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1508700000008

第8章 明清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城镇外部形态初探(2)

西充县,“凤岭雄峙于东,凤台拱卫于西,虹溪左绕,象溪右旋”,可见城池山环水绕,县城则“东跨化凤山,沿青莲山而南越仙林山至西孝廉山转北门上山巅,两水环绕其下”,由此可知西充县城的修筑也是依山傍水,不同的是它把山的一部分划入了城内,作为屏障,有险可守。明天顺中筑土城,明末圮。康、乾复建,再圮。以后陆续修补,“同治四年复建外城于南门奎星阁下”。至于城池呈现的不规则形态,县志亦有记载。“嘉靖间署县事朱公因风水利益之说,谓改筑则本邑科举人文必盛,遂截城一半别筑,城垣形扁而隘,学宫及两水门、西南两街皆在郭外,方至旧规远不逮矣。且城西高山下临城中,设有窥伺,形势不便于守者。崇祯中李尚书乾德,常欲复旧制,包凤台诸山入城内,不惟规模宏大而有险可守,寻以国乱,未能改筑”。虽未能改筑,但从光绪《西充县志》城池图来看,清人重建县城时显然吸收了这一思想。

石泉县城与乐至县城一样位于群山之中,石泉河从城外南面流过,还有一小河在城外西面向东北流,县志所谓:“两水河流,四山环拱”正是反映了舆图中所画。原本县城主体呈长方形,但是其北门外加筑了瓮城,因而使其形状变得不规则。石泉因其地接近羌族等少数民族,又是全蜀的咽喉,所以很早就筑有城池。宋筑土城,元末毁尽,明天顺间羌番攻,县治居民四处逃散,始砌石修筑城池。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缩址重修。凡是看过嘉峪关城的人都晓得瓮城的厉害,石泉瓮城的修筑加强了城池的防御。“虽弹丸小邑,有四塞之固焉”。

重庆府城,府志载:“古滩城(相传巴子于此置津立城)巴郡江州,蜀汉李严筑大城周回十六里。明洪武因旧址修砌石城,……环江为池,十七门九开八闭”,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渝中半岛上。清人曾绘制过三幅重庆府治全图,其中张云轩和国璋二人所绘1886年和1890年左右的两幅府治图,轮廓、街道走向一致,刘子如所绘1900年左右的府治图上还有外国驻渝机构。“重庆城建筑在华蓥山余脉上,长江与嘉陵江汇合而形成的半岛的尖端,不仅城在山上,城又本在众山中。城西、北诸山属于华蓥山脉,……城东、城南属于东山山脉”,三面环水,一面通陆,其外部形态主要与两江的走向一致,与对岸的江北厅城遥遥相望。城由于受山水等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在山上建城好似居住在悬崖上,又在江边建城,城与山水有机结合,呈现出“城像一座山,山是一座城”的空间立体形象。

江北厅原为巴县属地,乾隆十九年(1754年)分置,“因民之便,不得不设邑分疆”。“厅治,东铁山,西环涪水,据上游而扼要害”,嘉庆三年白莲教兵扰及厅境筑土城,南面临江,西北东三面依山,门四;道光十三年砌石城,门八,各建城楼;复于河岸添砌护城堤二道,内又建渝关一座。有人形容厅城的地理形势:“屹屹垣墉,巍巍保障;雉堞蜿蜒,金汤势壮;北枕群山,东南跨水;至若龙蟠,金城莫比”。江北厅与重庆府由于距离太近,二者分分合合,以至于有学者的研究都把二者看作一个城市,将江北厅视为重庆的一部分。《增广舆地全图》和日本人所绘的重庆城图中就包括江北厅城,民国十四年重庆城全图中则没有江北厅城。

二、明清嘉陵江中下游重要场镇的外部形态

据邓亦兵研究,清代前期市镇已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并且有一定的商铺,还有为商贾服务的货栈、仓储、旅店等公共设施,有城墙、四栅等,脱离了集、场、墟的范畴,有一种城市的倾向。清代嘉陵江中下游重要的市镇,规模比较大,街、巷等结构明显,有城墙围绕,因此一些重要的市镇在外部形态上,会呈现与府、州、县城等有城墙环绕的城市一样的形态。而通常市镇史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市镇的经济功能以及它在城乡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对市镇的外部形态略有提及,但很少进行专门研究。我们梳理了嘉陵江中下游46个州县的地方志,发现每个县都有几个规模较大的典型市镇,这里只选取一些重要的场镇,举例说明。

铜梁安居乡,位于今铜梁县治正北50华里,“明安居县治,清初改为乡,民国八年改为镇,街市有城墙。踞涪江南岸,南距川陕公路仅数里,舟车便利,商贾辐辏,为县第一商埠”。据郭朗溪主编《新修铜梁县志》,此乡“街市有城墙”。光《重庆府志》也载“(安居乡)成化筑石城,明末毁于兵。康熙十年修葺,门八。嘉庆初教匪滋扰,添修内城一座,旋废”。此二则材料表明清代安居乡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市镇,城墙筑于明末包墙高潮之时,清代重修,到民国八年的时候还继续存在。

