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1508700000004

第4章 川东北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初探

蒋晓春/白九江/赵炳清

摘要:根据考古学材料的自身特点,并与三峡地区、川西地区、汉水流域相比较,川东北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学遗存可分七期,第一至四期属新石器时代,与周边地区同时期文化有密切关系,第五期属夏商时期的三星堆文化,第六期属商周时期是十二桥文化(或石地坝文化),第七期属东周时期的巴文化。

关键词:川东北地区先秦考古学文化分期文化属性

川东北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大致相当于广元、南充、巴中、达州、广安五地市及绵阳的一部分。该地区先秦时期遗存发现较多,主要有巴中月亮岩、通江擂鼓寨,广元张家坡、邓家坪、中子铺,绵阳边堆山、阆中蓝家坝、南部县涌泉坝、报本寺、南充县明家嘴、南充市淄佛寺等、渠县罗家坝等遗址和墓地。鉴于成都平原和三峡地区的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已经基本建立,本文拟参照相关成果对川东北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学遗存作一梳理,以期初步建立起文化序列。

一、川东北地区先秦时期考古遗存的分期

川东北地区先秦时期考古材料虽然不算很丰富,但其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是清楚的,能够进行初步分期。根据各遗存的自身特点,结合成都平原和三峡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可将川东北地区先秦考古遗存划分为七期。

一期:只在中子铺遗址下层有发现。该期文化遗存主要是细石器,极少见陶器。细石器原料以砾石层中分布很多的黑色燧石为主要原料,次为石英石。石器特点鲜明,其楔形石核,楔刃朝下,不同于其他地点。带刃小石片数量很多,颇具特征。长石叶最多,见到的器形有刮削器、尖状器和雕刻器等。陶器仅提到三足器的柱状小实足。发掘者建议将下层命名为“中子铺文化”,但笔者认为,中子铺下层出土陶器太少,目前又只发掘了一个地点,文化面貌还不十分清晰,可暂以“中子铺下层遗存”来指代这类文化遗存。

中子铺遗址是在重庆市丰都县玉溪遗址发掘以前,四川盆地内发现的唯一的一处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第一期遗存与玉溪下层一样表现出了很大程度的原始性,两者间亦有很多可资比较的地方。如陶器均以夹砂红褐陶为主,纹饰也仅见绳纹一种,陶器在遗物的总量中很少等。两者间也存在很多差异,如中子铺以细石器为主的打制石器就不见于玉溪下层,中子铺的小三足器在玉溪下层中绝对不见等。小三足器在陕南的李家村等前仰韶文化遗址中有出土,应为李家村文化等的典型器。根据三足器、细石器等文化因素的差异,至少可以确认,玉溪下层文化与“中子铺下层遗存”各自应为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二期:广元邓家坪遗址下层可能属于此期。邓家坪遗址下层遗存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陶较少,另有少量的泥质黑陶和个别泥质红陶。此外,还出土有少量的细石器、小石片,或许暗示了邓家坪遗址下层与中子铺下层发展的某种连续性。

邓家坪遗址下层遗存与三峡西部地区的玉溪上层文化相比,两者间有下列相同因素值得注意。一是以泥质灰陶系为主的陶器,也是玉溪上层文化的重要特点;二是黑皮陶和泥质红陶在玉溪上层文化晚期也较多见;三是遗址出土的少量细石器、普通石器出现小型化的趋势,在重庆丰都玉溪遗址、玉溪坪遗址、武隆盐店嘴遗址均有发现。以上说明,邓家坪遗址下层与玉溪上层文化有密切关系,不排除两者属同一文化的可能性。

三期:陶器主要以夹砂褐陶为主,陶色偏红、偏黄。可分早、晚两段。

早段:通江擂鼓寨遗址第1段(第9层)。该段陶器以夹砂陶为主,陶色以灰黑陶、橙黄陶、褐陶等为主,纹饰较发达,多见复合纹饰,主要有划纹、菱格纹、绳纹、波浪纹、附加堆纹、戳印纹、篦点纹等,绳纹、菱格纹多从唇外即施,陶器器形有斜折沿鼓腹罐、鼓肩罐、喇叭口壶、折沿盆、盘、碗、器盖、直腹杯、敛口瓮等,多为平底器,有少量的圈足器。

晚段:包括通江擂鼓寨第2、3段(第6-8层)、南充报本寺遗址、广元邓家坪遗址上层、宣汉罗家坝遗址A组、南充淄佛寺遗址A组等遗存。该期陶器与上期比较接近,主要体现在器物纹饰和器型上有一些变化。陶器多夹砂褐陶,器表纹饰盛行绳纹、菱格纹、箍带纹、旋纹、瓦楞纹等。部分器物口沿有细小花边。陶器有折沿(有平折沿和斜折沿两种)深腹罐、侈口深腹罐、泥质卷沿鼓腹罐、翻沿大口盆、高领壶、钵等,以平底器为主,未见盘口器。此段遗存可能还有早晚之别,但由于发表资料较为零碎,器物不多,目前还不宜细分。

