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今读新解
1508200000003

第3章 学而第一(2)

【译文】曾子说:“慎重办理丧事,追怀历代祖先,百姓的品德就会归于淳厚。”

【注释】①终:死,生命结束。这里指为死者办丧事。追:追思,追怀。远:近之反。指前代祖先。②归:返回。这里指归于、趋于。厚:忠厚,淳厚。

【解读】孔子和他的弟子对丧祭之礼十分重视,强调厚丧葬,重祭祀,通过对死者的丧礼、对祖先的祭祀,进行人性的熏陶和道德的建构,并通过国君和上层的示范,达到上行下效、渗透交融,使社会风气和百姓品德归于淳厚的目的。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①:“夫子至于是邦也②,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③?”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④。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⑤?”

【译文】子禽询问子贡说:“先生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是他主动去打听的呢?还是别人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说:“先生是凭借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而得知的。他获得的方式,恐怕与别人获得的方式不同吧!”

【注释】①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陈国人。郑玄《论语注》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从《子张》篇第二十五章他贬低孔子、称赞子贡的态度看,他可能是子贡的学生。朱熹《论语集注》也有此怀疑。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善言辞,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卫国人。②夫子:古代对做过大夫的人的敬称,孔子曾做鲁国司寇,其学生称他为夫子。后以夫子代指老师。③抑:或,还是。表示选择。④温:温和。恭:恭敬。让:谦让。⑤其诸:大概,恐怕。表示揣度的语气词。

【解读】此章通过子贡对子禽的回答,既赞扬了孔子高尚的德行,又指出了孔子闻政采取的是主动的方式,反映了儒家主张“入世”、参与政治的思想。尽管孔子未能获得国君的重用,他的政治主张未能在当时得到倡导和弘扬,但他关心国事、关注民生的精神,却是他留给后世子孙的重要精神遗产。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①,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②,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父亲在世时,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观察他的行为。多年不改变父亲做人处世的原则,就可以说是孝了。”

【注释】①没:通“殁”,死亡。②三年:古人常以三、九表示多数,因此三年意为多年。道:道德准则,正道。这里指做人处世的原则。

【解读】此章提出了观察一个人孝与不孝的方法。其核心是为人之子要有孝道,即应该孝顺父母。李泽厚先生认为:“所谓‘无改’,是承继父业,不轻易改动,这是氏族传统的要求……保持本氏族的生存经验的重要性,才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一传统的真正原因,这才是关键所在……后世‘丁忧’居丧三年是其最后的残存,标准的‘形式主义’。”(《论语今读》)可见孔子提出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当时的历史传统,不是他提出的愚孝准则(见韩喜凯《名家评说孔子辨析》)。孔子提出的观察人孝与不孝的方法,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在今天,应该赋予这种方法新的含义,即对父辈做人处世的原则应具体分析,抛弃其不合理或错误的部分,继承和发扬其合理的好的部分,使中华民族孝亲的传统得到弘扬。

1.12有子曰:“礼之用①,和为贵②。先王之道③,斯为美④,小大由之⑤。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⑥,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达到和谐为珍贵。前代帝王的治国思想,这一点做得最为完美,所以无论大小事情都应遵循这个原则。遇到行不通的时候,如果为了和谐而求和谐,不以礼进行规范、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注释】①用:作用。这里指应用。②和:和谐,得当。③先王:指尧、舜、禹、成汤、周文王、周武王等古代帝王。道:思想。④斯:此,这。《礼·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⑤由:遵循。⑥节:节制,规范。

【解读】“和”是孔子的重要哲学思想,孔子学说中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等等,都是建立在“和”这一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此章讲述了“和”与“礼”的关系,强调要达到“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境界,必须以“礼”来规范和节制。“和为贵”的思想,是孔子和他的学生奉献给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极其重要的人文成果。“这一观念,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涤荡,已构成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理念。当然,古代和合理念因其产生年代久远,亦有它的许多历史局限性……只有在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才会真正达到‘和’的境界,感到‘和’的可贵。”(韩喜凯《名家评说孔子辨析》)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①,言可复也②;恭近于礼,远耻辱也③;因不失其亲④,亦可宗也⑤。”