江油中坝场,位于今江油县东,涪江分流而下,绕其四周,做河心州状,“其地形似船,两面皆水中为场,故曰中坝。……左临大河,右邻小江,小江之水亦由大河之严嘴头分支入于女儿、黄金、碓河、永兴、雷鸣五堰,溉田五万余亩。其败水复入小江,至场尾仍合于大河”。这则材料非常详细地描述了中坝场的地理区位,形状乡一只船,与道光《续纂江油县志》所附舆图《河道图》和《堤堰图》所画完全相符。又有“……嘉庆五年贼匪扰乱,场之贡生陶淑仁等按各铺贫富捐金万余修筑城堡,七里有奇,保守街市,护卫人民,得以无虞”的记载,此与绵阳永兴镇于“嘉庆、道光年间,蓝大顺义军进袭绵州筑城防御”一样,这些场镇因为有了城墙的防御才得以保全,这也是清代四川场镇得以继续发展的一个原因。水运非常便利,陆路为江彰道和江绵道的重要交通站,历史上盛极一时。“宋代开始,中坝、平武、青川、壁口等地启运之山货药材,农副土特产品都经中坝再装船筏,经彰明南河运往绵阳、三台、遂宁直达重庆;返回之时运来日用百货、五金、布匹以及海产品等在中坝集散,并转运至陕西、甘肃、宁夏等省”。“解放前,中坝为川、甘、陕边界地区的药材、山货集散地,江油、彰明、平武、北川、青川五县的城乡物资交流中心,号称四川省四大镇之一”。由于中坝场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1951年县治从武都镇迁至中坝镇。

射洪县太和镇,府志载:“太和镇,县南四十里,水陆要冲,分驻通判。”光绪十五年补修太和镇城。据记载太和镇城初建于嘉庆年间,为防止盗匪侵扰,街民齐力于嘉庆六年修筑了石墙。二十一年增修,颇为坚固。“今人民仍前辐辏,隐然为治南一重镇焉”。王笛在《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将其与合州、绵州、遂宁、三台、蓬溪等州县并列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粮食市场,同时也被列为四川四大重镇之一。《游蜀杂俎》中作者从万县横跨蜀野到成都所走的路线正是中部大路,太和镇恰好在中部大路沿线,而且是许多往来商人投宿之所。

蓬溪蓬莱镇,位于今蓬溪县。县志载:“县西一百五十里,跨鳖山下,即客馆镇,今设县丞”。据县志记载,蓬莱镇唐时为长江县,查《元丰九域志》卷7梓州路条载:“州北八十里,一十乡,白土、凤台、江店、长滩、客馆、赵井六镇”。其周围的地势是山环水绕,左为客镇溪,右为跨鳖山(即小蓬莱山),也是水陆汇聚之地,交通便利。“郪江,县西,水有三源,至蓬莱镇会为一;……客镇溪,绕蓬莱镇左,东南流经明水寨入于涪”。

合川三汇镇,原名三汇坝场,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位于合川县境东北华蓥山脉南麓的一个深丘冲积小平原上,为合川的门户。“鱼泉、蒿支、必丰三条溪河蜿蜒境内,在场口三溪汇合流转西南入渠江,故名”。据记载该镇可上溯到明洪武初年,当时场镇已有雏形;清康乾盛世时,广东、江西、湖北等省移民至此,占地习耕,繁衍人口;乾隆末期,三汇镇区内建有“江西会馆”等几间零星铺面,后逐渐兴旺;咸丰年间,惠民宫(老子庙)建成,场镇逐渐扩大。

塘坝镇,位于今潼南县,是潼南县地区得农副土特产品集散中心。始建于清顺治年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清代隶属于遂宁县。场镇像船形,三面都有溪水围绕。“塘坝场历经清代、民国时期,建成了五宫(禹王宫、惠民宫、南华宫、万寿宫、帝主宫),三庙(药王庙、张爷庙、机仙庙),两祠(徐家祠、忠烈祠),三会馆(梅葛会、鲁班会、油神会),栅门三处(上、下和猫栅子)的场镇规模”。

从以上场镇的分布特点来看,清代嘉陵江中下游的场镇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发育,大多形成于水陆沟通要冲,临山傍水,交通便利,且易于军事设防,保证了物质集散的安全性,因而人烟稠密,商业贸易繁荣。清代后期随着这些场镇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的场镇上升为县、厅级建置,有的则成为县治所在,成为小区域的政治、文化中心。但是时移事异,清末民国时期,随着现代化长江航运的崛起和外国商品的大规模进入四川盆地,加之官府对四川农村市场的重利盘剥,这些清时期发育的场镇在民国以后便急剧走向衰落。当年的城池形态、除了合川涞滩镇等极少数场镇外,嘉陵江中下游绝大多数场镇城墙已不复存在。今天我们只能从一些县志和地名中来感受这些场镇极盛时的情景了。

马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郭会欣,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