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1515800000046

第46章 附录(2)

1948年12月3日,中国江亚号客轮在长江吴淞口爆炸沉没,生还者只有900余人,遇难人数在3000人以上。

1948年7月31日,前苏联胜利号客轮从美国纽约港起程,驶向中国;9月1日,途经黑海,胜利号发生火灾,冯玉祥将军以及200多名(另一说40多名)乘客不幸遇难。

1947年4月16日,一艘停泊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西基城港内的格技肯号货船发生爆炸。该船载有2300吨硝酸铵化肥。烈火燃烧了3昼夜,西基城1/3的街区成为一片废墟,3/4的化工企业被毁坏,造成1500人死亡。

1947年2月4日,西安号客船在香港水域发生大火,持续燃烧6个多小时,造成约200人死亡。

1945年5月3日,德国籍客轮开普艾柯纳号(27500吨)被英国皇家空军用火箭、炸弹击沉,约5000余人罹难,包含许多集中营难民。

1945年4月16日,德国籍客轮哥雅号(5230吨)被苏联潜艇击沉,难民等约7000人罹难。

1945年4月1日,日本阿波丸万吨巨轮行至中国台湾海峡牛山岛海域,遭到美军潜艇皇后鱼号袭击,2000多人随船沉海。

1945年1月30日,德国运输船威廉·古斯特洛夫号从波兰的格但斯克港(德国称作但泽港)起程回国,途中被前苏联的S-13号潜艇用鱼雷击沉,9000多名乘员遇难,堪称有史以来最大的海难。

1944年8月22日,满载疏散小学生的日本对马丸号客轮,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炸沉,造成了1508人丧生,其中,小学生有826名。

1944年4月14日,印度孟买港一艘载有棉花、硫黄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英国货轮起火爆炸,殃及港湾停泊的13艘客轮,造成总吨位5万吨,1500人死亡、3000人受伤的损失。

1942年10月1日,日本的里斯本丸满载英国战俘,自香港开往日本,航行到浙江舟山群岛东极海域,被美军鲈鱼号潜艇用鱼雷击中要害,次日沉入海底,800多名战俘丧生,384名战俘被当地渔民救起,其中,381名战俘又被日军押走,3名战俘躲过搜索,被当地渔民护送到安全地带,辗转回到英国。

1941年11月7日,前苏联亚美尼亚号运输船从乌克兰的雅尔塔港起碇,回国途中,遭遇德国轰炸而沉没,估计死亡人数达7000—10000人。救生艇只救出8人。有关这次海难的资料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中。

1940年6月17日,在英吉利海峡法国卢瓦尔河口海域,英国兰开斯特里亚号豪华皇家游轮遭遇德国空军的轰炸沉没,据专家推测,罹难人数超过4000人。

1934年9月8日,美国莫洛·卡斯尔号邮轮从古巴首都哈瓦那向纽约航行,意外发生火灾,造成133人死亡、300人失踪。价值500万美元的邮轮彻底被毁。

1917年12月6日,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港内,比利时救生船伊莫号同法国军火船勃朗峰号相撞,引发爆炸,造成1600人死亡、9000人受伤,160幢建筑被毁坏。

1915年5月7日,英国路西塔尼亚号由纽约开往利物浦途中,被德国潜艇鱼雷击中而沉没,1198人葬身海底。

1914年5月29日子夜,加拿大爱尔兰女王号在圣劳伦斯河上航行,因大雾影响,与挪威斯托斯达德号运煤船相撞,在15分钟内,爱尔兰女王号便倾覆沉没,1024人丧生,453人获救。

1912年4月14日子夜,泰坦尼克号由英国南安普顿开往美国纽约的首航途中,在距离加拿大纽芬兰以东600多海里的洋面撞上冰山,随后沉没,1514人遇难。

海难无情求生有术

——遭遇海难自我避险小贴士

海难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对于作者和读者,都是如此。

毕业于海军飞行学院、海军政治学院,曾在海军部队、海军政治部和大连海军舰艇学院工作了20来年,现在又居住在大海边,可以说,平生与大海有缘。无论是在海空间飞行、乘海轮经烟台或上海回淮南老家探亲,带领海军大学生远赴舟山群岛等海域实习,还是参加大舜号海难采访、“五七”空难采访,应该讲,耳闻目睹的海难事故不少,海难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也是深刻的。

