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由自己?——坚信定律
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有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着的话。”作为领袖,马丁·路德·金始终坚信自己会成功。为了这个信念,不论遇见多大的困难,他都没有过放弃的念头,努力多年,最终成功而至。信念是打开成功之门的第一把钥匙,很多人对理想没有坚定的信念,他们就不可能全力以赴,也就不可能迸发出无穷的潜能。
罗杰·吉尔伯特·班尼斯特说:“如果一个人可以在痛苦中坚信自己可以推进到更远的地方,这个人就能获得胜利。”从20世纪初开始,无数人梦想着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即4分钟内跑完1英里,但是无人能及。可是罗杰·吉尔伯特·班尼斯特坚信自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并为此努力着。
多少年来,这个“梦幻1英里”成为被田径运动员和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该怎么样实现这伟大的目标呢?研究者认为在华氏68度的气温条件下进行,没有风,坚硬干燥的土地赛道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状态。可是罗杰·吉尔伯特·班尼斯特在1954年5月6日,在每小时15英里的逆风中突破1英里跑4分钟大关。多少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在罗杰·吉尔伯特·班尼斯特的脚下变成了可能,打破了这个信念障碍。成功不仅源于不懈的努力,心理作用才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关键。之前所有的专家都认为这个成就是不可能达到的,可是强烈的信念使他超越了“设限”,果然他做到了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事。班尼斯特在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跑步时说道:“我们跑步是因为我们享受跑步的感觉,这几乎是情不自禁的。社会和工作给我们强加越多的限制,那么跑步就越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情感的释放,对自由的向往。人类的精神就是永不服输的精神。”
生活中,有些人一旦遇到了挫折和失败,就想:“这下完了,完了……”然后他不断联想可能会出现的糟糕局面,陷入了无限的忧虑中。认为自己不行了、能力不够、肯定会输,对自己本身或自己的能力产生“自我设限”的信念,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过去曾经失败过,因而对于未来也不敢寄望会有成功的一日。事实上,这种人的境况并不那么糟糕,只不过因为对自己没信心,才会表现出负面的情绪。
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是个天才,大家都称赞他的天资聪颖,又热爱计算机,能够创建微软帝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殊不知他为了成功实现自己的信念而勇敢地走上了一条前无古人的路。当盖茨第一次接触到“个人计算机”这个东西时他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计算机将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这样信念的引导下,他们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开始,他决心编写一套电脑程序,让普通人也能使用计算机,并且他马上着手去做。比尔·盖茨是个执着的人,他一旦想完成什么事,就坚信自己能够找出一条路来。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他和另外一个朋友几乎没有休息,终于写出了一套程式语言,因而也使得个人电脑问世。不久后,盖茨创建了“微软”,在他的领导下,微软持续地发展改进软件技术,使软件更加易用、更省钱和更富于乐趣,这些成就最终改变了世界。三十岁的时候他成为一名家财亿万的富翁。的确,有把握的信念能够发挥无比的威力。
坚信不是一种空想,而是目标和行动的紧密结合。有了坚定的信念,有了必胜的信心,行动才会变得更有成效。没有坚定的信念,就意味着一开始就把自己打败了。比尔·盖茨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何来微软?每天的生活中,我们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那么,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万的相信态度时,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这就是坚信定律。
