起头来,向坐在上面发脾气的景公问道:“报告皇上,我看了半天,很难下手,好像历史上记载尧、舜、禹、汤、文王等这些明王圣主,在肢解杀人时,没有说明应该先砍哪一部分才对?请问皇上,对此人应该先从哪里砍起?”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立刻警觉,自己如果要做一个明王圣主,又怎么可以用此残酷的方法杀人呢!所以对晏子说:“好了!放掉他,我错了!”这又是“曲则全”的另一章。

晏子当时为什么不跪下来求情说:“皇上!这个人做的事对君国大计没有关系,只是犯了一点小罪,何必杀他呢!”如果晏子是这样地为他求情,那就糟了,可能火上加油,此人非死不可。他为什么抢先拿刀,要亲自充当刽子手的样子?因为怕景公左右有小人,听到主上要杀人,拿起刀来就砍,这个人就没命了。他身为大臣,抢先一步,拿着刀,揪着头发,表演了半天,然后回头问皇帝,从前那些圣明皇帝要杀人,先向哪一个部位下手?我不知道,请主上指教是否是一刀刀地砍?意思就是说,你怎么会是这样的君主,会下这样的命令呢?但他当时不能那么直谏,直话直说,反使景公下不了台阶,弄得更糟,所以他便用上“曲则全”的谏劝艺术了!

我们做每件事都不可能顺顺利利完成,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这时候,既然前行不能通过,那不如绕个弯,可能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施予者有福

原典: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解读:

圣人不为自己囤积,他尽力帮助别人,而自己更充实;他把自己所有的施予众人,自己也更丰富。

所谓舍得,总是要先舍而后得,你付出得越多,收获的自然也就越多,所以乐于施予的人有福了,那些只想占便宜而不愿付出的人最后只会一无所获。明白了这个道理,生活中我们就该学着多付出一点,多帮助别人,多善待别人。

自然界的气候规律是,气候温暖的时候就会催发万物生长,气候寒冷的时候就会使万物萧条沉寂。所以一个人如果心气孤傲冷漠,只会受到同样冷漠的回报。只有那些充满生命热情而又乐于助人的人,他所得到的回报才会深厚,福祉也才会绵长久远。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原本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他正在田里劳作,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助的哭声。他急忙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一个小孩掉到粪池里。弗莱明赶紧把这个小孩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第二天,有一辆新奇的马车停在农夫家门口,从车里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位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对弗莱明的父亲说:

“我要报答你,你的孩子救了我孩子的性命。”

弗莱明的父亲说:“我们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就在这时,弗莱明从茅屋门走出来。

“那是你的儿子吗?”绅士问道。

弗莱明的父亲回答说:“是。”

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小孩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

弗莱明的父亲答应了。后来,在这位绅士的资助下,弗莱明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他从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卓有学识的细菌学家。

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这种霉菌在显微镜下看来像刷子,所以弗莱明便叫它为“盘尼西林”。从这时开始,弗莱明便对盘尼西林作系统的研究,到了1938年,盘尼西林正式在病人身上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盘尼西林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1944年,他被受封骑士爵位,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并得到诺贝尔医学奖。

这是个付出而不期望回报却出人意料地得到回报的故事。而之所以赢得这些回报,是他们在人际交往时无意间呈现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是的,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最敬佩尊重并渴望报答的,是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声誉的人,不管他是一个伟人,还是一个农夫。

这种“与人方便”的做法,貌似糊涂,实则多么智慧——因为在“善待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方便了!

不要吝啬给予,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帮助别人,方便别人的同时,你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方便自己。

佛家也有对给予与获得的深刻阐释,他们认为先舍而后得是人生的道理。

“舍得”一词,是佛家语,是禅境语。本意是讲万丈红尘扑朔迷离,人生在世总会有获得有舍却。舍与得互为因果,往与复本来是自如的,如果领略其中奥意,自然可以打破分别之心。佛无分别心;无分别心,即无烦恼挂碍,心境圆融通达,万象归于一乘,人生有限之生命就会融入无限的大智慧中。

舍与得的问题,多少有点哲学的意味。舍得,舍得,先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即是得。舍是得的基础,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因而人生最大的问题不是获得,而是舍弃,无舍尽得谓之贪。贪者,万恶之首也。领悟了舍得之道,对于做人做事都有莫大的益处。做人,应该抛弃贪婪、虚伪、浮华、自私,力求真诚、善良、平和、大气。做事,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生活本来就是舍与得的世界,我们在选择中走向成熟。做学问要有取舍,做生意要有取舍,爱情要有取舍,婚姻也要有取舍,实现人生价值更要有取舍……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生即是如此,有所舍而有所得,在舍与得之间蕴藏着不同的机会;就看你如何抉择,倘若因一时贪婪而不肯放手,结果只会被迫全部舍去,这无异于作茧自缚,而且错过的将是人生最美好的事物,即使最后也能获得什么,那也是一种得不偿失!何苦来哉?

