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1528600000023

第23章 文化教育(5)

《三国演义》49回有这样一句话:“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08年,在长江中游的赤壁,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对抗曹操。他们计划用火攻,但曹操的船在江北,联军的船靠南岸。当时,正是冬季,多有西北风,如果用火攻,不但烧不着曹操,反而会烧到自己,只有刮东南风才能对曹军发起火攻。于是,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写了16个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给周瑜。诸葛亮有丰富的天文气象知识,他预测近期会刮几天东南风。不久,西北风转成东南风,他们借着东风,火攻曹操,孙权刘备大获全胜。现在,这句谚语话比喻一切准备工作全部做好,等待行动。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鹖冠子·天则》中说:“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故事是这样的: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个发财的门路。一天,他读《淮南子》,上面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了。”他信以为真,就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只正准备捕蝉的螳螂躲在一片树叶后面,他连忙把那片树叶摘下来。他带着这片树叶,遮住自己,去偷人家的东西,结果被人送到了衙门。经审问后,县官说:“你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呀!”今天,这句话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和本质。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此谚语出自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意思是靠着朱砂的会变红,靠着墨的会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中说:“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临近黄河岸畔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黄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里虽然隐患这些蚂蚁窝会影响长堤的安全,但他儿子却认为不会影响,于是他也没有及时上报。当晚风雨交加,黄河水猛涨,河水从蚂蚁窝渗出来,继而喷射,最终堤决人淹。千里长的大堤,就因为一个个小蚂蚁洞而崩溃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东汉人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时,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他曾荐举的官员,听到杨震到来,王密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10斤作为礼物。而杨震当场拒绝说:“我了解你,但你却不了解我啊!”王密说:“晚上又有谁能知道呢?”杨震立即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十分羞愧,带着礼物回去了。然而,这句话后来却被人们反其意而用,成为保守秘密的常用语了。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三国曹植的《君子行》说:“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意思是说: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以防止被人误认为在偷瓜;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以防别人误会在偷摘李子。这是劝人要懂得避嫌,尽量避免做容易让人误会的事。

这句话是避免不必要麻烦的良方。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杂剧《争报恩》第1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它提醒世人:不要因短暂的相处,就判断一个人;也不要因为琐碎的误会,就轻易放弃朋友。所以,我们应该以宽恕的心,慢慢地、客观地去看待人事物。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南宋祝穆在《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描述:“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传说李白小的时候非常调皮,经常上课的时候跑出去玩。一天他在河边玩耍的时候,看见一位老妇人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李白好奇地询问老妇人为什么磨铁棒,老妇人说:“做一根绣花针。”小李白一听突然明白:只要有毅力,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从此,他认真刻苦地学习,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诗人。这句话激励人们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坚持不懈,多难的事也能做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此俗语原意是:一个演员在台上表演1分钟,是要经过台下10年的磨练。表示一个人要想取得一点成就,就必须付出许多努力。告诉人们,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有无数的艰辛和困苦。不要只看到鲜花掌声的一面,要明白汗水血泪的艰难。这句话激励人们:困难是成功能路上的必备伙伴,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明朝冯梦龙在《醒世恒言》第3卷记载:“别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意思是:不要以外貌来评价一个人,不要用斗来测量海水的多少。此句警示人们遇到事情不要轻易下结论,更不要被表面的现象误导,应该对事物加深了解之后,再做评判和选择。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有言:“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意思是说好药大多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一个人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及时改正就无大碍,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从而由小错到大错,由大错到不可救药。这句话旨在教导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福在受谏。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这句谚语来自民间,它告诉人们:一心不做亏心事,行走世间鬼不跟。只要为人应堂堂正正、不藏不掖,便无愧于天地,即使半夜有人敲门都不怕,只管安心睡大觉。如果一个人心地奸诈、总做坏事,不仅睡觉不踏实,而且夜半有人敲门时,就会战战兢兢。这句话警示人们,不要做亏欠良心的事,不但会损害别人,而且自己心里也会久久不安。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是一句民间谚语,原意是:善意的话语让人听了,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都会心生暖意;而恶意的话语让人听了,即使在酷热的夏天都会心生寒意。现在比喻:说一句有礼貌的话,会让人感到温暖;一句粗野污秽的话,会让人感到难受。所以,健康的语言文雅朴实、优美动听,不但让人心生欢喜,而且促进和谐。这句话也提醒人们:多说暖心话,少说寒心话。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周在《山木》中记载:“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意思是:君子之间的交情像水一样平淡,小人之间的交往像酒一样甘甜。说明有道德的人之间,虽然不经常往来,但真挚的情谊会地久天长;而贪图利惠的人之间,虽然关系异常密切,但很容易因为没有利益可图而断绝来往。此句教导人们,无论和任何人交往都不要贪图利益,要以道义为交往的基础。

教育常识

书店的来历

我国最早的书店产生于汉代,称为“肆”,是当时长安街上经营书本典籍的专业市场。汉武帝为了征求上古遗书,下令组织有关人员抄写书籍。这一举动促使各种流派的著述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书肆。后来,书肆又称作“书栈”、“书铺”、“书棚”、“书堂”、“书屋”、“书籍铺”、“经营铺”等。当时书肆既刻书又卖书,也有直称字号的。宋代以后,书肆改称“书坊”,直到清朝乾隆年间出现了“书店”。

新华书店

1937年4月24日,新华书店作为全国连锁书店在延安成立。它直属于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国出版集团,是国家官方的书店,也是官方刊物宣传与发售处之一。它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店。截至2006年,全国共有14000多个发售网点。新华书店在全国各地大多以购书中心或书城等名义经营。在香港以“新华书城”名义在湾仔经营,在澳门则以“珠新图书公司”名义经营。

