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今读新解
1508200000002

第2章 学而第一(1)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每篇均以第一章的前两字或三字作为篇名。《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本篇共十六章,中心内容是学习与修身。孔子认为,学习与修身是人生的两件大事。学习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修身是一个人提高德行的根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孔子提出的“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有子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的学习目的,以及“就有道而正焉”的学习态度,既是学习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又体现了学习的规律。关于修身,孔子提出了“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以及“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原则,有子则提出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的观点。可见,“仁”是修身的根本,是为人的准则。只有勤勉地学习仁,不懈地追求仁,才能提高自己的德行操守,并感悟人生的真谛,获得人生的快乐。学而第一

1.1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④,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⑥?”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经常复习,不也很愉快吗?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注释】①子:古代对有学问、有道德男子的尊称。在《论语》中,“子曰”的“子”均指孔子。②习:复习,练习。《礼·月令·仲春之月》:“命乐正习舞。”③说(yuè):通“悦”,高兴,愉快。④有:通“友”,亲爱,友爱。《左传·昭·二十年》:“若不获扞外役,是不有寡君也。”朋:同学。汉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里指弟子。有朋:指志同道合的人。⑤愠(yùn):怨恨,恼怒。《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⑥君子:泛称有才德的人。

【解读】此章作为《论语》第一篇的首章,开宗明义,介绍了学习的方法和待人的态度,反映了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学而不厌、重视相互切磋和人格修养的主张。此章语言简洁,内涵丰富,读之浅易上口,思之启人心智,成为两千多年来脍炙人口的名言。

1.2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矣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⑤,本立而道生⑥。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⑦!”

【译文】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尊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这种人少有;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未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基树立了,人道就会产生。孝顺父母,尊爱兄长,就是仁爱的根本吧!”

【注释】①有子:即有若,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四十二岁。在《论语》中,对孔子的学生特称“子”的,只有有若和曾参,所以有人认为《论语》是由有若和曾参的学生编著的。②孝:孝顺父母。弟(tì):通“悌”,指尊爱兄长。③犯:触犯,冒犯。④鲜(xiǎn):少。⑤本:事物的根基或主体。务本:致力于根本。⑥道:道德,道义。这里指人道。⑦仁:古代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亲、爱人。这里指仁爱。

【解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孔子为中华民族做出的创造性的理论贡献。有若强调“仁”的根本,应建立在“孝悌”,即懂得珍爱身边的亲人上面。这种由“孝悌”而形成的和谐的家庭关系,就是孔子所倡导的“仁”的具体体现。由家庭而社会,再到国家,如果都能遵循“仁”的理念,就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国家关系。

1.3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②!”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面目伪善,这种人很少有仁爱。”

【注释】①巧言:花言巧语。令色:和悦的面容。这里为贬义,指表面热情,实则伪善的人。②仁:指仁爱。

【解读】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学习和尊崇“仁”,反对花言巧语、表里不一。在孔子看来,“仁者”必“诚”。有仁爱之心的人,必定是表里如一的人,也就是孔子称为“君子”的人。

1.4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④?传不习乎⑤?”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是否尽心?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和演习?”

【注释】①曾子:即曾参,字子舆,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西南)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四十六岁。②三省(xǐng):从三个方面反省。③谋:谋划,考虑。这里指出主意。忠:忠诚,尽心尽力。④信:诚实,真诚。⑤传:传授。习:温习。指复习《诗》、《书》和演习礼、乐等。

【解读】曾参“三省吾身”的做法,既体现了孔子“仁”的理念,又为后世学子树立了严以律己的楷模。为人办事必须尽心,与人交往必须真诚,体现了孔子以“仁”待人的精髓。对老师传授的知识,通过复习和演习进而理解和掌握,体现了虚心向学的态度。此章可以说是流传千古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1.5子曰:“道千乘之国①:敬事而信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③。”

【译文】孔子说:“治理千辆兵车的诸侯之国:要认真办事恪守诚信,节省费用爱惜人民,征用劳力不违农时。”

【注释】①道:《释文》:“道本或作导。”引导。这里指治理。千乘:兵车千辆。古代以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代,天子号称万乘之君,分封给诸侯的则为千乘之国。②敬:恭敬。这里指认真。信:诚信。③使:役使,征用。使民:指征用劳力。时:古代以农业为主,时即为农时。以时:根据农时。意思是不违农时。

【解读】“敬事,诚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是孔子提出的治国原则。正如宋代学者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所说:“言治国之要在此五者,亦务本之意也。”所谓“本”,就是孔子倡导的“仁”。治国以“仁”为本,就必须坚持“敬事,诚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这五项原则。五项原则之中,“使民以时”这一原则体现了孔子学说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1.6子曰:“弟子入则孝①,出则弟,谨而信②,泛爱众③,而亲仁④。行有余力⑤,则以学文⑥。”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家里,就孝顺父母;在外面,就尊敬兄长;处事谨慎,待人诚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之心的人。躬行之后还有余力,就去学习礼、乐等技艺。”

【注释】①弟子:年幼的人。也泛称子弟。这里指年轻人。入:指在家里。与下文的“出”对应。②谨:谨慎。信:信用,诚信。③泛爱:博爱。④仁:仁德。这里指有仁德之心的人。⑤行:实行,躬行。指做到以上几件事。⑥文:文献。朱熹《论语集注》:“文,谓《诗》、《书》六艺之文。”郑玄认为“文”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项技艺。可从。

【解读】此章是孔子对年轻人在待人、处世、交友、求知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孔子的道德伦理思想。他所提出的要求虽然简单,却蕴涵着深刻的做人之道。在求知与做人的关系上,孔子强调首先要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规范和道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礼、乐等技艺,才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1.7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③,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⑤。虽曰未学⑥,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人要敬重其德行,而不能以貌取人;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侍奉国君,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能信守承诺。他虽说没有学过《诗》、《书》、《礼》、《乐》,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注释】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卫国人。以文学著称,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门生。②贤贤:前一个“贤”为动词,尊重,引申为敬重;后一个“贤”为名词,善。这里指德行。易:轻视。《左传·僖·二十二年》:“国无小,不可易也。”色:美色。这里指容貌。易色:轻视容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比澹台灭明小五岁,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事,他应该知道。因此,子夏说的“易色”,就是不以貌取人的意思。③事:侍奉。④致:尽。致身:献身,献出生命。⑤言:说话。这里指承诺。⑥未学:指没有学习过《诗》、《书》、《礼》、《乐》等。【解读】此章子夏从如何对待人、如何侍奉父母、如何侍奉国君、如何与朋友交往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做人的道理,强调做人应以德行、诚信为本,学习知识应立足于实践和运用,而不能做只读圣贤书而不会立身处世的书呆子。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①,学则不固②。主忠信③。无友不如己者④。过则勿惮改⑤。”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了仁德、礼制就不会鄙陋。做人应以忠实诚信为主。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

【注释】①重:庄重,稳重。威:威严。②固:鄙陋。③主:为主。忠信:忠实,诚信。④无:通“毋”,不要。友:这里作动词。指交往。⑤过:过错。惮(dàn):害怕。

【解读】为人庄重、严谨,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人有了德行,才不会鄙陋。反之,如果为人轻薄随便,就会失去威信;不学习仁德、礼制,就会鄙陋低俗。在交友上,则应交益友,交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朋友。为人忠实诚信,有过不怕改正,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在此章,孔子对君子如何完善自己的德行,如何进行品德修养,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的这些话,对今人来说,仍然是指导品德修养的箴言。

1.9曾子曰:“慎终追远①,民德归厚矣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