三期早、晚段遗存间一脉相承,文化面貌基本一致。笔者认为,川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应该更接近三峡西部地区的玉溪坪文化系统,与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差异明显。

四期:包括巴中月亮岩遗址、广元张家坡遗址、广元鲁家坟遗址、绵阳边堆山遗址等。本期遗存陶器除边堆山遗址外,多夹砂褐陶,但颜色较三期时多偏灰、偏黑。纹饰较简单,有绳纹、附加堆纹、刻划纹和凸弦纹等,菱格纹和附加堆纹较少出现,夹砂陶素面者增多。与三期相比,其中绳纹变粗,菱格纹多较大。器型虽多沿袭了三期,但罐类器更多地变成了直口和敞口。此外,本期还出现了盘口器和尖底器,圈足器数量增加较多。

嘉陵江和渠江流域的巴中月亮岩遗址、广元张家坡遗址、广元鲁家坟遗址,以夹砂陶为主,还可见部分沿下的附加堆纹装饰,与三峡地区的中坝文化接近。此外,我们也注意到,嘉陵江和渠江流域的此期遗存,较少见中坝文化盛行的尖底器、盘口器等,这说明与玉溪坪文化时期相比,此时川东北地区的考古文化与三峡地区的差异逐渐拉大,或可视为同一文化下的不同文化类型。

涪江流域的绵阳边堆山遗址与嘉陵江和渠江流域的差异较大,而与宝墩文化更相似。前者夹砂陶和泥质陶比例相若,陶色以灰陶和深浅不同的褐陶为主,器物沿下基本不见附加堆纹,这正是宝墩文化的特征。这是由于边堆山遗址与成都平原距离较近,故两者更接近一些。

五期:南充淄佛寺遗址B组属于此期。典型器物有耸肩长颈壶、细高柄豆、瘦长体瓶或壶。耸肩长颈壶与三星堆遗址1984西泉坎BaT1②:11颇相类,细高柄豆也在三星堆遗址中比较典型。此期应为与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时代相当,文化性质相同。

六期:仅见于阆中蓝家坝遗址商周遗存。该遗存盛行的炮弹状尖底杯在成都平原十二桥文化和重庆三峡地区石地坝文化中较常见,此外,高领的旋纹壶也是这一阶段习见的。但由于资料太少且属调查材料,该期文化遗存究竟与十二桥文化还是石地坝文化接近现在尚难判断。

七期:主要见于宣汉罗家坝遗址B组,遗物中大量出现青铜器和玉器是此阶段的重要特征。罗家坝遗址所发表的墓葬材料均属战国中、晚期,但K1出土的部分文物可到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铜器上常装饰巴蜀符号。本期墓葬应为典型的巴蜀文化墓葬。同时,也可见少量楚文化的影响因素。从罗家坝往东南,越过渠江水系与小江水系的分水岭不远,就是重庆开县的余家坝遗址和李家坝遗址,这两个地方均发现了大量的巴文化墓葬。罗家坝遗址的东周墓葬整体上看,应归属巴文化系统。

二、各期年代之判定

一期:以中子铺遗址下层为代表的考古文化,由于与重庆三峡地区的玉溪下层文化有可比之处,又包含了陕南李家村文化的因素,其相对年代应大致属于新石器文化中期。中子铺下层的绝对年代经过碳十四测定的有3个,分别是6730~6640a.BP(T6H1,木炭)、6390~5900a.BP(T2H2,木炭)、5939~5731a.BP(H4,木炭)。这些年代数据均是经过校正的,范围约在6700~5700a.BP间,而发掘者估计在6000~7000a.BP间。

二期:由于可与重庆三峡地区的玉溪上层文化比较,其时代应大体接近。邓家坪遗址下层(T8⑥层)测得的一个碳十四年代为距今5225±180年,大致接近玉溪上层文化末期,推测距今约5500~5300年间。

三期:早段陶器形态、器类等与三峡地区的玉溪坪文化早、中期接近。其中擂鼓寨遗址第1段折沿深腹罐沿唇外即满施菱格纹,肩部戳印多道条状坑点纹,与重庆忠县哨棚嘴遗址1999发掘的第二期同类陶器相似;折沿大口盆在1999哨棚嘴遗址第二期、涪溪口遗址第7层均有类似的陶器。初步判断应与三峡地区玉溪坪文化第四——六期相当,即玉溪坪文化第二阶段(玉溪坪文化晚期)偏早。擂鼓寨遗址第9层的碳十四检测数据为距今4480±120年,树轮校正为距今4995±159年。结合上述横向对比,本期早段的绝对年代推测大致为距今约5000~4800年间。