世界排名第一的德约科维奇在法网男单八强赛中艰难战胜法国本土选手特松加,他在第四盘中曾经挽救过四个赛点。德约科维奇总是能在这关键时刻稳住自己,抢下赛点,最终取得胜利。记者采访他时问道:“当对手拿到赛点或者接近输掉比赛的时候,你当时想过应该怎么做吗?”德约科维奇说:“我想只有努力让心理强大,坚信你的击球。我打过很多类似于今天这场比赛的比赛,当我被对手拿到赛点时,我都努力挽救了回来。如果他获胜,他将无愧于这场胜利,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就是运动,在一些时刻,坚信会让心理变得强大,自然就会多一些幸运,从而拿到了最终的胜利。”
当记者问:“你觉得特松加打得如何?”德约科维奇说:“我不想过多谈论他,每个人都知道他在大满贯比赛的能力,今天他在两盘落后的情况下完成逆转,和我一样拿下了一场艰难的比赛。可以想象我们之间的半决赛也将是激动人心的。在这样的比赛中,你必须从第一分起就掌握主动,保持进攻性,必须从一开始就控制对手,不能让他掌握比赛的节奏,没人敢说自己是这场比赛最终的获胜者,因为这是大满贯的半决赛,一切皆有可能,但我会努力在场上坚信自己可以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德约科维奇的胜利就如同他自己说的一般,他始终坚信自己是胜利者,所以在多次危险时刻他都奋力一搏。坚信定律告诉我们,相信自己能够成功,那么你自己就一定会取得成功。为什么一个觉得自己很聪明的人,做起事来却遭遇失败?为什么一个教师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批评了多次,学生却没有进步?为什么大家都不看好的人,却最终取得了成功?一个人如果改变对事物和其他人的看法,事物和其他的人对他来说就会发生改变……要是一个人改变他的思想,他就会很吃惊地发现,他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要想美梦成真,首先要从心里坚信这个美梦会变成真的,那么这个意识就会化作力量,跨越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成功也就有了保障。
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15岁的时候便到茶园当杂工,后又到一家米店做学徒。第二年,他就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了一家米店。他对这家米店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也有很多美好的憧憬。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一直都坚信自己能够经营好这家店。为了积累客户,他挨家挨户上门推销自己的大米,而且还免费提供给居民淘陈米的洗米缸使用。很快,嘉义县老百姓都知道了王永庆的米店,而且成了他忠实的客户。
为了让自己的大米竞争力更强,他决定优化大米的质量。当时几乎所有店出售的大米里都掺有杂物,大家对此也都习以为常了。王永庆决定将这些杂物清理干净后再出售,别人还劝他说没那个必要,而且那么多杂物怎么能除干净呢?王永庆坚信,只要自己在每次卖米前都把米中的杂物拣干净,人们肯定会更加喜欢买他的米。所以,他在每次卖米前都把米中杂物拣干净,买主得到了实惠,一来二往便成了回头客。几番下来,起初王永庆的米店一天卖米不到12斗,后来一天能卖100多斗。几年下来,米店生意越来越火,王永庆筹办了一家碾米厂,从那个时候起,王永庆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心变了,看万事万物的角度就变了,事情自然就跟着变了,心变得坚定了,事情也就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了。如果遇见困难就灰心了,那想要做的事就永无实现的可能。
想做成一个事,一定要有自己的信念,这个信念是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是人在生活中信奉的观点,是需要坚守的理念。没有信念,便没有思想,没有主见。一个没有信念的人,在生活中只能像风中芦苇墙上草,没有根基和方向,没有坚持与坚韧,完全听任风吹草动的摆布,受制于他人的忽悠,从而丧失自己的立场。
有位著名的芭蕾舞者,在一次精美绝伦的表演后,有人问她:“都说一位优秀的舞者是有着常人没有的天赋,天生的艺术细胞。”这位舞者说:“我从7岁开始才学习跳舞,我热爱舞蹈,都说我天赋没有别的孩子好,我比同龄孩子都矮,但是我想坚信我能成为一位舞蹈家,所以我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和辛苦。”
在练功过程中,当她劈叉总是不到位时,当她下腰总是失败时,当她拉韧带疼得不住流眼泪时……她都没想过要放弃,妈妈说她以后一定会是一位优秀的舞者,站在台上接受别人的掌声。“记得我刚学舞蹈那会儿,老师要求压大胯,也就是要求人平躺在地上,双腿弯曲向外张开,并且要求两个膝盖碰地。天哪!我到现在还依然记得那有多难,班上许多同学都疼得直哭,也是因为这次课许多人不再继续学习舞蹈了。我也哭了,但是我依然坚持学习。”她每天都坚持练习,今天做5组,明天再多做5组。慢慢地,她终于达到了老师的要求。她又打败了一个拦路虎!
