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1508700000007

第7章 明清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城镇外部形态初探(1)

马强/郭会欣

一、明清嘉陵江中下游府、州、县城外部形态

一般来说,在中国传统社会府州县治所的外部形态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城池的形态。每一个城市的兴废都会在城池上表现出来,无论是战争、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交通道路的修筑,都与城池的变迁有很大关系。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加强城防,嘉陵江流域城市普遍兴起砌石包墙的高潮,多数州县都加高加固城墙,而清末民国却又开始不断毁弃城墙,大约400多年间,城池前后差异甚巨。无怪乎李孝聪先生说:“当社会体制处于变革的时期,城市形态和地域结构则是体现社会变革的风向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城市外部形态变迁的历史主要就是城池史。

顾朝林将历史城市的外部形态分为两种方形和不规则形两种,马正林则将历史城市形态分为圆形、方形、长方形、不规则形四类,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城镇则有它自己的特点,绝大多数城镇沿江布局,区域内95%的城镇沿江而建,而且其布局与建设的特点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因地制宜,沿山而行,傍水而建,融建筑于山水中。因此嘉陵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外部形态受当地微地形的影响很大,经常是沿山就势,近水为池,选择区域内最有利的位置建设城池。并且要有足够的平地面积,如果平地不集中,那要将必要的平地划入城内,势必就有将山的一部分划进来。除此之外,城外街市经常沿着河流的方向发展,有的城市为了确保城市安全,在城外街区外又建外城,所以大多数都呈现极不规则的几何形态。“市移江岸,傍河宅居”是最形象的描述。这种不规则形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与整个城市外部形态中方形城市则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情形是完全不同的,也是其独特自然环境的反映。

清代嘉陵江中下游地区有45个州县,其城池除江北厅和城口厅为清代新建之外,其余皆经历了明后期包墙砌石的高潮,由此奠定了本区城镇分布的基础。但是这些城池中有22个在明末毁于兵燹,清代则又在旧址上进行重建或重修。最后的形态多数为不规则形,这也是本区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结果。

根据清代嘉陵江中下游地方志舆图、城池图的描述,这些城池形态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近似长方形、近似椭圆形、元宝状、近似葫芦形、完全不规则形。其中前两类的城池形态最多。近似长方形的城池有:江油县城、昭化县城、中江县城、罗江县城、渠县县城、达县县城、大竹县城、南部县城、石泉县城、南江县城、梓潼县城、城口厅城、保宁府城、三台县城14座。其中保宁府城和三台县城是呈方形。考究这些城池形态,会发现这些城池大多位于山间小平原或盆地中,提供了城池足够的占地面积,因而将城池筑城近似长方形的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圆地方”的观念。换句话说,虽然自然环境使得本区内多数城池呈现不规则的形态,但是一旦城池所在的地域提供了足够的城池用地,人们还是会按照“天圆地方”的观念最终将城池设计成方形。张驭寰认为方形是受了《考工记》中王城图的影响,古代绝大部分城池平面都做方形或略长方形。近似椭圆形的城池有:绵州城、彰明县城、巴州城、太平县城、东乡县城、新宁县城、安县县城、铜梁县城、璧山县城、安岳县城、蓬州城、营山县城、仪陇县城、岳池县城、广安州城15座,这些城池形态有些因为视觉效果而产生差异以致与近似长方形区别不大,当然也符合章生道所说 “帝制时代后期最普遍的城墙恐怕要从椭圆形到卵圆形乃至菱圆形一类”。剩余的16座城池都是看起来极不规则的形状,但是也根据类似于日常某一事物的形状将其分为三类:即元宝形、近似葫芦形和完全不规则形。

这些城池的外部呈现如此繁多的形态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古谓,城者,盛也;池者,治也。所以盛郡国而治人民”,“夫城邑关全邑之保障,树八属之风声,绸缪巩固,此乃守土之责也”,虽经风雨侵蚀,崩塌损毁,也要不断重建,重修,补修,而且还一再 “高其版筑,厚其垣墉”,这样看来城池的变迁也就显得比较重要了。虽然城墙由于近代人为的拆除遭到致命的破坏,但许多地方夯土很难清理洁净,有些地方城门和城墙的遗迹还在,本区就有几处,如广安故城、渠县故城、昭化古城等。

广安故城,位于今广安市浓洄镇东300米,“据《广安县志》记载,此城建于清代,位于渠江西岸一级台地上,平面呈长方形,城墙用条石、石块砌成。现存城墙残长544米,高8米。现存东门,城门道呈拱形。城外有环城东街、环城南街等遗迹”。渠县故城,位于今渠县渠江镇通济街东南岸50米,“据《渠县志》此城建于明代,位于渠江东岸一级台地上,平面呈椭圆形,面积约6700平方米,城墙用条石砌成。原存东城墙残长约340米,高6米,宽4米。南城墙残长约330米,宽4米,高6米,城门拱顶”。从中我们亦可窥见清代城池的规模和变迁。但45座城池怎样变迁我们不可能一一尽数,因此只能选取几个典型的城市来分析。

罗江县城,县志载:“罗纹水合龙池山开东绕双江支流”。又曹学佺《蜀中广记》载:“左水自安县来,右水自绵州来,合于县之东北蹙成罗紋,又谓之纹江也”,文中二水指的是罗江与涪江,县城就在两水汇合处,四周环山,有龙池山、天台山、天马山、玉泉山等,“全城建在山间的平地之上……南北方向长,东西方向短,形成一个矩形,但是全城的转弯处城墙楼角均为弧状”,因此也就是之前所说的近似长方形。

保宁府城阆中附郭,“阆水迂曲绕县三面……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灵山、玉台山与锦屏山一起围绕着阆州城,山与水的结合也使阆中城形成了大体上的方形形状,而后在城门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城西门外无街,北门外为迎恩街、蟠龙街、一元街、二元街、三元街(此数街有街之名,第委巷耳),南门外为得胜街,街西为上新街,街东为下新街,一折而东市肆喧闹,百货充斥,未有过于大东街者。而大东街又东沙河街、管星街、县学街、龙神祠街,亦复庐舍毗连,烟火稠密”。由此可见,城外街区沿南北方向发展,城区的形状也逐渐由方形向带状转变。

顺庆府城,依山傍水,史载:“嘉陵大江襟带于左,楼乐金泉雄峙于右”,共内外两城,初为明洪武自北津渡迁至莲池壩,城区略呈正方形。成化间砌以砖石,崇祯甲申之乱毁,康熙时重修,共九门。“清中叶以后,嘉陵江水运渐兴,南充港日趋繁荣,沿江房舍增多,渐成街巾。仪风门外亦形成街市向北延伸,紧靠旧城东北形成外城”。咸丰年间年修筑外城,城区向南北沿嘉陵江发展,逐渐形成带状格局。“民国10年(1921年)拆除大北门外城墙、继而陆续将内外城墙大部分拆毁,内外城合为一体”。解放后旧有的城墙陆续拆除。

乐至县城为涪江下游一小支流源头的一座小城池,史载:“重岩远壑,环络包流,介雄州壮县之间域,水为封界,山作障屹”。明正德时筑城,明季隳毁,乾隆三十二年知县唐营恢廓旧址加修筑。“城池位于群山之中,引乐阳溪入城内,又与城外溪水相连。”群山包围中的乐至县城只有那样面积的小平地,群山可以与城墙一起给予稳固的防御,而且饮水方便,又通过溪水与外界进行交流,是比较适于建城的地方,因此城池的形状就依山势而建呈现出元宝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