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有个半岛叫欧州
1507900000034

第34章 英雄难过子女关

英国首相头疼的事情很多,传媒报刊,不管左翼右翼,能抓住他做文章,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的对付方式,大都是尽量装聋作哑,等待风平浪静,他们知道现代传媒的注意力只有几天。

布莱尔的党是工党,即工人党,其他国家叫社会民主党。19世纪的欧洲是社会民主主义的发源地,20世纪则是社会民主党执政时间最长的地方,这个主义主张社会公正。我们知道公正有两种:终点公正,即分配公正;起点公正,即机会公正。一个世纪的屡次执政,使工党也明白了,要真正对穷人有利,公正就不能损害经济。虽然依然有大量的关于公正的嚷嚷,分配公正萎缩到只剩医疗,起点公正只剩下教育。

偏偏就是这两点,麻烦事都越来越多。此处不谈福利社会的各种问题。只说说布莱尔的子女教育。英国的中小学,有贵族学校,有“公开学校”即对金钱公开的私立学校。余下都是公立学校,学生就近上学,学校不准挑选生源,各校一律公平,自然一律很糟。

只是个别公立学校历史已有几百年,以前教学生拉丁语法,所以称为“语法学校”,为尊重传统,全国161所中学,特准可以选择入校生,质量自然大不相同。这种学校的存在一直是左右翼争论不休的题目,工党左翼一直要求解散语法学校。

话说1997年布莱尔上台,全家搬进唐宁街10号,他的两个儿子却不就近上学,每天赶到10公里之外的一个语法学校。此事立即引起报纸批评:应当是理想主义表率的首相,自己不相信起点公平原则。

今年布莱尔已经在台上六年,《观察家报》又有揭发:他雇着家庭教师。看过《简·爱》的人,都知道这是英国传统,在这个社会里是有贵族色彩的。这次布莱尔不得不说话了。表面上是请求,实际上是宣布一个原则:“孩子的教育,请与政治问题分开。”

此话引起舆论极大不满:布莱尔竞选工党领袖时,口号是“教育,教育,还是教育”,立意在起点公平上树立工党的政治理念。现在自己对国立学校丧失信心,让子女吃小灶。反对党干脆把布莱尔称为伪君子。虽然布莱尔没有动用权力,也没有动用公款(他的妻子是名律师,收入比他多得多)。

本文不是评论英国政治:原则立场,在哪里都难以贯彻始终。不管是谁,哪怕把政治生命看得最重要的人物,遇到子女的利益,就转头成为实利主义者。“怜子何必不丈夫”,实际上大凡是大丈夫,偏偏无法不怜子。说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其实对异性的激情,如果没有利益考虑,至多只有一年就会冷却。这是人类进化的生物需要,增加基因种植可能。而关心子女的福祉,却会延续到子女成家立业之后,这恐怕也是人类的生物本能,让基因有下传的机会。

“文革”期间,下乡知青中首先跳出农村的,是结合进“革委会”的干部子女去参军。美其名曰“严格要求去基层锻炼”,其实那个时代,每个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由此革命高调自由落体,70年代中期演化成开后门狂潮,全民比赛着滥用大小权力。国民道德底线完全跌破,就是从那个时代的“子女问题”开始的,至今为子女考虑,依然是许多以权谋私者的动机。

政治人物给子女创造机会,是否政治问题,要看此人玩的是什么政治。不是说布莱尔做过分了,而是他说过分了。如果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做这种事,谁也无权批评,因为她不靠宣扬社会公正上台。说实话,社会公正本来就不可能完全做到。既然这个政客贩卖理想主义,那就得用理想主义对付自己,至少在任时,必须如此。比起克林顿弄出轩然大波的花花事,布莱尔请家教,这件“小事”可恶多了,毕竟克林顿竞选时,没有高举私生活道德主义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