如今,她不仅是位优秀的舞者,更是一位生活的巨人,她通过学舞,懂得了只要坚信自己能够做到,就如同获得了一种不轻言放弃的力量,定会达成心愿。在人生道路上,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个人坚信自己能够成功,那么他是不会畏惧失败的;如果一个人有害怕的心态,那么他注定会失败。拥有信念,就可以绝处逢生;失去了信念,必然一蹶不振。那些出类拔萃的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有超常的智能,也不是因为他们不曾失败过,而是因为坚信失败不会是永远的,成功终有一天到来。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因果定律
任何事情——无论是好是坏,也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发生都有其原因。有什么样的原因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原因和结果天生就是直系血亲,它们从不分离,这就是因果定律。“因果定律”是由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他说:“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这是亘古不灭的定律。”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很清楚自己渴望获得的结果或者成效是什么,那么,你就找到可以实现它的原因,从而达到目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逻辑反推一下,就是“种瓜得不了豆”或者“种豆得不了瓜”,这是农作物生长的普遍规律,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成功不是奇迹,也不是运气。比你成功的人不一定比你聪明,他之所以干得很好,很大原因在于他们比你更出色地发挥了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在于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比你更早学会了应用因果定律。收获结果必然要在许久前就种下因的种子。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人同时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允许他们三人每人提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于是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求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一位犹太人说,他想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监狱长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三年过后,到了释放的时间,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他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要了烟竟然忘了要火。接着出来的是那个爱浪漫的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有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可以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一倍,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今天收获的成功是我们几年前种下的“因”,你今天的现状是你过去种下的因导致的结果。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
有因果意识因果循环,有因才有果,无风不起浪。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最关键的原因。爱默生说:“因与果,手段与目的,种子与果实,是不可分割的,因为果早就酝酿在因中,目的存在于手段之前,果实则包含在种子中。大自然的法则是:从事工作,你将拥有权力,不工作的人,将没有权力。”生活就像一个魔方,很多事情都发生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很多人认为出人意料的事情都是偶然发生的,其实不然。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其前因后果,就会发现它的必然性。
从前,有一位个性冷酷的国王,在他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盖在厚厚的白雪之下,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天天都忍受着冰冷世界的他十分渴望春天来到他的国家,但是春天始终不肯光临。国王也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这一天,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了他的皇宫的门前,恳求国王给她一点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她实在太饿太累了,已经没有力气走路了。但是这位冷酷的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任何人,他叫仆人把少女赶走了。
可怜的少女,一步一滑地在风雪中继续向前走,进了森林。在森林中,她遇到了一位厚道的农夫。农夫急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然后用仅有的面粉为少女做了面包和热汤。当他把面包和汤端到少女面前时,才发现少女已经死了。农夫看了很伤心,他把少女埋在了田野里,并把面包和汤放进去,还为她盖上了毛毯。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但是在少女的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里的春天来了!原来,这个女孩便是春天的化身。农夫接纳了她,诚待了她,滋润了她,安息了她,于是农夫也便得到春天,享受到春天的阳光。
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农夫收获了春天是有原因的,他的种下了善良的种子。而那位国王永远会在冰雪的世界里生活也是因为他本身冷酷无情。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多么晚,就像你曾经种下了大量帮助别人的种子,当你遇到困难时,就会有人伸出援手。你帮助了某个人,那种子不是种在那个被帮助者的身上,而是种在了你的心中。所以,当这个种子成熟的时候,帮助自己的,常常不一定是自己曾经帮助过的那个人,而是另一个出乎预料的人。
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帕德雷夫斯收了两位半工半读的斯坦福大学生为徒,并准备带他们到重大的音乐会上去演奏。机会难得,这二人都很想去,但是帕德雷夫斯的经纪人告诉他们必须支付2000美元的酬劳。两名大学生通过各种努力赚钱,也只凑到1600美元。他们垂头丧气,将所做的努力如实告知钢琴家,把1600美元全数交给他,而且留了张欠条,承诺会将余下的400美元偿还。可艺术大师将欠条撕了,并将1600美元还给两名学生,并对学生说:“把你们的开销从中扣掉,你们每人再从中领取10%的报酬,剩下的再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