【译文】有子说:“恪守信用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实行;谦恭待人符合礼,才能避免耻辱;遵循礼义而不背离自己的亲人,礼义就可以尊崇并得到传扬。”

【注释】①近:接近。引申为符合。②复:兑现承诺。指实行。朱熹《论语集注》:“复,践言也。”③远:使……远离。引申为避免。④因:因袭。意思是遵循。“因”后省略了“之”。失:放弃。引申为背离。⑤宗:尊崇。《诗·大雅·云汉》:“上下奠瘗,靡神不宗。”

【解读】“义”和“礼”都是孔子提出并倡导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有子的这句话,明确地揭示了达到“义”和“礼”的具体途径,即“恪守信用”和“谦恭待人”。有子还认为,一个人能做到遵循礼义,就不会背离亲人,不会背离所交往的人。这样,礼义就会得到人们的尊崇,并使之代代相传。“信近于义”、“恭近于礼”是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要求,“因不失其亲”是遵循礼义的人对亲人的态度,以及产生的社会效果。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①,居无求安②,敏于事而慎于言③,就有道而正焉④,可谓好学也已⑤。”

【译文】孔子说:“君子在饮食上不追求吃喝,在生活上不追求享受,做事勤勉,说话谨慎,接近有德行的人并端正自己的行为,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注释】①君子:这里指有德的人。求:追求。饱:饱足。指吃喝。②居:居住。指日常生活。安:安逸。引申为享受。③敏:勤勉。④就:接近。正:纠正。引申为端正。⑤也已:语气词,表示肯定。

【解读】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他所说的“学”,既有狭义的,如“学文”,学礼、乐、射、御等;也有广义的,如此章所说的不追求物质享受,说话、做事的要求,如何端正自己的行为等。可见,一个人的学习,包括了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对礼仪规范、做人之道的学习,即既要致力于学问,又要学会做人。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学习和修养,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正如前人所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②?”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③,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⑤,始可与言《诗》已矣⑥!告诸往而知来者⑦。”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奉承献媚,富有却不傲慢无礼,这种行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却乐于道德修养,富有却崇尚礼义的人。”子贡说:“《诗·卫风·淇澳》说:‘要像加工骨器、象牙、玉器、石器一样,不断地切磋琢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吗?”孔子说:“子贡呀,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告诉你一个道理,你就能自行发挥、触类旁通了。”

【注释】①谄:奉承,献媚。②何如:怎么样。③贫而乐:皇侃《论语义疏》:“乐”后有“道”字。《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作“贫而乐道”。可从。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语出《诗·卫风·淇澳》。古时骨器加工叫切,象牙加工叫磋,玉的加工叫琢,石的加工叫磨。后用来比喻相互间的研讨。⑤赐:子贡名。孔子对他的学生都略去姓而直接称名。⑥始:方,才。这里意为现在。言:谈,讨论。⑦诸:指代人或事、物,通“之”。往:过去的事。这里指刚讲过的道理。来者:未来的事。这里指还没讲的知识或道理。

【解读】孔子和学生子贡的对话,体现了孔子循循善诱、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成为中国教育史上广为流传的生动案例,值得后世学者思考和借鉴。在教学内容上,孔子提出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要求,体现了孔子以德为先的教育观。正如宋代学者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所说:“乐则心广体胖而忘其贫,好礼则安处善,乐循礼,亦不自知其富矣。子贡货殖,盖先贫后富,而尝用力于自守者,故以此为问。而夫子答之如此,盖许其所已能,而勉其所未至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乐道”、“好礼”,他所推崇的伦理观念显然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他的思想和学说更具生命的活力。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释】①患:忧虑,担心。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意思是不了解自己。

【解读】此章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别人不了解自己,并不影响自己的学习和修养、立身和处世,反而会激励自己勤学奋进、修养身心,从而体现个体的价值和尊严。自己不了解别人,则会为自己的立身、处世带来不便,甚至造成失误。关键在于,一个人既要做到“知己”,又要做到“知人”,才能既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又有利于群体的合作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