图书馆的由来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并供人阅览和参考书籍的机构。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起初不称“图书馆”,而称“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等。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19世纪末,“图书馆”一词从日本传入我国。

学士、硕士和博士的由来

“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名称在我国起源较早,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成为现在我国实行的学位名称。但这并不是说,在我国古代就有了学位制度。

“学士”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在学校读书的人。魏晋以后,在不同朝代表示不同的官位名称。如今,学士作为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院校授予大学本科毕业生,属于第一级学位。“硕士”最早起源于五代,硕士在古代是指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如今,硕士作为学位,在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被授予,属第二级学位。“博士”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一种官职,是指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的人。古代的博士大体有三种职责:一是侍奉朝廷,兼备皇帝顾问,参与朝政;二是负责保管朝廷的文献档案,从事编撰著述;三是传授学问,培养人才。如今,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授予,是第三级学位。

日本在明治年间,从西方引进学位制度,借用汉语中的学士、硕士和博士这些词汇来翻译相应学位的英文名称。到了清末民初,中国又从日本把这种译法搬了回来。这样,学士、硕士和博士的称呼才同中国现代学位制度挂上钩。

学历与学力的区别

?学力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在我国的申请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同等学力”的概念。同等学力指学习经历不同,但在知识水平和能力达到同等程度的人员。例如:一个报考研究生的考生,虽然没有大学本科学历,但通过其他途径达到了相当于大学本科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就具备大学本科的同等学力。

学历指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同等学历就是同一层次的受教育程度。如: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同等学历。

考试的由来

中国是考试的发祥地。当人们需要测度、甄别人的知识和才能的差异以“选贤与能”的时候,就产生了考试。考试制度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考试”一词由“考”与“试”二字组成,《尚书》中有“试可乃已”、“试不可用”,“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等记载。“考”与“试”是意义相近的两个概念,都有考查、检测、考核等多重含义。将“考”与“试”二字连用,始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该书《考功名篇》说:“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诸侯月试其国,州伯时试其部,四试而一考。天子岁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黜陟,命之曰计。”可见,最初的“考”字更侧重于考核政绩,而“试”字更侧重于测度优劣。当“考”与“试”合为一个词之后,其内涵逐渐演变为特指考查知识或技能的方法和制度。

试卷密封的由来

我国的试卷密封始于北宋。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考试选举进士。为了防止作弊,官员们就实行了糊名阅卷,即在试卷上将姓名封住,而编上号码,等试卷阅完,名次已定,再行开封,这就是封弥制。虽然考官阅卷时看不到考生姓名,但若能识别考生的笔迹,也还是能够偏袒、舞弊。因此又从1005年实行誊录制,即在考生交卷以后,由政府命人重抄一遍,考官阅卷时所看到的只是抄件,根本看不到考生原卷,这就更保险了。

封弥制与誊录制对于防止考试舞弊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现今试卷密封的雏形。随着考试制度和科技的发展,渐渐形成了现在的试卷密封。

什么是师范

“师”的说法在夏、商、周时就有了,“师”字最早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以后,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强调了为师的表率作用。“师范”这个词在古代多有记载:南朝范晔《后汉书·赵壹传》说:“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相如好书,师范屈宋。”意思是说司马相如擅长写作,便以屈原和宋玉为学习的榜样。西汉扬雄《法言·学行》称“师范者,人之模范也”,明确强调了教师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现代“师范”一词,成为培养教师的学校,尽管名称不同,级别有异,但仍是指培养“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才。由此可见,“师范”一词,古今无异。

教师的古称

教师的古称随着年代的不同有不同的称谓,最早在《始语·子张》里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的句子。孔子的门徒就尊称孔子为夫子,后来“夫子”成为对教师的尊称。之后在韩愈《师说》里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说法,那么“师”就成了教师的称谓。后来就出现了如师傅、师保、先生、宗师、老师、助教、学博、监学等成为,都是指代教师。

教师的别称

教师是人类社会发展和通向文明的桥梁,教师的尊称也有很多。老师,宋元时期小学教师的别称;师父、师傅,历代对教师的尊称;师长,古代对教师的尊称;师资,先秦以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西席、西宾、讲席,汉代对教师的称谓;博士,经学教师称“博士”;先生,古代对“门馆”、“私塾”老师中年长者的尊称;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代始,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讲师,古代对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称“讲师”;助教,为“国子学”(后称之为“国子监”)教师的称谓,其任务是协助博士教授生徒;教谕,宋代以后历代对京师所谓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师的称谓;教习,明清入选翰林院的进士(庶士生)之师的称谓;明清时期,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掌教育生员,其副职皆称“训导”。此外,教师的别称还有人类灵魂工程师、园丁、慈母、春蚕等。

老师名称的由来

我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一书中说:“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意思是说:“师”这个字,就是人们对那些“教人们懂得道理的人”的称呼。根据古书记载,先秦时期就有师傅、师长、先生等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至于“老师”,原是对年辈最高学者的称呼。明清两代时,曾称主考官为老师。到后来,人们就习惯地把“老”和“师”并称,逐渐地就不管年龄的大小,一概把教师称为老师了。“老”字在这里带有了尊敬的味道。

班主任的由来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所有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由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是“级任制”,而负责的教师称为“级任教师”。后来,人们把级任制推行到中学。1938年,中学的级任制被改为以班级为单位导师制,而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工作者继承了老解放区的传统,并借鉴苏联的教育经验,中小学里的“级任导师”一律被设置为“班主任”。

希望工程