但是,具体执笔,将一百年来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各种类型的大海难梳理一遍,汇集一册,却是一种心理煎熬与考验。

我的切身感受是,此书详述的十大海难,尽管原因不同、伤亡不等、影响不一,共同之处,每一次海难都让成束的鲜花一样的生命瞬间凋零,每一次海难都给罹难者的家庭造成无法愈合的精神创伤,每一次海难都能够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而对于我而言,写作一次大海难的过程,就像是心灵的伤口从割开到结痂的过程;再写作另外一次大海难,就仿佛重新撕裂刚刚结痂的伤口……十个反复,痛苦不堪。这是在过去的著述中从来没有过的心理体验。

我为什么硬着头皮往下写呢最主要的动力,还是我相信吃一堑,才能长一智。也就是说,人们对于海难了解得多了,就会化间接经验为直接智慧,唤醒责任心,提高警惕性,增强抵抗力,一旦遭遇海难,就能沉着镇定,排除万难,化险为夷。

海难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本书是一本“血泪史”。通过研究、思考,我也发现,不管海难有多大有多险有多惨,潜艇、核潜艇是个例外,民用船只制造的海难,几乎没有“全军覆没”的现象。也就是说,遭遇海难之后,总是有不少人大难不死,得以生还。除了一些人运气好,多数人都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了求生技巧。所以,我认为在读者朋友读完拙作,对于海难及其海难中折射出的人性光辉有所了解之余,还应该顺便了解一些海上求生方法。谁也不愿意遭遇海难。显贵者如冯玉祥(曾任中华民国国民军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陆军一级上将等。1948年9月1日,因乘坐的前苏联胜利号客轮在黑海发生火灾罹难),富裕者如约翰·雅各布·阿斯德(美国亿万富翁,其个人足可以购买11艘泰坦尼克号),坚固者如泰坦尼克号、科斯塔·康科迪亚号等等,也都未能躲避船沉人亡的命运。作为一般人,谁又敢打保票一辈子乘船、坐飞机不遭遇风险呢有备才能无患啊!

在我的藏书中,就有一本《生存之道》,属于《飞行人员知识丛书》中的一本,由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陆惠良编写,1983年6月,由空军司令部内部出版,专供飞行员阅读。这本书还是我当飞行员时的读物,跟着我走南闯北,三十春秋。现在,正好派上了用途。我将该书有关内容摘要选出,介绍给读者朋友,希望在关键时刻,能够给意外遇险者提供一些具体的帮助和参考。

世界海洋的总面积为三亿六千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我国海岸线长达一万八千多公里,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沿海岛屿的海岸未算在内,我国领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总面积为四百七十多万平方公里。

在汹涌澎湃的海洋上,对降落在海上的飞行员来说,首先要防止淹溺。在寒冷水域,防止冷水浸泡则是当务之急;在暖和的水域,需要防鲨鱼袭击。如果在救生船或海岛上等待营救的时间较长,还需要解决水和食物的问题。

水上漂浮方法

人突然落入海中,如果肺内大量灌进海水可使人很快窒息。另外,海水因盐度较高,会使血液中的水分渗入肺内,造成肺水肿;在江湖中,因吸入大量淡水使血液很快稀释几倍,可使心脏发生心室纤颤。肺水肿和心室纤颤都是危及生命的症状。由于人脑十分娇气,经受不起稍长时间的缺氧。如果淹溺时间稍久,抢救就很难成功。淹溺后3分钟,抢救成功率为75%;4分钟,为50%;5分钟,为25%;10分钟以上,一般就很难复苏。

漂浮的方法有四种。一是游泳,二是防淹术,三是使用救生背心,四是坐在救生船上。毫无疑问,坐在救生船上漂浮是最为理想的,既可以避免在冷水中浸泡,又能较好地休息。此外,救生船在海面上目标相对来说较大,便于空中寻找。救生船上还可以进行各种通讯联络。但救生船万一丢失或损坏,也可能用前三种办法漂浮。