晚段,该段陶器与重庆三峡地区玉溪坪文化晚期有可比之处,如淄佛寺遗址A组的折沿直腹罐(缸)、卷沿侈口折盘口罐等在三峡地区的同期遗存中是常见之物。邓家坪遗址的另三个测年或许可作为此段测年的参考:如T2⑤层测得的年代为距今4760±160年(地层为下层,测年与上层十分接近,可能是发掘中未将上层清理干净的标本),T1③层测得的年代为距今4640±150年,T8③层测得的年代为距今4175±180年。上述年代均经过树轮校正,除T8③层与相同层位的其他测年年代明显偏晚,可以不考虑外,那么另外两个年代应当可以作为该遗址上层的真实年代。故推测晚段的年代大致为距今约4800~4600 年间。

四期:大致与三峡地区的中坝文化和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中、晚期相当。川北地区的该期遗存陶器多见斜壁敞口形态,有少量直沿,且流行大菱格纹。从陶质、陶色、纹饰和器形各方面看,与三峡地区新石器末期中坝文化较接近。边堆山遗址与成都平原宝墩文化中晚期的时代接近(发掘材料与调查材料年代可能有差异,本文以资料发表较充分调查资料为主)。从纹饰看,该遗址菱格纹较大,类似哨棚嘴1999年度第三期。但总体上看,这批遗存还缺少像重庆三峡地区中坝文化晚期的尖底缸等陶器,也不见宝墩文化第四期盛行的敛口鼓肩罐等典型陶器,其年代下限应比这两个文化的下限早。中坝文化和宝墩文化的年代大致分别为距今4600~3700年、4800~3700年。边堆山遗址有两个14C数据可供此期年代判断参考,标本分别取自第4层和第5层,测定年代分别是3690±255a.BP和4080±250a.BP,树轮校正后的年代分别为4020±260a.BP和4505±270a.BP。中子铺晚期遗存的T1Z1采集的炭十四标本,测得为距今4152~3928年(已校正)。综上所述,初步推断川北地区此期遗存的年代约在距今4600~4000年间。

五期:以南充淄佛寺遗址B组为代表的遗存,与典型三星堆文化接近,但由于材料太少,只能初步估计其时代为夏代晚期—商代早中期。

六期:以阆中蓝家坝遗址商周遗存为代表,按照十二桥文化和石地坝文化的年代,推测其年代大致相当于中原商代晚期—西周早期。

七期:罗家坝遗址1998年M1出土的花边口罐与重庆三峡地区的战国早、中期墓葬圜底罐相似。2003年M5、M25出土的圈足豆与万州中坝子遗址1999年度M34出土的矮圈足豆相似。罗家坝遗址所习见的尖底盏盏口较直,腹壁较浅,与成都平原的战国中期墓葬所见陶盏近似。参考与之对比的遗存年代,已发表材料的罗家坝战国墓葬的年代应约当战国中、晚期。

三、结语

如上所述,我们将川东北地区先秦考古学材料分成了七期,时代从新石器时代中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初步构建起了该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从这个序列可以看出,大约在距今六、七千年时,四川盆地的川北地区在陕南前仰韶时代文化,尤其是李家村文化的影响下首先迈入新石器时代。此后新石器时代文化逐步发展,到距今5500~46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川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进入一个较为繁荣的阶段,遗址数量显著增加,分布范围扩大。从文化面貌看,与三峡地区的玉溪上层文化晚期以及玉溪坪文化明显相似。新石器时代末期,川东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存在两种文化面貌,其中嘉陵江和渠江流域的文化面貌接近于三峡地区的中坝文化,涪江流域的边堆山遗址文化面貌与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接近,后代巴、蜀的文化地理分野此时已经初露端倪,其分界大体以嘉陵江为界。夏商周时期,四川盆地的考古学文化主要是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这两支文化势力强大,影响可达陕南和鄂西。川东北地区此时遗存发现较少,原因尚不得而知。战国时期,川东北地区的考古材料较多,不过多属于战国中晚期,这与巴国受楚、蜀所逼,不得已于战国中期迁都阆中有关。战国后期至秦汉时期,随着川东北地区被纳入郡县制统治,传统的政治、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面貌相应变化,到西汉中期时已经融入汉文化的大家庭之中。

蒋晓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白九江,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研究员。

赵炳清,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