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1508700000027

第27章 让南充旅游因嘉陵江文化而精彩(1)

让南充旅游因嘉陵江文化而精彩——南充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思考

何常全/郭迪润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旅游消费越来越大,拉动经济的力量越来越强,在谋求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今天,大力推进南充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让文化旅游成为南充的重要特色支柱产业,是加快南充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之举。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 互动发展

一、文化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主要潮流

当今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突出地体现了第三代生产力的重要特征,即文化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文化化,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也是一种文化事业。” 这是因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提升旅游。国内外旅游发展的历程表明,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要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西双版纳的泼水节、杨丽萍的《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范,反映出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具有极大的魅力。自然资源虽不具有文化属性,但自然美也需要从文化层面来鉴赏与解读,要将自然山水转化为旅游产品,必须通过旅游开发这一文化手段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资源同样具有一定的文化性,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纵观旅游发展的历史,虽然各个时期表现形式不同,但共同之处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追求文化的享受,旅游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必须与文化紧密结合。从旅游主体游客的角度看,旅游的目的在于乐生、健身、求知、审美的需要,人们对充满他乡情调的城市文明、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的好奇,是人类求异心理的典型反映,旅游希望在奇险幽野的山岳景观中获得美的感受,在壮阔雄伟的江河中获得美的熏陶,这都需要文化的参与,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体验。

旅游挖掘文化内涵,旅游传播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缺乏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产品。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旅游又是实现文化教化功能与娱乐功能的载体,是挖掘文化、优化文化、丰富文化和保护文化的途径。20世纪90年代,我国旅游业开始由经济型旅游业向文化型经济事业转化。到21世纪,文化成为了旅游业竞相追逐、竞相挖掘的对象,各地都对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进行再设计、再提炼,来提升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功能。如:云南丽江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发掘赢得了广大游客的青睐。深圳通过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文化景观的建设,成为中国主题公园潮流的领跑者。桂林通过《印象刘三姐》,将刘三姐留给人们印象中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创造出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这种对桂林山水文化和人文文化的高度提炼和系统优化,熔铸出来的崭新文化景观,推动了桂林旅游的快速发展。

基于上述种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显示了国家对推进文化、旅游二者融合发展的明确态度。南充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产业,把南充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可见,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融合,是加快地方发展的现实选择。

二、文化与旅游的互动是南充发展的重要推手

当前,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经济是基础,产业是支撑,文化是内涵,旅游是名片。南充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把南充建成旅游经济强市,成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之所以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这一定位,主要是文化旅游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旅游产业已超过石油工业、汽车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旅游产业更是成为许多国家谋求发展的战略选择。2011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进入了旅游产业强劲增长的黄金时期,旅游发展的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文化旅游产业将出现爆发性增长,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入境旅游接待第一大国和最大的旅游市场,这预示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空间十分巨大。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两大产业的互动发展,国家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目前,全国有27个省、市、自治区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抓,四川抓住地震灾后重建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将文化旅游业发展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来抓,推动了四川旅游产业的高速增长。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了2000亿。南充以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起点,强力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业实现了高速增长,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南充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南充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7.4%,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14.6%的水平,旅游总收入所占GDP之比由2005年的2.9%上升到2010年的11%。2011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居全省第五,居川东北之首,增长34.2%,旅游总收入所占GDP之比上升到了11.9%。目前,南充即将迈入特大城市,南充只有抓住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才可能在2015年实现文化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人次比2010年翻一番,文化旅游总收入增长率、旅游总人次增长率和旅游业与GDP比值三项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进而把南充建成西部文化旅游强市和中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为南充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提供强力的产业支撑。

三、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南充旅游的突破方向

南充是一个有2200年历史的川北重镇,两千年的历史和滔滔嘉陵江,孕育了南充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三国文化”、“嘉陵江文化”源头和“巴文化”的发祥地,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中国绸都——南充”,这两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更是将“源远流长嘉陵江,千年绸都南充城”的美誉传遍天下。可以看出南充旅游有着非常明显的历史文化优势,这一优势是南充经过千百年传承与积淀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南充城市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近年来,南充旅游坚持用文化提升旅游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是在A级旅游景区创建过程中,深挖景区文化内涵,丰富载体展现形式。如:在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区和张澜、罗瑞卿故里景区,重点发掘和展示伟人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在阆中古城景区,重点发掘和展示风水文化、三国文化、科举文化;在阆中天宫院景区,重点发掘和展示神秘的风水文化;在高坪凌云山景区重点发掘和展示风水文化和佛、释、道和谐共生的宗教文化;在蓬安第一桑梓景区,重点发掘和展示嘉陵江流域民俗文化和浪漫爱情的相如文化;在顺庆西山景区,重点发掘和展示三国文化和蜀汉文化;在南部升钟湖景区,重点发掘和展示川东北农耕文化和钓鱼文化,形成了有一定影响的旅游品牌,引起了国内外游客的极大兴趣,文化旅游已成为南充旅游的最主要形式。在旅游营销过程中,近年来南充不断增加文化元素,把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整体对外进行推介。2011年,在成都举行的“南充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周”上,南充7个4A级景区以形象代言人在舞台上亮相并进行情景表演的方式,推介南充的旅游产品,宣传南充的特色文化,取得了轰动效果,来南充旅游观光的人数成倍增加。可见,加强文化、旅游的融合互动,是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看到成效之时,也要看到南充的旅游目前知名度还不高,效益还不大,在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是文化旅游的组织程度不强。旅游资源条块分割还仍然存在,还缺乏统一的协调、开发运作机制。二是文化旅游的发展定位不高。一些景区未充分凸现本地的文化传承,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未真正形成旅游目的地。2011年,到南充旅游的游客人均停留天数仅为1.84天。三是文化旅游的创意力度不大。旅游中的文化元素还不多,虽有《嘉水绸韵》《相如长歌》等有影响的文艺节目,但与《云南印象》《印象·刘三姐》等知名品牌相比差距很大,旅游龙头阆中至今还没有一台高品质、有影响力的专场演出,旅游产业链条还未完全形成。四是文化旅游的产业结构不优。从景区建设看,全省4个5A级景区中南充没有1个;从旅游企业看,效益普遍不高,2011年,最好的旅行社营业额才1570万元、利润45万元,差的旅行社营业额仅18.5万元、利润1.3万元。从旅游时间看,旅游季节性强,5-10月份为旺季,其余时间为淡季。

四、嘉陵江文化的凸显是南充旅游的根本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