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1508700000058

第58章 深掘红色主题丰富嘉陵江流域文化内涵

崔竹君

千里嘉陵,在陕、甘、川、渝的崇山峻岭间浩浩荡荡,在她气势如虹的南行途中,似不经意地将三百里如画江山留给了南充。南充,从此成了“嘉陵江畔最美的记忆!”

作为哺育南充760多万儿女成长的“母亲河”,嘉陵江孕育了太多的文化因子:以陈寿、张飞、张宪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巴蜀人文胜地,秦汉丝锦名邦”为盛誉的丝绸文化;以纪信为代表的忠义文化;以阆中古城、周子古镇为代表的古城文化;以民居、民俗、民风及川北大木偶、灯戏、皮影等为特色代表的川北民俗文化;以嘉陵第一江山、嘉陵第一曲流为代表的风水文化……无一不翘楚于神州华夏。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嘉陵江大讲堂”、“嘉陵江灯戏艺术节”、“嘉陵江合唱艺术节”等为代表的嘉陵江系列文化品牌更是比肩而出,顾盼生辉。这些文化品牌在南充的强势“登陆”,深入挖掘了嘉陵江文化内涵,有力地助推了全市文化事业的多元发展。

相形之下,本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之一的红色文化,却仅仅流于口号式的宣传与旅游景点层面的打造,而疏于站在文化高度的整合与开掘。虽然近年来伴随着红色旅游在嘉陵江流域的发展,其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和作用日益凸显。然而除朱德、张思德、罗瑞卿、张澜等纪念馆、纪念地为人们所熟稔外,嘉陵江流域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都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正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彰显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将南充红色文化整合起来,以嘉陵江红色文化为载体,打造人无我有的红色文化品牌,在培育红色文化、探寻红色精神、发掘红色历史、振兴红色旅游中擎起嘉陵江红色文化特色旗帜,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南充打造嘉陵江红色文化品牌的现实选择。

1.嘉陵江红色文化资源禀赋分析

嘉陵江对于南充的偏爱,为这片土地储备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里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起义的第一枪的顺泸起义旧址;这里是朱德、罗瑞卿、张澜和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的出生地,“三总故乡”遐迩闻名,“为人民服务”光照千秋;这里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红四方面军曾在南充大地上武装割据并广泛建立苏维埃政权达3年之久,5万多南充儿女参加了红军,著名的升钟寺暴动、强渡嘉陵江战役、反六路围攻战役、仪南战役、仪营战役……在难忘的岁月里演绎出无数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至今保存尚好的红军遗迹、红军标语、红军石刻以及弹洞尚存的战斗遗址、口口相传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故事、散佚民间的革命传说,在南充的山山水水间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鲜红印记。正是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属于南充的嘉陵江红色文化资源中,有相当部分具有稀缺性和其他地方不可模仿与复制性,仪陇红色文化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红军之父、元帅之首、三军总司令、人民委员长”朱德与中国最普通而又最伟大的战士张思德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诞生,使“两德故乡”与“两德精神”不仅成为嘉陵江红色文化中最为璀璨的奇葩,更是中国红色文化中最为独异的风景。肥沃的红色土壤,丰厚的红色积淀,博大精深的红色内涵,使仪陇当仁不让地成为解读嘉陵江红色文化的要津之一。

嘉陵江文化养育了红色文化,红色文化丰富了嘉陵江文化。虽然其资源禀赋天生丽质,但其资源的分布却是星星点点或者说是星罗棋布状态,具有散乱和地域性强的特征。在红色文化的发掘上,具有各地理念、方法、力度、指向不尽相同的特征,难以形成整体上的价值认同与文化取向。而嘉陵江红色文化发掘的题中之义就是要找到嘉陵江与红色文化的契合点,找到嘉陵江红色文化之于南充的独特性,形成红色文化的向心力,使之既是一种地域品牌,又是一种地域精神,既具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性,又具有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实用性。

2.打造嘉陵江红色文化的必要性

如果从精神需求效应看,打造嘉陵江红色文化是发自南充人民内心的渴望和心灵的呼唤,是老区人民对红色文化的情感期盼和灵魂托付。但如果从社会实践效应看,嘉陵江红色文化则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南充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且并将成为我们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与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的动力与源泉。

(1)打造嘉陵江红色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嘉陵江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传承嘉陵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发掘和利用嘉陵江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南充特色和嘉陵江流域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打造嘉陵江红色文化是文明传承的要求。文明传承的价值功能,不仅使人们能将历史作为一面镜子,更赋予人们与时俱进的可贵品质。不但要组织力量对嘉陵江红色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还要深入开展嘉陵江红色文化研究,特别是深入研究嘉陵江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学习红色经典,颂扬红色伟人,宣传红色传统,繁荣红色文化,培育红色新人,其要义在传承,其目的在于服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也就是利用红色经典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弘扬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及坚定无产阶级的信念。为的是让红色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发挥其鼓舞人、激励人的导向作用。

(3)打造嘉陵江红色文化是南充增强文化软实力的要求。“三总故乡”、“两德精神”等等红色经典,不仅是南充、也是整个嘉陵江流域的两张重要红色名片,认真开发它们自身潜在的红色元素,不仅有利于拓展其内在的历史印证价值功能与文明传承价值功能,更能在文化高屋建瓴的平台上将红色名片更多地细化成南充的招商名片、发展名片与精神名片,为南充“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的远大战略走向提升精气神。