一、游泳与防冻

在平静的海面上,尽可能用仰泳。这种游泳姿势能更好地节省体力,坚持更长时间。

在冷水中,为了避免冻僵,可采取两种办法加以保暖:

一是下水之前尽量多穿衣服。试验证明,水温5℃时,裸体者耐受时间为20—30分钟;水温15℃时,为1.5小时。而穿上厚衣服后,水温5℃时,耐受时间为40—60分钟;水温15℃时,为4—5个小时。许多船只发生事故时,一些人落水之前脱掉衣服,结果很快就冻僵而死亡。

二是在冷水中尽量少活动。这是因为,人体活动时,80%的热量来自于肌肉,而肌肉靠近冷水,散失热量很快;而且,人体在水中活动时,会不断地产生对流,体温难以保持,还会消耗大量体能。正确的方法是,将身体在水中蜷曲起来,双手抱于胸前,两腿弯曲收于腹部,以头部不沉入水内为标准。这样,散热的速度就会慢一些。

二、防淹术

这是二次大战期间,一名名拉诺斯的人专门为降落在海上没有救生背心的飞行员设计的漂浮动作。他的一名学生曾因船只翻沉幸免于难,其身上严重烧伤,一只胳臂骨折,就是用这种方法在水中坚持了5个小时,最后获得营救。

防淹术的漂浮动作与游泳不同。其特点是头部浸泡在水下,而且体力消耗减少到最低限度。因为游泳时,必须通过手脚运动才能使人漂浮在水面,而这种防淹术则是利用人在水中的浮力,消耗体力很小。人的头部重量平均约为6.8公斤。人体垂直位漂浮时,约有2.2公斤的组织浮在水面上(妇女约有3.6公斤)。因此一个浸泡在水中的人,为了使嘴和鼻子露出水面,至少要用2.2公斤重的肌肉能量;如果穿了衣服和每次呼吸时,还要消耗更多的体力。这个数字虽然不大,但时间一长就会使人筋疲力尽,这是造成淹溺的主要原因。而防淹术漂浮,由于头部在水下,只在必要时头部才露出水面进行吸气,因此肌肉耗能较小。大部分人在吸气时,身体比重可从原来的1.03—1.11公斤,下降到0.97公斤左右,这样就使人体漂浮在水面上下。

防淹术漂浮具体的动作可分为5步:

1.吸气后屏住呼吸,全身放松浸入水中,上、下肢自然下垂,面部朝下仅让枕部露于水面。这种放松状态的姿势,一直漂浮到你需要呼吸时为止。此时睁开眼睛,还可看清水下的情况。有些人平时害怕头部浸入水中,可以先在浅水处练习,一直练到习惯为止。

2.慢慢抬起手臂至肩部,腿向下蹬,同时,头的颈部仍然保持休息时的状态,脑后及颈项部露于水面。如果感到身体向下沉,就慢慢蹬腿及手臂向下压,动作均应柔和,以防散失更多的体热。

3.使头部仍在水面附近,缓缓抬头时,用嘴和鼻子向水中呼气,只用嘴或鼻呼气亦可。这时眼睛需要睁开。以便看清头部是否已经到了水面。眼睛里进水可能有些不舒服,但不必去擦,因为擦了也是没有用的。

4.只要头部处于垂直位,手臂下压腿向下蹬,身体即可向上浮起。使嘴刚露出水面并用嘴呼吸,不要使头部露出水面太高,以节省体力。

5.吸气后身体又放松并前倾,上、下肢自然放松下垂,面部浸在水中,至必要时再开始呼吸。

这种方法不管是否会游泳,都可以使用。不必脱去衣服,衣服在水中保暖,也可以增加浮力。但在水温低于20℃的海洋中,不适宜于使用这种方法。因为在冷水中,头部失去的体热太多,可能会发生冷水浸泡冻僵。

三、救生背心

一般情况下,救生背心只用于刚溅水后尚未爬上救生船的一段时间。但在没有救生船的情况下,只能靠救生背心漂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