记住,给予不是无奈的放弃,而是智慧的选择。

做人要“厚道”

原典: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解读:

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处于浇薄之礼。立身实在,不处于浮华之礼。所以,应该去除浇薄浮华,只取敦厚实在。

不知什么时候“做人要厚道”这句话开始流行起来了。翻阅老子的智慧我们发现了这样一句话——“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由此看来,先哲老子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很推崇这个“做人要厚道”的思想了。

有人说可能会这样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越是善于玩弄手段的人越能赚到钱、越能“逍遥”。我们不应将眼光放得如此短浅。只要稍微向远看,就不难发现这些善于玩弄手段的人,不是妻离子散就是家破人亡,最终都没有好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机关算尽”者的共同命运通常为:以害人始,以害己终。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庞涓与孙膑同窗学兵法,学业有成后,庞涓投奔了魏国,得到惠王的重用,被提拔为将军。而孙膑投靠了齐国也被封为了将军。

庞涓深知自己的能力远不如辅佐齐国的老同学孙膑,感到他是个威胁,便想方设法的将孙膑“挖”到了魏国。

如果说庞涓挖同学孙膑到魏国去,是为了共御外侮、携手并肩效力魏国也无可非议。然而庞涓并不是这样。当他暗中派人把孙膑接到魏国以后,又怕孙膑超过自己,便不顾同学之情,盗用法令、罗织罪名,残忍地砍掉了孙膑的两只脚。至此,庞涓还是放心不下,又刑上加刑,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想让他从此永世不得重见天日,企图达到从肉体到精神全面摧毁孙膑的目的,以剪除竞争者。但是妒贤嫉能、玩弄权术、自以为聪明的庞涓,万万没有料到,他这样做却激励了孙膑更加发愤,“孙子膑足,而论兵法”,终于在齐、魏马陵一战中,被孙膑打得“智穷兵败”,无颜见世人而“自刎”。这就是“机关算尽”,到头丢了自己的性命。

庞涓的结局很显然是咎由自取——他对待昔日的老同学一点也不厚道、心眼太小了,以至于后来遭到了报复。做人不厚道害人终害己的旗帜他是一个,商鞅也是“做人不厚道”的受害人。

秦、魏两国军队摆开阵势以后,商鞅派人给魏国领兵的将领公子卯送上一封信,信上假惺惺地说:“我和您是老朋友,现如今是敌对的两国将领。我不得不接受秦王的委派带兵前来攻打您。我很想和您见上一面,签订个盟约,大家高高兴兴地喝一杯,然后领兵回营,使秦、魏两国都相安无事,不是很好吗?”商鞅本来就是公子卯的老朋友,信上又把主动请命领兵伐魏说成是“秦王令我领兵伐魏”,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谎话说得那么不脸红,也就很有欺骗性。难怪魏公子卯不听军吏劝阻,应邀与商鞅相见。没有想到,会盟之后,正在尽情饮酒之际,商鞅早已埋伏下的全副武装的刀斧手突然出现在席间。公子卯还没有清醒过来,便当了俘虏,成了阶下囚。

商鞅虽因俘虏公子卯、大破魏国军、割河西之地而名利双收,得到商、於十五邑的封地,戴上“商君”的桂冠。然而这胜利的花环掩盖不了他灵魂的丑恶,为人的卑劣。与庞涓一样,商鞅也无法逃脱道德的惩罚,无法改变“恶有恶报”的戒律。待他的支持者秦孝公死后,不得不离秦去魏。魏人怨恨商鞅欺诈公子卯而使魏国损兵、折将、割地,而不肯接纳他,并愤愤地将其押送回秦国。秦国杀了他犹不解恨,又“车裂”之,并灭其族。

如果一个人总是玩弄权术、“机关算尽”,只能得利于一时,最终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看来,做人还是厚道、坦荡一点好,人生在世,要干一番事业,就无法回避与人的竞争。而竞争应当靠真本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那种靠诈骗与人周旋的人,早晚会露馅儿,为人们所唾弃。

做人要坦诚、厚道,就是对待别人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千万不要做一个损人利己,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冷血人,那样将不但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而且往往会受到别人的唾骂,为人所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