(4)打造嘉陵江红色文化是南充文化经济产业培育的要求。众所周知,红色文化除了历史印证价值功能、文明传承价值功能、社会教化功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经济开发价值功能。自从中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布局以来,文化经济产业就在现代经济结构中日渐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而嘉陵江红色文化当然更是南充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区的红色文化本来就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嘉陵江流域保留下来的红色遗址和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既是南充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南充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南充处于山区,在三百里嘉陵江哺育与浇灌下,风景优美、生态宜人,如果把嘉陵江红色文化、嘉陵江生态文化、嘉陵江古城文化、嘉陵江风水文化、嘉陵江丝绸文化结合起来,寓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于文化娱乐和观光游览中,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把红色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使之成为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并以此推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帮助老区人民全面构建富裕和谐民主文明的小康社会。

3.打造嘉陵江红色文化的几个途径

虽然在南充这块红土地上蕴含着众多令人高山仰止、流连忘返的红色文化资源,但如何整合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增加南充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向心力;如何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转化为服务和谐社会、面向市场经济而历久弥新的精品力作,转化为引领先进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发展潮流和方向,正是我们目前亟待思考与着手破解的课题。

综观其他地区,红色文化的打造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方式与方法更是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瑞金的红都文化,重庆的红岩连线、井冈山的“红”“绿”并重、西柏坡的“大西柏坡”理念等等成功做法都给我们留下了最可宝贵的借鉴。虽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各地资源不同,分布有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借鉴的同时必须有所创新。

笔者以为,要打造嘉陵江红色文化,可选取以下几个途径:

1.在对历史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着眼规划。南充具有独特的大革命时期(如顺泸起义)和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资源,也有以民主同盟为代表的为革命奔走呼号的红色资源,还有解放初期川北行署留下的红色资源,应将这些红色资源进行整合,由政府主导,促进相关红色景区部门的规划合作,要在规划、建设、开发、利用上从全局着眼进行规划,以此击破嘉陵江红色文化各地都红,但总体不红的尴尬局面。

2.在对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着眼开发。包括南充市区内资源整合和嘉陵江流域各县市区之间资源整合。南充的红色资源丰富,我们应禀持整合资源,联点成线的发展方针,对重点景区如朱德故居纪念馆、罗瑞卿纪念馆、阆中红军纪念园、西充张澜故居、仪陇红色经典广场等进行整合,规划开发相应的、能最大限度在承载嘉陵江红色文化主旨的产业带与观览线,规划开辟一日游、多日游黄金旅游线,倡导使用红色景区旅游“一卡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借鉴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采取政府补贴、公司或民营资本参与经营的方式,开辟南充至各红色景点的专门公交旅游专线,方便市民到红色景区参观。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逐步形成区域性的文化合力。

3.在对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发掘的基础上着眼市场。南充的红色文化产业市场,早就以红色旅游以及《人民的光荣》等主题展演而揭开了面向市场的序幕,但离做大做强却始终有一段距离。我们要打造嘉陵江红色文化,就要以全面推进为目标,以市场开发促进资源整合,以资源整合促进市场占有。要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增强红色文化的市场吸引力,如仪陇开发的朱德回乡纪念日千人坝坝宴,新排的大型歌舞《朱德的扁担》,大型历史情景剧《朱毛会师》《红色嘉陵江》等就很有市场。要积极推动嘉陵江红色文化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对准入门槛、投资主体、相关产业进行整合,促使红色文化市场主体能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向连锁化、集约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

4.在对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的基础上着眼联动。作为一种文化,嘉陵江红色文化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需要与嘉陵江生态文化、嘉陵江古城文化、嘉陵江风水文化、嘉陵江丝绸文化等结合,形成文化联盟,产生文化共振。以仪陇为例,它长达十公里的滨江大道全部与仪陇德文化和“两德”精神相结合,成为仪陇著名的景点与市民休闲观光场所。它的成功在于运用了红色文化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模式,而它的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宗旨广场,则运用了主题公园旅游区的各项优势,有效地实现了游客旅游、居民休闲和公园开发、文化用品消费区建设的优势互补。如果我们能将南充一些产业规模巨大、利润相对较高的企业运作与嘉陵江红色文化进行联动,在建设“百里亲水长廊”上做红色文章,在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中注入红色元素,嘉陵江红色文化品质与规模必将更上层楼。

5.在对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配置的基础上着眼投入。南充要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与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既面临扩大经济总量与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经济任务,同样面临增强文化内涵、培育城市(区域)精神的文化任务。唯其如此,才能增加南充的文化吸引力。要做到这一点,政府要从地区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加大对嘉陵江红色文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对嘉陵江红色文化发掘的投入,使嘉陵江红色文化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能撬动和融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招牌产业。

6.在对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利用的基础上着眼教育。学习红色经典,颂扬红色伟人,宣传红色传统,繁荣红色文化,培育红色新人,应是发掘嘉陵江红色文化的目的之一,只有扩大红色景区的影响力,红色景区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要扩大红色景区所包孕的进步思想和优秀文化的宣传,让红色文化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建立常态的互动机制。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与凝聚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嘉陵江红色文化全民构建的良好格局。

如果说嘉陵江流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那么嘉陵江红色文化则是引领南充走向未来的魂。作为一种区域性文化战略,嘉陵江红色文化的发掘与构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民参与,全民支持,才能拿出叫响嘉陵江流域乃至全中国的嘉陵江红色文化品牌。

崔竹君,中共仪陇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